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农业集约化

  	      	      	    	    	      	    

目录

什么是农业集约化[1]

  农业集约化是指在同一经营对象范围内投入更多、更密集的资金技术、建立强大的基础设施,从而使农业象工业等其他产业一样建立在稳定可靠的运行基础上。

农业集约化的特点[2]

  简单地说,农业集约化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资金技术,以期取得较高的单位面积产量,又能减少每单位产品劳动耗费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集约化不仅相对投入少,而且也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业的经济效益。中国农业有其固有的特殊性,一是人多耕地少,小农经营,致使土地生产率高而劳动生产率低;二是我国农业仍然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阶段。而一个农业生态系统偏离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越远,要维持这种人工状态所付出的代价就越大,现代农业生态系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系统,因此,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在随之提高的同时,也呈现出自身特点。

  1.农业集约化的间断性

  由于农业从其开始就与生态学有关,而农业生态系统是人工培育下的生态系统,从许多基本方面看,农业生态系统是介于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更强,输出大量的农产品,这些农产品一旦离开农业生态系统就很难再回到该系统,因此,要保持该系统的平衡,特别是要维持农业生态系统中营养元素输出和输入的平衡,就必须向该系统投入肥料等。现代农业生态系统投入完全取决于人类的干预,若没有人的管理和干预,农业生态系统本身就不复存在。

  正是由于人为因素的干预才能够引起群落的演替。而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的系统,并表现出明显的时间连续性,在演替后期尤其如此。多数的农业生态系统,特别是集约的单一种植的农业生态系统,既不能自我调节,又不能自我维持。如果农业生态系统能够延续50年以上,但必须给予精心管理,否则很快就会被一些本地生物种所替代。种子通常是播种在耕翻好的裸露土壤上,作物在一个短期内实行集约管理,然后收获时几乎全部取走。随后土壤被耕翻,准备下一次播种。采取这种措施,土壤受到反复搅动,土壤表面周期性地暴露出来,受到风雨的侵蚀和袭击。农业集约化打破了生态系统的正常演替。每一季新播种的作物,都是演替的最初阶段,且不能持久,也不稳定。栽培作物的目的就是获得尽可能高的收成。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好方法就是建立这样的一个农作系统,其初级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可达到最高水平,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为维持其生存只需要很少初级生产量的系统。为了维持这一生产系统,人们必须承担起维持和调节该系统所需要的各项费用。人们的巧妙设计把许多高效率的自然调节机制保留下来,使之发挥作用。而在多数的集约农业系统中,特别是机械化的农业系统中,这些自然机制却被工业技术和大量的辅助能所替代。

  2.农业集约化的区域性

  集约农业生态系统是由农业生物组成的人工集合体,其结构和功能都不同于长期存在的自然生态系统。集约农业生态系统是为了尽量增加某种特殊产品的生产而专门设计实施的,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更像一种短命的先锋植物群落,侵入一块受干扰的地段。

  从作物生态学原理来看,自然生态适应性是决定作物分布和产量品质形成的基础。世界上大范围内主要作物的分布是由作物生态适应性决定的,具有地带性的分布。北半球,喜凉作物如春小麦、黑麦、甜菜等分布在北部寒温带和-中温带:喜温作物如玉米、大豆、冬小麦分布在中温带、暖温带f而耐喜湿热的水稻、棉花、花生、甘薯、油菜等作物分布在亚热带;而甘蔗、香蕉等作物分布于赤道附近。一种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物产量、品质的形成。对某种作物生态适应性强的季节或地区,若环境的动态进程与作物生育节律吻合,可以形成高产、稳产、优质。因此,土壤和气候是农业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因子——形成产量的首要和必然条件。

  内容决定于形式。就农业集约化而言,作物生产是内容,农业集约化是形式。因此,农业集约化应围绕着农业生产这个中心转,服务于农业生产。同时,系统组分决定于功能,农业生态系统的构成不同,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也就不同,这也决定了农业集约化的内容不同。由于土壤和气候具有地域分异性,大致农业集约化的区域性特征。如我国南方以水稻生产为中心,加上地块小,因此,农业机械以小型化为主。华北平原是以小麦生产为中心,因此,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农业机械大型化;同时由于降水比较集中在汛期,因此,农业灌溉机具也是农户生产必备机具之一。在我国寒冷的北方,或在冬季生产反季节蔬菜等生产活动,其主要限制因子就是温度,因此,为提高温度,就采取不同的保温和增温手段,这些就形成农业集约化的区域性特征。

  3.农业集约化内容的多样性

  从根本上讲,所有的农业都是对生态系统加以控制和管理以提供人类衣食所需的动植物产品。农业的实质就是输入能量和物质去刺激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并把生产力集中到对人类有用的产品中。因此,为了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必须向系统输入物质和能量,物质包括化学肥料有机肥料石油,塑料薄膜,种子,灌溉,作物秸秆等;能量分为有机能和无机能,无机能主要是工业辅助能。我国农业集约化的内容还与我国气候特点关系很大。我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旱灾、涝灾、低温、盐碱、水土流失等,为了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我国开展了治理大江大河、风沙盐碱、洪水和旱魔等自然灾害工作,也扩大了农业集约化的内容,形成了我国农业集约化内容的多样性特征。从食物安全角度考虑,人口日益增加。粮食缺口也同步增加,因此,人类食物生产能流水平也在增加,进一步丰富了农业集约化内容的多样性。

  4.农业集约化的劳动力密集性

  劳动力密集性是我国农业集约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从我国国情出发,人口基数大,2004年接近13亿人:城镇化水平低,当年总人口中的72.5%是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达49695万人,农村劳动力占乡村劳动力的比重2004年还高达62%:农村劳动力优势十分明显。从不同农业生产活动所消耗的人工劳动看,我国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其生产需要投入较大或大量的人工劳动,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促进农业发展。此外有资料表明,我国农业生产用工量不但不减少,.而且还有增加趋势。

  5.农业集约化的节约性

  因资源的有限性和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就必须减少非再生资源的投入,延缓资源消耗速度,促进农业持久发展。

  节水农业势在必行。我国农业是甩水大户,其用水量占全国用水总量的70%,在我国诬北地区则占到90%。其中96%用于种植业灌溉。就目前而言,我国还有近55%的耕地没有灌溉条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每年受旱面积达0.27亿公顷,每年因旱减产0.7~O.8亿吨,相当于年总产量的1/6左右。同时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还比较低。节水潜力巨大,机遇与挑战并存。有关专家指出,我国当前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只有0.3~0.4,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O.7~O.9;我国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平均为1kg/m3,发达国家达2.32kg/m3。从国民生产总值上看,美国用水效益为10.3美元m3、日本为32.4美元/m3、我国只有10.7美元/m3,分别是美国的1/8,日本的1/25。发展节水农业可以在农田、灌区和流域三个层面上做文章,与之相适应的是建立节水灌溉农业、有限灌溉农业和旱地农业三种类型。一方面对各级渠道进行防渗衬砌,逐步推广喷灌、微灌、管道灌溉等高效灌溉模式,选用抗旱品种,推广并完善秸秆还田、地膜覆盖等保墒措施和技术;另一方面尽快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建立完善的用水、节水运行机制,提高我国用水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集约化的类型[2]

  农业集约化的目的,是从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农产品,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规律。这与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以及土壤肥力可以不断提高的特点有密切关系。集约经营的水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并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和自然地理条件、人口状况的影响。主要西方国家的农业,都经历了一个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发展过程,特别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他们在农业现代化中,都比较普遍地实行了资佥、技术密集型的集约化。然而由于各国条件不同,在实行集约化的过程中则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于广泛地使用机械和电力,有的侧重于选用良种、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并实施新的农艺技术。前者以提高(活)劳动生产率为主,后者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主。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国。社会生产力较低,农业科学技术还不发达,长期以来,农业集约经营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农业的资金、技术集约经营也在发展。

  农业集约化具体表现为大力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发展灌溉,增施肥料,改造中低产田,采用农业新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实行机械化作业等。集约农业的发展程度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受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劳动力数量和素质的影响。集约化按生产要素构成成分分为劳动集约型、资金集约型和知识集约型。

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内涵分析[3]

  由于农业集约化发展是以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为基础、以农业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为主要特征的农业发展过程。因而,对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概念以及农业集约化水平的衡量标准的界定,是理解农业集约化发展内涵的前提。而从西方经济学的经典著作中可以发现,对此存在2种不同的理解。

  1.古典经济学的理解

  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税赋原理》一书中率先对农业集约化经营与粗放式经营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他认为:同量资本和劳动投入在不同的土地上,就属于“粗放”的农业耕种方式;而等量资本和劳动投入在同一块土地上,就属于“集约”的农业耕种方式。随后,马克思以及德国农业经营学派代表人物布林克曼继承了李嘉图的观点,并认为农业集约化经营就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投入更多的资本或者劳动力”的经营方式;据此,农业集约化水平便可以用单位土地面积的资本和劳动力投入量来衡量;而农业集约化发展便可以视为通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投入更多的资本或劳动力要素,以不断提升土地利用率的农业发展过程。

  2.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解

  与古典经济学家把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加视为经济增长的核心过程不同的是,以Solow、Swan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技术进步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正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西奥多·W·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要引入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而引入新生产要素的过程实际就是农业技术的变化。由此可见,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解,农业集约化经营就是通过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来降低土地、劳动力等传统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以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经营方式。农业集约化水平便主要体现农业生产率上,可以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等指标来衡量。农业集约化发展便可以视为通过广泛采用现代农业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率的农业发展过程。

  尽管,古典经济学的农业集约化发展观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仍然被当前许多文献所沿用;但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农业集约化发展观更能反映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而且也被许多重要决策文件所认可。

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3]

  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农业集约化发展是以采用现代农业技术的集约化经营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率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为主要特征的农业发展过程。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研究,便可从农业集约化经营行为与农业集约化水平提升两个互相关联的层面展开。这二者的内在联系是:农业集约化经营行为是农业集约化水平提升的前提和基础;农业集约化水平的提升是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不断扩散、集约化经营效率不断改进的结果。

  1.农业集约化经营行为分析

  (1)农业集约化经营行为的诱因。根据速水佑次郎等的诱致性农业技术变迁理论,可以假设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是以户或家庭为主(以下统称为农户)。如果某些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增加并引发其价格上涨,那么农户为了获取更多的农产品销售收入,必将扩大该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规模。但是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在生产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只能靠增加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而随着这些生产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将导致这些生产要素变得更为稀缺,从而反映在要素市场上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这无疑会促使生产经营成本的快速增加。因此,为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获取更多的农产品销售利润,农户会主动寻求可以减少稀缺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也即是说,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增长和农业生产要素稀缺程度的变化,将通过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的价格,诱导农户采用节约稀缺生产要素的现代农业技术从事集约化经营活动。

  (2)农业集约化经营行为的实现。在农户经营为主的前提假设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便不具备工业企业那样的自主研发或创新能力,他们从事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所需的现代农业技术就只能够通过外部获取。而农业公共科研部门正是承担了农业技术的研发任务,农资厂商则负责将农业技术转化为可以被农户使用的农业生产物质资料。当农产品市场需求或农业生产要素稀缺程度的变化诱导农户去寻求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时,农户便将这种需求反映给农业公共科研部门和农资厂商。这些机构在接收到农户技术需求信息后,便据此开展技术研发和农资生产活动,并最终将所取得的相关成果通过农业技术市场农资市场提供给农户。由此,农户集约化经营所需的现代农业技术便可以获取,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便得以实现。也即是说,农业集约化经营得以实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农户、农业公共科研部门和农资厂商三者之间的合作互动过程。

  2.农业集约化水平提升机理分析

  由于农业集约化水平的提升是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不断扩散、集约化经营效率不断改进的结果。因此,对农业集约化水平提升机理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以下2个方面:

  (1)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机理。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主要表现为采用现代农业技术的农户数量的增加。Bass研究指出,技术扩散活动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基于大众传媒的外部因素;二是基于已采纳者与未采纳者之间信息交流的内部因素。就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而言,这种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来自相关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可以从公共利益出发,通过多种路径对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产生积极外部影响。比如: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通过各种农技推广培训活动;政府财政部门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激励农户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政府的公共传媒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对采用现代农业技术进行宣传等。而农业集约化经活动扩散的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者之间相互模仿、相互感染。其传播网络与传染病感染网络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可以用传染病模型对其扩散机理进行理论解释。根据传染病模型把某地区农户划分为2类,即“感染个体”(已采用技术者)和“易感个体”(未采用技术者)。在“感染个体”的示范带动下,“易感个体”对于现代农业技术会逐步由观望向模仿采用转变,继而成为“感染个体”再对其他“易感个体”产生影响。

  (2)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改进机理。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就是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后,农户实际农业产出与该技术的理论产出的对比。通常而言,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农户的实际农业产出会低于理论产出。但是,农户可以通过对该技术的不断学习,最终到达熟练并有效利用该技术,从而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改进。而舒尔茨认为,对农户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是农户能够熟练并有效利用现代农业技术的关键。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农户学会使用农业技术的时间就越短,其集约化经营效率就越高。Lucas在吸收阿罗“干中学”理论和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人力资本积累为核心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他认为,人力资本积累主要来自2个方面,一是通过正规教育获取的人力资本;二是通过“干中学”获取的人力资本。而且相对于前者而言,“干中学”获取的人力资本更加重要。Foster等则进一步论述了通过“干中学”积累的人力资本对农业技术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他们认为,农户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人力资本积累主要来自2个方面:一是自身的“干中学”;二是与他人学习交流的“干中学”。由此可见,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提高主要是因为农户在集约化经营过程中,通过自身以及农户间的“干中学”促进了自身人力资本水平的不断提升。

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3]

  1.农业集约化经营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1)农产品市场需求受限、价格信号失灵难以对农业集约化经营产生诱导。农产品市场需求增长是农业生产者采用现代农业技术从事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重要诱因。我国农产品市场需求主要受到以下2个方面的限制:一是农产品本身缺乏需求弹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消费可能出现下降。比如《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1》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粮食消费分别由2000年的82.3kg/人、250.2kg/人,下降到了2010 年的81.5kg/人、181.4kg/人。二是根据阿林·杨格分工水平决定市场规模的思想,农村劳动力的非有效转移,将制约工农产业之间分工水平,从而对农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形成限制。这是因为,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难以享有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与工资待遇,致使其不得不在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之间徘徊。对于这部分农民工而言,其对农产品的需求很大程度上靠自身的农业生产自给解决,而不是通过市场需求实现,进而对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增长形成制约。

  农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对农业集约化经营的诱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信号实现的。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工业资本的积累长期依赖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虽然,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但是整个经济发展已经对廉价农产品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一旦农产品价格上涨将可能导致全面的通货膨胀。由于对上述问题的担忧,国家在对农产品价格在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控制。这就使得农产品市场价格难以反映真实的市场需求,价格信号由此失灵,对农业集约化经营的诱导作用便由此降低。

  (2)农户与农业公共科研部门及农资厂商间缺乏有效互动阻碍了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实现。农业公共科研部门与农户的互动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由于现行科研评价制度的缺陷,农业公共科研部门技术研发活动对农户农业生产实际的关注度降低,而对于发表高级别科研论文、申请高级别科研课题的关注度提高。在这种激励机制下,农业公共科研部门研究成果与农业生产实际存在严重的脱节。即一方面存在大量的科研成果难以有效转化,另一方面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户的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也就难以实现。

  农资厂商与农户的互动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当前农资厂商在经营过程中把赚取利润放在首要位置,却忽视自身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导致对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服务不到位。农资厂商的市场竞争手段,除了普遍意义上的广告宣传外,更多是采用低价劣质策略,而不是靠提升服务质量。由此一方面导致了农业生产者在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中经常受到欺诈而利益受损;另一方面由于农资厂商对农业生产者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服务,致使农业生产者难以有效掌握新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而对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实现形成制约。

  2.农业集约化水平提升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1)产业集聚度低、合作组织功能弱化制约了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农业产业集聚度低、生产分散强,增加了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难度。虽然,现有文献利用省域层面的数据的研究表明,我国农业产业集聚度由1981年的0.41提高到了2008年的0.66。然而,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对于以丘陵山区地形为主的中西部地区而言,省域层面的农业产业集聚度可能并不能代表其农业生产的集中性。这是因为,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即使省域层面的农业产业集聚度提高,但是省域内部由于地理条件的制约,以及土地流转存在的障碍,农业生产的分散性仍然较强。农业产业集聚度较低、生产分散性强,无疑会增加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成本,进而对其形成制约。

  农民合作组织技术服务功能弱化,不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一方面得益于政府公共部门的技术推广、财政扶持、媒体宣传等行为,另一方面则依赖于农业生产经营者之间的相互“感染”。而农民合作组织的蓬勃发展,为农业生产经营者间的相互“感染”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和平台。然而,现有研究表明,农民合作组织更多的是为农户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以农业技术服务相对欠缺且服务内容单一,难以满足农户的差异化需求。由于农民合作组织技术服务职能的弱化,农户从事集约化经营活动的相互“感染率”会下降,进而对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形成制约。

  (2)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人力资本不足制约了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重要保障。这是因为农业生产使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结合,现代农业技术能够有效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与之相适应。近年来,虽然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强度不断增加,但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比如,大型水利工程的投资比重较大,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不足;建设性投资比重较大,而农业基础设施后续维护投入不足。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业生产急需的农业基础设施缺乏,或者农业基础设施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在农业基础设施比较欠缺或无法发挥作用的情形下,现代农业技术的使用效果会受到削弱,即相对理论产出而言农户采用技术的实际产出会更低,从而制约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提升。

  人力资本投资是农户熟练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提升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内在要求。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业部门比较效益较低会损害农户在农业生产领域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这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通过接受正规教育提升人力资本的农业劳动力在比较利益的诱导下从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产业部门,导致农业人力资本存量缩减;二是各级地方政府对通过非正规教育提升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重视程度不够,不利于农业生产经营者人力资本的长期积累。在农业人力资本存量不断缩减和有效积累不足的情形下,农业生产经营者对现代农业技术熟练掌握并有效使用的难度增加,进而制约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艳,阮树安,邸春吉.辽宁东部山区板栗生产产业化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1997,(第3期).
  2. 2.0 2.1 吴大付等主编.第一章 农业集约化 中国农业集约化与持续化.西安地图出版社,2009.09.
  3. 3.0 3.1 3.2 罗富民,段豫川.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制约因素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