承接产业转移
目录 |
承接产业转移是指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主动做好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巨大的发展空间和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抓住历史性重大机遇促进产业聚集,增强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内在规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主动参与区域合作,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在争夺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权中抢占先机,实现广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县域承接产业转移并不意味着兼收并蓄,决不能无条件、无选择的盲目承接,而应该在产业承接的实践中把握好以下原则。
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近10亿人的民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县一级。承接产业转移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必然要求,更是县域借力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增加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快速壮大经济总量的现实途径。因此,要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发展全局的自觉性,发展县域经济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加以安排和重视。
我国绝大多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发生在县域农村,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状况已成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得到了逐步改善,但从总体上看,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严重短缺,县域内的基层环保机构、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健全。如果资源的不合理消耗和环境污染得不到有效遏制,将导致县域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2010 年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会上指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所以,壮大县域经济,承接产业转移要符合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克服盲目为增加GDP而承接,摒弃过去的片面强调引进来而忽视技术、环境、土地、就业等基本条件的盲目引进做法。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制订承接产业转移的门槛,提出承接产业的资源消耗、技术含量以及生态环境标准。通过环境影响评估等方面的手段来防止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产业进入。同时还应制定严格的财政、金融、税收和价格政策,通过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最终形成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特色和差异化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发挥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是振兴县域经济的关键,同时也是更大范围和程度上的资源高效利用。对于县域而言,其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等相对短缺,产业规模较小,要参与国内国外区域分工,就必须集中县域范围内的比较优势资源,使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规模经济清洁化。因此,县域承接产业转移一定要与本地区的区位、自然禀赋和经济结构性相结合,充分发挥县域农村土地、劳动力及生态等各类农业资源最大丰富的优势和特点,因地制宜,重点在于发掘本县域自身的特色,通过产业承接的方式,扩大规模,再通过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从而将其转化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优势,实行差别化和错位竞争。
县域承接产业转移要针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速由温饱型向健康享受型转变的新形势,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区,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以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等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化、规模化,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专业化、提高区域化,把地理上的优势尽可能转化为县域经济发展上的优势。一方面,要通过承接转移壮大原有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县域传统产业的升级步伐,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承接产业转移,逐步建立起特色化、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的新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实现产业优先发展,壮大产业实力和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不断推动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展农业功能。
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产业结构优化是改变粗放、单一、离散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所在,产业结构能否升级,更直接关系到经济能否保持稳定、持续的增长。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不仅是产业调整的互动过程,而且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吸收其技术、资金、人力等先进生产要素,促使县域原有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从而形成巨大的产业集群和集聚科技创新能量,并辐射到各个领域,全面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因此,在县域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与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结合起来,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实现自主创新,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尽可能占据产业价值链分工的高端环节,促进特色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技术升级。
当前,县域经济大多表现为资源型经济,产业规模有限,特色产业、优势项目的生产能力远远达不到最优规模,市场力量分散,只能依靠资源优势来赢取自己的经济优势,重复建设和价格恶性竞争时有发生,阻碍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县域优势产业不应仅仅满足对转移产业的承接,防止一哄而起和简单模仿,结构趋同,相互间产生恶性竞争。而应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通过产业转移带来的资本和技术,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壮大具有自身特色的主导产业集群,提高优势产业的竞争力。
承接产业转移不是不加改造地简单照搬、模仿、移植先进发达地区的生产技术、工艺和产品,落入“引进-落后-淘汰-再引进”的怪圈。承接的产业在环境、土地、资源硬约束下应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在县域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不是仅仅取得短期的效益。所以,在承接产业的过程中,在注意到与县域传统产业链对接的同时,还要注意承接产业和项目的科技含量、产业层次、带动能力、资源利用等问题,要为产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避免把发达地区向内地转移的产业不加选择地引进来,要择优承接,实现由被动承接到主动承接的转变。
产业转移是一种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经济现象,通过对区域内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利用,协调生产过程中的资金、技术等资源,使区域经济发展能够享受其产生的最佳效益。产业转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用市场的手段提高县域承接产业经济的发展全过程。
一要融入承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承接产业发展县域经济也必须发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从确定发展方向开始,到具体的项目安排,都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搞行政包办代替,更不要搞形式主义。无论是统筹发展还是差异化经济,其最终目的是要有市场、有效益的发展,否则,这样的发展就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老百姓就不会赞成,县域承接的产业也就很难发展下去。
二要充分认识并化解市场风险。市场经济是竞争型的经济,有竞争就有风险,承接产业有一定的市场风险,缺乏抗风险能力,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增强风险意识,创新承接,规避风险,成为初步阶段的事关县域经济发展大局关键所在。
三要认真制定发展思路,精心选择发展项目,踏踏实实做好安排,主动承接,通过项目的实施,让老百姓真正得实惠,地方经济实力真正得到增强。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政府首先要做好基础工作。即要根据本地区的情况,精心安排产业园,包括加工业园区、种植业园区、养殖业园区,做好规划,制定招商引资的意向,有计划有步骤推动;其次要利用多方筹措资金,适度安排政府导向性资金,政府投入的资金可以作为参加进入园区企业的股份,承担风险分享收益。这些资金重点用在对有合作意向的各种园区实行三通工程,即路通、电通、水通,优化投资硬环境;再次给予相关政策上的支持,吸引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各种资本发展县域经济。县市政府有计划地利用产业转接机遇期进行招商引资,用优惠的条件吸引民间资本、外资、国有资本等投入到农业及其加工业,进行农业的规模经营,开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全民释放传统农业的巨大潜力,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为县域经济的大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服务。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放合作是强省之路。承接产业转移,是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必要条件,不仅具有特殊重要性,而且有着现实可能性。我们一定要以开阔的视野和全新的思维,认清当前面临的有利条件,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后发地区实现加快发展的最佳路径。从全球经济发展看,“二战”后的几次国际产业大转移,成就了世界经济“奇迹”。日本、西德承接美国的产业转移,得以迅速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亚洲“四小龙”的腾飞,也是产业转移创造的辉煌。改革开放后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利用区位和政策优势,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产业转移。当前,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趋势明显,国内外资本看好西部、也看好四川。特别是东部地区集中的全国80%左右的加工工业,受土地、劳动力、环境容量等因素制约,“腾笼换鸟”成为必然,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快。新一轮产业转移呈现新的特点:一是层次越来越高。国际和国内产业同时转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时转移。二是规模越来越大。据有关方面测算,2007年仅国际服务外包总值就达到1.2万亿美元,未来几年将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万亿元。三是来源地越来越集中。主要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大都是以产业链条为纽带的整体配套转移。我们要借鉴成功经验,顺势而为,主动作为,以承接产业转移的突破推进发展的跨越。
产业转移,本质上是现有生产力在空间布局上的调整。对承接地来讲,具有产业从无到有的突变性、从小到大的倍增性、从低到高的跨越性。我省总体上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动地、大规模地承接产业转移,就是做大经济总量,就是推进加快发展。去年,我省引进国内外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38%;引进国内省外资金占第二产业投入比重达到59.8%。据对成都、绵阳、资阳等12个市州的抽样调查,过去五年招商引资对当地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0.3%。可以说,全省发展势头好的地方,都是引进项目富有成效的地方;各地经济发展中的增长点和亮点,大多是引进形成的。承接产业转移,资金、技术、品牌、市场随之而来、一步到位,是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最直接、最迅速、最有效的途径。这项工作抓得越好,集聚的生产要素就越多,发展的速度就越快,发展的后劲就越足。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承接产业转移看成一项开放工作,而是要作为加快四川发展的一项大战略来抓。
承接产业转移,对我省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是差距大,制约很突出。一些地方和部门认识不到位,办法不够多;引进项目层次不高,大的强的不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出川通道不畅;产业配套能力不强;发展环境不优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省承接产业转移。二是压力大,竞争很激烈。当前,中西部各省区市竞相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比环境、抢客商、争项目,态势逼人。国家商务部推进“万商西进”,中部地区已有9个城市被确定为东部加工贸易转移的重点承接地。同时,一些东南亚国家也在利用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等优势,争夺日韩、港澳台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这些都对我省构成很大的竞争压力。三是机遇大,时间很紧迫。据分析,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黄金周期只有3至5年,国内东部地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估计5年左右完成。机遇是流动的资源,稍纵即逝,失不再来。能不能抓住这轮产业转移的大机遇,对我们是一次现实考验。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当务之急,以时不我待、刻不容缓的紧迫意识,抢抓机遇,抢占先机,推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承接产业转移,是一项具有开创性和战略性的实际工作,涉及面广,难度较大,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狠抓工作落实,积极有序推进,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要加强组织协调。各级各部门要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推进充分开放合作的重中之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全局工作进行部署。要实行承接产业转移“一把手”工程,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对相关政策要亲自研究,对重大项目信息要亲自掌握,对具体难题破解要亲自协调,一级抓一级,确保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省上将成立“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各市州、县也要成立相应机构,提高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组织保障水平。要建立务实高效的统筹协调机制,实施省市联动、政企联动、部门联动,形成承接产业转移的整体合力。
二.制定承接规划。要在省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制定指导性、操作性强的产业承接方案,既要发挥省整体优势,又要避免无序竞争。各地各部门要抓紧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实现区域间产业优化布局和集约集聚。要制定承接鼓励类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推进产业承接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符合,项目引进与区域功能定位相适应,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要建设专业队伍。承接产业转移不仅是软硬环境的竞争,更是人才智力的较量。各地要适应当前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的要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谈判队伍、营销队伍和项目推进队伍。要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设置承接产业转移的专职队伍,把开放意识强、善于谋划和推进区域合作的优秀干部,充实到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重要岗位,把熟悉国家产业政策、具有产业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吸纳到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第一线。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定期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进行专门培训,到沿海发达地区学习交流、挂职锻炼,努力提高各级干部在新形势下推进开放合作、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和水平。
四.要完善激励机制。要加强目标管理,把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成效作为对各级政府及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对重大产业转移项目和重大投资促进活动中签约的重点项目,坚持部门督办责任制和跟踪落实责任制。要鲜明激励导向,把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成效与干部选任、奖励激励有机结合起来,对在引进重大项目、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创新等方面业绩突出的园区、部门、企业,给予物质和精神双重激励,特别要让敢抓善抓产业承接的干部政治上有进步,经济上有奖励,工作上有舞台。要强化责任追究,对重视不够、工作不力的进行批评和问责,对损害投资环境、影响产业发展的违纪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
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为进一步指导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完善合作机制,优化发展环境,规范发展秩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的重大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自愿合作为前提,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集中布局,提升配套服务水平;着力在承接中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着力加强环境保护,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着力引导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城镇化步伐;着力深化区域合作,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减少行政干预。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各类企业在产业转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注重规划和政策引导,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规范招商引资行为。
坚持节能环保,严格产业准入。加强生态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强化污染防治,严禁污染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产业承载能力。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突破发展瓶颈,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区域互动合作,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实现良性竞争、互利共赢。
依托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推动重点产业承接发展,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三)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改造和发展纺织、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作用。引进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先进技术工艺的企业,吸引内外资参与企业改制改组改造,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接替区。
(四)能源矿产开发和加工业。积极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大力发展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承接发展技术水平先进的高载能产业。加强资源开发整合,允许资源富集地区以参股等形式分享资源开发收益。
(五)农产品加工业。发挥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产业资本,承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六)装备制造业。引进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壮大一批装备制造企业。积极承接关联产业和配套产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高基础零部件和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所需的重大成套装备制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七)现代服务业。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大力承接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积极培育软件及信息服务、研发设计、质量检验、科技成果转化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相关产业的销售、财务、商务策划中心,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依托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及省会等中心城市,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培育和建立服务贸易基地。
(八)高技术产业。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承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创新要素对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研发中心,支持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产业“孵化园”,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九)加工贸易。改善加工贸易配套条件,提高产业层次,拓展加工深度,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形成布局合理、比较优势明显、区域特色鲜明的加工贸易发展格局。发挥沿边重点口岸城镇区位和资源优势,努力深化国际区域合作,鼓励企业在“走出去”和“引进来”中加快发展。
加强规划统筹,优化产业布局,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园区规范化、集约化、特色化发展,增强重点地区产业集聚能力。
(十)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把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加强园区交通、通信、供水、供气、供电、防灾减灾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综合配套能力,引导转移产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发挥园区已有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吸引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提升产业配套能力,促进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
(十一)规范发展产业园区。统筹规划产业园区建设,合理确定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布局优化、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明显的产业园区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扩区升级。支持发展条件好的产业园区拓展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相融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大力推进园区整合发展,避免盲目圈地布点和重复建设,防止一哄而起。
(十二)发挥重点地区引领和带动作用。按照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在中西部地区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承载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经济实力雄厚的重点经济区(带),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发挥规模效应,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破地区封锁,消除地方保护,为承接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环境。
(十三)完善承接地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区域间交通干线和区域内基础交通网建设,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物流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完善现代物流体系,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十四)强化公共服务支撑。发展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完善公共信息、公共试验、公共检测、技术创新等服务平台,规范发展技术评估、检测认证、产权交易、成果转化等中介机构。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区域间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十五)改善营商环境。规范政府行为,防止越位和错位,不得采取下硬性指标等形式招商引资,清理各种变相优惠政策,避免盲目投资和恶性竞争。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法制环境,保障投资者权益。
将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十六)严把产业准入门槛。产业承接必须符合区域生态功能定位,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和高耗能、高排放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转入,避免低水平简单复制。全面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承接项目的备案或核准严格执行有关能耗、物耗、水耗、环保、土地等标准,做好水资源论证、节能评估审查、职业病危害评价等工作。加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环境监测。
(十七)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耕地资源保护,防止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侵占基本农田。制定相关行业建设用地控制标准,推广多层标准厂房建设,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用地密度。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建立和推行用水定额管理制度,大力提高废污水处理回用率。鼓励企业采用节能、节水、节材、环保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生产流程及实施相关项目建设,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鼓励和支持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发展循环经济。
(十八)加大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产业园区污染集中治理,建设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实现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力度。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完善节能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完善政府管理与服务,提高行政效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创新产业承接模式,探索建立合作发展、互利共赢新机制。
(十九)深化行政管理和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推动相关行政许可跨区域互认,做好转移企业工商登记协调衔接。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发展和完善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加快资源型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二十)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鼓励中西部地区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与东部沿海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支持中西部毗邻地区之间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资源整合、联动发展。
(二十一)加强区域互动合作。推动建立省际间产业转移统筹协调机制、重大承接项目促进服务机制等,引导和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产业转移促进平台。提升各类大型投资贸易会展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在中西部条件较好的地方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做好产业转移与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工作的衔接。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人才开发和就业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二十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步伐,健全职业教育培训网络,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落实就读中等职业学校逐步免学费政策和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支持职业院校面向产业转移需要,新增和调整相关专业,定向培养中高级技工和熟练工人。落实农民工培训补贴政策,切实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
(二十三)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鼓励各地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建设适合农民工租住的住房,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
(二十四)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积极为高层次人才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推动人才合理流动,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吸引东部沿海地区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根据本人意愿在中西部地区落户。
为进一步改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引导和支持产业有序转移和科学承接,在财税、金融、投资、土地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二十五)财税政策。中央财政通过加大转移支付等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改善民生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产业承接环境。对中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贷款实施财政贴息。对投资中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和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按规定免征关税。完善和规范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办法。
(二十六)金融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产业转移项目提供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东部地区企业并购、重组中西部地区企业提供支持。支持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参与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的投融资活动。鼓励和引导外资银行到中西部地区设立机构和开办业务。有序推进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企业集合债券和上市融资。
(二十七)产业与投资政策。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强化对产业转移的引导和支持。根据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实际,研究制定差别化产业政策,适当降低中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门槛,适当下放核准权限。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情况,加快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类别。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转移项目,根据权限优先予以核准或备案。支持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鼓励省级技术改造等财政专项资金优先用于符合条件的产业转移项目。支持中西部地区根据产业发展和自主创业的需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
(二十八)土地政策。在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指标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产业园区建设用地指标。严格执行工业用地最低出让价标准,进一步完善体现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最低价标准实施政策。探索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和年租制度。
(二十九)商贸政策。支持在条件成熟的地区设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支持有条件的沿边地区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培育和建设一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对加工贸易重点企业给予贷款支持。加大对“大通关”建设和口岸建设的支持力度,推进中西部地区与东部省份的区域通关改革。
(三十)科教文化政策。鼓励东部地区转让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中西部地区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产业园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知识产权运用以及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提高集成创新和再创新能力。鼓励东部地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与中西部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在中西部地区建立研发机构和中试基地。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学校提升人才培养与创新服务能力,结合产业转移重点办好特色专业。支持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振兴发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引导和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工作指导,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中西部地区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完善各项配套措施,有序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在政策实施、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健康开展。
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盐城等5个地级市,面积5.2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52%;人口3281.12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44.8%。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苏北经济得到明显加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基础和条件初步形成。
苏北地区位于我国沿海和沿陇海兰两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区位条件独特,战略地位重要,土地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在产业转移等有利因素的带动下,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加速态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01年以来历年GDP增长率分别为10.3%、11.4%、12.5%、13.9%、14.3%、15%和15.2%。2007年苏北GDP达到4976.2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6263元。
1、整个江苏区域共同发展进入新阶段。苏北已经站在加快振兴的新起点上,正面临着新的重大机遇。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苏北地区纳入长三角经济发展一体化总体布局,苏北地区在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发展条件更加有利。江苏加大对苏北振兴的支持力度,积极实施产业、财政、科技和劳动力4项转移,5年来省级对苏北的各项投入达到1565亿元,其中省财政转移支付666亿元,挂钩帮扶、南北共建开发区成效明显。苏北工业化进程加快,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开始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生产要素加速集聚,优势产业迅速发展,崛起势头强劲。江苏南北产业转移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产业转移项目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产业转移项目正逐步由初加工向精加工、由分散式向集群化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本向有着较好产业基础的机电、纺织和化工等领域集聚。
2、政策环境好,后发优势强。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得到有效落实。扶持苏北政策的含金量一年比一年高,相继出台《关于加快苏北振兴的意见》、《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总体规划》、《关于加快南北产业转移的意见》、《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关于支持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政策措施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支持苏北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江苏省苏北地区工业发展纲要(2008—2012)》,通过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创新苏南苏北一市带一市的帮扶制度和政策,大力推进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四项转移”,增强苏北的内生增长动力和发展后劲。
3、产业转移的运行机制更加健全。坚持政府引导和推动,坚持发挥市场机制在产业转移中的基础性作用,两者紧密结合,有力地促进了产业转移工作的有序推进。省级以上开发区和南北共建园区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省级以上开发区从16个增加到42个。苏北投资环境获得中外客商好评。7年来,苏北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9.94亿美元,到苏北地区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达40多个。利用省外资金方面,浙江、上海等发达地区占较大比重,尤其是浙江客商在苏北的投资总量、项目数量占各省份客商之首,苏北已成为浙商对外投资的首选地之一。
1、经济总量小,工业化程度低,城市化水平低。2007年苏北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16.2:48.9:34.9,而全省为6.7:55.9:37.4,差距仍然较大。2007年苏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2055.91亿元,仅占全省总量的15.8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23.51亿美元,仅占全省10.74%,地区生产总值为全省的19.46%,2007年,苏北地区人均GDP为16254元,远低于全省33689元的平均水平,分别仅为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48.2%、86.9%,外贸依存度为13.8%,远低于全省99.8%的平均水平,城市化水平为43%,低于全省平均53.2%的水平,苏北5市中只有徐州是惟一的特大城市,中心城市偏小、偏少,城市经济辐射和带动功能作用有限,客观上导致苏北支撑工业化和集聚生产要素的能力不强。
2、财政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够,自我造血能力较差。2007年,苏北地方财政一般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全省平均低2.7个百分点,财政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有限,限制了地方自我发展的能力。
3、思想不够与时俱进,体制效率低下,制度成本高。苏北当地许多人的市场意识不强、官本位意识浓厚。一些地方政府实际行为与招商引资宗旨相悖,办事机制不灵活,导致企业制度成本和交易成本偏高,这必然影响到苏北承接产业转移的效率。
4、人才流失严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有效支撑科技进步和持续创新能力不足。经济的落后,使苏北劳动力的富余和高素质人才的短缺现象同时存在。苏北人口占全省的44.8%,而科技人才总量只及苏南的1/3。
1、大规模开发与保护环境的矛盾
在苏北开发和发展过程中,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在开发和发展中如何保护好原有的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赢得跨越式发展,将是当地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2、外部城市与区域竞争加剧的挑战
苏北区域作为后发地区要崛起,既面临着长三角城镇群其它城市的竞争,同时也面临周边的苏、鲁、浙等省市沿海地区的竞争,与这些地区相比,苏北区域在市场成熟条件、对外开放程度、人才资源储备、资金水平等方面均处于劣势,要在竞争之中突围,压力巨大。
3、国际经济形势与市场变化带来的威胁
目前,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场危机给处于转型期的苏北经济带来严峻挑战,较多国家纷纷加强了对本国市场的保护,出台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以贸易摩擦为代表的国际经济摩擦呈上升趋势;而这些摩擦问题主要都是由于中低端产业的就业问题引起的,苏北主要是接受发达地区的落后产业的转移,仍然居于全球产业的中低端,这给苏北经济发展增添了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