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生产力(Ecological Productivity)
目录 |
生态生产力是与社会生产力相对应的概念,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中的自然生产力相似,即指自然生态系统本身所具有的物质变换能力。
传统生产力观及其指导下的传统工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由于其片面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改造以及从自然界无偿获取物质财富的能力,造成了日益突出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锐减、资源枯竭、气候反常、自然灾害频发等),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生态前提。以致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关注人类生存的学者们不禁疾呼:“人类的力量影响到环境,已经达到了会导致人类自我灭亡的程度.这种情况似已确定无疑。如果人类为了满足贪欲而继续使用这些力量,必将自取灭亡。”《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我们共同的未来》等等都为人类未来的生存敲响了警钟。如何解决人与自然之间13益尖锐的矛盾,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实现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成为当下及未来生产力发展的中心课题。时代呼唤适应生态需求的科学生产力理论以指导今后的生产力实践。
适应生产力生态化发展的需要,学者们以批判传统生产力理论为出发点,展开了科学生产力理论的探索,生态生产力概念的提出及理论发展正是这一探索的重要成果。是谁首先提出了生态生产力概念尚无一致意见,但生态生产力已成为生产力理论研究的重点、热点之一确是不争的事实。当前关于生态生产力研究的成果众多,学者们对生态生产力的本质内涵、基本特点、结构与功能、发展的基本规律、实践的途径等基础理论问题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然而对于一个新的理论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和理论前提出发,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路向和特点。尤其是对生态生产力本质的理解更是各持已见。
作为一种新形态的生产力,生态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体现在:以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先进成果为依托,凸显人的活动对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过程的“控制”和“调整”功能;从生态化的角度出发,确立生态系统(而不仅仅是自然界)对于生产力的基础性地位,把人类的生产过程纳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过程;以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价值目标,最终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生态生产力以高新科学技术为物质基础,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同时又符合人类发展生态要求的生产力才是当代社会所需要的先进生产力。虽然,对技术的片面使用是造成当代生态危机、生存危机、社会危机的根源之一,但单纯的摒弃科技既不可能,也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问题最终的解决还要依赖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美国未来学家赫尔曼·卡恩认为,当代世界虽然资源与环境出现危机,但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能够克服危机带来的困难,高科技的出现会降低资源的变化程度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和甘哈曼的《第四次浪潮》均支持了这种观点。高科技为生态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手段,这一点在实践中也得到了有效的验证。凡是科技水平发展比较快,生态理念叉比较超前的地方,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就比较迅速,否则就相反。当然,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又能推动生态科技的发展和科学先进的生态理念的树立。以企业生产为例:AT&T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能导致臭氧层耗尽的氯氟烃类产品用户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该公司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清洁线路板的替代品,大大地减少了氯氟烃类产品的使用。接着,公司以更高的生态标准进行生产,在工艺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取消了清洁线路板这一工序,采用了一种非常薄的低密度助熔剂涂层,在精密的模型中进行焊接,这项创新不仅保护了环境而且创造了利润,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这种模式无疑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所在。
(二)生态生产力以生态化为典型标志,其生态化特征具体表现在生产资源的可再生性、生产过程的可循环性、生产产品的生态属性这三个方面。除此之外,生态生产力的生态化还具有超越于具体生产层面的更为深刻的社会内容和形式,生产力的生态化必将带动人类的认识方式、实践方式、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并对社会交往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使整个社会符合“生态化”这一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其一. 产资源的可再生性。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寻求以可再生资源取代不可再生资源,比如对太阳能、风能、水能的利用,对生物质能源的开发等,其中对生物质能源的开发被认为是最古老最全面的“能源产业”。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和巴西就以玉米和甘蔗生产出了燃料乙醇。丰田公司用白薯淀粉基塑料制成了汽车配件,富士通公司用玉米淀粉基塑料替代了计算机的塑料外壳 j。我国东北三省、河南、安徽、河北、山东等省的试点燃料乙醇已取得成功,财政部也正在研究新财税政策以推动生物质能源生产的健康快速发展。虽然这种能源的广泛使用还受到成本、价格等因素的制约,但却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大势所趋。
其二,生产过程的可循环性。以是否遵循生态发展的规律来衡量,传统的工业生产模式是一个未闭合的环型模式,从生产的原料端到产品端,中间有无数的流程,但缺乏一个回路,因为生产过程的废弃物是自然生态系统无法吸收消化的。在早期工业生产阶段,由于生产规模及人口规模两大因素决定,问题并不突出,但到后期,已经成为全球化的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寻求生产过程的可循环性,用生态生产链把各相关行业紧密地联系起来,使产品与产品、产业与产业甚至区域与区域之间互为源和流,形成优势互补。这种循环性既体现在诸多生产环节的环形系统闭合(上一流程的废弃物会成为下一流程的生产原料),又体现在人与自然的环形系统闭合(最终的废弃物能够被生态系统消化吸收)。
其三,生产产品的生态属性。生产产品的生态属性是指生态生产力系统中,产品的清洁、无污染、可循环利用,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又能真正满足人类的生态需要。传统的工业生产模式在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同时,同样对人类自身的健康造成了威胁,既污染了环境,也污染了人类。比如农业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虽然提高了农业的产量,但却降低了土壤的肥力,同时也造成了农产品的污染。电子产品在为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正在造成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危机。对于生态生产力的发展而言,追求的更高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电子产品的可回收、可循环。所以,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生产资源的生态化才能保证生产产品的生态化,电子产品制造商必须使用生态化的材料,设计无毒、耐用及洁净的产品,才是将电子废物的数量和危害降到最低的惟一出路。
(三)生态生产力以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价值目标。生态生产力以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价值目标,体现了生产力的人本价值、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统一。传统生产力的发展就是由于过于强调生产力的经济价值、忽视了生产力发展的人本价值和生态价值而最终丧失其先进性的。生态生产力的发展之所以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主要在于:当代生态生产力的发展追求生产力的人本价值、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统一,以当代高新科技发展成果为物质基础又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生产力的人本价值就是强调生产力的发展要以人为本,生产力的发展要服务于人的真正需要。体现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就是要超越“为市场而生产”的发展理念,树立“为人而生产”的发展观,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合理需要”,生产的结果能够营造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生态生产力同样要发挥其经济价值,问题的关键是,生产力的经济价值该以什么标准来衡量传统生产力发展模式对生产力的经济价值的关注侧重的是量的积累,具体来讲就是物质财富的积累。从经济价值的基本内涵出发,生态生产力的经济价值更应当关注的是在质的优化基础上实现内涵式的增长,实现资源利用和产品利用方面的效益最大化 ¨。社会的发展不是制造需要和满足需要的过程,而是引导需要的过程。当代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就是要通过对需要的引导,以最有效的方式来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从而达到生产力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生态生产力的生态价值集中体现在当代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上。追求生产力发展的生态价值不在于保持自然的纯粹不为人干预的理想状态,而在于以符合生态系统规律的方式在生态系统所能承载的范围之内来“干预”自然。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干预”自然,而在于“如何干预”自然。脱离开人类行为干预的纯粹生态化状态,对人来说相当于“无”。生态生产力把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建立在可持续获得的可再生能源之上,通过生产过程的可循环性把人类生产活动纳人生态系统的整体循环之中,不仅要实现产品的生态化,更要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系统的层次性是系统结构的重要特征,层次性显示了系统内部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它们是系统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原因。生态生产力的发展也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特征。根据国内外生态生产力发展有关资料分析和笔者对生态生产力发展实践的有关考察,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可以粗线条地分为三个层次:
1.在工业文明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生产力。
它包括现代化工业、工业化农业以及现代化的第三产业,它们遵循大生态系统运行的规律,充分发挥优质要素并对各种要素进行有机的整合,科学的配置,以形成合理的结构,使生产力能够合规律(大生态系统的规律)合目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地科学运行。这一层次的生产力是一种绿色高科技、高智能的生态生产力,也是高层次的生态生产力。那些生态工业园区、工业化生态农业园区、环保产业、以知识为主要资源的信息产业、生物产业、可再生能源产业、高竞争力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企业内或产业间或区域内的循环经济等等,都属于这一层次的,它们是生态生产力的领头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那些发达地区,都十分重视发展这一层次的生态生产力,我国长江三角洲的主要省市如上海、江苏、浙江等发展的趋势十分喜人,鲁北化工的发展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在农业文明生产力比较发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生产力。
在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地区以及发达国家(地区)中的一些地方,有着比较悠久的农业文明生产力的发展历史,这些地区只要遵循大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善于充分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其生态生产力也能得到比较快的发展,如新西兰及澳大利亚的部分地区充分利用其生态优势,科学地发展畜牧业和沙产业等等,都取得比较大的成功;一些地方注重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其产品享誉海内外,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一些地方注重发展生物质能源,其前景也十分看好。如果能够精心规划,遵循生态系统的规律运行,充分发挥优质生产要素,科学配置各生产要素,努力开拓国内外绿色市场,打造品牌,坚持到底,是一定会有成效的。在工业方面也有类似的情况,一些地方一些产业的工业生产力并不发达,但他们善于在生产绿色产品、开拓绿色市场、实施绿色营销、发展品牌效应上坚持不懈地努力,照样能够创造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奇迹。这在国内外绿色市场准人的门槛越来越高的新情况下,尤其重要。
这一层次的生态生产力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对于复合体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搞得好,是可以直接从农业文明生产力进人生态生产力的。
3.在农业文明生产力也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主要是比较落后的农村,可以在某些方面移植生态生产力。
比如,农村发展以沼气为中心的循环经济(实际上是属于庭院式的循环经济,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的循环经济),它可以为农民增收与节支,降低生产和生活成本;可以生产部分绿色产品甚至有机产品;对改善农村卫生文明状况,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等等,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高农民对发展生态生产力的认识,提供具体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的胚胎,为农村广泛发展生态生产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层次性特征,所以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空间广泛性。不管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或暂且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不管是城市或农村,不管是第一产业或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不管是高科技产业或者是传统产业,不管是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等等,都有发展生态生产力的潜在可能,也都有实现生产力第二次跳跃的可能,应当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发展不同层次的生态生产力,并努力向高层次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把辩证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决定力量,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生产力发展的不同形态,把人类社会文明的历史划分为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川流不息的积累过程,它虽然会有失传,是波浪式前进,但它不会因为某一社会的消亡而消亡,也不会因为某个阶段的灭亡而灭亡,特别是在“交往具有世界性,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在“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的时候”就更是如此。由于生产力是不断向前发展,所以,它会不断地推动社会向前进步,直至实现共产主义。正是根据这个原理,以及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人们为此得出结论:2l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
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人类社会,实际上是指自然一人一社会这样一个大生态系统的复合体。“马克思的社会形态概念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又是一个自然发展的概念”,“既是属于人类发展观,又是属于自然发展观,即是两者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站在大生态系统观的立场,以大生态系统观的整体方法论来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第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是自然、社会、思维三大领域发展的共同规律。也就是大生态系统发展的共同规律;第二,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认为两者是本质的统一。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马克思也指出,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这种本质的统一,实质上就是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第三,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关系时,认为两者是有机的整体,是相辅相成的。人类社会就是从自然界脱胎而来的,其发展也是和自然界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恩格斯还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蓄和储存水分的中心”。 所以,恩格斯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最高境界,而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文明社会的设想,也集中体现了自然一人一社会这个大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理解为“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恩格斯也把共产主义称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由此可见一斑;第四,系统的思想历来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问题的重要的思想方法论,正如李建平教授深刻指出的:“《资本论》是第一部系统论的著作,马克思是社会科学中系统论的真正奠基人”。
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总是把自然一人一社会这个复合体作为统一的有机联系的大生态系统予以探讨,并对此进行理论创新,立体地呈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在马克思整个理论体系中确立了自然、人、社会在社会形态中历史地统一与历史地发展的理论原则,这就是马克思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论”。
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必须遵循大生态系统运行的规律。大生态系统运行的规律就是自然一人一社会这个复合体运行的客观规律,是自然生态系统规律、社会经济系统规律与人自身生态系统规律的有机融合。它们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简单相加的,而是有机联系的整体。特别要把生态生产力的发展融人自然生态母系统,根据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结构原理,遵循物质循环运动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生态链(网)等规律安排生产、消费和扩大再生产等经济活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力量,从而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这就是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内部规律。
从生态文明观上看,人类经济活动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其活动规律与母系统的规律具有内在统一性。所以,“生态生产力运行的前提是人类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在自然生态母系统内,有着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各种动物)、还原者(各种微生物以及那些以腐食为主的动物),它们之间通过营养结构即取食关系形成很长的生态链(复杂的生物网),构成闭合循环,这就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都有自己的去向,充分利用,其能量也得到充分的梯级利用,所以,自然界是没有废物、没有浪费的。它要求在发展生态生产力中,一方面遵循生态链规律,使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者领域、消费者领域和还原者领域都具备一定比例的数量、科学的配置和合理的功能,形成企业的、产业的、乃至社会的循环经济,以构建低投人、低消耗、低排放(直至零排放)和高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低一高”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新的世纪里,现在已经变得越来越清楚,最经济有效的技术往往就是污染程度最低、耗费资源最少的技术”。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工业文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十分发达的生产产业和十分强大的消费市场,但最大的缺陷是缺少还原产业,它成为社会经济活动这个木桶中最短的那一块木板,使经济活动处于开环状态,即高投人、高能耗、高排放和低收益,往往是经济数量增长了,但经济质量和效益都比较低。所以,发展生态生产力就要注重社会生产产业的合理配置,注意发展还原产业,把最短的那块木板补上。还原产业既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又可能寓于生态化企业和循环经济的某些环节中,它需要高智慧高科技的支撑,寻找发现社会经济活动中有机联系的产业生态链,使上一环节的“流”变成下一环节的“源”,循环往复。另一方面,要自觉地把社会经济活动作为大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链条(网结),遵循生态平衡的规律,使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和自然界互换物质、互补能量、共生共荣、共同发展。同时,还应当学习自然生态系统的顶级群落的组织结构原理,遵循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规律,增强经济活动的自调节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学习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共生智慧,在经济活动中遵循生态位的规律(如生态位分离规律)和趋异、协调、共生的机能,学会“双赢”以及综合利用资源,获取多种效益,实现竞争与和谐共生的相统一。
生态生产力不但关心经济增长的数量,而且更加关心经济发展的质量。它要求在组织社会生产中,把握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原理,遵循市场运行的规律,实现从数量型增长到质量型发展的转变,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外部推力。这是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外部规律。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全体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需求决定消费,消费决定市场,市场决定生产,这是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现阶段,我国人民群众需要变化的最大特点是从物质生活的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从比较单一的物质生活需求向物质生活、文化生活以及良好生态环境等多元化需求的转变,从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一系列的,是大众的、国家的、民族的、社会的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需求转变。
1.衣食住行的转变是最基本而又最普遍的转变。
人民群众从吃饱到吃好到吃得健康;从住有房到住宽敞到住得健康;从穿温暖到穿漂亮到穿得健康;旅游也从好玩到玩好到玩得健康;行的发展趋势同样如此。以健康为生活质量的评价体系正在我国民间形成,我们称之为绿色需求。这就迫切要求有更多真正的绿色产品和绿色营销来满足这一越来越旺盛的绿色需求。这不仅在我国,在全球的发达国家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具有这个趋势,国际贸易中绿色门槛越来越高就是这一趋势的集中写照。“我们正在目睹对绿色生产模式的集中追求与探索已经得到了回报,那就是新的和极具竞争力的企业精神和非常活跃的市场。我国公司必须回应消费者日益增加的需求,生产健康和对环境无害的产品,这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2.国家民族的安全需要也发生着变化。
随着世界性的生态环境恶化,也随着群众和政府对生态安全认识的不断深化,生态安全成了与军事安全、政治安全同等重要的安全需要,它们不但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存亡,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如国家生态环境的恶化,会直接减少军事防御能力,会酿成生态难民而影响政治安全,同时会酿成国际的军事与政治冲突。据报载,肯尼亚环境保护活动家、环境和自然资源部副部长旺加里·马塔伊因为领导妇女的“绿带运动”,在非洲植树3000多万棵,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和平奖。这在诺贝尔和平奖评选史上还是第一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同时也预示着人们对21世纪人类与地球的新的希望和期盼,旺加里·马塔伊说了一句极深刻的话:“当我植树时,我就种下了和平的种子”。
3.产业发展需求的大转变。
综观国内外发展情况,一切高科技产业、高附加值产业、高竟争力产业都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这个趋势已是越来越凸现。
4.社会基础设施和国家战略物资需求的转变。
如,以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绿色能源将逐渐取代不可再生能源和灰色能源;水资源成了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战略物资。专家预测,如果说20世纪下半叶世界战争的根源是石油的话,那么2l世纪上半叶世界战争的主要根源就是水。2005年新年伊始,印度和巴基斯坦因为水资源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它们曾经为了夺取该地区的水资源而发动了两次战争,这样的纠纷全球各地时有发生。
5.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强。
人们从比较单一的物质生活的需求,转变到物质、文化与生态的多重需求,特别是大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追求,对生态文化的追求(如生态审美,生态休闲、生态旅游、生态保健、亲近大自然、与自然和善相处等等),成为国内外的一大亮点,生态文化产业正在蓬勃发展。
6.自然生态系统也有需求。
在工业文明社会中,人们把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人类的对立面,先是索取,再是掠夺,最后是毁坏,把自然生态作为无主论和无成本论的外部不经济。生态文明观认为,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共同发展,就不能仅仅考虑满足人类的需要,不能单从自然中索取,同时也应该满足自然生态系统的需要,自然生态系统也需要从人类那里补充物质和能量,也需要人类付出劳动予以回报,这样才能取得双赢,获得良性循环,实现时间维和空间维的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随着大众、国家、民族、社会和自然的需求变化,市场也在变化,而市场运作的最大法则是顺其者兴、逆其者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能够适应种种市场需求变化的只有生态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生产力正是顺应这个趋势,遵循这个基本规律,紧贴市场的需求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生态生产力的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大生态系统观指导下,社会生产与经济活动的生态化、知识化和市场化相融合的过程,它既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又遵循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还遵循人类创造性思维的规律,沿着生态和谐、人态和谐、心态和谐三大和谐的轨迹,合规律合目的地向前发展。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生态生产力理论的提出,必然要求人们在生产实践中转变传统生产力中反自然、反生态的生产观念,逐步树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产理念。只有这样,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肤浅走向深沉,从而最终走出“为发展而发展”的误区。具体说来,就是要求我们在生产活动中增强保护环境的伦理意识;履行保护环境的伦理义务;承担保护环境的伦理责任。
(一)增强保护环境的伦理意识
当前,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陈旧和错误的观念。有些人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有些人认为环境是无偿使用的;还有人认为先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这些认识是极为有害的。人们持有这样的观点,千方百计地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为自己谋利益,把资源和环境当作随意索取的对象,从而毫无顾忌的滥用环境,这样,最终损害的必然是人类自身。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8"1383工业生产力的发展所导致的环境危机证实了恩格斯130年前所说的话。同时也告诉我们, 自然资源并非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 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必须注意培育生态伦理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关系的整体观、系统观,从整体的、系统的维度看待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全社会形成“资源有限”、“资源有价”及“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的生态文明观念。要让大家认识到,人是离不开自然界的,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热爱和保护自然环境,科学、理性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最终是为了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保护人类自身。
(二)履行保护环境的伦理义务
在发展生态生产力的生产活动中,要求人们履行相应的伦理义务,即适度开发,合理利用,兼顾子孙后代的利益。在我国现阶段,一方面,由于处在建立、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期,市场主体对资源、能源展开激烈的争夺,甚至出现见义忘利的行为;另一方面, 由于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和对环境问题的治理开展时间不长,环境问题还没有引起全民的足够重视。一些地区和部门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破坏环境的事件时有发生,例如,一些原始森林被乱砍滥伐,野生动物被捕杀事件屡禁不止,某些江河湖海污染情况日益严重等等。这些唯利是图、野蛮开发甚至“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造成了资源、能源的巨大浪费,不仅对我们这一代人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危害,而且对子孙后代也是后患无穷。
要想遏制这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实现生产模式的根本改变,主要要靠法律,虽然我国已经相继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水法、草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但由于自然环境的宏大和管理能力的限制,保护环境还离不开道德的作用,离不开舆论和全社会的监督,更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 为此,要做到:一是积极举报。对于违反法律法规严重破坏环境的行为,如工厂乱排污、乱砍滥伐森林等,应积极向有关执法部门举报。二是善于劝阻。对于发生在身边的轻微破坏环境的行为,应善于和勇于劝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促使有关单位和个人要做到适度、理性的开发自然资源,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在发展中把自然代价和社会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既立足于现实又要面向未来,兼顾子孙后代的利益,从而实现人和自然的“双赢”。
(三)承担保护环境的伦理责任
自然环境与每个公民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其中,企业作为生产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促使企业成为生态保护的责任主体是发展生态生产力的关键所在。在现实中,企业作为一个利益的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常常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来确立生产发展战略。在传统生产力中,企业常常把自己的利益实现过程看成是一个独立于社会、对立于竞争对手的利益生产过程,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公众和其他组织之上,企业由于片面追求物质利润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危害,而且对企业自己的负面影响也很大,使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不可能。要想发展生态生产力,必须使企业成为生态保护的责任主体,首先,要促使企业形成正确的利益取向。它要求企业必须是在追求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自己利益的基本价值准则,否则,企业要为自己破坏环境的行为付出沉痛的代价,不仅无法实现获得最大利益的目标,而且不能得到最小的利益。其次,应该促使企业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主导作用。
近年来,在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情况下,生态生产技术也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发展非常迅速,生态生产技术主要是利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原理和能量循环原理,使整个生产过程实现资源的合理的、充分的利用,实现生产过程对环境的零污染。虽然生产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目前在我国企业生产中的应用还不充分。为此,必须采取各种鼓励措施,努力增强企业的道德责任感,使不断进步的生态生产技术真正发挥作用,同时激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开发绿色产品,推动绿色市场的发育,这将有力地推动生态生产力的健康发展。
任何一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都既需要一个动力机制,同时又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理念、科技、制度、利益、文化等等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不具备系统的整体优势是很难发展出同时代最为先进的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的培植与发展同样如此,需要协调配置诸多方面的资源,形成整体优势,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发展的短缺都会成为“木桶理论”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对于我国而言,发展生态生产力最为重要和紧迫的几个方面体现在:理念、科技和制度。
(一)理念变革往往是社会新旧模式变革的先导。
在传统生产力的生态转向过程中,同样体现了这一特点,这一转向首先是从理论层面的批判开始的。西方生态学的研究与世界环保运动的进程紧密相关,是从生态系统角度反对污染和资源枯竭;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批评,提出了生态化发展的主张;罗马俱乐部1972年出版的《增长的极限》一书更是对这种传统的工业化模式予以严重的警告:假如“控制以往的世界体系的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关系没有重要的变化”,由于粮食的短缺、资源的枯竭和污染的严重,人口和工业生产力将会发生非常突然的和无法控制的崩溃,书中提出了“零增长”的“全球均衡”发展理论。这些理论虽然都存在有待商榷的环节,但在坚持生产的生态化转向这个理念上无疑是一致的。我国在这个问题上也经过了长期的探索过程,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到“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理念的提出,体现了先进的政治理念的变革;诸多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思考与认识体现了理论层面的理念变革,这些先进的理念对于现实层面的生产力发展模式的变革起到了先导的作用。
(二)发达的科技是发展生态生产力的基础。
虽然,当代的许多全球性问题是由科学技术的运用所引起的,从而导致一些思想家对其产生怀疑、畏惧、敌视和否定,把科学技术看作社会进步的破坏力量。但科技本身并无价值取向,关键还在于人类的使用方式上。错误不在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而在于人们在一种错误的理念下利用科技。人们把科学技术进步的永无止境理解为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的永无禁区,人们往往容易忽视的是,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人类可以而且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这就是科技发展的度,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度。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对科技的批判,而是要把科学技术的利用限制在不违背自然生态规律,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度的范围内,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发展经济与保护自然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这也是发展生态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意。只有着眼于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发展,科学技术才能获得合理性的进步,人类社会也才能可持续的发展。而目前制约生态技术发展、应用的因素却很复杂,尤其是对我们国家而言。有些时候不是缺乏生态技术,而是应用生态技术的代价太昂贵;有些时候不是缺乏生态观念,而是现实状况必须先追求发展。所以。在生态技术的发展与使用中就不仅是技术的缺失,同时存在观念的缺失,也包括资金的缺失,更存在制度的缺失。
(三)生态生产力的培植和发展需要制度变革与之相适应。
一种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相适合的上层建筑,生态生产力能否从观念变为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治法律制度的创新。没有相应的制度变革,人们关于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种种美好的构想只能成为空想。制度层面的变革落后于现实,一方面会阻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社会的发展也将是严重的威胁。当今时代,不同国家在社会制度、经济制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在这一背景下实现生态发展这一共同目标,是一个典型的政治问题。当前我国面临的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既与传统的生产模式相关,也与生态领域的制度缺失相关,具体的表现就是:企业提高生产力讲效率,农业提高生产力讲产量,国家发展生产力讲GDP;社会的发展被简化成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被简化成了GDP的增长,GDP的增长又因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而演化为对单纯的收入、产出数值的衡量,于是,经济简化为GDP经济,政治简化为GDP政治。这种现状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悖。建立与生态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势在必行。各国政府也都在进行这些方面的有益探索。上世纪60、70年代以来,国外就开始倡导“绿色GDP”,近年来,这一概念也开始引起我国政府和学者的关注。其实所谓“绿色GDP”也就是在现行的政治制度中建立一整套包含生态指标在内的评价体系,改变过去只用GDP和人均GDP来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做法,将环境和生态指标量化后并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标中,以此衡量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政府提出的“亿元GDP的能耗率”以及“亿元GDP的死亡率”的综合评价标准就很有借鉴价值。如何建立健全这方面的制度,由于文章的主题所限,还有待于深入的挖掘和研究,这方面的内容既是政治理论研究的重点所在,也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难点所在,对中国能否培植和发展先进的生态生产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