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殖民(cultural colonialism)
目录 |
文化殖民主义主要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势文化凭借其超强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以及报刊、书籍、电脑软件、电影、电视台和互联网等传媒优势,自觉或不自觉地推销自己的经济理念,政治理念﹑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以便在文化和思想上影响、同化他国的一种不平等的国际文化交流现象。[1]
“文化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指的是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同一现象,它们都是指发达国家凭借其超强的经济、政治、军事以及报刊、书籍、电脑软件、电影、电视台和互联网等传媒优势,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自觉或不自觉地推销给其他国家,以便在文化和思想上影响、同化他国的一种不平等的国际文化交流现象。[2]
1、在话语方面。由于美国和西方对英语的绝对优势,一些先进的、尖端的科技都要通过英语在网络及其他媒体上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美国推行其文化话语霸权的手段,象征着美国权力的延伸。另外,文学艺术作品无疑也特别易于体现出后殖民主义的文化霸权意识。
2、在生活模式和文化风俗方面。西方的生活模式和文化风俗在我国不断地渗透和扩张,使我们在文化上不知不觉地陷入集体无意识。比如,各种外国节日---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在中国的悄然兴起与日趋流行,肯德基、麦当劳等外国饮食业在我国的火暴发展,各种外国产品如可口可乐、耐克鞋、蓝色牛仔装等在中国被奉为时尚。
3、在教育方面。在我国的小学、中学直到大学,文化殖民现象也同样普遍存在。如外语在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成为衡量或评价一个学生学识水平.能力等的重要标准之一。无论一个人要通过教育达到什么目标,外语考核首当其冲,是绝对少不了的。就全球的范围来看,英语似乎已成为全球性的语言,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劲头绝对压倒学习母语的热情。从我们满目所见的国内各类大学或学院的发展战略规划、机构设置、学校管理以及课程设置等等来看,原本属于西方文化、且现在仍属于西方文化的所谓University College和 School等占据着我国智力、知识、文化传播的核心。
1、隐蔽性
西方国家利用文化进行殖民是于无声无息中达到其文化渗透的目的,因此具有隐蔽性的特征。早在1938年,美国国务院美洲司的里查德·帕蒂就坦率地指出:“渗透带有强制接受的烙印,经济渗透被谴责为自私和强制,只有文化合作才意味着思想交流和无拘无束。”帕蒂的话点明了西方文化殖民隐蔽性的特点。西方国家通过理论层面上的“研究成果”和传播媒介的宣扬以及文化产品的倾销,将包装精美的价值观念、文化形态、生活方式等用迷人的场景和形象隐蔽性地输入给第三世界,在无声中潜入他们的意识深处。着意使第三世界国家形成对西方国家的依恋、崇拜和奴性,从而使他们在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上心甘情愿地永远处于附庸地位。
2、非强制性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治的强势地位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使文化殖民具有非强制性的特点。在全球化发展进程和各国交流互助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一改昔日的霸主作风和僵直的强迫,以彬彬有礼的绅士风度及和颜悦色的“交流”、“对话”,从而使赤裸裸的颠覆侵略蒙上“援助”、“慈善”的柔美面纱,他们不是硬性的灌输其文化产品,而是发现了其他国家的需求,应他们经济发展和生活所需,将他们需要的物质恰巧呈现在眼前。文化殖民不是单方面存在,只有得到呼应之后才能叫做完整意义上的殖民。西方国家迎合亟待发展的国家人民的心态,小心翼翼地将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编装入其经济援助和文化交流的糖衣下,通过电影、电视、书刊等传播媒介,暴露于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目光之下,一些国人主动带着好奇与欣赏,盲目的接受外国的文化制品和文化习俗,模仿他们的生活方式,醉心于西方的一切。这恰好给西方发达国家文化殖民的阴谋找到了切入口。于是在西方文化的泛滥下,崇洋、仿洋的文化殖民现象在国内大地滋生蔓延:国产商品起洋名,说明书也没有一个汉字;争抢着过洋节,“圣诞节”、“情人节”等被炒得火爆;价值标尺竟也西化,同样一篇文章,国内发表可能没人注意,但一旦登上了外国刊物,立马就会被罩上令人炫目的光环。国人崇洋媚外的心理,给文化殖民加上了非强制性的特点。
3、再生产性
再生产性是指接触或接受了西方文化观念的知识分子、青少年将其移植过来的思想和观念进行传播,从而扩大和促进了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学校里的教师最容易成为西方文化的再生产者。教师是知识、文化的传承和再生产者,他们容易接受先进的文化,有很多教师到西方国家访学镀金,有意无意中帮助了西方文化向东方的渗透。他们接受了西方的意识形态,却抛弃了本民族文化,而且充当了向本民族传播西方观念的知识生产者和文化教育者,充当了按照西方对东方的权利话语和思维方式进行文化再生产的职能。他们在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创造文化作品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使用的技法和语言是从自己国家的陌生者手里借来的,“殖民主义的资产阶级……事实上已经深深根植于被殖民知识分子的精神之中。”
1、倾销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性质、共享性、适应性等特性。西方发达国家企图利用文化产品的主观精神创造与客观物质载体的双重属性,推销其政治经济理念、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等,利用倾销文化产品这一方式向发展中国家渗透思想,移植观念。
2、推广语言与教育
语言本身没有阶级性,却体现着一种文化,是特定文化的载体。西方发达国家推行高等教育的留学机制、语言学习与考试等设法将其他国家的高层次人才网罗到本国。有的学者就指出精英文化领域中的文化渗透,就是文化强势国家在国际间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学术讲座、国际会议.学术赞助﹑教育文化交流等精英文化的途径,把自己的政治理论﹑意识形态输入到对象国,影响该国的知识分子,使这些国家的知识精英接受和传播西方的文化精神,改变对象国的知识传统,最终实现文化渗透和文化冲击的目的。
3、互联网渗透
互联网的高效便捷减少了文化宣传成本,为文化殖民主义的推行提供了空前的机会。有学者提出发达国家利用在信息资源及相关产业的垄断地位,对信息技术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实行信息技术控制﹑信息资源渗透和信息产品倾销,以达到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目的,这就是互联网上的“信息殖民主义”现象。
4、西方主导的文化评价模式与标准
崇洋媚外的评价标准与模式成为西方文化殖民主义的助推器,妨碍了中国文化自身特色与创新道路发展。在文化评价模式上逐渐西化,东方文化人要想在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依照西方人的尺度来创作自己的作品。文化判断标准的强制性,决定了第三世界的文化生产者必须适应西方文化的逻辑,适应西方文化的规则和话语。文化殖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和方式交相融合﹑相互交织。单个方式会输出多种内容,单个内容也会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而且内容和形式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多元丰富,存在较为广阔的研究空间,须对文化殖民主义开展持续追踪与关注。
1、内容不同。
殖民主义时期主要是对物的掠夺,新殖民主义时期主要是对人的劳动的掠夺,而文化殖民主义时期则主要是对精神的彻底改造—―彻底摧毁第三世界人民的民族独立、国家主权的意识和历史创造主动精神,实现灵魂的奴隶化和附庸化,以便永久地内在地臣服于西方的经济政治模式和价值观。
2、手段不同。
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主义是以军事占领为形式,在政治上进行统治并在经济上进行掠夺。新殖民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利用某些国际组织,对第三世界国家开展不平等贸易,并利用投资、援助、跨国公司和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货币制度,实行直接或间接的政治、军事尤其是经济控制。文化殖民主义时期,发达国家主要通过科技手段、话语体系等推行其文化观念与生活方式,从而达到在精神上同化的目的。
3、表现形式不同。
早期的殖民主义是暴力的、不合法的,文化殖民主义往往是合法的、温和的、无形的,就像凉水煮青蛙一样,使弱势文化国家小知小觉地接受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无声无息的,同时也是最为深远的。
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有学者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殖民主义的建设性与破坏性并存的双重性影响,即消极影响与积极影响。给当地原文化殖民一定程度上破坏甚至阻断了当地原有文化的发展进程,带来了相当严重的冲击。同时也为当地文化输人新鲜血液,使原有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从而促使当地政府加强对原有文化的保护与弘扬,促使许多国家捍卫文化的多样性与自身的民族性。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消解了中国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文化生态遭受污染。文化殖民主义促进本土捍卫民族文化,激发对文化主体性的拥护,但仅是文化殖民主义客观裹挟的效果,而不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功能。
2、对青年群体的影响
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侵略中利用青年大学生有活力、接受力强等特点,采取措施同化其思想以达到“和平演变”目的。国内学者论述文化殖民主义对青年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对青年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有学者认为,西方的个人主义容易造成青年大学生追求自我满足,忽视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西方的拜金主义腐蚀大学生价值观与人生观,形成物质攀比心理,忽视整体素质提高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性,降低学生正确分辨真实需要与主观欲望的能力。西方消费主义容易导致大学生人生理想扭曲﹑劳动观念淡薄、审美品位丧失等问题。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通过教育手段吸收大批顶尖人才,造成国内人才短缺,削弱科研成果转化能力。青年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缺少应有的认同与归属感,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主体意识消解,对于意识形态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缺少认知与重视。
3、文化殖民主义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不用铁链却能征服人心”的软征服是推行文化殖民主义的最终目的。有学者指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着践行“普世价值”的幌子,堂而皇之地干涉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与外交,主张实现“普遍”意义上的真正民主。抨击中国的民主制度,渲染社会不公,宣传自由主义。这种“普世价值"带有鲜明的西方意识形态倾向,以分化为手段﹑西化为目的,将中国纳入到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政治、文化体系中,企图以“润物细无声”的温和方式来改变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颠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
1、大力发展传统文化
首先,国内学者明确提出:面对文化殖民主义,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害怕入侵,越过“守和堵"阶段,主动出击并做到与“狼”共舞。其次,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型转化与创造性发展。很多学者都从弘扬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展开论述,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应对文化殖民主义的消极影响。再次,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文化的自觉绝不能纯粹依靠文化的自在发展,需要全民族自觉实现文化的自我反省和更新。激发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深度认同与理性辩证审视,树立文化弘扬和传承的责任担当。最后,有学者提出要坚持文化的攻防相结合,发展文化产业并鼓励文化“走出去”,同时也要加强文化产品的引入与防范机制,并加强文化立法工作。
2、加强对青年群体的文化教育
加强对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的教育,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革新教育理念.内容与方法,引领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的态度与立场,树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价值观的端正直接影响着心理与行为的协调一致。此外,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辨别理性非常必要,有的学者提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导大学生广泛接触和通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要引导大学生正视西方文化,学会正确认识和对待西方文化。
3、加强信息技术方面的应对
基于信息技术的优势,国内学者较多地强调对信息技术的创新,利用高科技力争文化的制高点。面对因特网中的文化殖民主义倾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保护本民族的特色文化,有的学者提倡要依托创新推动文化发展,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更为广泛,更具有世界性眼光,把握文化发展的趋势,主动传播中华文化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当代发展的主流文化,采取开放包容姿态演绎文化自觉,依靠文化创新保持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