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目录

什么是特色农业[1]

  特色农业是指有效利用一定区域内独特的农业综合资源,开发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用途和功效特殊的名优农产品,并将其转化为特色商品而供应给特定的消费市场群体的现代农业

  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特色农产品天赋的自然、气候、环境、土壤等条件和特定的区域位置;二是产品资源的特定性和唯我独有性;三是产品一定意义上的传统性、特定的消费群体和其他区域的无法竞争性。其核心是产品的区域性、独有性和无法竞争性。

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2]

  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主要取决于区域自然资源察赋.农业生产传统.商贸传统。以及当地政府推动的导向。发展模式是多向性的。一区一地特色农业的发展。可以注重于某单一模式。也可以是复合的。可在某一时段适当稳定。也可在推进过程中随时适度调整。目前。推进特色农业建设的主要发展模式。可以归纳为如下5种类型。

  1.“龙头”企业带动型

  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的主力军。“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能力。能实现经济要素向特色农业的强力集聚。实力雄厚的农业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通过外联国内国际市场。内联基地农户。产品精深加工增值。提供产加供销一体化服务。开发.带动.提升一个或几个特色农业产业。组建企业“航空母舰”。进军全球农业市场。它们的带动作用可以影响一县或数县乃至数省。

  2.专业大户带动型

  在当前农村户营经济条件下。专业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民经纪人。对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着强有力的示范带动作用。是发展特色农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示范引导。更能为广大农民所学习.模仿接受。一户带动十户.十户带百户的“扩散效应”。当前。应引导他们发展专业协会。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进一步发挥他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3.科技园区孵化型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正呈蓬勃发展之势。它们虽然级别档次不一。规模大小不等。重点特色各异。但已成为各地农村农业科技示范辐射和农业技术普及应用的一道亮丽风景。充分利用科技园区在资金投入.技术投入.智力资源.样板示范和优惠政策等各个方面的特殊优势。注重挖掘.研发.提升.孵化特色农业产业,使之成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4.基地资源引发型

  在市场农业的作用下。特殊的农业生产基地.独特的农业资源必然会吸引资本技术.人力等经济要素的进人。从而培植出独具特色的农业。主动加强对这类基地和资源的调查发掘和规划开发。是当前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关键要优化建设环境。加大引智引资力度。凭借外力与激发内力并重。使基地和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产品和经济优势。

  5.政府组织推动型

  目前,对农业宏观.中观层次的调控。对各项生产要素的配置。我国的各级党委和政府依然具有不可撼动的权威。科学.合理.有度地行使这种权威。是全面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和有效前提。

特色农业发展的类型[2]

  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我国地域辽阔。区域资源千差万别。农业的区域性特点不仅决定了因地制宜开发特色农业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而且是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佳选择。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产业特色.开发特色产品就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本书中就特色农业发展中的几种重要类型进行了阐述。

  1.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也称保护农业。它是利用简易设施或现代化先进的设施进行的农业生产过程。目前。设施农业已由种植业扩大到养殖业。在农业领域中的农.林.牧.渔都已用上了设施进行生产。通过设施生产。在扩大栽培和养殖领域.缩短生产周期.提前或延迟上市时间.均衡市场供应.提高产量.提高产值等方面起了极大的作用。今后随着设施条件的完善.自控能力的提高.设施成本的下降和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设施农业发展的前景愈来愈宽广。

  2.水体农业

  水体农业是大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体农业又称为水产业.渔业。是以水域为依托。利用水生生物机体本身生物量的增长。通过劳动取得水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发展水体农业。对于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发展水体农业可以拉动与之相关的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3.旅游农业

  旅游农业即以野生生物和农业生物为载体。以农业科技为依靠。向社会提供观光.休闲或风情感受.技艺欣赏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有一定特色并具旅游价值的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场所。旅游农业是新兴的农业领域和当今人们时尚的旅游新产品。发展旅游农业。一方面有利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提高农业附加值;另一方面有利于对外招商引资。加大农业投资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增强农业的外向能力。加快农业与国际接轨。

  4.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在我国还是一个刚刚兴起的新生事物。都市农业是城郊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它依附都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于都市人民。都市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市场为导向。以菜篮子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为主体。科技含量高。城乡一体化程度高。实现农.科.工.贸一条龙。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都市农业还是美化城市生态环境。创造田园都市的必由之路。

  5.沿线农业

  沿线农业是指在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的特定区域内。主体经济以农业以及与农业相关产业为主的一种区域性经济。也指在经济上有密切相关性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的农业经济活动经济关系的总称。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快速便捷.纵横交错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不仅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为沿线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沿线区域农业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系统。不仅具有区域经济的特定内容。而且在经济功能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在沿线区域内在经济功能的发挥方面。具有吸聚功能.增长功能和优化功能等;在对沿线区域外施加经济影响方面。具有示范功能和辐射功能。

  6.太空农业

  太空农业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资源和产业开发能力的提高。为满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即地球农业.海洋农业之后而开辟的一个崭新的农业领域。太空农业刚刚诞生。基本上还处在试验阶段。了解太空农业。对拓展农业领域。发展农业概念。利用空间资源。启发农业科技革命和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都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发展特色农业的策略[2]

  特色农业在我国还是一个刚刚脱胎于“以保障供给为目标的自给性传统农业”的新生儿。培植.发展.壮大我国特色农业。需要具有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作基础。需要有相应的技术.资金人力资源作支撑。

  1.稳定土地承包责任制,建立土地流转机制

  要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认真落实承包期30年不变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建立生产者加大对土地投入和提高对土地收入预期的政策支撑。在此基础上。建立土地市场化流转机制。做活做好土地流转工作。进一步推进土地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分离。实现土地使用权商品化市场配置。让土地成为农民创业发展的资本.股本。为发展特色农业所需要进行的农业区域化布局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

  2.全力推进以农业合作制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农业合作制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小生产者为维护和改善各自的生产乃至生活条件。在自愿互助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联合从事特定经济活动所组成的共营性经济组织。农户之间建立合作制经济组织。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保护农民自身利益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有助于降低农户市场交易费用和农户参与市场竞争风险。这对于发展特色农业十分重要。是发展特色农业的组织基础。

  3.制定优惠政策,推动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

  任何一项产业的形成与发展。都与政策的引导.激励扶持分不开。发展特色农业。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加强领导.强化宏观调控的同时,应用足.用好WTO的“绿箱”和“黄箱”政策。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地建设.农业技术研发引进和农业科技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和扶持。并在农业特产税行政规费等方面给予减免或优惠。实行“放水养鱼”。尽量让利于农民与农业企业。从而吸引和鼓励广大农户.农业企事业单位以及民营资本社会闲散资金积极向特色农业投入。增强特色农业的活力。

  4.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培训力度,培养造就新一代知识型农民

  科技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根本要素。而特色农业更是科技含量高.市场依附性强的农业。因此。一方面要在鼓励农业生产的主体和参与者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政府也要不断加大对特色农业的科技投入。尽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特色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另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走农业科教结合之路。积极有效地启动各种教育和培训手段。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农民教育培训网络。努力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和整体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源。只有造就一代新型的知识农民。才会有特色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真正全面崛起。

发展特色农业的关键[1]

  发展特色农业就是根据各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结合自身的社会经济条件,寻找科学合理的途径,最有效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特色产业,推动特色经济的发展。发展特色农业最主要应抓好以下几点:

  ①突出特色。就传统种植业而言,创名牌、创优质就是特色;就资源而言,扬长避短、合理配置、充分开发利用就是特色;就市场而言,销售畅通、产品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就是特色。

  ②保持特色。就是要保持特色产品产地环境优势,特别要防止生态环境和生产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③努力培育特色。开发和创新特色农产品,在农产品加工方面,通过深加工和精加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

  ④提高特色农业的科技含量。以当代高新技术强化特色农业,如采用胚胎移植、组织培养、智能技术等手段来提升传统农产品的档次,不仅使产品成为特色产品,而且要成为精品、名牌产品。

  ⑤特色农业要进行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国际化流通。

发展特色农业的意义[3]

  1.是实现资源优势市场转换战略的重要步骤

  伊犁河伊宁市段坐落着一市六乡一镇,有着非常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孕育着多样性的生物品种资源,农业资源除了传统的种植业,奶牛、天山马鹿、蟠桃、花卉等,具有资源优势的农产品也很丰富,这些为区域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在区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波动日益频繁的今天,新疆许多农产品有优无势,资源优势未能有效地转换成市场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将本地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将本地区建设成为新疆特色农产品的主产区和集散地,关系到伊犁州直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是实现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由之路

  当前,农业面临着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发展时期。在这种形势下,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是优化、升级农业经济结构的最佳切入点。特色农业将带动与其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成为特色产业群,形成关联度大、辐射面宽的产业化农业。可以说,以拳头产品为代表的有资源优势、特色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农业是整个农业经济的增长点和关键。

  只有发展特色农业,并围绕特色农产品建基地,依据基地建龙头,发展产业化经营,才是区域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3.是开拓农产品市场,提高当地农民收入的需要

  目前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民经营性收入下降,靠增加农产品总量已无法解决农民增收问题。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可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因地制宜选择市场容量大、销售范围广的项目进行开发,发展优质、多样、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4.能有效发挥项目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伊犁面临着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伊宁市作为伊犁州的首府,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是带动整个伊犁河谷农业发展的火车头,具有重要的典型示范作用。而伊宁市周围的六乡一镇的特色农业发展项目能够依托自身技术优势、生产优势和管理优势辐射带动伊犁州乃至全疆的特色农业和精品农业发展,并在满足农产品市场结构性需求的前提下,使新疆特色农产品呈现大开发、大发展的良好势头。

发展特色农业存在的问题[3]

  1.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畜牧、水产等养殖业在大农业中占有较高比重,种植业比重小,同时种植业结构中蔬菜、花卉、水果等经济作物比重较大。而本区域种植业占其农业总产值的62.53%,养殖业占32.6%。这说明畜牧业作为伊宁农业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发展状况显然是不足的。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空间就在于种植业比重的下降,养殖业比重的上升。

  2.品种结构不合理

  在区域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中,农产品结构上存在着“三多三少”的问题,即“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产品少”。由于品种单一、质量参差不齐,品种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许多优势特色资源未能充分开发利用。

  3.特色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规模小

  区域特色农业产业体系运作还处于起始阶段,与全国相比,农牧民的专业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保护意识差,没有切实根据市场供需变化对具有特色优势的农业产业结构及时进行有效调整,结果导致特色农业有优势,却难以实现产品结构层次的升级换代。

  4.没有确定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战略

  虽然本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种颇多,但却未形成标准化品牌,这主要是由于产业化程度不高,企业化经营管理还远远不够,品牌意识淡薄,没有形成统一的生态科技农如,办√伊宁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业投入体系和产品标准

  5.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低,深加工力度不够

  因为品种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所以现阶段区域的特色农产品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进行品种更新,改进产品价值结构,增加其产品技术附加值。区域特色农业品种更新缓慢难以形成附加值的主要原因:

  (1)特色产品生长周期较长,不易做产品更新调整。

  (2)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掌握新品种栽培管理技术能力较差,不敢引进新品种。

  (3)缺乏农业管理专家对长期投入作战略性决策

参考文献

  1. 1.0 1.1 孟建军主编.现代农业新概念.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06.
  2. 2.0 2.1 2.2 赵敏编著.特色农业发展指引.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4.
  3. 3.0 3.1 蒲春玲,马惠兰等著.伊宁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