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地区或农业企业)范围内农业各生产部门及其各生产项目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相对于一定时期和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所构成的特有的、比较稳定的结合方式。
简单地说,农业产业结构就是指农业各产业部门和各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农业产业结构是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农业生产力合理组织(生产力要素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方面的一个基本问题(亦即现在所说的农业生产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它的合理与否对农业生产能否顺利地向前发展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因此,建立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就成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
不同的农业产业结构是一定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到不同程度的产物。人类历史表明,生产力的发展进程决定产业结构的发展进程。农业时代,虽然出现了从原始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进步,形成了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的分离,但粮食生产依然是主要的产业部门,生产规模狭小、产量低、自给自足就是最明显的时代特征。工业时代,则不仅工业化成为最主要的产业结构特征,而且一些先进的国家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此外,生产力水平的地区差异,也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地区差异。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两种消费需求。一是生活资料消费需求,即人们为了生存、繁衍后代而产生的商品需求;二是生产资料消费需求,即工农业生产者为了保证生产的不断进行而产生的商品需求。在市场条件下,人们的需求就是生产的导向,也是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需求的多样性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多样性。需求的发展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使生产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从而导致生产部门和劳动产品日益多样化。需求的数量、水平、种类及结构制约着产业结构,但是产业结构对需求也有反作用。
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河流、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地理环境中一系列资源的组成特点、时空分布及其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决定了各产业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决定了产业结构模式在地域上的差异性。在市场条件下,人们要选择消耗劳动、资本最少,而产出最多的经济方向,必须要考虑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并由此形成产业结构中间的骨干产业选择。
产业结构发展的过程离不开劳动过程的三要素: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其中劳动力因素起主导地位,没有人的参与,没有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就没有产业层次的提高。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对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结构有重要意义。劳动力的合理比例、劳动力利用率的提高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有重要作用;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也可以说是劳动力在分工基础上的协作及其发展。协作的规模越大,项目越多,形式越高级,则产业结构发展的类型越会多种多样,水平会越来越高。
产业结构的更新、完善和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各种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过程。只有有了一定数量的资金,才能使各种生产要素增加活性,促进分工和专业化,形成新的生产力,改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的分配规律和增长速度。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首先,科学技术为提高各产业生产要素的功能和协作程度提供了依据和保证。劳动者的劳动生产能力与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成正比。劳动工具的不断更新,也是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对象规模和效能的扩大,同样离不开科技进步。其次,科学技术进步加快了旧产业部门的改造和新产业部门的建立。再次,科技进步促使产业新格局的实现。产业结构要经常保持优化,必须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结合,有了很大进展,科学技术正越来越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可以预见,科学技术作为独立的知识产业,对产业结构的介入程度越深越快,产业新格局实现得就越早。
除上述条件外,经济政策诸如金融政策、财政政策、价格政策、劳动政策等,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农业产业结构是各种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交织,尽管农业产业结构也可以适应各种需要而分解为许多侧面和层次,但仍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孤立研究某个侧面只会获得局部的片面结果,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要求从整体观念出发,加强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农业产业结构是多层次的主体结构,它的多层次性表现在结构总体上划分为狭义农业的内部结构和广义农业的内部结构,开展这两个层次的结构研究,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农业产业结构的多层性研究,对于充分利用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发挥地区优势,合理利用各业的中间产品和副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以及提高经济效益都有重要意义。
多种多样的农业产业结构受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的影响,随着时间、空间条件的运动变化,农业产业结构也时刻在发生着变化,一成不变的农业产业结构是不存在的,研究农业产业结构的动态规律是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研究任务之一。但是,农业产业结构总是具有一定的相对合理性和相对稳定性。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各种经济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既要注意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多层次性、动态性,又要保持农业产业结构的相对稳定性。这样,才能使农业产业结构经常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农业生产本质上属于一种资源型产业,它的主要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与自然资源条件的关系极为密切。不同的气候、土壤、水分、地貌等自然资源条件,适宜不同的动植物生存,决定了农业经营项目的内容和重点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农业产业结构。
社会需求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指出,不是因为市场上有许多酒店,我们社会上有饮酒的风尚,而是社会上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了好饮酒的风尚,才使市场上有许多酒店。农产品是用来满足人们基本生理需要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农业产业结构首先受人口的数量和消费构成的影响。一般说,在同等条件下,人口越多对粮食的需求就越大,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就容易形成以粮食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消费构成是居民生活需求水平的质态表现和习惯,在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消费活动符合恩格尔规律,消费构成由以食物为主转向其他,食物支出比重减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部门,随着工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贸易的扩大,对农副产品需求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变化,相应的农业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
在封建社会条件下,常常伴随着单一封闭的“小而全”的自给型农业产业结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从根本上消除了导致农业产业结构畸形化的温床,为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提供了可能性。在既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下,作为国家主体的代表——政府,将会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性,通过自身的行为,利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来调控农业生产过程,以实现其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比如,当农产品和畜产品的比价政策有利于生猪生产时,由于比较利益的诱导,农民就会把有限的资源转移到养猪业上,生猪的产量就会上升、比重就会增加,农业产业结构就会发生变化。
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合理化程度主要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因为自然资源条件可以在先进的生产力水平下得到更合理利用,同时,它又是构成生产力的一个物质要素;社会需求状况同样也取决于生产力的发达程度;社会经济制度和政府经济行为,也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和依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来调控。因此、,影响和作用农业产业结构的众多因素中,决定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实践证明,生产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优势,形成良性循环的农业产业结构。而生产力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一般农业比较落后,农业产业结构基本上是单一的或“小而全”。
农业产业结构可以借助于一系列指标来反映。通常使用的指标主要有:
农业总产值(或增加值)结构,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产值(或增加值)占农业总产值(或增加值)的比重。如要分析二级结构,则可计算各业内部各组成项目的产值(或增加值)的比重。这是最常用的指标。
土地利用结构,是指耕地、林地、牧场草地、养殖水面等各类农业用地占农业用地总面积的比重。在分析种植业内部结构时,往往用各类作物的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来反映。
农业劳动力利用结构,是指各业或各项目所占用的劳动力数量(或劳动时间)占农业劳动力总数(或劳动时间)的比重。
农业资金利用结构,是指各业或各项目所占用的资金在农业资金占用总量中的比重。
上述第一项指标是从产出角度来分析农业产业结构的,后三项指标则是从资源配置或生产要素占用状况来分析农业产业结构的。当然,这些都是基本指标,实际运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指标。
决定农业产业结构的因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因而农业产业结构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农业产业结构具有如下变化趋势。
从食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看,较为低级的食品(主要是植物类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小,而较为高级的食品(主要是动物类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大。因此,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动物类产品的需求增长较快。需求的变化必然引起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即从种植业为主,向种植业与畜牧业并举,再到以畜牧业为主。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畜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种植业,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在畜牧业中,提供低脂肪、高蛋白畜产品的畜牧比重日益增加。
随着人们的食品需求从低级向高级转换,畜牧业得以较快地发展,进而导致对饲料需求的增长,种植业生产的粮食越来越多地被用作饲料,同时,饲料作物的栽培迅速增加。种植业由原来的“粮食作物一经济作物”二元结构逐步转变为“粮食作物一饲料作物一经济作物”的三元结构。目前在世界粮食总产量中,居民口粮只占60%,饲料粮达40%,发达国家饲料粮甚至占到70%~8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对棉花、天然橡胶、糖料、药材等原料性经济作物的需求逐步增大;城乡居民对蔬菜、水果、花卉等的需求也在增加。种植经济作物的效益好于一般粮食作物,这使得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所占的比重增大。
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农业各部门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在所有的农业生产部门中,粮食生产部门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首先,粮食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只有满足了粮食的需求之后,还有多余的耕地、劳力和生产资料,才有可能用来发展粮食以外的其他生产部门;其次,畜牧业及渔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粮食及饲料发展的基础之上;最后,粮食安全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因此,当粮食生产在农业中的比较效益不断下降、在种植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很多国家都对粮食生产采取了保护性政策措施,如价格保护、农业投入要素补贴、进口限制等。
森林不仅具有经济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生态环保和社会文化功能。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森林是地球表面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固碳放氧、净化大气等多种生态功能。同时,森林还是人们休闲和旅游的重要去处,因而衍生出很多社会文化功能。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是经营者得不到的外部效益。因此,很多国家对林业进行支持和保护,以稳定和提高森林覆盖率,使森林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行为符合社会和生态发展的需要。
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从而使农业生产取得最好的效益。
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一个相对的和发展的概念。所谓相对,是从空间上来说的,即相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而言,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所谓发展,是从时间上说的,即相对于一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判断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农业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两大类。农业生产以自然再生产为基础,相对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更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自然资源是多种多样的,但又都是有限的。同时,这些不同的资源所适应的农业生产部门和项目是不同的。因此,农业产业结构必须同本国或本地区的资源禀赋相适应,这样才能使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同样,农村社会经济资源能否充分有效利用也与农业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以劳动力为例,不同的农业生产部门和项目能够容纳的劳动力数量不同,而且它们在利用劳动力的季节上也不相同。因此,为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就必须合理安排农业生产部门或项目。否则,就会造成劳动力使用上忙闲不均的现象,甚至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农业内部各部门、各项目之间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相互转化、相互利用的关系。例如,种植业提供的各种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而畜牧业的发展又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料和畜力,并能充分利用种植业的各种副产品;林业的发展不仅能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产品,而且还可以保护和改善农牧渔业的生态环境,等等。农业产业结构必须能适应和促进这种关系,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
农业产业结构决定了农产品的供给结构,这种结构能否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否牢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的供给结构是否合理,必然要通过市场需求来检验。如果农业产业结构符合市场需求,一方面农业的基础作用能得到体现,另一方面农产品也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并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所以,农业产业结构还必须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
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应表现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即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因此,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必须是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应能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提高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转换率,因此,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必须是一个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还必须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能充分利用社会经济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必须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以上标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是一个整体。我们在评价农业产业结构时应从上述几个方面综合考察。当然,上述标准主要是从一个国家或较大的地区层面上来说的,对一个单位来说往往就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这些标准是定性的,在具体评价时还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评价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业家庭经营体制确立了农民的商品生产者地位,拓展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选择空间,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在农产品总量扩张的同时,也刺激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变革。其次,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国家对农业的计划管理手段不断减少,特别是逐步减少直至取消了农业的指令性计划,使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条件和各种农产品的比较利益来安排农业生产。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奠立了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立以后,市场对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产品价格的变化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风向标,各种农产品的直接需求和间接需求成为农民的关注重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这种需求变化成为了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根据我国农产品供求形势的变化,陆续出台了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根据资源条件和市场情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加速,为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粮食育种和栽培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粮食单产水平和粮食总供给能力,为确保在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发展林牧渔业和经济作物创造了条件。畜禽水产业中的育种、饲料加工和养殖技术的进步不仅提高了畜禽和水产品的产量,而且提高了品质。各种常规和高新农业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提高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资源的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