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市场化指数

  	      	      	    	    	      	    

目录

什么是市场化指数

  市场化指数是指地区市场化发展水平和程度。

市场化指数的构成

  市场化指数是由五个方面指数组成的,每个方面指数各自反映市场化的某一特定方面。它们是:

  1.政府市场的关系

  2.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3.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

  4.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

  5.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

  在每个方面指数下面,包含若干分项指标,有的分项指标下面还有二级分项指标。我们称最下面一级的分项指标为基础指标。本报告(以及上一个报告)所确定的市场化指数体系总共由23项基础指标构成。

市场化指数的指标体系[1]

  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考虑以下两个基本原则:

  第一,由于一个指标只能从某一特定角度反映市场化的程度,我们对以上提到的每一个方面都采用两个以上的指标从不同角度进行度量。所选择的每个指标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内,近似地反映市场化某一方面的某些基本特征。

  第二,所选择的指标必须是可度量的,而且能够实际取得数据。有些指标虽然理论上可行,但缺乏数据来源,或虽能取得数据,但可信程度较低,则宁可暂缺。数据主要来自各类不同的统计指标,在缺乏统计数据的情况下使用调查数据。

  以下是市场化指数的指标体系构成,和对这些指标的说明。此外,原准备采用、但由于缺乏数据等原因而未能采用的指标也在每一方面指标的后面列出。

  第一方面: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在目前的指标体系中使用了以下5项指标来衡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1a.市场分配经济资源的比重。市场化改革的一个最重要方面就是由主要由政府通过计划方式分配经济资源,转向主要由市场分配经济资源。改革前,政府财政是分配经济资源的主渠道。改革以来,财政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31%下降到2000年的15%。我们发现在各地也存在同样的趋势。因此,我们采用了各地财政支出占当地GDP的比重作为负相关指标(它的剩余项代表由市场分配经济资源的比重)来近似地反映资源分配方面的市场化进展程度。较低的比例得到较高的市场化程度得分。为了消除偶发因素导致的年度异常波动,我们使用3年移动平均值代替当年值。例如:2000年为1998-2000年的平均值。

  应当说明,财政支出比重与市场化程度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负相关关系,不能离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市场化发展阶段,简单地说财政收支比重越低,市场化程度就越高。如果政府收支低到了不能维持其必要的公共职能,市场体系的正常运转当然也会受到影响。但目前看来市场化发展程度与财政收支比重这种负相关关系还普遍存在,因此在目前阶段采用该指标近似反映市场化程度还是可行的。今后在数据许可时或情况变化时,我们将对这一指标作进一步的分解或调整。

  1b1 减轻农村居民的税费负担。近年来,农村居民的税外负担,如税外收费、集资、摊派等较重。这部分经济资源的转移分配缺乏规范,透明度低,扭曲了市场对资源分配。此外,某些地区地方政府超过合理范围的征税也增加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因此我们根据大面积抽样调查数据计算了各地农户税费上缴占纯收入的平均比例,作为逆向相关指标对1a进行补充。

  1c1 减少政府企业干预。某些政府机关办事效率低、规章制度和手续繁杂、政策和操作不透明,甚至某些政府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向企业和居民寻租乃至敲诈,都导致市场的扭曲。我们使用企业主要管理者花在与政府部门和人员打交道的时间占其工作时间的比重这一抽样调查数据来近似度量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程度。

  1d1 减轻企业的税外负担。同农民负担问题一样,企业的税外负担(企业负担的收费、摊派等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也从负面反映市场分配经济资源的状况。

  1e1 缩小政府规模。一些地方党政机关机构膨胀、人员臃肿,增加了社会的负担,这是当前影响正常的市场活动的一个较突出的问题。我们以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年底职工人数占本省总人口的比例作为负相关指数来反映这一问题。

  除以上指标以外,我们还考虑了如下指标,但未能将它包括进来,即:市场分配非公共经济资源的比重。用政府非公共性开支占GDP的比重来从逆向进行反映。

  它能够比1a更准确地反映政府分配经济资源对市场的影响。但困难在于难以准确地区分政府开支中的公共性和非公共性部分。将来在统计数据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将用这个指标代替1a。

  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设计采用投资项目的审批时间及环节和企业登记注册的审批时间。这方面审批周期越长,环节越多,说明政府有关部门工作效率越低,对市场进入的影响越大。前一指标未被采用的原因是不同类型投资项目的审批周期和环节数相差太大,因此各省区之间数据缺乏可比性。后者未采用是因为很难通过企业调查取得当年数据。但上述指标已基本上被1c替代。

  第二方面: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改革前,国有企业在非农业经济部门中占绝对统治地位。改革期间发生的一个最显著变化就是市场导向的非国有企业取得了重大发展,使得市场调节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高。因此,衡量各地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程度对于各地市场化程度的测度有重要意义。这包括如下3个指标:

  2a1 非国有经济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2b1 非国有经济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中所占比重。

  2c1 非国有经济就业人数占城镇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以上2a反映的只是工业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程度,因此我们使用2b和2c从不同方面加以补充。将来在统计数据允许的时候,我们将采用非国有经济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代替以上指标。也应当说明,上述指标只在一定时期内反映市场化的进展状况。即使在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在某些提供公共产品或存在经济外部性的部门,国有企业仍然占有一定的位置并有存在的必要。因此这一比重同市场化程度并非线性负相关关系。今后随着情况的变化,上述指标的应用可能需要进行调整。

  第三方面: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

  我们用两个分项指标衡量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

  3a1 价格由市场决定的程度。经过20多年改革,大部分产品的价格已经由市场决定。但这一进程在各产业部门和各地区情况不尽相同。有些省区由于其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制约,政府指令性价格和指导性价格所占的比重还相对较高。尽管这一情况并不完全取决于各省区的内部因素,但还是大体上反映了在这方面市场化程度的差别。我们采用了以下三个二级分项指标(基础指标)合成上述指数:

  3a11 社会零售商品中价格由市场决定的部分所占比重;

  3a21 生产资料中价格由市场决定的部分所占比重;

  3a31 农产品中价格由市场决定的部分所占比重。

  以上指标大致反映了价格由市场决定的程度,但仍然不尽全面。主要是在服务业价格决定方面缺乏数据。由于未能取得2000年该项数据,我们对该年沿用了1999年数据。

  3b1 减少商品市场上的地区贸易壁垒。当前在某些地区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地区性贸易保护,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低效率的企业,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减少地区贸易壁垒是提高市场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采用各地抽样调查样本企业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销售产品时遇到的贸易壁垒(按陈述的件数计)与相应省区的经济规模(GDP)之比表示。该比值越低得分越高。

  我们希望采用但未能采用的指标有:

  服务业中由市场定价的部分所占比重。未采用的原因是缺乏数据。

  市场垄断和价格协议。这是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因为不同产业行业的情况非常复杂,难以取得有代表性的分省数据,故未采用。

  第四方面: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

  在要素市场发育方面,已经采用的有4项指标:

  4a1 金融业的市场化。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较低,金融业的全面市场竞争尚未形成。在本项研究中,我们用以下两项基础指标近似地衡量各地金融市场上的竞争程度:

  4a11 金融业的市场竞争。我们使用非国有金融机构吸收存款占全部金融机构吸收存款的比例来反映这一状况。

  4a21 信贷资金分配的市场化。目前非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已经占了大半壁江山,但非国有企业得到的贷款还只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一个相当小的部分。因此我们采用较易取得的金融机构短期贷款中向非国有经济部门贷款(包括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私营企业贷款、外资企业贷款)的比例来近似反映信贷资金分配的市场化程度。

  4b1 引进外资的程度。较高的外商投资反映较完善的市场环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较高。但为了剔除经济发展程度(硬件环境)对吸引外资的影响,我们使用了各地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与地方经济规模(GDP)之比。尚未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剔除由于地理优势而导致的吸引力差别。

  4c1 劳动力流动性。劳动力流动性是反映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目前还缺乏完整的统计。我们使用外来农村劳动力占当地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这个指标近似反映劳动力的流动性。这在数量上是劳动力流动的主流。但外来劳动力数量除受软环境的影响,某种程度上也受硬件环境的影响,这个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4d1 技术成果市场化。我们用技术市场成交额与本地科技人员数的比例表示。我们希望采用但未能采用的指标有:

  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由于数据不全。

  土地市场的发育程度。由于数据不全和数据口径不一致。

  第五方面: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

  该方面包括如下4个一级指数和8个二级指数:

  5a1 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这是市场完善程度的重要指标。我们使用两个二级指标来衡量:

  5a11 律师人数与当地人口的比例

  5a21 注册会计师人数与当地人口的比例

  但以上指标只反映了市场中介组织发育的某些方面,而且只适用于市场发育的一定阶段,是阶段性指标。

  5b1 对生产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市场中生产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受到有效的保护是市场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我们用如下两个二级指标进行衡量:

  5b11 市场秩序。我们用经济案件发生数(收案数)与GDP的比例来逆向反映市场秩序的好坏。经济案件发生过于频繁说明市场秩序不良,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受到较多侵害。但尚未解决的问题是某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公众法律意识较弱,有问题不愿诉诸法律,容易造成经济案件发生率低的假象。今后随着公众法律意识的提高,这个指标将会更准确地反映市场化状况。

  5b21 执法效率。我们用经济案件结案率(经济案件结案数同经济案件收案数的比例)反映执法的效率,即生产者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

  5c1 知识产权保护。保护知识产权是维护技术市场秩序、保障技术进步创新的重要条件。我们使用如下两个二级指标来反映这方面状况。这两个分指标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技术市场的活跃程度。

  5c11 三种专利申请受理数量与科技人员数的比例

  5c21 三种专利申请批准数量与科技人员数的比例

  5d1 消费者权益保护。这方面的情况有两个二级指标来反映:

  5d11 消费市场秩序。所用指标是消费者协会收到的消费者投诉案件数与GDP之比(逆向指标)。消费者投诉发生频繁说明消费者权益受到较多的侵害。但这又与经济发展和商品化程度有关,因此用GDP调节。

  5d21 对消费者保护的程度。这用消费者投诉解决率表示。即:消费者协会收到投诉案件解决数与消费者投诉案件数之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