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金融调节机制是指在国家金融政策的统一协调和保持中国人民银行对行政区域性银行监管权威之下,推行全国性银行和行政区域性银行的分廾,允许县以上行政区域设置区域性银行或金融机构。国家用金融货币政策和全国性银行的作用调控行政区域性银行的业务活动,行政区域政府借助兴办行政区域性金融机构扩大地方的融资渠道。为了保证国家银行的绝对权威,国家中央人民银行应拥有随时检查银行业务、提出撤并行政区域性银行的职权,行政区域性银行的主要负责人的任免实行国家银行和行政区域的双重管理,这样,可以使行政区域具有一定的金融调节手段,既可以缓解地方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金融风险。
金融调节机制除具有宏观调控机制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自身的特征。
第一,金融调节机制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反周期性。它逆货币流通的需要行事。当社会需求过度时,它紧缩银根,适当减少货币的流通量;当社会需求不足时,就放松银根,适当增加货币的流通量,以此调节社会供求关系。
第二,信用的创造性。这主要是指货币的乘数效应。资金在流通过程中会被反复运用。借贷,一笔原始存款经过放贷可以派生出若干倍的存款。中央银行这个最初的贷款者,通过对基础货币的调控,会倍数地放大或收缩货币流通的总量。
第三,利率的传递性。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之间在利率上有一种传递效应,即专业银行为了自己的利益,会自动地根据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来阔整自己全部贷款的利率.因此,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对专业银行的利率,来影响专业银行利率,进而对整个社会的货币流通进行调节。
金融调节机制对流通过程进行调节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计划调控方式
这是指中央银行通过综合信贷计划和现金计划的编制与实施,对货币流通进行调节。各专业银行的信用资金都要纳入综合信贷计划,由中央银行平衡。中央银行并审核各专业银行的信贷汁划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计划。以此有计划地调控货币流通总量,促进货币的合理流通。
2.准备金调控方式。
这是指各专业银行必须按法定的存款准备率,向中央银行交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则通过存款准备率,来调控各专业银行可动甩的资金数额,进而实现对社会货币流通的调节。
法定存款准备金最初是为了确保银行付款能力而设置的,后来演变成调节市场信用和货币流量的重要手段。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降低存款准备率,来扩大市场货币流通量;可以通过调高存款准备率,来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同时,还可以对不同性质的存款确定不同的准备率。中央银行还可通过存款准备金制度,调控:各专业银行按照不同的类别确定贷款投向不同的部门或企业,改变货币的流向,调节社会供求结构。
3.利率调控方式。
这是指中央银行拥有一部分利率的调控权,如确定放开哪些,利率,调控某些利率的浮动范围,调整再贴现或再贷款的利率.等。通过利率的提高或降低,来紧缩或放松银根,灵活、有效地调控货币流通。
4.上市场业务调节方式。
这是指通过在市场上买卖债券,来实现对流通的调节。中央银行根据计划期内货币流通量,市场利率等情况,机动灵活地买卖金融债券。中央银行出售债券.可以减少市场流通资金,收回债券,可以增加流通资金。
此外,金融机构还可以采取特别存款,限制巨款贷款,“窗口指导”等方式,对货币流通进行调节。
为了有效发挥金融调节机制的作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实施中间目标管理。
金融调节机制的总目标,是谋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在总目标与金融工具的直接目标之间,有一个较精确的,数量化的中间目标,即货币供给总量和贷款总量。这个中间的目标管理,就是通过金融调控,努力实现有利于发展流通和国民经济的信贷总量的“笼子”。
实施目标管理首先要正确地确定目标。为了制定正确的金融调控目标,需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金融预测,而不是主观意断。可依据市场货币需要总量、预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市场银根松紧等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有利于稳定货币,促进流通发展的“笼子。
2.完善金融调控技术。
过去我们的金融调控技术比较直接、单一、僵硬,主要依靠直接的指令陆计划和行政手段,不重视派生存款和结构调整,因而金融调节机制的作用不能很好发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改善金融调控技术。除了计划手段之外,还应充分利用利率调节机制,开展市场业务,注重信息研究,采用电子计算机管理技术等,以形成多样化的、灵活机动的金融调控技术体系。
3.建立有良好传导性能的专业银行系统。
金融调节机制的作用,主要是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调控手段,去调整专业银行的行为,专业银行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去调整企业的行为.以实现金融调节机制的调控目标。这样就形成了中央银行——专业银行——企业这样一个金融调节机制传导系统。其中专业银行是传导系统的中介。金融调节机制的运行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银行传导性能的优劣。
优良的专业银行传导系统,应该是责权利相结合,内有动力,外有压力,既能自主经营,又能很好地传递中央银行的金融信号,有效地调节企业流通行为的能动体系。建立这样的体系,需要通过改革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