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安全媒体投放是指针对媒介购买行业的活动,旨在帮助媒介购买者规避购买未经认证媒体的风险。
媒介购买有着其行业标准,跟其他任何商业标准一样,该标准是为了避免错误或不当决定所带来的风险。对于媒介购买行业来说,无论购买哪类媒介,包括平面媒体、在线广告以及展会展位,由第三方进行的媒体认证,都是衡量其受众的行业标准。
购买未经认证的媒体,很有可能将带来投资回报目标无法实现的风险。无论是选择哪种平台,如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或活动展会,广告主在品牌方面投入的前提都是希望能够接触到目标受众。而一家具备公信力的媒体认证机构可帮助广告主来检验媒体发行量、网站流量及展会出席人数的准确度。
媒体虚报发行量的7个常用手法:
许多媒体为了争取更多的广告收入,经常会夸大现有的发行量数字。很多时候,人们将虚报发行量的罪责推给那些不正规的小刊物,指责它们将5000份说成5万甚至10万,搅乱了市场。但事实上,这些小刊物已经很难从精明的广告主那里获取预算,倒是广告收入颇丰的“知名大刊”,成为目前中国虚报发行量的最大受益者。
媒介购买者肯定它们的发行量是需要进行第三方媒体认证。如果媒体没有进行第三方认证,在投放广告时可就要三思了。使用经核查的发行量数据,能确保广告投资效果。
在询问媒体发行量的时候,需要确认媒体所提供的数字是印刷量还是发行量。以印刷量冒充发行量,其后果就是会有大量报纸进入废品收购站。采用此策略的媒体大多是零售市场受阻的媒体。报社压指标、印刷厂要公证,媒体发行部就报虚数,卖出一份报纸挣两三毛钱,卖不出去把报纸当废品卖也能挣一两分钱。
在跟媒体打交道的时候,需要确认他们所提供的发行量数据是“平均发行数量”还是“发行量的最高峰值”。比如有些报纸号称发行几十万、甚至百万份,很可能是多年前“911事件”发生后第二天的发行量。至于新创刊的媒体,将创刊当天印的几十万份,(其中十多万都是多印的),号称为实际发行量,更是十分常见。虚报发行量对诚信经营的报刊是一种伤害,对广告客户和读者是一种误导,在损害广告主利益的同时,也影响了广告投放效果。
有些媒体宣称已经通过了媒体认证,需要确认他们的认证数据是否是由有公信力、认可的第三方媒体认证组织所提供,以及这些认证数据是否为最新的。报刊发行量是衡量其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根据经认证的报刊发行量真实数据,广告主才能公平对等地实施报刊广告交易,才能公正、有序地维护广告市场的竞争。
一些新创刊的媒体由于成立时间较短,还无法提供稳定的发行量数据。所以,需要向媒体确认,他们所提供的数据是真实的发行量,还是预测数据。没有发行量认证,只要有刊号和资金,就能出版一份报刊,哪怕只有几千份,也可以宣称达到十几万份的发行量。对于诚信的媒体,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也迫使越来越多的报刊不得不夸大发行量。虚报发行量最终只能成为行业潜规则。
某些媒体表示他们的订户是公司的决策层。除了观察该媒体的内容定位以外,还可以向报刊索要读者群的特征信息进行判定。如果发行人称自己的报刊面向所有读者,既面向渠道又面向行业,既面向大客户又面向大众消费,既面向初学者又面向高级技术人员,那么它就应该有无所不包的栏目和文章。用文章的针对性去定位报纸的读者群,是了解报刊适应性的有效办法。
为了提升品牌形象,某些媒体会在重点城市的繁华地段购买报纸的铺摊权。所以,不能简单的以报刊亭的销售数字来判断发行量。越来越多的报刊依靠广告营收,报刊间的竞争也常表现在争夺广告主有限的预算。毫无疑问,广告主十分看重报刊的发行量,因为这决定了广告的到达率以及效果。为了争取广告主的目光,很多报刊在报刊亭、超市、地铁等传统发行渠道上不惜重金进行展示,比如张贴海报、或将杂志摆在显眼位置。这是报刊的推广营销手法,并不能说明发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