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企业集团化是指由一定数量企业以互相之间在经营方面形成稳定协作关系为基础,在一个统一机构的协调下,依据一定原则组成的企业群体。它以一个或若干企业为核心,通过控股、企业合同或其他方式,使核心企业控制一系列从属企业,从而形成众多企业的结合体。在企业集团内部,核心企业也被称为控制企业,从属企业被称为被控制企业。企业集团化是指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优势产品为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将产品关联度强的众多企业,通过资产的合并、兼并、划转等途径,组成新的更大的企业群体,对现有存量资产进行重新配置,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形成新的规模优势。
Lawrence and Lorsch(1967)认为企业集团化是为了企业组织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而采取的一种战略。本文从企业的角度认为,集团化是企业根据内外部环境条件,为了实现其战略定位和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手段、策略或发展模式。
企业集团化是内在和外在动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在动因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而内在动因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内部环境条件、战略定位和目标。有些外在和内在动因就是来源于集团化后将要产生的结果。对于建立、组建、参加或合作于集团的企业而言,其集团化的动因是多元化的。由于不同企业的内部环境条件、战略定位和目标不同,因此其集团化的动因也不同。
外在动因主要来源于企业外部经营环境方面的众多因素。具体总结如下
第一,制度因素。Chi-nien Chung认为不断调整的制度对台湾企业的集团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制度上的激励或动机诱惑企业家采用集团化战略而不用其他组织形式。
第二,政府优惠政策和行政干预。Ishtiaq Pasha Mahmood(1999)把企业集团化的动因归公于市场不完整性和政策诱惑。行政干预是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对企业进行行政性控制来组建集团的饿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收回已下放给企业的权力、加化地区经济实力和区域垄断、解救濒临破产的企业、企业领导者的行政地位升级、从中央拿到更多的国家分配物资等。 由于集团化具有增进社会福利的效应,我国的产业发展政策一般都积极支持和鼓励各种类型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形成。
第四,销路的保障.价格的稳定、外部效果的内部化以及需求结构的变动。需求结构的变动会影响集团的重组,而集团化还会创造新的需求并会改变原来的需求结构。
第三,竞争压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在不断加大市场风险,使单个企业很难适应国际竞争和市场风险加剧的外部经营环境。企业要通过集团化来增强竞争力、分散市场风险并获得竞争优势。
第四,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会促进集团的重组。企业可以通过组建虚拟集团进行整合和模块化,使企业产业得到升级并逐渐形成自身的核心优势。另外,社会公认、顾客偏好以及信息和管理技术的发展等都加快了企业集团化的步伐。
企业可以通过集团化来改善内部环境条件,实现企业的战略定位和目标。内在动因是企业集团化的基本动力,它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内部环境条件、战略定位和目标。SereIinger从半结合战略的角度认为增值、提高本公司的声望和线锁定关系是企业集团化的原因。伍伯麟在《中国企业集团论》一书中认为集团化的动机在于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拓展经营边界、发挥垄断优势等。本文具体探讨企业集团化的内在动因如下:
第一,个人价值的体现。除了企业家追求个人价值的提高,公司管理者也追求个人业绩的增长。目前很多高层管理者不图眼前短期利润,追求公司的长期稳定增长,从而获得更高的工资、地位.权力和职业保障。费思(1980)发现集团化以后企业董事的工资大大增加。马克斯和惠廷顿(1975)也发现,公司规模是影响管理人员收入的主要因素。
第二,资产价值的增值。扩大经济规模可以降低各种交易成本,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集团化过程中企业可以以低于重置成本的价格并购来实现低成本扩张,从而使生产成本降低并使资产增加。
第三,增加利润是最基本的内在动因。没有利润的增加,企业是不会选择集团化战略。
第四,通过市场交易内部化。节约组织、信息 经营和资金等各种交易成本。根据科斯的交易费用概念,企业集团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是市场交易的“内部化”。Eltis通过对德国 日本企业集团中核心公司与成员企业问相互锁定关系的分析.认为核心公司是通过关注成员企业的战略来增加协调从而降低战略再定向的交易。
第五,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获得相对垄断优势。企业集团对市场具有相对稳定的垄断支配能力和占有率。企业集团的相对垄断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集团通过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经营,实现技术经济协同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
另外,多元化经营、有效控制企业资本、提高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以及增强势力等都是企业集团化的基本内在动因。
1.企业集团化的垄断趋势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告诉我们:集中必然走向垄断。企业集团化的过程也就是一个集中化的过程, 也必然存在着垄断的趋势。在我国, 虽然企业集团发展较晚, 但在工业生产的某些行业中, 如汽车制造、钢铁、彩电、冰箱、自行车生产中, 几家企业集团的生产量之和占本行业生产总量的30%以上, 应该说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垄断。至于流通领域, 由于企业集团起步较晚, 数量还不多, 目前还未形成垄断。但随着企业集团化的进一步发展, 垄断的趋势也会随之加强。具体向题要具体分析。从我国流通领域的实际情况来看, 防止垄断并不是当务之急。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商业企业集团是以国营大中型为核心组建的, 核心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即使形成垄断也不会产生资本主义垄断的种种恶果;另一方面是我国流通行业, 尤其商业部门内经营过于分散, 商业企业平均规模偏小, 企业之间协作度低, 资源利用率低, 当务之急是促进联合, 提高商业资源共享性, 抑制无序竞争, 取得规模效益, 而商业企业集团化应是顺应了这一趋势。
2.集团内部管理上的困难
企业集团的规模较单个企业来说要大得多, 内部的管理层次也要多得多, 成员企业之间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紧密程度不同的关系, 这就使对企业集团的管理较单个企业的管理困难得多。尤其是在我国商业企业管理水平还很落后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企业集团核心企业的管理往往担任集团的董事长或总经理, 他们习惯延用核心企业的职能机构和管理人员, 简单地用管理单个企业的方法管理集团, 严重妨碍集团功能发挥和整体效益的提高。
3.“ 集团热” 趋势明显
就象前一阶段的“ 公司热” 一样, 在集团化过程中也出现了“ 集团热” 。各地企业纷纷组建企业集团, 其中有很多却有名无实。1991年, 全国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集团达1000家, 但基本符合条件的只有431家;而据最近统计, 200多家流通企业集团中也只有几十个较为成型。多数名为企业集团, 实际上还是一个松散的经济联合体, 没有形成应有的功能。有的企业集团则盲目追求大型化, 不顾经济联系, 把与本集团经营毫不相干的企业拉入集团, 试图用“ 资本叠加” 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这种集团化发展中的盲目岁展倾向, 不仅不能发挥商业企业集团应有的各种功能, 而且加重了经济秩序的混乱, 对经济发展有害无益。
4.在已组建的商业企业集团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第一, 核心企业实力过小, 难干控制整个集团。第二, 组织结构不够完善, 没有形成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等必要的组织层次。尤其是大多数企业集团缺乏足够的紧密层企业。第三, 联合机制松散, 以参股、控股等资金联合形式为纽带的极少, 不便于企业集团内部管理, 使集团缺乏稳定性。
针对集团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可从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1.从企业集团内部着手, 不断完善
第一, 壮大核心层企业, 增强其实力, 使其具有投资功能, 能够控制集团。第二, 在企业集团内部推行股份制, 发展集团的紧密层企业, 从集团企业由表层次联合走向深层次联合, 通过企业之间的控股、参股把企业成员的命运和根本利益结合在一起, 从而形成巨大的凝聚力。股份制还有利于企业筹集社会闲散资金, 调动成员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第三, 强化联结纽带。主要是强化资金联结纽带。使商业企业不仅在购销关系上, 而且在经济利益上联结起来。同时把资金用在最能创造效益的地方,提高资金的使用率, 使资金这一生产要素在集团内部真正实现合理流动, 从而创造最优经济效益。第四, 理顺商业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 使之充分适应集团化的需要, 同时要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从企业集团外部创造使其不断完善的有利条件
第一, 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 做到政企职能分开, 给商业企业集团以更大的自主权。使其能充分依照经济规律发展。尤其是要进一步改革部门经济体制, 打破“ 地方贸易保护主义”, 以扫清商业企业集团发展和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业和地区障碍。第二, 抓紧制定促进企业集团发展的政策、法规。一方面以立法手段肯定集团, 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以立法手段规范其发展。第三, 认真搞好规划, 加强可行性研究。要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切实把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 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结合起来, 不能脱离提高组织化程度, 提高经济效益这个根本目的, 片面强调集中统一, 搞形式主义。第四, 在发展步骤上, 既要积极, 又要稳妥, 要从商品流通发展的实际条件出发, 考虑组建商业企业集团的可能性, 实事求是地确立发展目标, 而不能急于求成, 一哄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