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农业产业链

  	      	      	    	    	      	    

目录

什么是农业产业链

  农业产业链是指与农业初级产品密切相关的产业群供给需求关联构成的网络结构,包括为农业生产做准备的科研、农资等前期产业部门,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等中间产业部门,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后期产业部门。

农业产业链的内容

  农业产业链的理论基础是系统论、市场经济理论和产业划分理论,并把供应链管理思想导入农业产业化中,以利于农业产业化绩效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和优化,应全方位拓展农业产业链。

  一是延伸产业链的长度,尽可能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实现价值增值

  二是增加产业链宽度,尽可能提高综合利用水平,使得各个产业环节和产品功能得到扩充;

  三是扩大产业链的厚度,壮大农业产业链的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具体体现为农业生产资源由低效益行业向高效益行业配置,由低生产率向高生产率转移。重点是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着力点是农业科技化,根本出路在市场化,基础是高素质的新 型农民,切入点是龙头企业。

国外的农业产业链现状

荷兰的农业产业链运作

  荷兰是世界第三大食品和农业产品出口国,仅次美国和法国,其农产品的75%供出口,每年给荷兰带来大约390亿欧元收入,农业部门在国内总产值中的贡献率约占12%,生产总值大约为330亿欧元,基础农业为国民收入和就业的贡献率分别为3%和3.6%,观赏植物的栽培占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销售额已达45亿欧元,近25%的荷兰物流属农业物流,在国内运输中每三辆车中就有一车运的是农产品。荷兰政府多年来将农业定位为:持续、独立、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荷兰政府对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即整个生产链都制定了标准,每个生产者都必须对其在整个链条管理中的作用负责任。

  荷兰农业居世界领先地位,其关键因素离不开农业产业链组织的作用。荷兰将成功的农业产业链组织概括为:研究、信息服务教育、高质量常年供应稳定的农产品、具有强烈国际视野的市场组织。就农业管理体制而言,荷兰农业关联企业的产业链管理在世界上是先进的,被公认为是世界上首先实施农业产业链管理模式的国家之一。荷兰享有国际声誉的农业关联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研究机构有KLICT(Chain Network ,Clusters and Inforrnation & Com-muninion Technology,链网、链群和信息通讯技术)和ACC(Agricultural Chain Competence Center,农业产业链竞争能力中心)等。ACC在果蔬、畜牧业、园艺业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由于消费者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新产品创新、市场细分物流成本降低等问题的关注,产业链—价值链管理和运作就成为了管理者一个新的知识体系。近年来,荷兰利用约4500万美元的经费资助了60多个产业链价值链试点项目。“链战略行动计划”在荷兰的实践以事实说明了企业价值链运作获得成功的关键是产业链上各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双赢的效果。

加拿大的农业产业链运作

  加拿大农业和食品委员会在职1998年开始价值链研究,并成立了价值链行动小组,研究由加拿大农村改革和发展基金资助。他们研究表明,驱动产业链发展的主权力量是市场细分、质量保证和制度成本下降。加拿大农业和食品委员会在下列三个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一是通过教育,提高人们对价值链的意识和信息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二是通过培训,为企业及相关的产业链组织提供获取价值链管理和运作技能的资源;三是通过种子资助,为新的行业“链”开展试点项目研究并提供资助。

我国农业产业链存在的缺陷[1]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链的缺陷表现为:产业链断层,处于产业链底端的小农户十分脆弱;产业链价值错位,利润是中间小,两头大,处于产业链中间的小农户处于无利可图的境地;产业链风险失控,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产业链松散,市场集中度过低;产业链连接不恰,引起的环境污染严重,产业链监管乏力等等。归根结底就是整个产业链断裂,缺乏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产业链的双柠檬市场

  柠檬市场(The Lemons Market)也称次品市场,在农业产业链当中则存在着双柠檬市场0,首先是生产的柠檬市场,其次是消费的柠檬市场。这两个柠檬市场互为外部性,其交集构成了农业产业链的困境。所谓柠檬市场其主要特征就是信息不对称,即在交易过程中一方对事情的进展比另一方知道得多。因此,当没有信息的人有买到低质量产品的危险时,逆向选择就出现了。逆向选择的结果会使市场萎缩,甚至消失。在农产品市场当中,由于农资质量的隐蔽性、复杂性,显然千千万万的小农处于信息劣势地位,首先他们很难判断哪些农资质量合格,哪些农资的质量是不合格的。其次,合格农资产品的搜寻成本对于小农户来说相当高。因此价格成为农户选择农资的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不管是大厂生产的,还是小厂生产的;不管是名牌,还是非名牌,只要价格比其他产品低,农户就会选择购买。于是在农资市场就出现了逆向选择,此时,农资产量低于市场完全时的产量,价格低于市场完全时的价格。因此,在农资市场上就可能出现只有低质量的农资出售,质量高、名品牌反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现象。品牌数量不降反增,竞争方式日趋恶劣。

  与此同时,实际上在消费市场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作为食品原料的农产品的质量很难辨别,食品或者是植物类产品,或者是动物类产品,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质量的隐蔽性。这种隐蔽性使得农产品的生产者缺乏生产高质量产品的激励,形成了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囚徒困境0。因此,造成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对整个农业产业链造成不利的影响。

  在农业产业链当中的这种双柠檬市场现象造成了农业产业链的恶性循环,产业链困境就形成了一个死结。

  2.农业产业链的低水平均衡

  进入壁垒退出壁垒是影响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既存企业对于潜在进入企业和刚刚进入这个产业的新企业所具有的某种优势的程度。进入壁垒具有保护产业内已有企业的作用,也是潜在进入者成为现实进入者时必须首先克服的困难。退出壁垒是指现有企业在市场前景不好、企业业绩不佳时意欲退出该产业(市场),退出有两种,即破产时的退出(被动或强制)和向其他产业转移(主动或自觉)时的退出。

  在我国的农业产业链当中,一方面是农业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率不高。这些因素决定了农业企业的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相对较低的状况。

  首先,这可能导致一些企业过度进入,竞争日益恶劣。其次产品质量不稳定,假冒伪劣产品时有出现。

  再次,资源转换频繁,效率低下。这不仅不利于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而且造成农业产业波动性大、竞争恶劣、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地域广阔、农户居住分散、经营规模小,据统计我国共有大约60多万个行政村,215亿个农户,7亿多农民,近两亿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农户兼业化普遍,因此,农户的进入和退出壁垒同样很低。

  农业企业的双低现象,使得农业生产的波动性极大,农业企业的平均利润水平低且不稳定。以小农户为主的双低0现象则造成农户的收益也不稳定,农业发展水平低。农业企业和小农户是农业产业链的基础,而作为农业产业链基础的收益不稳定,导致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的低水平均衡

  3.农业产业链市场主体的力量不对等

  在整个农业产业链当中,有厂商、经销商和农户,在所有的力量主体当中,他们的力量是不均衡的。首先是农业产业链当中小农户的力量最薄弱。中国农牧产业是一个小生产者的汪洋大海。无论是种植户还是养殖户,生产规模仍然非常小,属于小农业生产者的范围。农业企业是农业产业链中最具有实力的利益主体。首先,农业企业产值规模大,生产能力强。其次,农业企业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它们是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它们应对市场的经验要比单个农户丰富得多。处于企业和农户之间的是经销商。对于经销商而言,渠道的力量就是他们的力量,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小农社会,厂家如果自建营销体系,则成本高、覆盖面小,产品销量受限。因此,经销商就成为农业产业链当中承上启下的纽带,这样的作用也赋予了经销商越来越大的力量。在产业链的市场主体当中,经销商的力量仅次于厂商,基本上可以和厂商抗衡。因此,在整个农业产业链当中农户的力量最薄弱,农业企业的力量最强,经销商处于二者之间。

  4.农业产业链的双失灵

  农业产业链不仅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市场主体地位不对称、市场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市场失灵的现象,更面临着政府管理政府失灵,我们称之为双失灵。首先,一些地方和管理部门对现代农业的定位不准、作用不清、发展前景不明,缺乏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规划和研究。其次,农业产业链的监管部门多,权责不清晰。农业产业链涉及地方政府、农业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卫生部门、工商部门等各个部门,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各念各的经,难以形成统一的规划,难以整合农业产业链中的各种资源。最后,法律法规不健全。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出口贸易的不断增加,现行的农业管理法规在管理实践中的局限性日渐明显,制度不够健全、监管仍有漏洞、惩处乏力等。

  中国农业产业链无法通过正常的市场竞争达到提高行业集中度、引领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是典型的市场失灵。市场竞争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反而限制了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和生态问题。政府失灵不仅有市场原因,而且也有政府监管的原因。市场失灵再加上政府失灵,二者互相加强,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困境越来越深化。

国际农业产业链对我国的启示

  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其实是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一步深化和有益补充。国外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对我们农业关联企业的发展有如下启示:

  1.农业关联企业进行农业产业链运作有利于加强其综合竞争力

  从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看,农业产业链管理节约了交易费用,农业关联企业通过与产业链的结合产生了远远大于个体和的综合竞争力,进入农业产业链管理运作的农业关联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此外,“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业产业链管理,不仅加速了农业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和商品化,通过与产业链的结合还增加了其产品安全可信度。因此,农业关联企业加入农业产业链的运作与管理将有利于加强其综合竞争能力。

  2.有效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链发展中的指导作用

  长期以来,政府在农业发展中采取了直接干预的方式,通过对农产品进行补贴或以保护价收购农产品等政策来扶持农业的发展。中国加入WTO之后,关税壁垒和农产品配额逐渐取消,政府在农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对从农产品生产到最终消费者的产业链进行管理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制定出完善的符合WTO要求的产业链运作法律和政策,指导农业产业链的行为主体,使个体户、专业协会、农业关联企业等不断提高企业产业链管理水平。

  3.提高农业关联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是农业产业链有效运作的关键

  由于供应链中信片段具有不对称性的特点,农业产品链中各企业之间及时、准确、通畅的信息共享是提高农业关联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特别是农业关联企业中,普遍存在着手工处理信息的现象,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系统、电子数据交换(EDL)等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一些企业虽制作了网页,但企业在沟通过程中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电话会议合同上,网页涉及较多的是一些成员及其产品的介绍,电子商务活动少。为此,根据农业产业链的特点,农业关联企业应建立快带响应的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以实现企业间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规范化、灵活化、无纸化、使各节点企业之间得到及时、灵活、可操作的信息资源进行电子商务活动。

  4.吸纳更多农户加入农业产业链组织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

  农业产业链运作效益的发挥依赖利益主体为了共同的目标和真诚的合作,降低交易成本。然而,由于农产品市场的特殊性,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是冲突的。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户几乎是以无序竞争的形式,将农产品销给批发商零售商。农户在分散经营条件下,市场交易成本高昂,难以分享农业产业链运作带来的效益。农业关联企业有效地把农民组织起来,利用“公司+农户+市场”、“公司+基地”等形式,将外部的市场交易费用“内部化”,节约交易费用。另外,农业关联企业应通过产销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加强农户经营的计划性,克服农户收集信息的盲目性以及决策的从众心理,使公司与农户在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张利庠,张喜才.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整合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