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农业发展方式

  	      	      	    	    	      	    

目录

什么是农业发展方式

  农业发展方式是指决定农业发展的各种因素的结合和作用以实现农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涉及怎样发展农业的问题。农业发展方式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生产要素和其他投入品的配置方式,二是农业结构的状态与特征,三是各项相关制度对农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而且,由于农业增长是指农产品产出总量的增加,因而农业发展包括农业增长,农业发展方式包含农业增长方式(农产品总量的增加方式)。

农业发展方式的演变

  农业发展方式的形成与演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发展阶段。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下,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首要任务不同,决定了农业所处的地位以及对待农业的各种政策与制度的基调不同。

  第二,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农产品的市场供求格局不同,决定了农业生产所追求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例如,在农产品短缺条件下,追求粮食产量的最大化是农业政策和农业生产的首要目标,而农业效率、资源与环境保护则被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这必然导致农业发展方式的粗放。

  第三,农业科技水平与生产技术水平。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尤其是生产技术水平是决定农业生产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从而决定了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状态。

农业发展方式的分类及特征

  由此,农业发展方式可以划分为以粗放、低效、结构失衡和不可持续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型农业发展方式,和以集约、高效、结构合理和可持续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型农业发展方式。

  (一)传统型农业发展方式及其基本特征

  传统型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主要依赖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农产品产出的增长,农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农业生产结构层次和农产品品质较低;农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存在着诸多阻碍农业发展的制度因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环境薄弱等。

  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来看,长期以来,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部门,成为了为国家以重化工业为先导的赶超型工业化提供剩余的基本来源,“以粮为纲”、追求最大化的农产品产量,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同时,为了获取更多的工业利润以用于增加投资、扩大工业规模,又通过户籍制度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虽然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向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也致使农业和农村沉淀了大量的劳动力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而且长期得不到提高;而且,由于“只取不予”,农业再生产由于投入不足而造成了对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农业缺乏长期发展的后劲。尽管进入新世纪以后,国家开始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型的农业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改变,农业发展依然走的是“高投入、高产出、高代价”的路子。

  (二)现代型农业发展方式及其基本特征

  现代型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农产品产出的增长主要依赖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程度高,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展;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产品品质能够适应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农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持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农业劳动者收入水平较高;相关制度因素能够适应和促进农业发展的需要等。

  目前,我国要努力构建的新的农业发展方式,就是符合上述特征,与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相一致、与我国农业所处的新的环境相适应、并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发展方式。这一新的农业发展方式,就是建设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的方式和途径。具体来说,新型农业发展方式应当体现如下要求:

  (1)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农业是高度依赖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产业部门,我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农业资源相对短缺,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保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于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和粮食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未来的农业要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支撑更多人口和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必须建设生态能自我维持、资源能多级循环利用、经济能获得较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

  (2)体现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产品总量的同时,还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转换农业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对食品的多样化需求,又要发挥农业在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城乡居民生活休闲、农民就业增收等多方面的功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体现高效发展的要求。高效发展是指在相同的约束条件下实现更多产出的发展。实现农业的高效发展,是在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增长的迫切要求。农业高效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4)体现协调发展的要求。首先是农业内部结构的协调,即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之间及其内部生产结构的协调。其次是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协调,即保持农业和非农产业合理的比例关系和有机的内在联系。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使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别,减少贫困的基本途径。再次是农业与自然、生态的协调,正确处理好农业生产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5)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把农民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与增加农产品供给、发展农业经济并重,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生产出更多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食物需求的同时,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农民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作为核心任务。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 石爱虎.论农业发展方式的科学内涵与转变途径(A).东南学术.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