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在冲突心理学中,人们把为了缓和心理冲突和挫折寻找缓冲物(如目标替代、情境转移等)从而发生意想不到的心理效应现象,称之为缓冲效应。
这与物理学中讲的缓冲效应有异曲同工之效,利用适当的障碍物(即缓冲物)使运动的物体冲力得到缓和或减弱。在双方激烈冲突与争执的情况下,首要的是要使双方缓和矛盾再说,这是解决争端的第一步,否则冲突只能演变下去,甚至发生剧烈的动武争斗。因此,为了避免争斗,首先要寻找缓冲物,使冲突得以缓和平静。
那么,缓和效应为什么会发生呢?也就是说,缓和物为什么会发生缓冲效应呢?主要原因如下所述。
一是心理缓冲物具有缓冲作用,能保住一个人的面子,也就是人的自尊心受到了保护。在双方冲突中,有时并不是真的非要冲突下去不可,但碍于面子,人们仍然会做出错误的决定,坚持与双方对着干,事实上内心也许真不想对着干,但又苦于无台阶可下,怎么办?此时寻找一个缓冲物可以帮助自己体面地下台。例如“现在人不想与你争,如果你再这样无理取闹,我一定会与你拼到底的”或“我看在 XX 的面上,今天不与你再争,请你回去后好好想想!”或者干脆想想不冲突时的美好情境便迅速做出情境转移,例如“今天打网球时间到了,我不想再这样无效地争下去。”或“今天我们别争了,先吃饭再说。”等等。通过这种目标替代、情境转移的缓冲方式,从而保住了面子,产生了缓冲效应。
二是心理缓冲物具有分心作用,使冲突的目标不再是注意的对象,从而平息了双方的心理冲突。心理学家谢里夫的一个心理实验证实了这一点。他召集 12 岁的男孩举办夏令营。开始,他把这些男孩分成相互独立的两个小组,彼此没有交往。这些男孩尽情玩耍并形成了群体规范。后来,谢里夫故意挑起争端,分别告诉两个小组,对方拥有特殊装备(如独木舟),所以有些活动只能让对方参加。结果两个小组互相不满起来。当双方冲突明朗化后,谢里夫试图使他们和睦起来。开始,谢里夫分别向每组说对方的好话,但结果失败,因为对对方的成见使他们拒绝了这些信息。谢里夫又让两组的孩子一起吃饭、看电影,但仍然无效,当两组孩子接近时,互相的敌意立即就显露出来。谢里夫又让两组头头坐下来讲和,但也不奏效。因为头头们不敢背叛自己的成员,以免被罢官。最后,谢里夫导读了几幕小品,其中给孩子们设置了冲突双方必须通过合作才能完成任务的活动。谢里夫故意弄坏营地的食品运输车,使得双方孩子必须一起来推车才能把食品运到营地。就这样双方的矛盾冲突缓和下来了,最终得到了解决。这里把运输车弄坏使他们必须合作来完成推车的任务,这一活动就成了当时双方的注意对象与活动中心任务了,因此,双方冲突一事便成了注意的背景。因此,在日常双方争执不下时,可以设置一个新的目标把冲突双方的注意力引开原有争执的目标,从而起到缓冲作用。
三是与心理缓冲物的效价有关。上述讲的心理缓冲物具有缓和作用,分心作用,都是依赖于人们对这一缓冲物的效价,否则也是不可能的。例如,谢里夫实验中,他邀请大家一起吃饭、看电影,但均告无效。为什么?就因为他们对此评价无意义、或比不上争执更有意义。这说明,寻找缓冲物并非随意的,而是要寻找那些具有缓冲意义或作用的缓冲物,否则,缓冲效应也不可能发生。
缓冲效应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也非所有的冲突都需要缓冲物加以缓冲。例如适当的一些冲突可以促进人们寻找新的解决策略和方法,帮助克服停滞与自满情绪。因此,冲突在适度的水平上是有益的,不是完全消除它,而是适当地控制在适宜的水平上。可见,缓冲效应也只是相对于剧烈的冲突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