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水安全

  	      	      	    	    	      	    

水安全(Water Security)

目录

什么是水安全[1]

  水安全是指人人都有获得安全用水的设施和经济条件,所获得的水满足清洁和健康的要求,满足生活和生产需要,同时可使自然环境得到妥善保护的一种社会状态。水安全是涉及从家庭到全社会的水问题,涉及集水资源统一管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水安全与健康、教育能源粮食安全等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提高水安全水平是使人类摆脱贫困、保持社会安定、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手段,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水安全的内涵[1]

  水安全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水安全的自然属性。即产生水安全问题的直接因子是自然界水的质、量和时空分布特性;

  二是水安全的社会经济属性。即水安全问题的承受体是人类及其活动所在的社会与各种资源的集合;

  三是水安全的人文属性。即安全载体对安全因子的感受,就是人群在安全因子作用到安全载体时的安全感。具体说就是水安全和水资源系统的丰枯等属性有关,和人类社会的脆弱性有关,和人群心理上对水安全保障的期 望水平、对所处环境的水资源特性认识以及自身的承载能力等有关。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水安全的人文属性,意思是水安全和人群的感觉有关,即人群必须感觉到水供应、水环境质量、洪水预防等是安全的:人群的安全感是很重要的,如果人群感觉到威胁,就会引起恐慌,进而影响社会经济正常秩序,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比如悬河,虽然河堤可以保证洪水顺利通过,但河边的人群肯定感到恐慌和威胁,从而不能安居乐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技术上的安全不是安全的全部,人群的安全感是水安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难点主要在于安全感很难量化。反过来说就是技术上的不安全不一定就不安全,例如沿海很多富裕农民的经济收入不再依靠土地/,甚至弃耕,所以洪水对土地的淹没或土地的干旱对他们来说不再是灾害了。

水安全的基本要求[2]

  水安全的基本要求十分明确,基本的方面应该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水安全要求以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为基础,与水资源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水安全与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2)水安全要求人们放弃传统的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生活和生产模式,导致水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贫困加剧和发展失衡。糟想实现水安全,需要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改变生活模式,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利用水资源和最低限度地生产废弃物。

  (3)水安全要求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人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结果,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实现水安全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全面的文化演进过程,需要深刻的社会变革。

  (4)水安全要求实现代际公平,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求。未来各代人应和当代人有同样的权力提出他们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需求,因此,当代人在考虑自己需求与消费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各代人的需求和消费起历史责任。

  (5)水安全要求不仅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也要满足自然界动物、植物的需要,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6)水安全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实现水安全也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要求大力进行水安全教育,建立新的道德、价值观念以及新的行为方式。

水安全的原则[2]

  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建立一个持续进步的社会乃是人类追求的最大目标。水安全的根本目的是在保汪不损害可持续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条件下,努力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和社会福利水平,实现社会公正。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本手段。为此,人类要承担义务,遵守水安全原则,这是非常必要的。有关水安全应遵守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遵守新的伦理道德观念这里的核心是处理好人与水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自然的征服者和改造者,而是自然的保护者和享受者;不能采用“竭泽而渔”的行为,只向水索取,而要自立自律、互助互补,遵守水的运动规律的约束。入与入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要明确“只有一个地球”、“明天与今天同等重要”,要互惠互济、共建共享、平等发展,不能以邻为壑、你夺我抢,要和平共处、互商互谅,调整人与入的和谐关系。这条基本原则是以下诸条原则的道德基础,虽不能要求现时的人与人、国与国一时做到,但人类要持续生存和发展,起码要转变人与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传统观念。

  (2)遵守地球的生命力和多样性规律水安全的基点是建立在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水环境的基础上的,所以要保持水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多样性不受侵害。其中的重要一环是保护生物地质化学循环(Biogeochemical Cyc]e),即水循环的正常运转,维持水系统自身的恢复再生条件。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不仅要保护所有的动、植物和其他有机物种,而且还要保护各个物种的遗传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障生命活力和进化。这条原则是持续利用水环境和水资源的源泉,是水安全的根本支柱。

  (3)将人类的一切活动限制在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所谓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地球、国家、地区)生态系统向人类提供的资源和同化废弃物的能力。整个生物圈和特定的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的一定冲击会发生严重的影响和退化,其承载极限每个地域不同,影响程度也因人口、食物、水、能源和原料使用量与废弃量以及科技管理水平而异。人们应通过科学管理,提高水的承载力,同时还应该制定人口、环境、发展与水的承载能力相适应的政策。水是再生资源,它具有自己的承受极限。对水的使用量和速度,应维持在它们恢复更新或再生能力之内。这是水安全应遵守的一条最重要原则。

  (4)建立有利予水安全的制度和措施不论什么社会制度,要想实现水安全目标,都需要信息知识基础、完整的法律和制度、一贯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和管理机构、机制等;并且要采取可能的各种措施: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不断调整、改进或建立有利水安全的灵活运转的机制,发挥水效益对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作用。为此,应将地区的生活生产、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充分考虑水一经济一社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关系;进行水安全的全面教育,培养维护水安全的人才和能力;建立全国性的和国际性的合作等,以实现水安全的目标。以上四条基本原则是密切相关、相互支持的。第一条是实现水安全的道德准则;第二条是维护水安全的物质源泉;第三条是水的开发利用受到自然承载力的限制或约束;第四条是发挥人的智慧和能力、保证水安全目标实现的基本措施。

水安全的特性[2]

  水的可再生性是实现水安全的基本前提,实现水安全就是要使水的消耗量小于或大致等于其自然恢复再生的能力。从这一点看,水安全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综合性、关联性和长期性。

  (1)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维护水安全应该以流域或区域为单元,将流域内自然条件、生态系统和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等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行水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的综合规划。充分认识水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作用和贡献。同时,在流域综合规划中,应认真分析某个主要因素的改变对整个流域治理与开发的影响与制约作用。例如,在黄河流域水的综合开发利用中,如何处理好水沙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

  (2)综合性

  综合性主要是指水的开发利用中的防洪、发电、灌溉、航运、供水、生态系统、旅游等的综合作用应与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相适应。在以前水的开发利用当中,往往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函数,并试图使得其达到最佳。现在看来,经济效益最佳并不是惟一的目标,要在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保障社会健康发展,保证生态环境的良性运行,例如,我国长江流域,流域面积达180万km2,横跨不同的自然地理地带,沿江有许多方面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如何使其与社会经济环境综合协调是其水安全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

  (3)关联性

  关联性主要是指水的开发利用与相邻流域或者是全国生态环境、资源开发、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例如,跨流域调水问题,其目的当然是给缺水地区补充水源,使其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能够健康发展,但同时也要考虑水安全问题,如这种调水是否会对调出水区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造成影响以及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调水是否会对调水沿线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土壤、地下水造成不利影响。

  (4)长期性

  关于水安全的长期性问题,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因此,在认识治理江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的基础上,科学地制定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综合战略,为维护水安全和中华民族长期的生存与发展创造环境。

我国的水安全问题[3]

  1.水灾害严重

  (1)洪涝、干旱灾害

  近年来我国降雨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地区分布差异性极大,南方洪涝,北方干旱这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基本特点。

  (2)水土流失严重

  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我国每年平均损失耕地100多万亩,流失土壤50多亿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河湖泥沙淤积,加剧了洪、旱和风沙灾害。

  (3)水体污染加重

  我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2/3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还有大量的未达标处理的废水被偷排、漏排,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大量流失,污染长期累积,使水环境日趋恶化。

  2.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的供需矛盾更加尖锐

  中国人口每年净增约1 500万,经济和消费水平几年翻一番,对水量需求越来越大。人口的增长不仅增加对水的需求,而且增加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对水的有效利用会带来负面影响。

  3.废污水排放量大,处理率低

  全国年排污水的80%未经处理,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严重污染。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目前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度缓慢,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厂1/3正常运行,1/3低负荷运行,1/3开开停停甚至根本不能运行。

  4.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一些地区饮水存在水质严重不达标、供水保证率低。相当一部分城市水源污染严重,威胁到饮水水质。当前饮水水质带来的危害,已严重影响人的生命健康。

  5.水利工程老化失修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当时对自然规律认识不足,未完全按经济规律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工程设计标准普遍偏低,再加上重骨干、轻配套,重建设、轻管理。因此,许多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差、尾工大、设备老化失修、管理水平低,运行状态不良,至今没有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

防治水安全的对策及措施[3]

  1.以人为本,转变观念,严格按自然经济社会规律办事

  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大力提高全社会的水安全意识,转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形成爱水、节水、保水的良好社会环境,以人水和谐的新理念统领整个水利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严格遵守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2.进一步完善大江大河的防洪减灾体系

  要不断完善防洪抗旱的工程和非工程体系,构建高标准的城市防洪排涝饮水体系,建成全面的防洪减灾体系,抓紧开展全国洪水风险区划分析和划分流域洪水风险区域工作,并公之于众,提高公众的水患意识、自身避险意识,建立防洪抗旱、救灾及灾后重建机制。

  3.建设维护良好的水环境和生态系统

  以解决水问题为先导,将水利发展与粮食生产、消除贫困、生态保护等紧密结合起来。重视生态与水的密切关系,对生态问题严重的河流流域,采取节水、防污、调水等措施予以修复,涵养水资源;有计划的进行湿地补水,保护湿地。在地下水超采区,采取封井、限采等措施,保护地下水。对于水土流失等生态脆弱地区,注重发挥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实行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禁柴等措施;同时,解决好生态修复区人口的粮食问题、经济发展和脱贫等问题,为实施自然修复创造条件。在严重水土流失区,修建淤地坝工程,拦蓄泥沙,淤地种粮,发展经济;在牧区搞好牧区水利建设,发展灌溉饲草料地,对天然草原实行禁牧、轮牧、休牧,保护和恢复草原;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山区,积极发展小水电,使农民能够解决能源问题,减少对森林的砍伐。

  4.大力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应对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要通过管理制度建设和变革,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及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指标体系与合理的水价体系,建立起鼓励节水减污、高效用水的激励机制,有效抑制低效用水和水污染严重的用水需求,加强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广泛采用节约用水的技术、设备、工艺和标准,极大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农业工业、城市用水效率达到同类地区和国家的先进水平,对水资源的总体消耗降低到最低水平。

  5.加强水危机管理

  水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水环境系统受到人类活动的日益严重的影响,水危机日益显现。水危机管理包括洪水危机管理、枯水危机管理、水环境危机管理和水生态危机管理。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大力提高全社会的水危机意识,切实加强安全生产,防止人为造成的水危机,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的原则,建立健全全社会以防为主,防、控、治三位一体的安全保障体制和应急应变机制。

  6.建立完善水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键是建立水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行水文、水利、水环境三位一体的管理系统,并致力于水资源定价、水利投资等制度改革。该管理系统的目标是确保人类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完善卫星通信网络、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光传输高清晰防汛系统、预警反馈通信系统、水利通信专网监视中心、水情险情实时图象监视系统、水利工程视象监控系统、防汛、抗旱应急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等。积极开展气象、水文水资源的水量和水质的预报、预测工作。研究开发水文水资源监测技术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对水文水资源以及洪旱灾害大范围全天候分布式的动态监测,以提高我国水文水资源监督管理能力,为现代化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全面的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1. 1.0 1.1 成建国,杨小柳,魏传江,赵伟.论水安全[J].中国水利,2004(1)
  2. 2.0 2.1 2.2 陈绍金.水安全系统评价、预警与调控研究[J].河海大学,2005
  3. 3.0 3.1 张海春,杨森,马芳.试述我国水安全问题及防治对策和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