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软件产业

  	      	      	    	    	      	    

目录

什么是软件产业

  软件产业是指有效地利用计算机资源而从事计算机程序编制、信息系统开发和集成及相关服务的产业。

软件产业的发展

  第一代

  早期专业的服务公司,1949-1959第一批独立于卖主的软件公司是为了客户开发定制解决方案的专业软件服务公司。在美国,这个发展过程是由几个大软件项目推进的,这些项目先是由美国政府出面,后来是由几家美国大公司认购。这些巨型项目为第一批独立的美国软家公司提供了重要的学习机会,并使美国在软件业中成了早期的主角。举例:开发于1949年到1962年间的SAGE系统,是第一个极大的计算机项目。在欧洲,几家软件承包商也在50年代和6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但总体上,比美国发生的这种进展晚了几年。

  第二代

  早期软件产品公司,1959-1969在第一批独立软件服务公司成立10年后,第一批软件产品出现了。他们被专门的开发出来重复的销售给一个以上的客户。一种新型的软件公司诞生了,这是一种要求不同管理技术公司。第一个真正的软件产品诞生于1964年,是由ADR公司接受RCA委托开发的一个可以在一个程序里形象的代表设备的逻辑流程图的程序。

  在这个时期,软件开发者设立了今天仍然存在的基础。它们包括了一个软件产品的基本概念:它的定价;它的维护;以及它的法律保护手段。更进一步,它们证实了软件项目和软件产品企业是两个不同的行业

  第三代

  强大的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出现,1969-1981在第二代时期的后期岁月里,越来越多的独立软件公司破土而出,为所有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新产品——可以看出他们超越了硬件厂商所提供的产品。最终,客户开始从硬件公司以外的卖主那儿寻找他们的软件来源并为其付钱。70年代早期的数据库市场是最活跃的,原因之一是独立数据库公司的出现。数据库系统技术上很复杂,而且几乎所有行业都需要它。但从由计算机生产商提供的系统被认为不够完善以来,独立的提供商侵入了这个市场,使其成为70年代最活跃的市场之一

  欧洲同样进入了这个市场。1969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南边的一个中等城市达姆斯塔特的应用信息处理研究所的6位成员,创立了SoftwareAG,至1972年它进入了美国市场,而且此后不久,就在全世界销售它的主打产品。其他在这个市场扮演重要角色的公司有Cincom系统公司(1968年)计算机联合(CA)公司(1976)和Sybase(1984)

  在80年代和90年代,许多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从大型计算机专有的操作系统平台转向诸如Unix(1973)、IBMOS/2和微软NT等新的平台。这个转变通常使这些公司从使用他们自己所有的软件中赢得了暴利

  第四代

  客户大众市场软件,1981-1994个人计算机的出现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软件:基于个人计算机的大众市场套装软件。同样这种市场的出现,影响了对于以前的的营销和销售方式。第一批"个人"计算机,1975年诞生于美国MITS的Altair8800,同样还有苹果II性计算机于1977年上市,但是这两个平台都未能成为持久的个人计算机标准平台。直到,1981年IBM推出了IBMPC,一个新的软件时代才开始了。

  这个时期的软件是真正独立的软件业的诞生的标志,同样也是收缩-覆盖的套装软件引入的开端。微软是这个时代的最成功和最有影响力的代表软件公司。这个时期成功其他的代表公司有一些就是AdobeAutodesk、Corel、IntuitNovell

  总之,人们看到20世纪80年代软件业以激动人心的每年20%的增长率发展。美国公司的年收入在1982年增长到100亿美元,在1985年则为250亿美元--比1979年的数字高10倍。

  第五代

  互联网增值服务1994-2008由于Internet的介入,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尽管软件公司的大部分还将进一步面临多个不同标准和平台共存的挑战,软件业也许将会受到新的万维网商机机遇和集中趋势的强烈影响。同时,要指出互联网不仅仅是软件业的奇迹,通信媒体最终消费电子业将同样深深的卷入其中,这给这个行业带来了一个新的方面,并可能引致软件业和其他行业的集中。

软件产业的特点[1]

  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战略性产业,直接关系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安全。当前计算机软件已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科技制高点的关键领域,国家明确提出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新型工业化道路,对软件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政府通过鼓励和优惠政策积极地推动软件产业的发展,而我国的软件企业也纷纷投入其中助力,为我国软件产业的初步形成提供了基础。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特点:

  1、企业外包市场快速发展,但在国际市场中占有率低。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由于在成本人力资源潜在市场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具备优势,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制造业的不断增长,中国成为影响未来软件产业分工的重要因素。当今国际软件与服务外包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中国软件企业的国际化能力不断提高,中国软件出口也取得了快速发展。

  2、人才需求不能满足,结构不尽合理。

  在软件人才需求方面,目前,我国软件人才需求量为50万人左右,且这一需求仍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软件人才供给量方面,在高校的大力培养下,总量供不应求的局面得到缓解,但结构不合理,高端人才缺口较大,大量低端人才找不到适合的岗位

  3、国内企业规模小,缺乏竞争力

  目前,中国的软件产业形成了以外资软件公司为主,本土软件公司为辅的结构组成特点。中国本土软件企业组织结构呈现“小而散”的特点,大企业数量少,无法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软件产业链缺乏核心和依托。主要体现在:企业规模较小,业务收入低,盈利能力低;主营业务分散,纯粹的软件企业很少;国内上市企业很少,国际融资能力差,上市公司业绩平平。

  4、软件产业发展不均衡。

  第一,国内软件企业地域分布上失衡。通过分析164家重点软件企业的地域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分布的企业数量最多,这些地区软件行业规模在全国也名列前茅。而其他地区企业的分布相对较少,全国软件企业分布严重失衡。第二,软件产业产值地域分布不平衡。2005年,全国软件收入超过100亿元的省市共有10个,分别是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辽宁、陕西、福建和天津10省市软件收入合计达到3422亿元,占全国软件收入的87.7%,软件产业的区域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第三,软件行业市场结构集中度较高。2005年,软件的行业分布中,制造行业占了第一位,达16.4%。其次是金融行业,占到15.6%。第三到第五名,依次是电信行业占到14.1%,政府行业占到12.2%,科技教育行业占8.5%。前五个行业占到整体市场的66.8%,成为行业市场的第一梯队,其余能源交通流通、医疗卫生则占到整体市场的21.2%,成为第二梯队。

  5、外资企业占主导。

  在不同的软件种类中,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办公软件是中国市场上销售的主导软件。其中,操作系统软件市场主要被Windows、Unix、Linux三类主导,综合占有率为89.6%,数据库管理软件市场主要以Oracle、Sybase、IBM、Microsoft等外资厂商主导,综合占有率超过90%。办公软件市场以微软的OF-FICE为主,市场占有份额达到71.22%。因此,目前中国软件市场上,重点软件类别中,外资厂商产品占主导位置。

软件产业的发展障碍

  1、来自国外竞争对手的威胁。

  软件产品既不通过关税和配额来保护,传递成本又十分低廉,使得软件产业彻底暴露在国际化竞争之中。国外品牌占据着高端的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ERP高端产品、行业应用软件市场份额的绝大部分,虽然国内企业在财务管理软件、防杀毒软件、中文信息处理等领域占据优势?但是国内软件的销售额太小,无法对国际巨头形成挑战。

  2、软件盗版现象严重。

  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严重损害了软件开发和研究企业的积极性。企业开发的软件无法在市场上实现价值,为企业发展提供后续资金,缺乏进一步技术创新和升级开发的资金支持。如不能有效改变这种情形?软件产业难以真正快速、健康地发展。

  3、软件企业的规模困境。

  国内上千人的软件企业屈指可数?而印度规模较大的软件外包公司通常有上万人。规模小带来的问题:一是人员调配有困难;二是技能覆盖面也相对狭窄;三是不易获得较大的订单

  4、投融资渠道匮乏。

  许多企业由于资金短缺,只能靠投入较少的短期项目来维持运作,无法进一步开发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大型软件项目。由于软件项目的可维持周期短,需要不断升级换代,企业后期发展中受到资金短缺的制约较大。

  5、人才瓶颈

  虽然中国每年有大量的计算机类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但是由于学校教育市场需求的脱节?企业较难直接获得符合要求的人才,在相应的培训机构和体制完善之前,人才仍然是软件企业发展的瓶颈

  6、基础软件领域薄弱。

  由于中国的软件产业起步迟、投入小,中国软件企业在不容易形成垄断的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系统集成和服务领域有一定的竞争力而在已形成垄断的基础软件领域很难进入

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状况

  软件产业包括软件产品和软件服务两大部分。软件产业是直接从事计算机软件产品制造或软件服务活动的企业的集合。软件产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不断产生具有不同性能、形式和内容的新的软件产品、软件服务和需求领域。而且,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软件产品或服务与其他信息产品或服务有时很难区分。确切地定义计算机软件产品或软件服务并不容易。目前,较为流行的定义是,计算机软件产品是能被计算机存储和读入并指示计算机从事特定工作的编码程序,主要包括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三大类;计算机软件服务是指与计算机软件相关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系统集成、ASP、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服务、数据中心与资源外包服务、数据加工与处理服务、信息系统咨询与评估服务、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软件与信息系统管理人才工程化培训等。

  目前我国软件业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应用软件上,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的计算机基础和技术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在系统软件上不具备明显优势,更为适合应用软件的发展;另一方面,国内巨大的市场为应用软件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应用软件中,主要的产品是实用工具软件、财务管理软件、教育与娱乐软件及办公与文字处理几类,而具有较大发展前途和能反映计算机应用水平的系统集成软件则明显不足。在硬件与软件的比例中,我国在2008年以来硬件的增长速度要高于软件的增长速度。2009年,硬件、软件和信息服务市场的增长速度分别达13.5%、19.6%和20.1%,其中,硬件的增长速度增加2.4%,而软件和信息服务的增长速度分别下降3.6%和6.3%。市场构成中,软件和信息服务所占的比重比上年增加0.4%和0.5%,而硬件的比重下降0.9%。

  国内有软件企业5000家,从事软件开发和销售的软件企业约有2000家,从事软件兼营和相关服务的机构约3000家,但大部分企业为50人以下的小公司,100-200人的公司占有一定的比例,超过500人的仅有几家。软件类的企业中有上市企业8家,总资产48.2亿元,平均总资产6.02亿元,相当于同期电子信息产业上市公司平均总资产的54%,同期上市公司平均总资产的4%。我国主要的软件骨干企业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沈阳、成都等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据市场统计,国内软件市场前20名中有1O家外国公司(且位居前4名),其总销售额为16.4亿元;另有10家中国公司,其总销售额为7.32亿元。我国软件企业中国有企业占30%、集体和私营企业占60%、“三资”企业占3O%。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不够科学、合理。

  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发展软件产业的方针政策和思路,但还缺乏科学、有力、具体的促进政策,没有一套较为完备的促进发展的政策体系。缺乏鼓励软件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政策

  (2)组织管理效率低下。

  缺乏统一的协调机构来制定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规划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软件企业之间缺少必要的协作与联合,企业之间的重复开发和恶性竞争时有发生。此外,保护知识产权的法规不健全,加上执法不严、力度不够,软件的复制盗版现象十分严重。

  (3)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不够合理、灵活,软件产业抗风险能力较差。

  我国软件企业在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软件企业规模较小,技术队伍仍显薄弱。特别是缺乏高层次的软件开发人才;软件企业缺乏必要的开发环境和规模性的资金投入,以及开拓市杨的能力,难以开发出有竞争力的、商品化和软件产品。二是所有制结构不尽合理,缺乏适当的表现形式,没有形成一套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创新机制

  (4)缺乏国际竞争力

  软件产品主要集中在应用软件领域,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的比重低,技术含量不高。

  (5)消费需求不足。

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策略

  (1)根据软件产业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倾斜政策。

  软件产业的特殊性在于其开发初期的用工、用地及资金规模有可能达不到高新技术企业项目认定标准,因而实施倾斜政策可以使软件企业享用《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所提出的诸多优惠政策。

  (2)建立软件产业促进中心,为软件产业开展全面指导、协调和服务。

  该机构主要职责是研究国内外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动向;编制软件产业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建设软件产业的基础设施

  (3)通过立法,为软件产业营造良好、规范、健全的市场环境

  一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严厉打击盗版侵权行为。二是将软件产业纳入国民经济统计指标序列,建立对软件产业的统计制度。三是规范软件产业的ISO900O质量体系或同等级别的质量体系认证。四是建立和完善软件企业的资质认证及项目许可证制度,只有达到一定资质等级的企业,方可承接相应等级范围内的软件开发项目,并领取软件开发许可证。

  (4)建立软件产业风险投资机制,引导和促进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软件产业。

  鼓励各种形式的软件行业员工持股,在软件企业内部确定合理的技术股管理股业绩股,允许参与分配,充分调动软件开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重视和鼓励国内外软件市场的开拓。

  根据国民经济信息化飞速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发自主产权软件产品,逐步扩大我国软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并积极发展新型的软件加工企业,加大技术和产品创新力度,力争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

  (6)加快筹建国际软件信息产业园,为国外的软件开发企业到我国发展提供发展空间。

  充分利用国际金融投资者对高科技风险产业投资的丰富经验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在有条件的城市筹建国际软件信息园,为软件产业发展起一定的带动作用。

  (7)充分发挥和强化培养软件人才是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

  一是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经营环境,吸引滞留海外的大量软件人才回国服务。另一方面,又与海外软件同行建立了密切的业务联系,软件出口信息灵、渠道畅,有利于我国软件产品的出口等。有计划强化软件人才的培养,确保国内软件产业不断增长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祥伟.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及其对策[J].北方经济,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