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旅游交通业是实现旅游者空间移动的各种交通工具、手段和服务的集合,特别是旅游交通要满足旅游者安全、方便、快捷、舒适、价廉等方面的需求,要求旅游交通业不仅要具有一般交通运输的功能,还要具有满足人们旅游需求的功能,并在交通工具、运输方式、服务特点等方面都形成旅游交通业的特色。因此,旅游交通业也是旅游经济的组成部分,没有发达的旅游交通业就[1]
旅游交通业依托运输设施为旅游者提供空间移位服务,并通过这种特殊的无形服务产品的生产、交换、消费创造经济产值,因而是一个新兴的交叉性、服务性经济产业(见图)。
(一)交叉性
旅游交通业是为适应旅游业发展的特殊需要,从公共交通运输业中衍生而成的新兴产业。一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航线等,与公共交通运输业密切关联。另一方面,它以旅游者为主要服务对象和目标市场,与旅行社、景点、饭店等旅游企业保持着紧密的业务关系,与旅游业息息相关。比如,旅游汽车和游船只能在连接旅游景点的线路和航线上运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行社组织来的客源。因此,旅游交通是介于公共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之间的新兴交叉性产业。
旅游交通交叉性产业性质,决定了它具有优越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首先,旅游交通企业横跨旅游和交通运输两个客源市场,可以兼顾旅游专项客运和高档公共客运两种业务,因而在某一市场需求滑坡时,能够及时调整营销策略进入另一目标市场。其次,旅游交通企业凭借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为旅游业服务,由于传统的公共基础产业具有高度稳定的特征,而新兴的旅游产业具有朝阳产业的特征,因此集“稳定”与“朝阳”双重特征于一身的旅游交通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服务性
与工、农业等生产性行业不同,旅游交通业不生产有形产品,而是提供无形的运输服务,因而具有明显的服务性。旅游交通企业不生产飞机、汽车、火车等产品,而是借助这些交通工具使旅游者及其随身物品实现地理空间的位置移动。这种服务与有形产品一样具有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因而也被称为服务产品或无形产品。
旅游交通业也不同于商品批发、零售等流通性服务行业,它一般不代理有形产品的经销业务,而是经销自己的服务。旅游交通企业不销售飞机、汽车等有形产品,只是利用这些有形产品提供并销售无形的运输服务。可见,旅游交通业比其他服务行业的服务含量更高。
与普通旅客不同,旅游者对旅行生活的舒适性、游览性和个性化有更高要求,因此质量、品种、特色就成为旅游交通服务的核心内容和生命源,从而使旅游交通业的服务性越发重要和显著。
虽然旅游交通企业在客运站场或长途运输过程中也为旅游者提供免费或有偿餐饮、旅行用品、纪念品等有形产品,其中既有旅游交通企业自己生产的,也有为物质生产企业代销的,但这些有形产品的生产与经销只是运输服务的补充内容,是保障运输服务正常进行和提高服务质量的辅助手段。馈赠或销售旅行生活必需品等有形产品,还可以增强旅游者对无形服务的直观感受程度,因此这些有形产品是旅游交通无形产品的必要补充和自然延伸,并不影响旅游交通产业的服务性质。
(三)经济性
旅游交通业通过提供符合旅游市场需求的空间移位服务产品,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完全按照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运作,以追求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为产业发展目标,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而经济性是旅游交通产业的根本性质。
旅游交通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通过提供旅游交通服务,直接赚取外汇和回笼货币;第二,通过输送客源,促进旅游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第三,通过利用既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促进公共交通运输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第四,通过旅游交通专项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成本支出,扩大国民经济总体需求,从而推动建筑、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相关行业的同步发展;第五,通过旅游交通新兴产业的创立和扩张,创造并不断增加就业机会。在我国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以求启动跨世纪经济增长周期的历史性阶段,加速发展旅游交通这一新兴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2]
作为一个服务性产业,旅游交通具有无形性、不可贮存性等服务业运行特征。作为一个交叉性产业,它又显露出季节性、区域性、服务与消费同步性等旅游业与交通业共有的运行特征。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兴产业,它还具有游览性、舒适性、灵活性等自身运行特征。研究和分析旅游交通产业运行特征,有助于找出产业运行的深层次规律,从而为行业管理和企业经营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一、无形性
农业收获粮食,工业生产工业品,它们均具有生产有形产品的产业特征。但旅游交通运输业不产生有形产品,只导致旅游者及其行李的空间位置转移。这种运输服务看不见,摸不着,无法试用,具有无形性特征。无形性增加了旅游交通经营管理的难度,诸如服务质量难以评定,服务产品难以促销,服务特色难以体现,服务纠纷难以解决等。这就要求旅游交通行业管理部门制订严格的行业服务标准和规范,要求企业根据行业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进行各项运输活动,最终通过树立行业和企业形象,增强商业信誉,赢得旅游者的理性认同。
二、不可贮存性
粮食和工业品都可以长期贮存,今天卖不出去可以留到明天再卖,其使用价值基本保持不变。旅游交通运输能力不能贮存,今天的舱位(座位,下同)卖不出去,这些舱位今天的使用价值就浪费掉了,明天的舱位有明天的使用价值。运力的不可贮存性,要求企业制定科学周密的运营计划,建立高效的预订及销售网络,并进行及时合理的运营调度,不断提高客座利用率,才能避免运力浪费,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季节性
受节假日、气候和旅行日程安排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在时间上分布不均,这一现象被称为旅游活动的季节性。受旅游活动季节性的影响,旅游交通运输量也随季节和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明显的、有规律的变化,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比如一年之中的寒暑假进入运输旺季,假期之后一般跌入运输淡季,其余为平季。季节性在运力安排方面给旅游交通企业带来巨大困难,按旺季配置运力会导致淡季运力的闲置浪费,造成经济损失;而按淡季配置运力则会带来旺季交通拥挤,影响社会效益,同时还会造成需求资源的浪费,丧失发展良机。克服季节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必须做到“运力适中、调控灵活、协作经营”,即按平季或各季平均客流量安排运力,通过浮动价格适时调节淡、旺季客流量,与景点、饭店、旅行社等相关企业共同开展常客优惠和淡季优惠等促销项目,维持基础客源,从而实现旺季不旺、淡季不淡、常年均衡的良性运输目标。
四、区域性
旅游交通线路是根据旅游者的流向(流动方向)、流量(旅客数量)、流时(旅行时间)和流程(旅行距离)等因素,集中分布在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以及旅游目的地内各旅游集散、居留、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场所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旅游者首先从各旅游客源地集中流向旅游目的地的口岸城市和中心旅游城市,然后向其他热点旅游城市和旅游区分流,之后才向其他温、冷旅游城市和旅游区延伸。外部旅游交通,统称大交通,是指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交通,决定着旅游者可以进出旅游目的地的总量,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内部旅游交通,统称小交通,决定着能否保持旅游交通热、温、冷线旅游客运量的相对均衡,保证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内正常流动和分流,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将外部、内部交通有机结合,构成便利的旅游交通体系,才能克服区域性带来的热、温、冷线客运量分布不均的弊端,保证旅游者“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推动旅游业持久稳定的发展。
五、服务与消费同步性
工农业的产业运行一般分为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相互隔离的特征。而旅游交通产业只有服务和消费两个环节,而且这两个环节在时间和空间上高度统一,同步进行。旅游交通运输服务开始,旅游者的交通运输消费同时开始:运输服务结束,消费也随之结束。服务与消费的同步性决定了旅游交通运输服务不能进行事先检验,其结果必然是服务质量、意外事故、顾客满意度等难以预测和控制。旅游交通管理、技术和服务人员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严格管理,规范操作,热情服务,才能提高服务质量,杜绝事故隐患,使旅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六、游览性
旅游交通产业运行具有明显的游览性特征。第一,旅游交通客运一般只在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进行直达运输,或在若干旅游目的地之间进行环状运输,使旅游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旅游目的地,或在一次旅行过程中经过较多的旅游目的地,尽量避免走回头路,从而做到“旅速游慢”、“旅短游长”。第二,旅游交通线路,特别是公路和水运线路一般连接若干旅游景区(点),或经过风景、风情特色浓郁的地区,旅游车船多带有宽大的玻璃窗和可调节座椅,以便使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集中参加多项游览活动,领略沿途美景。第三,旅游交通工具富有特色,如具有传奇色彩的东方列车、具有民族特色的羊皮筏、具有地方风格的滑竿、具有现代特征的水翼船等。这些交通工具本身对旅游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能够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求特、求异的心理需要。
七、舒适性
与普通公共交通相比,旅游交通更注重舒适性。旅游列车在车厢设施、服务项目和质量、乘客定员控制等方面,都优于一般旅客列车。旅游车船公司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也是以带空调、音响的豪华型车船为主。旅游者在预订航空交通工具时,也往往选择既舒适又安全的大中型喷气式客机。当今世界豪华旅游交通工具当首推巨型远洋游船,它们一般在7万吨级左右,拥有星级客房、风味餐厅、购物中心和各类娱乐、健身设施,被誉为“海上浮动胜地”。
八、灵活性
普通旅客的出行一般是有往必返,其流量、流时、流向、流程比较均衡和固定,因此公共客运一般采用定期、定班、定线的固定作业方式。旅游者出行的季节性强且随意性大,其流量、流时、流向、流程极不稳定,分布极不均匀,因此旅游交通客运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比如,定期民航班机不能随意变更航线和飞行时间,更不能随意取消和增减班次,而旅游包机则可自由选择航线和飞行时间,并可根据客源状况及时取消或增减包机飞行次数。旅游交通运输的灵活性为运输企业提供了多方位开拓市场的巨大空间,有助于提高客座使用率和减少经营风险。
旅游交通业源源不断地向旅游业输送客源,从而保障旅游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客源输送功能;在客源输送过程中,还能满足旅游者体验各种交通方式的特殊游览需求,具有游览功能;能够连接旅游景点、饭店、餐馆、商店和娱乐场所等旅游经营单位,具有旅游产品组合功能;通过运输服务赚取外汇和回笼货币,具有创汇、创收功能;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大量社会富余劳动力,具有扩大就业的功能。
一、客源输送功能
人力、畜力、自然力代步工具使早期旅游活动成为可能,蒸汽机船和火车导致了近代旅游业的产生,航空、公路、铁路、水运、特种交通方式构成的现代旅游交通体系推动旅游业进入现代发展阶段,而喷气式飞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高科技交通工具促成了当代大众国际旅游的蓬勃发展。历史证明,旅游交通是旅游业产生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证。
无旅不成游,异地消费是旅游活动的一般规律,客源市场与消费市场相分离是旅游业的基本特征。只有实现客源与消费市场的有机融合,才能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没有客源,旅游业就失去了服务对象和消费市场,也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旅游交通畅通,旅游者才能“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旅游服务、旅游设施和旅游资源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实现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否则,便会产生旅游交通“卡脖子”和“瓶颈”效应,从而严重制约和抑制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交通业具有为旅游业输送客源的强大功能,因而被称作旅游业的大动脉。
首先,它要承担旅游者在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运送任务,解决旅游者进出旅游目的地的对外交通问题。对外旅游交通一般是中、远距离运输,表现为某一客源地与某一目的地之间的直达往返运行形式,或某一客源地与若干目的地之间的环状往返运行形式,其中国际旅游交通占相当大的比重。
其次,它还要承担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内各交通站(场)、饭店、餐馆、景区(点)、商店、文体娱乐场所之间的运送任务,解决旅游者在目的地内的疏散问题。内部旅游交通一般是近、中距离运输,表现为交通站(场)与饭店之间的直达往返运行形式,以及饭店与餐馆、景区(点)、商店、文体娱乐场所之间的环状往返运行形式。
二、特殊游览功能
旅游交通方式的传承性、多样性和参与性,决定了它具有独特的游览价值。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和地区都有其特色鲜明的交通方式,可供游人观赏和体验,并从中探询人类交通文化的发展脉络。旅游交通方式类型繁多,风格各异,给旅游者留下认知、比较、鉴别的巨大空间,有助于让旅游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相当一部分特种旅游交通方式要求旅游者亲自或参与驾驶,如热气球、滑翔机、羊皮筏等,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和冒险性,为旅游者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开辟了一一块新天地。旅游交通业的游览功能源于其专业技巧与技术,是其他游览景物所无法替代的,因而是独具魅力的特殊游览功能。
三、产品组合功能
旅游综合产品由交通、住宿、饮食、景点、购物、娱乐等单项产品组合而成,缺一不可。旅游交通以其独特的流动性,将其他单项产品串联起来,从而为旅游者提供完整的旅游组合产品。无论团队旅游者还是散客旅游者,都要乘坐交通工具往返于各种单项旅游产品经营场所,实现旅游组合产品的异地消费和综合消费。因此,旅游交通业具有重要的旅游产品组合功能。
四、创汇与货币回笼功能
旅游交通业具有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三重属性,它所提供的高水平运输服务比低水平的公共运输服务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更多,因而包含着更高的商品价值。作为旅游活动的先决要素和旅游组合产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旅游交通服务成为旅游者购买和使用最频繁的消费项目,从而成为旅游创汇和货币回笼的主渠道。2003年,中国长途交通收汇占全国旅游外汇总收入的25.5%,居各收汇项目之首;长途与市内交通两项收入共占总收入的30%,表明旅游交通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创汇的主要渠道。
五、扩大就业功能
旅游交通业是社会化大生产分工不断细化的结果,属于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在其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为社会创造的就业岗位日益增多,对社会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因而具有扩大就业规模的功能。作为一个集资本、技术、劳动密集型于一体的服务性产业,它对高、中、低各种层次劳动力均有较大需求,因此对于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到2004年年末,全国国际旅游业直接从业人数为244.88万人,其中旅游车船公司从业人数为35万人,约占从业总人数的14.3%,仅次于涉外饭店和旅行,成为第三大旅游就业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