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租赁风险(Financial leasing risk)
目录 |
金融租赁风险是指融资租赁行为中断从而使得任何一个当事人的利益不能实现或者受到损失的可能性。
(一)信用风险
金融租赁一般包括租赁和购货两个合同,以书面的形式对三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加以相应规定。信用风险是租赁三方当事人各自承担的对他方的责任不能全部或仅部分按时履行的风险。它分三种情况:一是承租人违约的风险。主要表现为承租人因本身经营不善、周转资金不足,甚至恶意欺诈而发生延付甚至不付租金的行为。这种风险在经济不景气时比较突出,在融资法规不完善、市场缺乏有效约束时也比较突出。二是出租人违约的风险,主要表现为融资公司本身资金不足或工作疏忽、失误而导致供货人拒绝或推迟交货,使得租赁物不能如期交给承租人而使之蒙受损失。三是供货人违约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供货人未能按合同规定按时交货,或未能达到约定的要求(如货物质量、包装物、技术等),从而使承租人、出租人蒙受损失。
(二)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利率升降变动给借贷双方所造成的损失。融资租赁的特征之一就是租金,而租金所包含的因素除了租赁物件的货价外,主要是融资利率。融资利率是租赁公司向银行或其他融资机构筹借的资金利率,也是固定的,贷款还本付息和收取租金时问是同步的,否则如在租期内利率发生不利的变动,租赁公司的融资成本就会相对增加,原定收益水平下降。从承租人来看,即使市场利率下降承租人仍有责任支付固定租金,不能享受利率下跌的好处。
(三)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在国际租赁业务中,各国货币之间汇率发生变动导致交易者发生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在融资租赁中,它主要发生在跨国租赁或需进口租赁物的情况下。汇率风险包括商业性风险和融资性风险,前者是指进口商所承担的汇率风险,后者则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所承担的汇率风险。在租赁交易中,从购货合同的签订到租赁合同的完成,一般都需3个月至1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尽管货价不变,但若用于支付的币种汇率变动,对出口商而言,若用于支付的币种汇率下跌,则导致其实际收入减少;而对进15商来说,若结算汇率上升,则导致实际进口成本增大。另外,如果租赁公司跨国筹资,若其归还贷款时汇率升水,则需要多付利息。
(四)税务风险
在以税收为基础的融资租赁交易中,纳税条款和税率的变动对租赁公司有较大的影响。因为这些租赁公司向承租人收取的租金是考虑了纳税优惠待遇而定的,如果在税收政策和税率租期内发生不利变动,租赁公司就要遭受损失。国外租赁公司为了补救这种风险,在租赁合同中规定了税务风险条款。
(五)技术落后风险
技术落后风险是指在融资租赁业务中,由于承租人选用的技术和设备未能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其租用的设备发生严重的元器件磨损甚至不得不淘汰,从而影响其经济效益和偿租能力的风险。这种技术落后的风险直接由承租人引起,但也会影响到出租人的租金收入,因而构成了租赁机构的业务风险。
(六)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主要是在国际租赁业务中,由于承租人所在园发生重大政治事件,政局动荡或政策制度改变,而给出租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政治风险主要有如下三种类型:一是转移风险,即政府在资本市场、产品市场、技术市场以及利润和人员转移方面采取的限制措施;二是所有权风险,它包括资本的国有化、对外资的限制、取消特许专卖权、在部门和地区等方面的限制等;三是政府在企业生产、销售、筹资等方面的干预。此外,还有工潮、动乱、冲突、战争、政策变更等因素也会造成政治风险。
(七)自然灾害风险
自然灾害包括火灾、雷击、暴风、龙卷风、暴雨、洪水、海啸、地震、雪暴、雹灾、泥石流等,这些灾害一旦发生,将使租赁物在运输、安装、使用中对承租人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影响租赁合同的履行,给租赁当事人造成损失。
(八)宏观经济风险
由于政府对租赁业务的管理目标不明确,缺乏完整性、确定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租赁业务活动缺乏可靠的法律保护而造成的风险。在没有具体、明确的法规制度的情况下,租赁机构的权益保障存在缺陷,从而形成租赁业务风险。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发展目标,会通过财政、金融、产业等一系列政策手段,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各方面实施管理、调节和控制,税收变化、利率和汇率调整以及资金供求形势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租赁业务的风险或损失。
(九)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因交易或管理系统操作不当引致损失的风险,包括因公司内部失控产生的风险。具体原因有公司经营过程中超过风险限额而未察觉、越权交易、交易或后台部门的欺诈账簿和交易记录不完整,缺乏基本的内部会计控制等。在我国金融租赁公司中,有很多因操作风险管理不当造成的不良资产。由于租赁机构内部经营与管理活动失误而形成的风险主要包括:规划和计划不科学的风险,业务决策失误风险,内部管理机制缺陷的风险,资金管理风险,人员管理风险,合同管理风险,违规经营与操作的风险以及结构性风险,等等。
1.客观性与主观性并存:租赁业务的各种风险中,有的是租赁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比如租赁的各种业务性风险),是租赁机构无法消除的客观因素造成的;有的则是由租赁业的内部经营因素和外部宏观管理因素造成的(比如宏观管理风险和大多数的内部经营风险),这些风险产生的根源不在租赁业自身,而是参与宏观管理和业务经营的人员主观上的过失,同时,这类风险从理论上说是有可能随着宏观管理体制和方法的完善以及内部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而消除的。
2.相关性与独立性并存.租赁业务的许多风险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如内部经营风险与业务性风险的程度之间,或者汇率风险与信用风险之间就具有较大程度的关联,租赁业务的各种风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组成租赁业务的风险体系。租赁机构在进行业务的风险管理时应当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才能达到有效控制风险、减少损失的目的。但另一方面,各种风险又具有其不同程度的相对独立性,对某些风险的防范处理并不一定能消除另一些风险的不利影响。租赁机构在管理控制风险时应当做全面细致的处理。
3.可测性与不可预知性并存。租赁风险所具有的规律性,使得人们在进行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时,可以通过分析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经济现象和搜集的各种经济数据,运用特定的测定方法,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但由于租赁风险同时还具有无序性特征,人们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不可能完全准确地测定出所有风险的影响程度,而且各种经济因素都在变化之中,租赁风险也会因此而出现诸多变化,人们对风险的测定失去准确性。因此,租赁风险也具有一定的不可预知特征。
4.危害性与机会性并存,租赁业务的风险本身就有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任何风险和损失都会对租赁机构,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这是大多数情况下风险的特征。但根据金融运行的内在规律,租赁机构资产内在的风险与收益特性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高风险的资产投放一般可能给租赁机构带来更高水平的收益,而低风险的资产投放只能带来相对较低的收益,这就是租赁业务风险的机会性,当然,具有这种机会性的风险不是普遍的,只有像由于承租企业经营财务状况造成的信用风险或者流动性风险等业务性风险,才有可能具有机会性特征。
5.可控性与不可消除性并存。由于租赁业风险的产生与发屣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风险程度具有一定的可测性,租赁机构只要按照市场规律开拓租赁业务、管理租赁风险,完善租赁业务运行的外在环境机制和内部经营管理机制,采取适当的防范,规避措施,就有可能对租赁业务的风险进行具有一定成效的控制和转化:但租赁业务风险所具有的无序性和不可测性,又使得人们不可能对风险进行完全的控制,更不可能加以消除:即使是有些业务性风险可以防范与控制,但也要付出相应的成本与代价,同时也只能作相应的转化而不是加以消除。
6.信用风险的双重保障性和累积性特征、租赁是以明确具体的租赁物作为业务对象的,租赁物的所有权明确归属于出租人,同时租赁机构还可以对租赁业务合同设置担保,从而形成对承租人偿付风险的双重保障,因而租赁业务的信用风险较之其他金融业务的风险程度町以相对降低。同时,租赁的风险具体到某笔业务上,往往体现为承租人对租金的延付或不偿付。一旦承租人对某一期租金的支付违约,则以后各期的租金,一般也会出现违约,这就是租赁业务风险的累积性特征。
(1)信用风险的防范
出租人应在成交前,利用各种信息来源和咨询渠道,进行深入细致的信誉凋查,对承租人及其产品做出详尽的分析与评估,还可以要求承租人开立按期支付租金的信用保函,要求提供经济担保等;而承租人在成交前应对出租人的资信加以确认。当出租人要求预付定金时,还可就该项资金要求出租人开立可接受的不可撤销的保函,对租赁物给以量与质上的担保。双方在订立租赁合同时,都应严格规定租赁条件和责任条款。
(2)利率风险的防范
对租赁公司而言,利率风险的防范对策一般有:
①合理选择利率。一般可供选择的贷款利率有商业银行优惠利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出口信贷利率、混合贷款利率、政府贷款利率、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利率等浮动利率。租赁公司首先应确定是选择浮动利率还是固定利率,一般原则是:当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处于下降趋势时,应力争以浮动利率成文;当利率处于上升趋势时,应以固定利率成交;当利率变动捉摸不定时,应采取浮动利率。采用浮动利率时,在贷款合同中应向贷款方声明,在整个借贷期间保留一次调整为固定利率的权利,以避免再次上升而遭受损失。
②釆取利率调换。所谓利率调换,是指有互补需要的双方将同一种货币的利率债务进行双方互利的交换。通过利率调换,可将其已有资产或负债转变为另一种利率的资产或负债。由于协议双方各自得到的借款利率有差别,双方进行调换会带来费用方面的节省。
③采取货币调换。所谓货币调换是指有互补需要的双方将不同货币的债务或投资进行互利的交换。例如某家公司能获得优惠固定利率的美元贷款,但实际业务中需要优惠的日元贷款,而另一家公司能获得优惠的日元贷款,但实际业务中需要优惠的美元贷款,这样,两家公司可各自利用其优势举借贷款,然后,安排调换双方的债务,从而以较低利息获得所需贷款。
(3)汇率风险的防范
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汇率波动频繁的情况下,汇率风险对涉外融资租赁活动的影响比较显著。租赁公司与承租人都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避免因汇价涨跌而导致的损失,主要措施有:
①选择合适交易币种。进口应采用趋于贬值的“软货币”付汇,出口应争取采用趋于升值的“硬货币”收汇,或两者搭配使用。
②采用划转清算方式。双方可商定,在一定时期内双方经济往来以同种货币计价,每笔交易额在账面划转,到规定期限对余额进行清算。
③使用外汇保值条款。将签订合同之日的汇率固定下来,实际付款时用此汇率。
④做远期外汇买卖。远期外汇买卖是指进出口商与银行签订一份合同,约定将来某一时间按固定汇率买卖外汇。
⑤做期权交易。期权是人们根据合同在某一时期内以商定的期权价格买入或卖出某种货币的权利。如果交易对已有利,就行使这一权利;如果对己不利,则放弃此权利,但要付出一定的保险费。
(4)其他风险的防范
对自然灾害风险,可以采取向保险公司投保的方式,将租赁物的不确定损失转化为固定的费用,向保险公司转嫁风险;对技术落后风险的防范,重点则应放在对租赁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及财务、经济的科学评价上,做好产品及市场的调研与预测,对更新速度较快的租赁物,则应尽量缩短租赁期。
(一)利率风险管理
第一,合理选择利率。金融机构在筹措资金时,一般可供选择的贷款利率有商业银行优惠利率、银行问同业拆放利率、出口信贷利率、混合贷款利率、政府贷款利率、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利率。金融租赁公司在签订信贷协议时,就应考虑是使用上述类别的浮动利率贷款,还是选择固定利率贷款。当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处于上升趋势时,建议以固定利率成交;当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处于捉摸不定时,应采用浮动利率。由于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变化难测,利率忽高忽低,因此大多数贷款都采用浮动利率计价。采用浮动利率时,金融租赁公司应在贷款合同中向贷方声明,在整个信贷期问保留一次调整为固定利率的权利,以避免利率再次上升而遭受损失。第二,利率掉期。为了利用在某一市场上享有的有利条件或机会,在另一市场上获得更优惠的利率,借款者通常采用利率掉期的办法。利率掉期是指两方之问的一项交易安排,即二者有互补的需要,双方对同一种货币的利率债务进行互利性的交换,通过利率掉期,可将互换双方已有的资产或负债转变成另一种利率。由于协议双方各自得到的借款利率有差别,双方进行调换便会带来费用方面的节省。第三,货币互换。货币调换是双方之间的一项货币交易安排,双方有互补的需要,将不同货币的债务或投资进行互利的货币交易和结算的交换,从而达到双方都认为有利的交易目的。
(二)汇率风险管理
第一,妥善选择交易中使用的货币,出口时力争用趋于升值的货币即硬货币收汇,而进口时争取用趋于贬值的货币即软货币支付,或两者搭配使用。第二,在一定时期内,双方的经济往来以同一货币计价,每笔交易数额只在账面上划拨,到规定期限进行清算。这样双方交易额的大部分都可以互相轧平,从而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或使用外汇保值条款,双方把签订合同之日的汇率固定下来,到实际交割清算时仍使用此汇率,以避免汇率风险。第三,做远期外汇买卖时利用一篮子货币。因为一篮子货币是由多种货币组成的复合货币,按一定的权重组成,有强有弱,强币与弱币互相抵消,因此汇率相对稳定。第四,利用期权交易。由于税收政策一般体现宏观经济政策走向,根据行业发展状况,可以判断长线或短线产品是否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或限制。
(三)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一是对行业准入条件、项目可行性调查等建立内部指引。二是实行项目审批制,符合规定的交易经审批后才能执行。三是实行信贷限额制,分层级审批信贷限额。四是针对抵押、抵消权、保证金、担保、突发事件风险合约等订立特定的协议条款。公司应通过制定策略和操作规程以避免信用风险损失,包括确立和检测信用风险暴露限额,在信用危机中取得、收缴和保留抵押品或终止交易,对订约另一方和客户不断地进行信用评价,对项目后期实行跟踪管理等。业务部门必须与公司制定的策略和操作规程保持一致,并分析和确定客户的资信状况,制定交易方案。公司授信限额应视该项交易的风险程度和相关客户的资信度确定,超过此限额,须上报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批准。租赁业务中应通过客户分散化和交易活动在地区分布的分散来控制风险。在成交前,要利用各种信息和咨询渠道,进行深入细致的信誉咨询和调查。在订立租赁合同时,严格规定约束条件和责任条件。如果出租人是外国的租赁公司,则我国承租企业应利用多种渠道对外咨询,借以评估对方资信。当出租人要求预付定金时,承租人可就该项资金要求出租人开立可以接受的不可撤销的保函,对其物鼎予以量上与质上的担保。出租人也应要求承租人开立按期支付租金的信用保函,并可要求提供经济担保等。
(四)政治风险的管理
政治风险的管理方法侧重于预防。尤其在国际问的金融租赁交易前,对租赁交易的合作者(出租方、承租方或供货方)所在国的社会制度、劳资关系、民族问题、政治局势、朝野党派要进行比较详尽的了解,避免与政局不稳国家的交易合作者进行合作。
(五)技术落后风险的管理
技术落后风险的管理重点是进行租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财务经济的可行性研究,做好对国际同类产品的技术比较分析。
(六)自然灾害风险的管理
自然灾害风险属于纯粹风险,出租方除了可以进行防范和补救外,还可以向保险公司投保不同险别的财产险,将租赁资产的不确定性损失转化为固定的费用并可计入成本或租金,作为一项正常开支。
(七)操作风险管理
首先,要强化租赁意识,明确租赁地位,增强租赁职能。在西方发达国家,融资租赁在固定资产投资中一直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强化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租赁意识,明确租赁地位,把租赁发展成为在设备销售和金融投资活动中占据相当份额的商品交易或资金融通方式,以充分发挥其固有的职能作用。其次,加强对租赁业务进行监督、管理,提高租赁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并采取科学有效的程序和手段实施监控;制定对租赁的优惠政策,加快法规建设,完善制度环境。同时对租赁业给予财税、金融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促进租赁市场需求的有效扩张和租赁机构业务经营能力的增强。以美国为例,政府在贷款和保险方面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对租赁活动给予支持,如美国政府的国际开发署对美国企业向第三世界国家出租设备提供贷款。对融资租赁公司所遭遇的某些特定风险,如政治风险、违约风险等实行政策性的保险,以保障其安全经营。美国还设立了官方信贷机构海外私人投资公司,对跨国租赁公司提供全方位的政治风险保险;美国的进出口银行对租赁公司提供出口担保,对租赁公司遭遇的政治风险、商业风险提供保险等。
(八)操作风险控制
租赁公司的董事会应确定总体的风险管理原则和基本的控制战略;建立确定风险管理的组织构架和体系;设计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审计完整的账簿和交易记录。强有力的内部审计、清晰的内部制衡机制是主要的风险控制政策。租赁机构应推行总经理负责制下的集体审批决策制度和业务的分级审批决策制度;推行业务调查评估、审查决策、检查监督岗位分离制度,实现业务活动中的相互制衡;建立和完善租赁项目的评估体系,广泛组织专家进行市场调查、预测和评估,提高项目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建立内部风险预警机制和损失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