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print)
目录 |
印刷是指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排版、制版、印制、装订等工艺技术。
生活性
印刷品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媒介,人们所看到的书刊 以及学习工具书 百科知识 等都充实着为我们的生活 是教育事业必须具备的物质基础,是装璜、宣传商品的一种手段。可以说,我们生活的一举一动,一景一物都离不开印刷品,印刷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政治性
报纸、文件标头 期刊、书籍、文件等印刷品,具有宣传国家政策、方针的作用,是为政治服务的强有力的舆论工具。每一个国家的权力机构都要牢牢地掌握这些舆论工具,使这些印刷品为巩固国家的政权而服务。
严肃性
印刷品的种类繁多,涉及到政治、文化、军事、科研等领域。在印刷品的生产过程中,必须认真负责、严格校对,使其按照原稿准确无误的印刷出来,不允许有半点差错,否则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机密性
印刷品中有限制阅读的非公开出版发行的读物,有严防伪造的钞券、票据,有军用地图、科研资料,有未经使用的试卷。从事这类印刷品生产的人员,必须“保守机密,慎之又慎”,模范的遵守保密纪律。
工业性
印刷品是由运用印刷技术的生产部门加工而成的。印刷业与造纸、油墨、印刷机械制造业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工业体系,属于轻工业的范畴,具有一般工业的特性。必须实行经济核算、计划管理和技术管理。要求对品种、原材料消耗、成本、产值、利润、质量、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全面完成。
科学性
印刷技术是建立在数字、物理、化学、电子学、力学、机械学、流变学等基础学科之上的。长期以来,印刷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又围绕自身的印刷内容,逐步形成了一套印刷适性、印刷油墨转移原量等,科学愈进步,印刷愈发达。
技术性
印刷是实用科学。印刷品的制作绝非空谈理论所能从事,必须理论与技术密切结合才能成功。如:印刷压力的调整,油墨的配置,墨色的控制,印刷速度的掌握,色序的运用等,都需要有娴熟的技术,才能处理得当。经验丰富、技术熟练者与经验不足、技术生疏者,所制作的印刷成品,在质量上往往有较大的差距。
艺术性
印刷品是否使读者赏心悦目、爱不释手,除内容外,视原稿设计的精美,版面安排的生动、色彩调配的鲜艳、装璜加工的典雅、大方等而定,必须赋予印刷品以美的灵感,印刷技术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加工的技术。 综上所述,印刷品是科学、技术、艺[4]术的综合产品。因此,印刷的从业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掌握必要的印刷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熟练的印刷操作技能,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美术修养,才能生产出精良、优美的印刷品。
印刷大致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别:(a)凸版印刷;(b)凹版印刷;(c)平版印刷;(d)孔版印刷。
凸版印刷是一种最古老的印刷方法。它是使用具有凸起表面的凸版进行印刷的。印刷时,油墨涂在字模的表面,然后压印到纸张上,字模表面的油墨就转移到了纸张表面,形成一个印迹。手排印刷、莱诺整行铸排机印刷、铅版印刷、电版印刷和照相凸版印刷都属于凸版印刷。
凹版印刷是通过手工或机械雕刻把线划刻去,使印刷版形成一个凹下去的字或图像的一种印刷方法。印刷时,首先把线划或凹槽用油墨填充,再用准备好的纸张压在其上,纸张把油墨粘走,形成印迹。蚀刻、针刻和照相凹版都属于凹版印刷。
平版印刷有时也叫化学印刷,意思是说印刷图像与印刷版位于同一平面上。它是基于“油水不相混”的原理实现印刷的。此印刷类型是通过机械或手工把图像呈在石头或金属表面,然后对该表面进行化学处理使得图像部分亲墨,而其他空白部分不亲墨。印刷时,只有亲墨的图像部分转移到纸张上,形成印迹。照相版印刷、影印石版和胶印都属于平版印刷。
孔版印刷包括誊写版、镂孔花版、喷花和丝网印刷等。孔版印刷的原理是:印版(纸膜版或其它版的版基上制作出可通过油墨的孔眼)在印刷时,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油墨通过孔版的孔眼转移到承印物(纸张、陶瓷等)上,形成图象或文字。誊写版印刷为最简便的孔版印刷,始于19世纪末期。这种印刷是在特制的蜡纸上,通过打字机或铁笔制成蜡纸图文版,在蜡纸版上用油墨辊进行印刷,承印物上就可得到理想的印刷效果。在孔版印刷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丝网印刷。
印刷的作用印刷的首要作用是复制。当一份原稿不能满足众多人的需要时,可以通过印刷获得大量的复制品。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印刷品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除此,印刷具有综合作用和图像处理作用。最初的印刷只是将原稿原样复制,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印刷功能的不断增加,印刷可以将多份原稿通过拼版拼合在一起,使其成为具有一定主题内容的复制品,如常见的画报、地图的印刷。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印前设备,不仅具有变形、变调、变色等功能,而且可将多幅图像拼合在一个画面上进行制版印刷,形成一幅新的印刷品。印刷还具有美化生活的作用。如经过美化印刷的商品装潢、花纹壁纸、陶瓷、脸盆、毛巾等,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美化人们的生活。
1994年,美国印刷工艺技术基金会(GraphicArtsTechnicalFoundation,GATF)列出了17个不同门类的印刷,它可以概略地反映出印刷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和功能。
从上面的排列不难看出,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需要印刷品,人们的生活每一天都需要印刷品。事实上,印刷所涉及的应用领域还远不止上面列举的17项。
印刷术发明之前,古人复制信息的困难不言而喻,抄刻或许是唯一的办法,沉重而无奈。东汉时期抄写纸书者尤多,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书籍逐渐商品化,已有以卖书为业的书肆出现。《后汉书-王充传》中就有关于王充幼年在洛阳书铺看书,后成博学之士的记载。南北朝时,抄书活动更盛,社会上还出现了专门代人抄书的“经生”。可见当时抄写对图书的流通是多么的重要,直到有一天被印刷彻底取代。印刷术的发明使中国远远领先于世界。当印刷能够大量地、经济地复制图书及其他文献,使之得以广泛传播和长久保存时,它也把人们从繁重的抄写中解脱出来,最终取得了一种传播上的自由度和主动性。印刷术正是由春秋时候的印玺、印章发展而来的。公元5世纪,中国已有拓印的方法,可将石刻文字或图画文本复制下来。雕版印刷即是据此原理,将图文反刻于一整块木板或其他材质的板上,制成印版,施墨进行印刷。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年代可考的印刷书籍,是公元868年用雕版印刷而成的“金刚经》。此书乃唐代的佛教经文,为斯坦因于1900年在西域敦煌千佛洞发现并掠走,现存于伦敦大英博物馆。它长约533厘米,由7个印张黏接而成,卷首是一幅释迦牟尼说法图29转轮排字盘模型第二章华夏设计之渊源27图,卷尾题有“成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介为二亲敬造善施。”其雕刻之精美,刀法之纯熟,印刷之清晰,令观者无不赞叹。唐宋以前,所有书籍全靠抄写流传,费时费力,量少质劣,易有错漏,贻误读者。
印刷术的发明使情况大为改观。一本书能较容易地印出许多复本。复本既多,流传遂广,知识得到普及,图书也较难亡佚。据《元和郡县图志》和《新唐书·地理志》等书记载,唐代贡纸产区有11个州邑,纸质已达“写经透明,年岁久远,入水不濡”的程度。而在敦煌发现的《金刚经》是现知世界上最早的刻印有确切日期(成通九年)的雕版印刷品。生活在今天这样一个复制技术先进得不可思议的年代,通过“克隆”技术竞可复制生命体,更不用说复制图书了。现在的人们很难想象当初没有印刷术时造书的困难,因而也很难体会到发明印刷术的意义是何等的伟大与深远。印刷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化和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从此,历史改以新的“书面形式”流传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