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规范(Group norm)
目录 |
所谓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成员遵守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广义的群体规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纪律、道德、风俗和信仰等,都是一个社会里多数成员共有的行为模式。不遵循规范就要受到谴责或惩罚。
群体规范的建立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个体的特征;群体的构成;群体的任务;地理环境;组织规范;群体的绩效等。
1、正式规范:由组织明文规定的员工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正式规范是由组织直接规定的。如企业的岗位规范、操作规程等。
2、非正式规范:不是由组织正式规定,而是员工在工作与生活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是群体成员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在模仿、暗示、顺从的基础上形成的。
群体规范的形成大致经历:
1、探索阶段:群体成员按照自己的标准去看待和了解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行为标准或业已存在的群体规范体系,彼此之间产生双向的接近和同化,努力寻找其中共同的因素并以此作为建立新的群体规范的起点。
2、形成阶段:不同的行为、价值和观念体系互相融合,通过心理和行为的互动过程,逐步形成某种公认的、可接受的、规范群体成员行为的标准。
3、定型阶段:通过群体和个人之间、个人和个人之间行为观念的交换、归属和服从过程,最终形成对群体所有成员具有共同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体系。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管理学家皮尔尼克分析了群体规范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提出“规范分析法”作为改进群体工作效率的工具。这种方法包括三项内容:
1.明确规范内容。调查、了解群体业已形成的规范的内容,特别要了解起消极作用的规范是什么,并听取对这些规范进行改革的意见。
2.制定规范剖面图。将规范进行分类,例如分为“组织荣誉”、“业务成绩”等10类,列出群体规范剖面图,并给每类定出理想的给分点。这种理想的给分点与实际评分的差距,称为规范差距。
3.进行改革。改革应从最上层的群体开始,逐级向下。确定优先改革的规范项目时,主要应考虑规范对企业效率影响的大小,不能把规范差距大的项目列为优先改革的项目。
美国一些企业实行规范改革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国的企业当然应该根据国情列出我们的规范项目,不能机械地照搬。但是,“规范分析法”的基本精神和方法完全可以供我们借鉴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