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贸易管理体制

  	      	      	    	    	      	    

目录

什么是贸易管理体制[1]

  贸易管理体制是国家对贸易流通的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的总称,它是实现国家对贸易管理的组织保证,是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贸易管理特质的特点[2]

  为适应商品市场态势的根本性变化,国家对传统的贸易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贸易管理体制。这种体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①贸易主体所有制性质的多元化,形成了公有制贸易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的贸易主体体系。

  ②形成了多种商品经营方式与体系。就农产品而言,其经营方式由纵向调拨为主改为横向经营为主,由统购包销为主,改为合同定购与市场收购为主;就工业品而言,由以行政区划为中心,纵向层层分配,统购包销为主,改为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多层次、多渠道、横向经营、开放式经营方式为主。

  ③实行少环节、多条流通渠道体制,除原有流通渠道外,鼓励、引导产销合一、产销结合等多条流通渠道的发展。

  ④鼓励和保护竞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建立和培育商品市场体系,让所有贸易主体组织在市场上相互公平竞争。国家主要采用间接手段对贸易进行统筹、协调服务与监督。

贸易管理体质的层次[1]

  贸易管理体制的三个层次分别为:

  第一层次为国家对社会贸易管理的形式和模式及其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国家对国有贸易、集体贸易个体贸易私营贸易外资贸易等的管理
  第二层次为国家对国有贸易的管理形式及其相应的管理制度。
  第三层次为国家对国有贸易企业的管理形式。

贸易管理体制的管理体系[1]

  贸易经济学贸易管理体制的两大管理体系:

  ①贸易行政管理体系,即国家和各级政府领导贸易工作的任务、职责、制度、办法和组织形式
  ②贸易经营管理体系,即贸易企业在组织商品流通中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及其相适应的规章制度

贸易管理体制的内容[1]

  贸易管理体制的五项内容是:

  ①管理权限,主要指中央和地方、贸易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各自拥有的权限划分;

  ②管理职责,包括政府有关贸易职能部门和企业各自应负的社会责任、经济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

  ③管理形式,主要指贸易行政管理上下级之间、行政机构对企业及企业内部的管理形式方法和制度;

  ④机构设置和隶属关系,主要指中央、地方到企业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企业经营系统的机构设置和隶属关系;

  ⑤组织形式,主要指企业责、权、利结合所采取的领导形式和组织形式。贸易管理体制五个方面的内容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其中管理权限.责任和利益的结合是管理体制的核心和实质,它直接关系着管理机制经营机制的运行。机构设置、管理形式和组织形式,则是实现管理目的的组织保证和制度建设。

贸易管理体制的实质[3]

  贸易管理体制的实质,是如何合理划分管理权限,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等方面的关系。具体讲,要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合理确定商品管理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的界限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实质上是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长期利益和目前利益的关系,也是管与放的关系、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我国贸易改革历史上,长期没有处理好这种关系,不是管得过多,控制过严,形成条条专政,就是放而不管,失去控制,造成块块封锁,以致陷于“一放就乱,一乱就喊,一喊就管,一管就死”的反复循环之中。总结历史经验,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实行宏观管好管住、微观放开搞活,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地划分中央和地方在商品流通权限的重要原则。

  2.维护宏观管理的严肃性。贸易工作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以及重要商品流转计划的制定,不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集中统一。一切贸易企业都应严格遵守,贯彻执行。3.充分发挥各地方管理的积极性。陈云同志曾指出,贸易工作的特点是“带有极大的分散性、地方性和群众性,同群众的关系很直接”。这就要求给地方以较大的管理贸易的权限,以发挥他们的作用。要实行分权分责的原则,明确权限,落实政策,给地方以相应的物质利益。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分权和集权的统一性,避免各自为政,政出多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二)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关系

  企业是国家的基层经济组织,也是国家经济管理的基础。企业的效益是社会效益的基础,没有企业效益,就没有国家效益。社会主义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是统一性和独立性的相对关系。各个生产单位或企业都要有一个与统一性联系的独立性,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因时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使企业得到不断发展。工业企业是这样,贸易企业也是这样。如果企业没有独立性,不具备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不给企业创造能够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必要条件,就不可能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要,也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企业经营主动性

  (三)正确处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

  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对人的管理,包括组织、约束、使用和激励。其中激励是人的管理核心,激励所发生的核变会产生无穷的力量,是企业得以不断发展的基本因素。没有广大群众职工的积极性,就没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处理好企业与职工的关系是贸易体制改革的核心:

  ①要树立职工是企业主人的观念;

  ②要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做到人有岗,岗有责,责必行,责利结合,赏罚分明,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③要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制度,把职工的经济利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多盈利多贡献多收益。

  (四)正确处理宏观间接管理和直接行政管理的关系

  贸易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由单一的、直接的行政干预转向宏观的间接管理。“放开搞活”不等于放而不管,开而无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增强企业活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同时,宏观上必须进行调控,有的必须辅以必要的、直接的行政管理市场机制的盲目性和企业利益的自我膨胀,往往会导致企业行为的无序和短期化,偏离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目标。对此,应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以制止其消极因素的蔓延和扩散,纠正企业的离轨运行和逆向运行,以保证经济生活正常运转,使改革有秩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易法海主编.贸易经济学 (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
  2. 柳思维 刘天祥.贸易经济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09月第1版.
  3. 易法海主编.贸易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