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旅游区位论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是旅游产业布局与城镇聚落和区域空间组织优化的理论,主要包括中心区域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地域结构理论等,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项产业,其空间布局与项目选址、旅游项目安排等均存在区位优化问题,门槛理论与区位论的结合是目前旅游客源市场与游客行为分析的重要技术,因此,旅游区位已向多学科结合的方向发展。
吴必虎(2001)依据克氏中心地理论,结合旅游产业本身的特点,构建了关于旅游中心地的基本概念。李悦铮等人(2004)修正了旅游中心地理论。他们研究发现,由于旅游中心地产品的季节性、周期性,旅游需求非完全距离衰减性,及旅游消费的异地性等特征,旅游中心地市场空间结构是由中心出发,沿交通廊道呈花瓣状向外展,旅游市场区具有等级性,在空间上也不连续;受旅游产品本身的季节性或生命周期的影响,或受竞争、社会、经济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旅游中心地花瓣状的市场区会发生时空上的变化。同时指出旅游中心地理论区位选择中的实践意义,认为在客源型旅游目的地,选择人造景观建设区位可以偏离客源地中心,选择城市的卫星城或者隶属的郊县
2000年王铮等人在《地理学报》上发表了旅游业区位模型,继而于2003年进一步完善了该模型象解释乏力,要求专门的旅游区位论出现。王铮等人从消费者行为角度出发,以旅游地效用函数f=△Tx/△Ty(△Tx为从住地到某一旅游地来回路途所需的时间,△Ty为在这一旅游地可以游览的时间)为计量和测评工具,界定并划分出不同的旅游带,这些旅游带以旅游集散中(也即旅游中心城市)为核心,呈类同心圆状布局。
他认为,不同资源特色的旅游点,有各自最可以位置(最优区位),旅游点未必正。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特殊性,使传统的区位论对旅游独特的空间现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43好处在这个位置上,而出现在这个点附近的可能性最大,故而最终围绕旅游集散中心形成不同的区带;不同资源特色的旅游点,对区位带的要求不同,只有位于使它能获得最大效用的区位带中,才可发挥自身优势,吸引游客前往,否则就有必要通过重构特色资源、改善交通状况和发展新集散中心(建次级旅游圈)等途径,来进行“区位重构”,从而优化区位,最终提高区域旅游整体效益。
传统的观点将旅游区位单纯地看成是旅游景点的空间位置,并没有认识到它在旅游开发中的重要性。由于旅游区位确实影响到旅游景点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所以有必要严格定义和划分旅游区位。旅游区位是一个外延广泛的概念,它可以看成一个旅游点对其周围客源地的吸引和影响,或一个客源地对其周围旅游点的选择性与相对偏好。牛亚菲(1988)从两个层面定义了旅游区位,认为旅游区位是旅游地与客源地及各旅游地之间的位置关系(连接程度和等级层次)。对旅游区位的相关研究也是分别从供给和需求、微观和宏观这两个层面展开的]。孙根年(2001)提出旅游区位应该看成是旅游景点与其客源地相互作用中的相关位置、可达性及相对意义。认为区位开发就是在不同时空尺度内开发和优化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域因素。由于旅游产业的外延比较广,旅游区位扩展到旅游产业视角,学者们也是针对旅游产业的部分构成分析其区位指向。由于旅游活动与农业活动、工业活动有很大的区别,典型的区位理论是否适用旅游区位研究就值得推敲。王瑛、王铮(2000)分析了传统的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在旅游业中的适用性问题,认为一成不变地运用传统的区位理论来解释旅游业区位是不行的,在某种程度上旅游业的区位可以用消费者行为加以解释,并将经济学中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变量一一边际效用,引入到旅游区位研究中。
区位理论在地理学和经济开发领域都取得了巨大发展,在实践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引入旅游业后,研究却显得不够系统。从现有成果看,对于基础理论的研究,学者们主要从宏观和微观这两个层面展开。
宏观层面主要是从区域旅游业的空间布局、旅游地的宏观区位特性、旅游地的空间结构体系进行研究。其中有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的,有以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的。
区位理论一直是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重要理论依据。研究视角既包括对某地总体旅游发展情况的分析,也包括对某地区发展专项旅游形式的区位条件分析。苏北春(2008)结合中心地理论对温州开发海洋旅游的区位特征和吸引力进行了分析,得出温州海洋旅游吸引力的形成,必须借助于各种旅游资源和产品所产生的聚合效应,特别是要借助于温州经济的巨大品牌效应。刘家明(2001)明确提出了旅游度假区的选址要从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两个方面入手,把旅游度假区分成3种类型:资源型、客源型、资源一客源型,并指出了3种类型度假区选址应强调的地方。
区位因子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社会要求,加上学者本身的认识差异,就形成了有所侧重的区位理论体系,继而产生了不同的学派,因此,旅游对于区位理论的借鉴同样是有学派之分的,并且各有侧重。
一些学者借用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有关概念,构建了旅游中心地理论。吴必虎(2001)直接借用中心地理论的概念,较早提出了旅游中心地应是旅游产品供给地的观点,并提出了环城游憩带(ReBAM)理论。柴彦威(2003)提出旅游中心地不能等同于旅游目的地,旅游中心城市与旅游名胜城市有着质的差异,旅游名胜城市只是旅游目的地,而旅游中心城市除拥有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外,还必须拥有其他政治、交通、服务条件,因此,既是旅游目的地,更是旅游集散地。所以,旅游中心是能够向一定区域内的旅游者提供旅游交通、接待、信息、管理等旅游服务功能的城镇中心。高卫国(2001)认为在不同的旅游中心地带,随着距离的衰减,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各种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是说旅游景观的层次性是客观存在的,非均衡发展在一定地域内是存在的。而廖建华(2004)认为中心地理论思想应用于旅游中心地体系是一个一般均衡的空间作用系统,是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平衡在空间上的反映。区位旅游吸引中心地是旅游活动得以完成的基本聚集单位,是旅游供给主体。不同范围和不同层次的区域拥有不同地位的旅游吸引地,不同等级的旅游吸引地构成了旅游地结构体系。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旅游业的发展同样遵循这一规律,一般是先从条件优越的地区开始,逐渐过渡到条件较差的地区。条件优越的区域形成旅游核心,而这些地区的边缘地区旅游发展相对滞后,这样就形成了空间上、功能上的旅游核心一一边缘结构。李华辰(2008)正是基于这样的客观存在,针对边缘旅游区的旅游发展特点,分别从边缘旅游结构、功能、边缘效应、资源整合及协作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
由于旅游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其他常规经济活动,其活动空间规律和区位布局的选择也形成了特有的旅游区位现象。学者们在将区位理论与旅游研究的结合中,尝试建立旅游活动特殊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构建绝不应按城市、城镇体系和商业网点的发展模式来运行。毕竟旅游产品的流通方式与普通商品的流通方式不一样,消费构成和消费的对象也明显不同。学者们首先对旅游区位模式构建依托的理论进行了探讨。罗许伍(2005)基于王瑛、王铮提出的旅游效用模型,阐述了利用“环线一一组团”方式构建旅游区位的思想。杨铭铎(2008)针对黑龙江省的农业旅游项目区位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资源依托型、都市依托型、景区依托型、线路依托型等4种农业旅游区位发展模式。
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是旅游企业的选址、旅游点选址研究。旅游企业区位研究中,饭店选址的研究较集中,王进(1997)的“玉溪红塔大酒店选址评价”、程晖(2003)的“论名山景区中宾馆选址的合理性”、文吉(2004)的“中国星级酒店空间布局研究”以及李飞(2005)的“珠江三角洲城市星级饭店空间布局分布影响因素研究”等都属这种类型的研究成果。
薛莹等(2005)以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为例,归纳它在国内宏、微观选址方面的经验,初步分析了与旅行社空间区位选择有关的一些因素,包括对市场、成本等一般性因素的分析和对行为等特殊性因素的分析;最后,提出旅行社的区位扩张不仅要重视物理空间,也要重视网络信息空间。程绍文(2009)研究了我国旅游网站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和空间规模结构特征,总结了旅游网站空间分布主要由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两个因素的推拉动作用而形成的动力机制。
卞显红在其博士论文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旅游企业空间区位选择理论,一是借鉴费用最小化区位论,二是借鉴利润最大化区位论。安虎森(2004)根据史密斯的区位理论提出旅游企业利益空间区位选择理论,也是基于旅游企业费用(包括固定成本分摊及其他各种经营成本与费用等)和旅游企业收入的空间相互作用讨论的,同时认为旅游企业经营能力也会影响到其空间区位选择。
在众多的旅游形式中,城市旅游成为迅速发展的旅游形式之一。城市商业游憩区的选址问题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于婷婷(2009)就以重庆主城区为例做了城市RBD的选址研究,提出了RBD选址的一套评价指标。指标确定为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
由于旅游资源并不丰富的地区进行旅游开发的意愿普遍高涨,并且开发也不乏成功的案例,因此,基于开发实践,许春晓(1993)提出了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并着意寻找其适合的开发道路与战略。要轶丽(2002)基于对旅游区位非优区现状的剖析,以山西运城市为例,提出了旅游区位非优区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机制。这是传统区位论没有研究过的视角,在旅游区位研究领域属于创新性的研究。
旅游活动在地域上结构合理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旅游开发与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实践问题。
陶小平(1992)运用旅游业区位论的基本思想,把传统区位论的区位因子直接应用于对绵阳的分析,通过对其旅游业三大区位因素的分析评价,论述了绵阳旅游业应实施资源与客源并举的布局类型。王瑛、王铮(2000)结合云南省的旅游业研究提出了一个旅游业区位模型。研究发现,旅游地分布存在一种类似杜能环的旅游业区位结构,以旅游集散地为中心,由内向外,依次为“历史古迹带”、“奇异风景带”、“旅游业滞带”和“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带”4条环带状分布。认为这种结构是廖什理论不能解释的,需要应用边际效用模型。2003年他们又对贵州省境内的旅游景区进行了区位分析,检验了他们的理论,并进一步修改了该模型,用特色资源带代替原来模型中的滞区。
旅游区位对旅游市场影响的研究也是研究重点。朱银娇(2005)认为旅游区位从资源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等3方面对区域旅游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这3种区位又是一个具有互动关系的体系。梁雪松等(2005,2007)人通过调查问卷、数理分析等手段,以孙根年先生划分的4个旅游区位为主,对桂林、西安旅游市场开发的空间布局和旅游线路优化组合的模式进行了研究,用以指导开发两地的日本入境市场。在研究西安时,又特别根据西安的实际情况加入了文化区位分析。
对于旅游区位选择的研究,类型比较丰富,如乡村旅游、旅游服务网站、研究方法、城市旅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