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经济学(Energy economics):一门亟待发展的学科
目录 |
能源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一个新的分支,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冲击。在此之前,人们对生产要素投入的认识一直笼统地满足于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能源通常被看作是原材料的一部分,没有引起经济学家必要的注意,也谈不上对能源经济的研究。1973年开始的石油冲击,以及随之的石油价格上涨使商品能源的消费增长率大幅度下降,进而引起经济增长率的大幅度下降,这一现象使经济学家们很快地把目光转移到能源上来,开始了能源经济的研究。在国内,长期以来,由于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相对于储存量来说一直很小,能源资源似乎无穷无尽,能源问题主要是如何开发利用,因而能源的研究在中国也主要围绕开发和利用。虽然从80年代起一些国内经济学者开始了能源经济的研究,但没有真正建立起能源经济学这门学科,也由于重视不够,能源经济的研究进展十分缓慢,成绩甚微。能源经济学人才的培养也由此同样滞后。
近年来,大量事实表明我国的能源增长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能源消费总量明显地受到储存量约束,能源短缺与高能耗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以及由能源消费所带来的环保影响,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能源的稀缺性明显体现;中国的能源研究的重点必需由如何开发利用转换为资源有效率和优化配置等经济问题,包括需求预测与规划,资源合理结构,经济增长模式和速度与能源需求的关系等。例如,就目前的情况,研究如何管好煤(准入,开发权,税收),挖好煤(安全和规模生产,煤炭回收率),卖好煤(市场运营),可能比研究煤的开发利用要重要。由于缺乏能源经济学人才和有效的能源经济的研究来为政府制定能源和经济政策提供建议,许多能源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最近的例子是近3年来的缺电。
由于中国能源经济学研究起步较迟,国内学者对能源经济学这门科学的内容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能源经济学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研究:
1.能源和经济增长(增长率和增长结构)、社会发展的关系
国际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经济增长与能源供应有着固定的联系,另一种意见则相反。一般地说,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能源供应和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较发达的国家可以通过技术进步,调整经济结构等方法来减少对能源的需求。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能源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于预测能源需求非常重要。
2.能源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有直接的关系。能源开发利用是中国环境的第一污染源。它涉及环境问题的所有领域,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和生态环境破坏等。能源经济学应当研究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的关系,量化能源利用的环境影响,进而研究在环境污染的前提下如何利用能源,以及在能源利用的前提下如何保护环境。
3. 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
能源作为重要的资源,必须研究如何使它的消费代价最小,或单位收效最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国民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手段。因此,应该注意使资源开发速度和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相适应。能源的供求平衡。能源的供求平衡不光是指国内能源平衡,还包括能源的进出口达到平衡。能源的供应量和需求量都是价格的函数,价格是调整供求达到平衡的有效手段。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联系到能源投资和筹资。能源投资体制,筹资渠道都应为能源经济学的研究所重视。
4.能源价格和税收
能源价格应该成为最有活力的能源经济杠杆,而税收则是一种行政性的调节手段,两者是有区别的,不可相互替代,但可以相互补充。除了使价格税收起到价值尺度的作用之外,还应起到提高效率,引导投资,信息载体、分配手段和调节能力的功能。
5.节能与循环经济
能源资源不同于其它自然资源。首先是对其需要的普遍性,几乎所有的生产和服务都需要能源。其次是难以替代,除了在不同种类的能源之间实行替代。第三是不可重复使用和不可再生性。这三个特点都加强了节能的重要性。从经济学角度看节能,能源价格的合理化是节能和推进循环经济的首要条件和动力。我国节能潜力很大,能源经济研究应为政府降低单位产值能耗的努力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建议,从而制定合理可行的节能目标。
6.能源的内部替代和外部替代
商品能源的最优内部结构、非商品能源的合理比重、电能与一次能源的合理比例、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地位和发展前景等等都属于能源的内部替代问题。传统能源与新兴能源。传统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电能,新兴能源包括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能源与资金、能源与劳动力之间属于外部替代性关系。需要研究这种替代的客观规律和在什么范围什么程度上是合理的。
对外贸易一般应遵守比较优势原则,即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物品。这和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和服务行业转移有着密切的联系。能源经济研究应根据能源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能源的供需和价格等来确定合理产业结构和外贸,以及石油战略贮备。
从上面介绍可见,中国能源经济学的研究具有其重要性与紧迫性;能源经济学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日益严重的能源紧缺性,能源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与对象将不断扩大。有效地开展能源经济学的研究,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投入,尤其是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