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教育(Creative Education)
目录 |
创造性教育是英国心理学家、优生学家高尔顿先提出的,著有《遗传的天才》等。20世纪40年代美国奥斯本研究集体创造思考方法,著有《思考的方法》。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种教学在美国得到发展。如布法罗大学开设了指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实验课程。
20世纪60年代以来创造教育在日本亦受重视,1960—1979年有关创造力培养著述译作有250多种,并开展这方面的实践活动,设“发明教室”等。德国则把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渗透在中小学各年级的课堂教学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创造教育受到广泛重视,初步形成理论体系。创造教学已成世界性潮流。
陶行知为中国创造教育开拓者,于20世纪30年代在育才学校设立“育才创造奖金”,后发表《创造宣言》。60年代后,台湾省教育界亦就此进行实验研究。如贾馥茗1968年在国语科中进行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实验等。70年代末80年代初创造教育在中国再度兴起。如1982年中华创造力开发研究所研究人员在上海和田路小学进行实验,运用一些专门编排和设计的教法。此后,这方面的研究在各地普遍开展。
(1)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未来的社会需要更多的创造型人才。
(2)人人都具有创造力,只是程度高低不同而已,普通人和天才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创造力通过教育和训练是可以提高的。大量训练实验结果表明,专门的创造力训练可以使学习的创造力提高10%至40%。
(3)创造力和智力是不同的范畴,智力教育不能代替创造教育。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创造性教学方法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创造性学习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自主的学习是创造教育的一项原则。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机是创造性活动的主要动力,强烈的创造动机会激发人们的创造能力。
(5)创造力的高低与任何职业的成就成正比,创造力开发对于各种职业和各个领域的每个受教育者都是十分重要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包含着两个不可分割的内容:一是社会应向人提出全面教育;二是要给每个人发展个性的权力,这是人类迈进解放自己航道的标志。因此,注重个性、发展个性是开发人的创造力、落实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借鉴国外创造教育的基本理论
(1)奥斯本---帕内斯创造性解题训练模式 根据奥斯本的创造过程理论,美国创造学家帕内斯制定了创造性解题模式(CPS),它在大量的训练计划中得到应用,被认为是效果最佳的教学模式之一。CPS的5个阶段首先都要进行发散思维,随后进行收敛思维。该模式的五个阶段是:事实发现、问题发现、设想发现、解法发现和接受发现,其中设想发现是关键。只有打破习惯性思路,才有可能提出创造性设想。该模式可操作性强,便于开展训练,尤其在学科渗透创造教育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2)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理论
美国前明尼苏达大学教育心理系主任托兰斯对创造性思维的可发展性和可测量性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整套创造性思维测验理论。他认为创造性思维主要可从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精细性等方面进行测量,并论证了创造性思维测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后人实施创造教育提供了借鉴。我国北师大郑日昌、肖蓓玲编制的“创造性思维测验”即是借鉴了托兰斯的创造思维测量理论,该测验已经在北京、沈阳等城市进行了测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的整体改革也将采用这套测验进行实验的前测和后测。
(1)创造教育的溯源。
据考究,创造教育的思想自古有之,但真正明确提出并具体、系统地实施,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20世纪30、40年代的一些企业。1933年,美国电气与电子协会高级会员H·奥肯写成了发明讲义,并向麻省教育部申请在波士顿开办发明训练班;1937年,R·史帝文森在通用电气公司为技术人员开设了创造工程课程。这可认为是创造教育的滥觞。
1938年,美国BBDO广告公司副总裁奥斯本发明了发明技法“头脑风暴法”,被称为创造力开发上的里程碑,奥斯本也被称为“创造学之父”。10年后在布法罗大学创办了培训创造性思维的学校,正式开始进行创造教育。50年代以后,以吉尔伏特为首的一批美国心理学家参与了创造力的研究,创造力与教育的关系受到重视,创造性教学受到关注。由此看来,创造教育源起于企业界、工业界而非教育界。
(2)创造教育的概念及其特点。
创造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中小学实施的应是广义的创造教育,是指根据创造学的基本原理,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个性、创新能力为目标,有机结合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生理学、未来学、行为科学等有关学科,全面深入地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教育。 其主要特点有:突出创造性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重点;注重个性发展,让学生的禀赋、优势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以激发其创造潜能;注意启发诱导,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心理素质;强调实践训练,全面锻炼创新能力。
(1)创造教育前提:人地位的提升。
教育是创造人的活动,人是教育的核心因素。我们过去的教育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考试为手段、以考分定终身,学生(人)是没有地位的,或者说是没有充分地位的。
首先,要发现人的价值。就是要肯定与维护人(学生)应有的地位、作用与尊严。懂得学生不是动物、机器,而是有自己思想、观念的活生生的人。这个人是改造自然、推进社会的巨大力量,并且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理解,获得其应有的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其次,要重视人的个性。个性即是人生在个体上的表现或反映,它是人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诸方面的一系列稳定特征的综合。个性是人的主观能动反映机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最富有个性的人往往最具有创新能力。创造教育必须要重视人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心灵世界的独特性。
(2)创造教育目标:创造素质的培养。
创造教育的目标不是追求传统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灌输”、“充电”和“加油”等作用,而是要起“引爆”的作用,旨在释放人类的潜能,并强调开发潜能要同培养人的优秀品质和积极人生态度相结合。总之,创造教育关注的中心是创造素质,这种素质在现代和未来人才的各种素质中具有统治作用和最大的时代适宜性。创造素质包括创造性品质、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
创造性品质属于非智力因素,是创造性活动的内存动力机构。包括创造人格、创造个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等。创造品质是创造性活动成功的关键,集中体现为强烈的创造动机、顽强的创造意志和健康的创造情感,它反映出创造主体良好的思想面貌和精神状态。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的品德教育课程应当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把培养创造品质或创造人格作为重要内容。
创造性思维能够打破常规、突破传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直觉力、丰富的想象力、预测力和捕捉机会的能力等等,从而使思维具有一种超前性、变通性。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具有非常规性和积极主动性两个根本特点,是创造教育要着力培养的最可贵的思维品质。
创造性技能是反映创造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是在创造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创造性活动的工作机构。具备宽广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广阔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良好的创造技能,包括一般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创造技法的能力,创造成果的到达能力(论文写作)、表现能力(艺术创作)和物化能力(创造设想物化为模型和产品)。创造技能也像其他技能一样,只有通过训练和实践才能真正获得。
总之,创造性的品格和人生态度,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以及从事创造活动的技能,这三者便是创造教育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3)创造教育环境。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刚出生时的差别是不大的,连哭声也几乎一样。但几经沧桑、双鬓斑白之时,他们的能力见识、观念个性、成就命运却有天壤之别。其中差别也有赖于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可见,实施创造教育,创设、营造创造性的教育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何营造良好的创造教育环境呢?就是要努力创造“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这种气氛的内涵应该是民主、自由、平等、和谐,要求管理民主、师生平等、学术自由、教学相长。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自由精神”。所谓“自由精神”,就是一种敢于冲破旧习惯和旧势力的力量,它是人的能动反映机能的实现。一个人只有具有“自由精神”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4)创造教育内容。
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相关。知识越丰富,产生重要设想的可能性就越大。正如泰勒所说:“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联想和独到的见解。”
基于现代科学和社会发展对人的智能结构的要求,创造教育中既要有自然科学知识的内容,又要有人文科学知识的内容,要从传授分科知识转到进行整体知识教育,重视拓宽知识面,尽量开阔思考的领域,培养综合能力。既要注重基础知识教育,又要追随科学发展的新动态,强调让学生掌握最新科学知识和边缘学科。另外,还要突出方法论的内容,普及创造学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创造教育方法。
我们应该根据人脑生长发育的特点,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方法。在创造性的启蒙时期(3~9岁)以发现教育为主,重点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产生好奇的心理,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在创造性的培养期(9~22岁)要注意强化脑的功能,提倡教师、学生共同探究、共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多提问题、多想问题的习惯。在创造性的结实期(22~28岁)要深入钻研问题,广泛接触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于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
总之,一方面教师要启发性地“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引导学生“会学”。对学生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思维,启发学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造。另一方面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树立起批判意识,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并进而突破思维定势的局限,为提高创造力奠定基础。
(6)创造教育途径。
首先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创造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上,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开发学生爱学、乐学天地的同时,开发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值。将学习过程从“吸收——储存——再现”转向“探索——研讨——创造”。不但教给学生各门课程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激发学生潜能,教师必须退隐为“导演”,把活跃在舞台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其次是课外活动。课外活动通常是开展创造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优点是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际,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因而,创造教育的许多成果都是在第二课堂中取得的。
为此,要实施创造教育,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是:如何为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卸下肩头沉重的书包,轻轻松松地投入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去。学校应当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各种形式的演讲比赛、辩论大赛;此外,读课外书、做读书卡、练书法、弹琴、画画、做家务劳动等应成为学生的必做作业。这样既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能力。
第三是社会活动。实施创造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如果社会能给创造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如现在中央电视台和各种报刊举办的各种智力竞赛活动,就激起了许多青少年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兴趣,出现了许多新的创造,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学生的许多时间并不都是生活在学校,他们作为社会的成员,时时生活在社会的群体中。如果让他们接触社会实践,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这不仅为社会实际需要解决了一些困难,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7)创造考核制度。
我们的考核制度以往是以分数来衡量学生,以升学率来评价教师和学校的,在有意无意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创造教育必须建立一套新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学生、教师和学校。要把学生的个性、品德、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作为评价的重要量值,要把学生有无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判断一名教师、一所学校教育水平的基本标志之一。 学生应当树立“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不是21世纪的好学生”的观念,教师和学校应树立“如果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就是没有培养出能够适应21世纪要求的人才,就是教育的失误”的观念。学生把培养创造素质作为自己的追求,教师、学校、家长和社会把培养创造人才作为自己的责任,那么中国的教育就能与世界的教育接轨。
(1)教育民主的缺乏。
教育民主和创造教育密不可分,创造人才的成长和创造思维的形成,有赖于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精神环境的长期的陶冶和熏染。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和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会有创造潜能的迸发。
中国文化传统的根深蒂固,现行教育观念的落后使得教育民主在教育领域中还处于劣势。沿袭千年的“官本位”思想、“师道尊严”思想等还不时蔓延于学校教育的各个角落。虽然这些传统对于规范的落实,制度的运行有着一定的作用,但对创造的压抑和摧残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学校生活中,它表现为对民主的轻视淡漠,对人格的权利的肆意践踏;表现为只信强制、不信自觉,只讲约束、不讲自由,只讲严格、不讲宽容,乐于训导却不善鼓励、乐于指正却吝惜赞赏。
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关系多为管制与被管制关系,教育气氛多呈紧张、沉闷压抑状态,学生的思想行为大都纳入了严格的管束,时间空间的大部分被半强制的学习所占领;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几乎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失去了自主思考、学习和自由做事、玩游戏的余地,个人的聪明才智和激情也被窒息,只能表现出依赖性、奴性、愈来愈笨拙和迟钝,这怎么可能有创造呢?只有当我们致力于建立一个民主宽松的教育环境之时,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会在其中流淌,才会有创造人才的不断涌现。
(2)教育自身对功利性的过度追求。
从教育教学过程看,中国教育至今仍延续着一千多年来的“苦读加考试”的传统方式,几乎所有的教育与训练都失去了原本的性质而成了升学和获取文凭的工具,教师完全按学校教育编排好的指令进行,教学中整齐划一、教学五环节完善无缺,“灵魂工程师”成了没有灵魂的教学机器。
课堂上是满堂灌,教师是考的就讲,不考的就不讲,学生是考的就学,不考的就不学,以至“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过扔笔记”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了自由精神与个性发展的缺失。
这种功利性的教学对创造的阻滞非常明显,具体表现在:一是导致了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的弱化,影响创造品质的形成;二是一味的注入,强化了学生的吸纳接受能力,而创造所需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却因没有开发而萎缩;三是标准化的考试只要背框框条条,恪守固定格式,束缚学生的思想,由此不可避免地引发枯燥感、单调感和厌倦感,销蚀追求创造的热情。因此,只有当教育真正以个人自由发展和个性的弘扬为目的的时候,创造教育才会来临。
(3)创造教育目标的缺失。
审视我们以往的教育目标,不难发现,我们对创造教育的目标几乎没有规定,创造所必需的素质如独特个性和对多样化的尊重等也少涉及,在课程体系中也难见创造目标的踪影。在评价考试体系中创造的教育目标要求也不多见。
在具体的培养目标上,我们向来要求的是知识——能力——情感的培养顺序,也造成过分重视知识技能而忽视创造的状况。在创造教育目标制定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应该“情感领先、能力跟进、知识殿后”,不要担心矫枉过正,宁可牺牲一点知识也要把激发创造目标树立起来。包括教材压缩一些,难度降低一些,学生多动一些,课程丰富一些等等,要以一系列实际措施强化创造的地位,要以人创造教育的目标来统帅、调整学校的各项工作。
(4)教师缺乏创造教育素质。
“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实施创造教育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只有每一位教师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将“创造”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才能陶冶学生的创新意识,点燃学生的创造火花。 创造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尊重学生人格、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强烈的创造意向和独立的批判精神,要有发现学生创造潜力的水平,要有创造教育的技能。扪心自问,在今天的中国,有多少教师具有这些素质?有些教师上课时对学生的疑问,不但不给予解答,反而视为“捣乱”加以讽刺、挖苦,也有许多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毫无生气等等,根本谈不上什么创造要求。造成教师创造素质薄弱的原因,主要是目前师范院校的教学对创造教育重视不够,力度不强。
(1)牢固地树立创新观念是开展创造教育的前提。
江泽民同志在对中国科学院关于知识创新工程设想的重要批示中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昭示了知识经济和创新意识对于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唯有发展知识经济,才能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而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在于知识创新,这就需要增强创新意识。
因此,我们要彻底破除“因循守旧,不图创新”和“只重引进,忽视创新”的旧观念,牢固树立“不创新就灭亡”的新观念,并对全民,特别是对学校师生和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开展创新意识的宣传教育,使创新成为全民的共识而且化为实际行动,形成一种“锐意创新,开拓进取”的良好社会风气,为创造教育的开展,扫清思想障碍。
(2)加强对创造教育的研究与推广。
首先,要加强对创造教育的研究。充分利用国内外创造教育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研究创造教育的基本规律,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形成完整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创造教育日趋成熟。
其次,要对创造教育进行改造、创新。创造教育发源于美国,具有西方文化特色。一门学科的特色归根到底是社会文化特色在学科基础来源上的具体反映,由于我国与美国的社会文化传统不同,所以在引进创造教育时不能生搬硬套,而必须对其改造、创新,把东方文化注入创造教育,将东方文化纵观全局、整体协调、辩证思维、随机应变的优势,与西方文化注重实体、科学分析、强调个性、讲求技法的长处相结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创造教育。再次,要促进创造教育的试验与推广。
目前我国已有一千多所中小学和27所高等院校正在进行创造教育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很不成熟。企业的创造教育试验,几乎是一片空白。至于创造教育的推广,更是远未能成气候。我国的创造教育任重而道远。
为此,必须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大力促进创造教育的试验与推广。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学校试验工作,狠抓企业试验这一薄弱环节,不断探索我国开展创造教育的有效途径,取得成功的经验。要在大、中、小学和各类企业中大力推广开展创造教育的成功经验,使其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逐步取代传统教育。
(3)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传统教育的弊端。目前,我国基本上是实行传统教育,它对于开发学生的潜在创造力,存在着种种弊端:
①只注重知识传授,缺乏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这样做就直接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②坚持以教材为中心,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是创造力形成的基础。把学生学习的知识只局限于教材之内,知识面狭窄,无疑削弱了创造力产生的根基。
③突出共性培养,压抑个性发展。个性发展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压抑个性发展,就扼杀了学生独立、独特的思考、思维能力,阻碍了创造力的培养。
④采用注入式灌输,忽视启发诱导。启发诱导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方法。采用注入式灌输,就压制了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积极性,窒息了创造力形成的生机和活力。
⑤重视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创造力形成的重要心理条件。忽视非智力因素,就使学生失去了创造力培养的心理保障。
⑥强调课堂教育,忽视实践训练。社会实践是创造力产生的源泉。忽视实践训练,就使创造力的形成缺乏源头活水。
总之,传统教育培养的是继承型人才,而不是创造型人才。这正如杨振宁博士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学生知识丰富,善于考试,但却不善于想象、发挥和创造。”传统教育所培养的这种“高分低能”的学生,怎能承担得起我国21世纪发展知识经济的重任呢。
推进教育改革。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说明了传统教育非改革不可。我们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实现由传统教育向创造教育的转变。
①转变教育观念。我们要加深对开展创造教育重大意义的认识:它不仅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前途,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历史使命。我们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培养继承型人才的传统教育观念,向重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教育观念转变。
②改革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涉及教学、行政和党团工作等方面的内容,下面仅就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即教学问题,来论述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一,变革教学管理。把传统教育重知识传授的僵死、缺乏活力的教学管理制度,变革为创造教育重创造力培养的灵活、充满生机的教学管理制度。
在教学管理方面,要树立启发诱导,开拓进取的教风和培养勤思多问,探索创新的学风。制订鼓励师生发明创新的奖惩制度,设计若干定量、定性指标,对师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评定,奖优罚劣。在师资管理方面,要安排教师进修或鼓励自学创造教育学,掌握创造教育学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创造教育的理论知识水平。
同时,要大力提倡教师从事创新实践活动:一方面在校内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校办企业的科技创造发明,策划中心的管理创新,和文艺创作社的创作活动;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在完成校内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社会的各项创新活动,不断积累创新的经验。 在教材管理方面,由于我国创造教育刚刚起步,创造教育的教材奇缺,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因此要积极联系和采购创造教育的教材,更要组织教师编写此类教材,对编写的优秀教材进行奖励。
在实验设施管理方面,除了要继续加强理、工科的实验室、实习工厂的建设和管理之外,还应创建文科的管理策划实验室和文艺创作实验室,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创新实验,使所学的创新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
第二,改革教学内容。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广博的知识修养,是创造力智慧之花盛开的沃土,特别是在当今各学科相互渗透,综合发展的趋势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显得重要。因此,要让文科学生学些理、工科等自然科学的知识,而让理工科学生学些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知识,开阔知识视野,为创造力培养奠定坚实的基地。要增设创造类学科。
创造类学科直接影响着创造力的培养,因此要增设创造教育学、创造学、创造心理学、思维科学、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创新技法等课程,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突出非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其中非逻辑思维的功能是创新,而逻辑思维的功能是论证。
传统教育重逻辑思维而忽视非逻辑思维,使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要加强非逻辑思维的教学,重点突出形象思维、想象思维、直觉、灵感思维和发散思维。要重视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创造力形成的心理保障。要重视培养学生献身于科学事业的敬业精神,友好协作的团队意识,创新求异的浓厚兴趣,不怕风险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提高创造性心理素质。
第三,改变教学方法。要改注入式为启发式。在创造教育中,启发式教学的最重要的方法是探索法,即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启发诱导,使他们按知识的重演律,重新品味前辈获得这些知识的最精彩过程,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再由老师加以讲解和评论。
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接受了胆略、意志和思维方法等的全面锻炼,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很好地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要改“一刀切”为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力的有效方法。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特点、优势、爱好和兴趣,采用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把握好广度、深度和难度,使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各具特色的发展。要改“以课堂教育为中心”为课堂、实践并重。
课堂与实践并重,是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根本教学方法。课堂教育以学习创新的理论知识为主,实践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两者并重,就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创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创新能力。鉴于传统教育轻视实践,更应抓好实践环节,除了要继续抓好学生的实验、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之外,还应开展科技小发明、管理模拟策划和文艺创作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四,改进考试评分制度。考试评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和评定。在考试命题时,要提高创造性题型的比重和难度,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来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
命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事实编写案例,让学生根据创造学的原理进行分析,指出案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从中得到启迪,激发创造潜能;二是提供事实,让学生根据创造学原理进行模拟创新,使学生从中得到锻炼,提高创新能力。考试应采用开卷形式,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让他们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创造性的构思上,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考试成绩包括创新理论成绩和创新实践成绩两部分。对于创新实践成绩,应根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指标体系进行考核。最后根据创新理论成绩和创新实践成绩,综合评定学生创新能力的总成绩。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时代是极需创造力的时代。时代在呼唤着创造教育!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行创造教育,培养和造就大批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大力开展知识创新,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我们就一定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就目的看,创造教育重运用知识,传统教育重掌握知识;就教法看,创造教育重启发,传统教育重传授;就学法看,创造教育重发现,传统教育重接受。创造教育仍强调知识是创造的基础及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其特点是鼓励学生主动探索,重发散思维,学有特色。其任务是培养好奇心、创造意识、创造毅力、创造思维能力和技法等。在课程教材上,要求尽量吸取最新科学成就;加强科际联系,发挥课程综合效益;教材要适合学生自学,传授研究方法,体现创造力培养要求等。它有独特的课堂活动形式,如戏剧、竞赛、小组活动等;有独特的课堂结构,如创设情境——自学探究——概括总结——练习运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