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Ecotourism)

目录

什么是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个外来语,是Ecological Tourism即生态性旅游的缩写。在美国著名旅游学者豪金斯(Hawkins)于1980年编写的名为《旅游规划与开发问题》的论文集中收录了加拿大学者克劳德·莫林(Claude Moulin)的《有当地居民和社团参与的生态和文化旅游规划》,这篇论文所使用的“生态旅游”概念,是针对乡村旅游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而言的,莫林并没有对生态旅游作出一个严格的限定。1983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生态特别顾问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llons Lascurain)在文章中所使用的“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被赋予了两个基本含义:旅游对象是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方式是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1988年,他又进一步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定义“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旅游者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研究野生动植物和享受旖旎的风光。”随后,中、外专家和各种旅游组织又纷纷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对生态旅游作出了不同角度的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以下一些:

  • 生态旅游是以自然为基础,出于学习、研究和观赏自然风景或野生动植物的目的,而到那些受人类干扰比较少或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进行的旅游活动。(Boo,1990)
  • 生态旅游是在自然地域中开展的对环境友好的、相对非消费活动的旅游。(Brouse,1991)
  • 生态旅游是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动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目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有助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Boo,1992)
  • 生态旅游是考虑环境承受能力将游客数量控制在适当范围内的旅游。(Wester,1993)
  • 生态旅游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联系当地人民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Ecotourism Society,1993)
  • 生态旅游是以自然为基础的、可持续的、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的旅游。(Buckley,1994)
  • 生态旅游是在生态学的观点和理论指导下,享受、认识、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带有生态科教、生态科普色彩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专项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
  •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所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行活动。(卢云亭,1996)
  • 生态旅游是满足生态时代人们高层次的旅游需要,实现生态环境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生态教育的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生态旅游不仅是一项旅游经济活动,而且也是一项复杂的生态工程。(朱同林,1998)
  • 生态旅游是以自然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和相关的文化特色为目的,促进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持续利用的旅游活动。(李永文、李国启,1999)

  上述有关生态旅游的诸多定义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对于如何准确地界定生态旅游,目前人们的意见并未完全统一。人们大都是根据自己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和理解,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将生态旅游的有关属性或特征作为对其描述的基础。综合国内外专家对生态旅游的描述,生态旅游概念中所包含的要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环境

  即生态旅游的开展是以自然环境为依托,自然环境是生态旅游开展的地域条件。虽然生态旅游活动的吸引物除了这一环境中的天赋事物以外,也涉及这一环境中的文化因素,但并非在拥有文化吸引物的所有地域开展的旅游活动皆属于生态旅游。

  2.可持续性

  即生态旅游的开展条件必须能够具备可持续性。这里所说的可持续性主要是指,这一环境中的自然生态和原有文化事物不能因旅游活动的开展而出现不可接受的质量下降,更不能危害子孙后代借助这些条件开展旅游活动的可能性。

  3.对当地社区的利益回报

  即生态旅游的开展和旅游者的来访应当能够有助于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提高当地百姓的生活质量,同时可为当地环境质量的维护工作补充和扩大资金来源。

  4.环保教育

  即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不仅要求其组织者和接待者主观上注意环保知识的普及,帮助广大游客了解和认识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使来访游客不单单在身体上实现回归自然,而且在精神上也能回归自然,同时要求旅游者约束自己有害于当地环境的行为[1]

生态旅游的外延和内涵[1]

  在最早的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中,生态旅游的对象一般被认为是自然旅游资源,特别是受干扰比较小或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例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事实上,许多国家在进行关于生态旅游的统计时,都将进入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和森林公园的人数及其旅游收入作为生态旅游的相应指标。然而,人类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活动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将人文旅游资源排除在生态旅游的客体之外,显然是片面的。尤其是许多民族的民俗旅游资源比自然旅游资源更脆弱、更需要保护,如云南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化、摩梭人的婚姻家庭制度等等。从某种意义上看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所进行的任何一种旅游活动,只要其符合生态旅游的原则,都应该属于生态旅游的范畴。因此,生态旅游的客体既应该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也应该包括人文旅游资源

  目前,不少专家倾向于认为生态旅游只是众多旅游形式中的一种,是旅游活动的一个分支,并因此将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对立起来,把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为满足少数人特殊兴趣和需要而专门开发设计的特殊旅游产品。当然也有人认为生态旅游还应该是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然而,无论是从旅游产品分类,还是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来界定,生态旅游的内涵都是不够充分、不够全面的。倘若生态旅游仅仅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或者说只是满足少数人需要的某种特殊旅游产品,那么它就不足以引起旅游界如此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因此,生态旅游并不是大众旅游的对立面,相反,只有当生态旅游被普遍推广和广泛接受,取代了旅游传统模式,而成为新的大众旅游模式时,生态旅游才能真正实现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事实上,我们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能使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它不只是旅游开发的一种新方法,也不仅仅是旅游活动的一个分支,而是代表着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其实质就是旅游业发展的全面生态化——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生态化、旅游管理与服务的生态化和旅游消费的生态化。

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1]

  旅游是一种与人类历史相伴随的活动,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方式、一种旅游商品、一种旅游价值观,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逐步显露出来和明确起来的。人类与自然关系演化的主线可将生态旅游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原始生态旅游阶段(人类文明之初—18世纪末)

  人类的旅游活动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的文明史。从“周游列国”的孔子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司马迁;从“纵酒放歌,漫游南北”的李白到“踏遍青山人未老”的徐霞客;从马可·波罗到孟高维诺;从哥伦布到达尔文,古今中外、历朝历代的旅行者们留下了众多的足迹。

  在工业革命以前的漫长时期,一方面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而依赖较大,人们处于一种崇拜自然、依附自然和顺应自然的社会心理状态。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朴素的生态道德观,如《淮南子·主术训》中就要求人们不能为了捕鱼而把水排干,更不能烧林捕猎。每年十月以前,不要在山问谷地布网捕兽;开春以前,不要入水捕鱼;立秋以前,不要进山捕鸟;冬未至不能入山伐木;以及不要捕杀怀孕兽类,不要到鸟巢中取卵等等。还利用神权、皇权和一些乡规民约强行限制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人口较少,加上受交通工具落后和社会经济水平低下等因素的制约,当时只有极少数人有旅行的机会,做长距离旅行的人更是微乎其微。因此,这一时期人类对生态环境几乎没有任何威胁,可以称之为原始生态旅游阶段。

  (二)现代生态旅游起步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末)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开始了以机械化、电气化为代表的现代化进程。这时的社会生产力达到了空前的水平。1842年,随着世界上第一家旅游代理商——一托马斯·库克公司的成立,具有现代旅游概念的、有组织的和大规模的旅游活动开始出现。数量激增、粗放经营、低层次开发是这一时期旅游业发展的主流。旅游活动及相关的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和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然而正是在这个生态意识十分淡薄的阶段,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于1872年3月1日建立了。

  黄石国家公园位于美国怀俄明州西部、蒙大拿州南部和爱达荷州东部的三洲交界处,总面积8910平方公里,但99%的面积都没有开放,任其保持原生状态。黄石国家公园既是自然保护区又是旅游区,每年到访游客达200多万人次。它以保护原生生态环境为前提,适度地开展旅游活动,并将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可以说,黄石国家公园的建成和开放开创了现代生态旅游的先河。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以黄石国家公园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还是一种非主流的旅游模式。虽然与常规的大众旅游相比,当初的生态旅游只是“星星之火”,但它毕竟已经在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三)生态旅游快速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末)   继黄石国家公园之后,美国又相继建立了368个国家公园,还先后建立了155个国家林地、19个草地公园、17个土地利用项目试验地以及136个科学、历史、地质、动物、植物、古生物的特殊财产区,并且都向公众开放,成为人们回归自然的最佳去处。继美国之后,欧洲各国及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也相继建立起了各自的国家森林公园体系。它们分别制定了保证生态旅游发展的法规和条例,培养出一批从事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经营的专业机构和企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在欠发达国家中,非洲的肯尼亚和拉丁美洲的哥斯达黎加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先驱,肯尼亚被称为“自然旅游的前辈”。

  这一时期,在经历了由工业文明所创造的人类社会的空前繁荣之后,人们开始意识到繁荣的代价——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众多物种濒临灭绝、大规模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类的生存已经受到了威胁。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由少数环保倡导者关心的问题成为包括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乃至全球人民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在此背景下,注重生态、保护环境的观念迅速在广大旅游者中确立。同时在政府的推动、舆论的督促以及市场的诱导之下,持续发展的思想也逐渐为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接受。在世界范围内,生态旅游者的数量、生态旅游的收入都大幅度增长,生态旅游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这时,世界旅游业的格局虽然仍以传统大众旅游为主.但生态旅游已迅速崛起,“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四)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早期,生态旅游是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推向市场的,20世纪90年代初,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后,生态旅游被认为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基本手段和途径。世界各国将可持续旅游的基本原则用于生态旅游开发中,在旅游开发中突出强调对生态环境和特色文化的保护,并以可持续发展的标准评价生态旅游所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影响。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生态旅游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其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据估算,生态旅游的年均增长率为20%~25%,远高于世界旅游业的平均增长速度。由于世界各国旅游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传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所采取的生态旅游模式也有很大的地域差异。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旅游环境管理方面已达到一定水平,并拥有较先进的治理技术,生态旅游强调对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的保护。亚太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侧重于控制旅游环境的恶化。海滨、海岛、自然生态区是较早实施可持续发展旅游战略的地区,在其发展战略中,将生态旅游作为实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重要手段。非洲国家则更注重对原始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世界各国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虽然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是已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生态旅游的要点及特点[1]

  尽管人们对生态旅游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各家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的认识却是基本一致的。王跃华(1999年)将生态旅游归结为两大要点,三大标准和四大功能。两个要点指:(1)旅游对象的自然性;(2)旅游对象不应受到损害。三大标准指:(1)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2)旅游对象应该受到保护;(3)社区的参与。四大功能指:(1)旅游功能;(2)保护功能;(3)扶贫功能;(4)环境教育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普及性、保护性、多样性、专业性和精品性等5个特点。综合有关的观察和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生态旅游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保护性

  与传统旅游业一样,生态旅游也会对旅游资源旅游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但是,生态旅游是针对传统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负面影响而提出的,保护性是它区别于传统旅游的最大特点。生态旅游保护性的实质是要求旅游者和旅游业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例如在卢旺达原始森林中观赏野生动物时,传统旅游允许旅游者进入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并随意地与野生动物嬉戏,而生态旅游采用对旅游资源(野生动物)影响最小的用望远镜进行远距离观察的旅游活动方式。

  生态旅游的保护性体现在旅游业中的各个方面。对于旅游开发规划者而言,保护性体现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将资源的价值纳入成本核算,在科学的开发规划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对于管理者而言,保护性体现在资源环境容量范围内的旅游利用,杜绝短期行为,谋求可持续的经济、社会、环境二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对于游客而言,保护性体现在环境意识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自觉地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对于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而言,保护性体现在对当地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谋求当地长久的最佳综合效益。

  另外,传统旅游的最大受益者是开发商和游客,而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和当地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如当地水资源和食物的消耗、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的建设往往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景观和生态环境、旅游活动产生的各种各样污染等)则主要由当地居民承担,使旅游业与当地社区之间处于对立状态,不利于旅游资源和当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甚至造成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严重破坏。而生态旅游则强调当地社区的居民是旅游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并应当公平地获得分配旅游业社会经济效益的机会,只有旅游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让当地居民受益,才可能实现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当地居民公平地获得分享旅游业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权利也是生态旅游保护性的内容之一。

  (二)专业性

  生态旅游具有比较高的科学文化内涵,这就要求旅游设施、旅游项目、旅游路线旅游服务的设计和管理均要体现出很强的专业性,以使游客在较短的时问内获得回归大自然的精神享受和满足,启发和提高游客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进而自觉地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同时,旅游管理的专业性也是旅游资源和环境得以保护和持续利用以及实现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再者,专业性还体现在游客的旅游心理上。生态旅游者不是没有自己确定的旅游目的、被卷入旅游时尚潮流的盲目旅游者,也不是为追求豪华奢侈的物质享受、认为金钱可以买断自然的旅游者,而是具有欣赏、探索和认识大自然和当地文化的明确要求的较高层次的游客。

  (三)普及性

  在我国,生态旅游的普及性不仅体现在生态旅游者的普及上,也体现在旅游资源的普及上。生态旅游是建立在传统旅游基础上的,因此,中国的生态旅游不应是高消费和高素质者的特权,只要以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为旅游目的,并能够自觉地保护和珍视旅游资源和环境,普通的工人、农民、职员、学生等都可成为生态旅游者。从旅游资源上说,西方国家将生态旅游仅仅定位于自然景观,而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自然已经与文化融合为一体,所以,中国生态旅游的对象不仅仅是自然景观,而且包括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景观

生态旅游的理论构架[1]

  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实质是以传统旅游业发展的实证经验为基础,运用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代表的一系列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对旅游的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媒体(旅游业)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的规范化研究。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活动。因此,对旅游活动的研究也必然是以多个学科、多种理论的交叉渗透为基础的。生态旅游作为一种能使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兴旅游模式,其理论体系更为复杂也更具特色。根据对生态旅游理论产生影响的重要程度,可将对生态旅游产生影响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归纳并概括为核心理论、支撑理论和相关理论三大类。

  一、生态旅游的核心理论

  可持续发展既是生态旅游的指导思想,又是终极目标。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生态旅游的核心理论,也是生态旅游的灵魂所系。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当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出现了难以调和的矛盾,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的背景下提出的理论。主要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环境问题必须与社会经济问题作一体化考虑,并且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寻求解决的方法。其要求是正确解决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求得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的协调发展。这是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的正确方针,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二是人类应该把他们的生活方式控制在生态资源允许的范围内,减少其资源消耗量,并且应当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生态系统生产潜力的变化协调一致。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生态旅游确立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复合型目标体系,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模式,解决了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旅游收益的合理分配等一系列曾长期困扰旅游业的问题。从而使旅游业走上一条良性的、健康的发展道路。

  二、生态旅游的支撑理论

  景观生态学和旅游经济学理论是生态旅游的支撑理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重点是人类活动对景观的生态影响和生态系统的时空关系,注重对景观管理、景观规划和设计以及空问结构与生态过程的相互影响的研究。景观生态学还以人类对景观的感知作为景观评价的出发点,通过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围绕建造宜人景观这一目标,综合考虑景观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

  景观生态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镶嵌与景观异质性原理、尺度制约与景观层序性原理、景观结构与功能联系与反馈原理、能量和养分空间流动原理、物种迁移与生态演替原理、景观稳定性与景观变化原理、人类主导性和生物控制共生原理、景观规划的空间配置原理、景观的视觉多样性与生态美学原理。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反映的各种现象、关系及其内在规律、旅游经济学从分析旅游需求旅游供给的形成、变化及矛盾运动人手,揭示旅游供求平衡的内在规律性及实现条件,并对旅游市场的类型和特点、旅游价格的构成和变化以及策略、旅游产业结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旅游经济活动的有效实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运作方法,而生态旅游市场供求平衡及其利益目标的实现则要依靠旅游经济学相关理论的指导。缺乏旅游经济学理论的指导,生态旅游就会失去市场空间;没有景观生态学理论作为指导,生态旅游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景观生态学和旅游经济学是支撑生态旅游理论的两大重要基石。

  三、生态旅游的相关理论

  生态旅游是综合性、关联性很强的旅游,因此,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也必然是涉及多学科的多元化理论。对生态旅游者行为和需求的研究就涉及市场学心理学、美学等方面的理论;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会涉及旅游资源学旅游地理学生态经济学以及相关的开发规划理论;对生态旅游业的研究则会涉及包括企业管理发展经济学等方面的内容。因此,生态旅游的相关理论就有市场学心理学、美学、旅游资源学、旅游地理学、生态经济学、开发规划理论、企业管理学发展经济学等等。

生态旅游的类型[2]

  1.内生型或原生型地域生态旅游系统。

  内生型或原生型地域生态旅游系统是指纯天然生成物,如原始森林,苔原,草原,湿地,未污染的河流、湖泊、海洋,人工未参与的山原丘陵、冰川、冰原等。

  2.外生型或延生型地域旅游系统。

  外生型或延生型地域生态旅游系统是指人工干预形成的景物。它又可细分为:(1)人工自然型地域生态旅游系统,如人工森林、人造水体、水族公园、海洋世界、观光农业、植物园、动物园等;(2)人造文化型地域生态旅游系统,如历史文化遗产、民族风情、特种纪念地等。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比较[2]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在追求目标、受益者、管理方式、影响方式、旅游设施建设、市场因素分析、发展战略等很多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征。对于传统旅游而言,利润最大化开发商追求的目标,而追求享乐则是旅游者的主要目标;价格是调节供需的杠杆和游客与旅游点建立联系的纽带,其最大的受益者是开发商和游客。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1.4 郑朝贵.旅游地理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01
  2. 2.0 2.1 秦瑞鸿.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旅游学辅导全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