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8〕21号)中的定义,红筹公司是指注册地在境外、主要经营活动在境内的企业。
红筹公司在中国内地以外地区注册成立,并由中国政府机构控制的公司需要获得国务院的特批,以及通过香港联交所的审核境外非国有企业指在中国内地以外地区注册成立,并由内地个人控制的公司。通常通过返程投资的方式将境外公司上市。外资并购需商务部批准;需到外汇管理局登记;SPV境外上市交易,应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需通过香港联交所的审核。
红筹股之所以称为红筹股,主要是由市场上两个流传已久的典故引申而来:第一个典故沿用蓝筹股一名的故事,在蓝筹股一文曾提及过,在赌场上最大银码的筹码为蓝色,其次则为红色筹码。因此,红色便被选为代表实力较蓝筹股稍有不及的股份。另一个版本则较为直接,由于中国的 5 星国旗是以红色为主,而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色亦同样为红色,于是,人们便惯性把那些由中资企业控制的股份称之为红筹股了。
虽然目前香港的股市仍然是由蓝筹股作主导,而红筹股的股票交易、股份数量仍是较少,但是,随着中资入港的速度加快,红筹股有持续增加的趋势,其影响力必定会愈来愈大,不容忽视。
一家大型中资投行相关负责人透露,国际板开设初期或将以红筹公司为主要挂牌主体,并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挂牌公司的财报披露周期应按照A股标准进行调整。另据上海某大型券商相关人士透露,目前预计有超过60家公司向相关监管部门表达了在国际板挂牌的意向。 此外,内地各家大型投行正积极在香港“觅食”。据了解,目前包括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中银国际、瑞银证券在内的大型投行已储备了数个“相当成熟”的国际板项目。
国际板规则解密
2006年初,已是内地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后的第二年,此时红筹股回归事宜开始进入监管视野。
“从有关监管部门开始着手设计红筹股回归的制度框架,到2009年正式提出了国际板的概念,将红筹公司和境外全外资企业全部涵盖在内,至今已历时五年。”一家大型中资投行相关负责人透露,经过五年的酝酿,国际板规则设计已比较成熟。
在上市主体方面,一家大型合资投行相关人士透露:“首批挂牌公司或将以红筹公司为上市主体,后续批次将涵盖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
事实上,一些跨国公司对于国际板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据记者统计,包括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宝洁公司、壳牌公司和奔驰等公司曾公开表示有登陆国际板意向。
在上市门槛方面,有媒体报道称,国际板草案要求公司市值在人民币300亿元以上;公司发行前三年净利润总计要达到人民币30亿元以上;公司发行前最近一年净利润在人民币10亿元以上。
不过,前述大型中资投行相关负责人认为:“国际板要想做大做强,不应有特别高的门槛,相信最终方案中的门槛相对较低。”
据了解,国际板将实行审批制度,公司挂牌后亦将实行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并统一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
大型投行包揽国际板项目
面对国际板业务的巨大蛋糕,内地投行无不心动,不过,最终赢家将是少数。一家中小板IPO项目排名居前的投行负责人表示:“国际板业务需要具备承销大型项目的经验,而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总部位于北京的一家老牌券商相关人士则坦言:“我们目前还没有接到任何的国际板项目。”
现实的情况是,几乎所有的国际板项目都被内地有限的几家大型投行所包揽。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中银国际、瑞银证券等大型投行均成立了专门的业务小组来运作国际板项目,这些业务小组均常驻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