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国家竞争力

  	      	      	    	    	      	    
国家竞争力(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目录

什么是国家竞争力[1]

  国家竞争力是国家创造附加价值的一种能力,意即国家借助经营原有资产,通过制度、吸引度及积极的整合关系,形成自有的经济、社会模式来增加财富,其重点是在于创造附加价值以增加国家财富之能力。

国家竞争力的理论基础[2]

  (一)古典国际贸易三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指出,先天的自然禀赋和后天的生产条件,使得各国之间因存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而产生国际贸易,这指出了劳动生产率作为劳动者能力的表现对国家财富创造的重要价值。

  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中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因此,每个国家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该理论中,李嘉图通过生产技术的差异性间接显示其对拥有技能的劳动者在推进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的肯定。

  赫克歇尔-俄林在继承和发展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认为“由于国与国之间要素禀赋存在差异,使得要素价格产生差异,进而导致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差异,从而产生国际贸易。”他从劳动力作为国家禀赋要素的角度,显示了劳动力在推进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

  综合上述三个理论,可看出在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已经充分体现了劳动力,特别是拥有生产技术的劳动力在推进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意义。

  (二)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

  李斯特将国家生产力分为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前者包括“工业力”、“农业力”和“商业力”;后者则包括艺术、科学、教育、一般文化事业、国家与社会制度。并且“一国的经济越是发达和越是完备,该国就越是文明和越是强大;一国的文明程度越高和实力越是强大,该国经济发展所能达到的阶段便会越高。”这就凸显了发展科技、文化、教育,建立健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对推动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我们认为“精神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都基本上同现代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概念非常接近。

  (三)新生产要素理论

  新生产要素理论认为,影响国际贸易的生产要素除了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以外,还有自然资源、技术、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管理等新型生产要素。由此,作为新型、高等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本以及与其相关的研究与开发、管理等方面的要素能影响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改变一国的国家分工和国际贸易地位。

  (四)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其中,在分析技术的“外溢”效应时,他还强调了技术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动态影响。其理论不仅指出了强大的规模经济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源泉,而且在分析规模经济时突出强调了技术等高端生产要素聚集对壮大规模经济的重要作用。

  (五)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熊彼特将“创新”看做是将原始生产要素重新排列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个经济过程。企业家通过重新组合生产要素,通过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来提高效率可以使生产成本低于价格,从而获取竞争优势。该理论从创新的角度,间接反映了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人才对于企业发挥竞争优势所起的重要作用。

  (六)核心竞争力理论

  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普拉哈德哈默尔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认为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这种独有的技能或技术能显著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效率,从而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以及竞争对手难以模仿、难以转移或复制的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的概念间接暗示了具有这种独有技能的人才对核心竞争力的贡献。

  (七)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作为内生变量纳入经济增长过程中,并且考虑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与技术进步的相互关系,从而凸显人力资本在经济持续增长中的巨大作用。

  (八)钻石模型理论

  波特的钻石模型包含六方面的相互作用: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产业支持、企业战略与结构,以及机遇和政府行为。其中,生产要素中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的丰富并不能有效提高国家竞争力,因此要大力开发高级要素。同时,该理论将产业演化分为四个阶段: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在创新驱动阶段,竞争优势主要源于企业的创新。因此,产业经济的发展,不仅推动国家竞争优势的要素从有形的物质要素转变成了无形的知识、创新、人力资本以及人才等高级要素,而且这种无形的高级要素在竞争优势的提升中也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九)双重双钻石模型理论

  双重双钻石模型(The Dual Double Diamond Model,DDD,如图)从国家保有的物力和人力两大角度,通过构建商业背景、劳动力资源、政客官员、企业家、专业人才等要素来评价国家竞争力。该理论区分了物质要素和人力要素,充分显示了人力资源对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贡献。

Image:双重双钻石模型.jpg

  综上所述,在国家竞争力层面,从绝对优势理论到双重双钻石模型理论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劳动力和人才对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推进作用,在国家竞争力研究体系中也一直有着重视劳动力、人才、创新等高级要素的传统,而且随时代进步这些要素愈显重要。

国家竞争力的影响要素[3]

  国家竞争力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专家学者们对于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国家竞争力仍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看法。目前比较流行的学说是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八要素学说。

  WEF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开放因素,政府预算税收和管理因素,金融市场发展因素,运输通信能源和服务性基础设施因素,企业组织、企业家、企业创新和风险经营的管理因素,劳动力市场及流动性因素,法规和政治体制因素等八个因素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IMD认为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国民素质等八大要素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此外,波特在解释国家竞争优势时提出了钻石模型。该模型由四个基本决定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组成,其中,基本决定因素是指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及支援性产业,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辅助因素是机会和政府。

  研究认为,决定一国国家竞争力的因素涉及许多方面,既有经济方面的,又有政治方面的。以上影响国家竞争力的因素不仅客观地描述了各国竞争力的实际结果,更重要的是确立了决定和影响各国国家竞争力的基本要素。通过对影响国家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明确认识一国国家竞争力的实力及其制约因素,以有利于增强一国的国家竞争力。

提升国家竞争力的策略[3]

  IMD在对国家竞争力发展的统计数据分析和发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十大金律:①创建一个稳定且有发展空间的法制环境;②构造具有柔性弹性经济结构;③对基本基础设施和技术基础设施的优先投资;④促进私人储蓄国内投资;⑤在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同时培养在国际市场上的扩张力(出口);⑥政府和行政管理要在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透明度上努力创新;⑦保持工资水平、生产率和税收之间的合理关系;⑧通过减小职工收入分配不公,强化中间阶层,确保社会结构的稳定优化;⑨向教育投资,特别是在保持基本教育水平和劳动力的终身技能素质培训上的投资;⑩保持经济整体在全球化本土化间的有机平衡,维护公民追求的价值体系,促进国民财富创造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世界一流的超级大国的美国,为了不断提升国家竞争力,采取如下做法:1.通过创新不断提高要素的质量;2.通过扩大国内需求,增强国际竞争力;3.政府政策要有利于国家竞争优势的增强。这些做法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也对如何提升国家竞争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很好的策略,如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社科部的曾毅红指出“增强制度竞争力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国防大学教授周碧松认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提高科技竞争力”;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胡瑞文、杜晓利认为“人才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根本,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国家行政学院许正中教授和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王辉博士指出,“正确认识和有效控制政府成本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一环”。当前,中国政府需着力建设政府会计制度平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平台与电子政务信息平台,以有效降低我国政府成本,迅速提升国家竞争力。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周达博士提出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对策。

  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公布的“2006年世界竞争力年鉴”显示,中国大陆竞争力跃进12名,从去年的第31名上升至第19名。而中国台湾地区一向引以为傲的竞争力却亮起红灯,排名从第11名降为第18名。

  这项世界竞争力排名涉及61个国家及地区,评估的项目达300多项,包括基础建设、企业效率、经济表现与政府效能四大项。美国、香港、新加坡与冰岛的竞争力排名领先,名次与去年相同,其次是丹麦、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土、卢森堡、芬兰。韩国则大幅退步,从第29名降至第38名。在四大评比要素中,中国大陆在过去一年有相当大的进步,“经济表现”维持第3名,“政府效能”排名第17,“企业效率”及“基础建设”则分别为第30与第37。

  中共中央党校战略所世界经济学教授潘越认为,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和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排名,并列为全球最权威排行榜,但前者的历史更悠久,更有权威性,被国际社会认可的程度更大一些。潘越认为,中国大陆的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一直是非常明朗的,大陆的政策非常稳定,全国的经济也是平稳发展的,这个大的方向一直没有大的变化。潘越称,国外作出的竞争力排名是根据他们自己的眼光和价值观来判断的。瑞士洛桑管理学院作出的报告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对我国政府制定政策并不会有特别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值得一提的是,瑞士洛桑管理学院的这个报告将对外国投资者产生积极的影响,使西方国家的投资者对中国大陆更有信心,外国投资者会更看好大陆的投资环境

参考文献

  1. 马萱著.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01
  2. 倪鹏飞,潘晨光等著.人才国际竞争力 探寻中国的方位[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05
  3. 3.0 3.1 朱向军著.提升城市教育竞争力[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