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商品流通规模结构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投入商品流通中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数量与质量及其在社会总劳动中所占的比重。流通规模结构是构成流通生产力要素的聚集程度和结合形式以及他们之间的比例关系。
商品流通规模结构可从多方面进行划分。
可把商品流通规模分为:宏观流通规模、中观流通规模和微观流通规模。宏观流通规模是指一个国家范围内商品流通经营要素量的聚集程度,商品流通宏观规模的大小和合理与否将影响一个国家整个范围内商品使用价值的转移和价值的实现,将制约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
中观流通规模是指某一地区范围内的商品流通规模,即在一定区域内投入流通要素的多少及其合理结合所体现的经营服务能力的大小。不同的区域受其历史、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带有自己特色的生产、消费结构和规模,从而使不同区域的商品流通规模水平互不相同。研究区域商品流通规模,其目的就在于探讨不同区域受外部条件限制下其商品流通规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通过区域内商品流通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区域商品流通规模大小与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其他产业的规模水平相适应,并带动区域其他产业的合理调整和发展。
微观流通规模是指商品流通基本经营单位内部投入的流通要素的多少及其合理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经营服务能力。微观流通规模的合理配置是宏观流通规模合理配置的前提。
可把商品流通部门划分为:商品流通企业规模、商品流通组织规模以及商品流通产业规模。
商品流通企业是商品流通活动的具体组织者,作为商品流通的基本构成单位,其投入要素的多少及有机结合所表现的经营服务能力大小,便是商品流通企业规模。
2.商品流通组织规模水平
这一层次又表现为两个方面:
(1)商品流通企业组织在同一地区范围内的联合和集中,比如商业中心区和商业街。随着交通、通讯的发展,城市的辐射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日益成为某一区域内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受自然或历史条件的约束,在其内部必然形成等级、规模不同的商业中心区或商业街。这些商业中心区规模的大小和变化,将影响整个城市商品流通规模水平的提高。
(2)许多商品流通企业在资金、人员、购销、技术等方面的协作组合而表现出来的联合规模。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商品流通的社会化程度愈来愈高,进而促进了流通业内部社会分工、专业化和协作的发展,增强了企业之间的依赖性和相互制约。不同地区范围内许多个别的、分散的、规模较小的企业,必然按照商品流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资金、人员以及购销等方面加强协作,从而表现为联合规模。
这是指一个国家商品流通整体的规模。商品流通产业内所有的投入要素的多少及其有机结合表现出的经营服务能力,应与国民经济整体水平保持适当的比例,并与其他产业和部门协调地发展。
可把商品流通规模划分为商品流通总量规模和商品流通结构规模。
商品流通总量规模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商品流通投入总量规模,其中包括流通资本规模、流通劳动力规模以及流通设施规模;二是商品流通产出总量规模。
商品流通结构规模可以分为商品流通所有制结构和商品流通组织结构。
可把商品流通规模划分为:商品流通实际规模和商品流通潜在规模。商品流通实际规模是指短时期内根据市场供需平衡情况,现有商品流通部门在一定时间内所投入的商品流通资源要素的多少及其表现的经营服务量的大小。商品流通潜在规模是指在将来某个时期内,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改、扩、新建商品流通系统所能吸引的流通投入量的多少以及所能形成的经营服务能力的大小。
商品流通规模结构作为流通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受到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及其结构的制约。这表现在:生产规模决定流通规模,包括流通总体规模和个体规模的比例关系。生产力规模结构的多层次性决定商品流通规模结构的多样性,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要求不同规模的商品流通结构与其相适应。生产规模的技术结构决定商品流通规模的技术结构和发展水平。生产的产品结构决定商品流通企业经营的商品结构,从而间接影响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规模。
商品流通一头连接生产,一头连接消费,其规模既由生产决定,又受消费制约。一般情况下,消费与生产是相互适应的,因为一定社会的消费水平是由它的生产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消费又可能与生产相脱节,或者表现为消费超前增长,或者表现为消费滞后发展。当消费与生产的发展相适应时,流通规模适应了生产的发展也就是适应了消费的需要;当消费与生产的发展不相适应时,流通的规模由生产和消费共同决定。
所谓社会性资本,即社会性间接资本,是相对于直接产业资本而言的资本形态。社会性资本的投资领域主要是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等,他们具有广泛的宏观经济效应和外部经济效果。他们直接制约着各产业的外在经济环境,进而制约着各产业资本的运行状况与运行效果。理所当然地,也直接地制约着商品流通产业的发展状况。如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邮电通讯的发达,会直接推动商品交换空间的扩大和远方市场的开辟,进而促进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及商品流通规模结构的优化。另外,一国工业化进程、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旅游事业的发达程度、社会环境的变迁、民族文化素质的高低等,都会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与制约商品流通规模结构。
商品流通规模就其静态来说,表现为一定时点上的人、财、物等流通生产力要素的占有量及其比例关系。然而,人、财、物的占有并转化为现实的商品流通能力,是在科学的组织条件下实现的。这里所说的科学组织不仅包括微观企业组织的科学化—各要素量的比例相适应,还包括其内在中观结构—行业结构和区域流通结构的科学化,以及宏观流通组织的科学化—商品流通系统的有效组织、商品流通生产力系统的规模结构及商品流通宏观规模的动态调整,行业实现和空间配置等等。
社会经济管理体制与方针政策对各产业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同样地,他们会制约和引导商品流通产业的发展。如在我国,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与限制商品流通发展的方针政策,使我国商品流通规模很小且不断地趋于收缩;流通结构不合理,商品流通职能亦发生异化,商品流转的活动空间极其有限。我国商品流通规模结构的演变
这主要是指国民经济恢复期间。在这一阶段里,初步确定起国营商业的领导地位,国家对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领导。但企业规模则比较小,而且分散。除批发企业和大城市骨干零售企业具有一定规模外,大量的国营零售商店、合作社的规模则是小而散的,大量的私营商业和小商小贩则更加小而分散。这种流通规模和结构,基本上适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这是指1953-1978年期间。尽管这一时期中间有反复,做过一些调整,但从整体上来说,一直沿着追求“一大二公”的思路,不断地调整企业规模,撤点并店,搞合作商店,合作小组一步登天升级过渡,逐步形成“大、稀、少”的商品流通结构,流通网点数量锐减,流通规模结构失调。不仅使商品流通总体的规模与生产不相适应,而且在网点布局和结构上也给广大群众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这是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三多一少”流通模式的时期。在这个期间,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对商品流通规模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整。
衡量商品流通规模结构的指标主要有下述几大指标:
劳动力是形成流通力的能动因素,在流通力水平较低时,劳动力数量是衡量经营规模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在技术密集型条件下,流通手段对于流通能力的提高越来越重要。一个完全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经营管理的流通企业同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商店相比,劳动力少,但流通的商品量和劳务量大。所以,在流通技术水平现代化条件下这一指标难以正确反映经营规模的大小。
流通资料是形成流通能力的物质因素,也是衡量经营规模的一项重要指标。例如,仓库面积和运输工具是储运企业的劳动资料,又是储运企业的劳动对象,可用于衡量储运企业的经营规模;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信息处理机械,可用于衡量信息业的经营规模;营业面积则可作为衡量零售企业规模的指标,等等。
它是流通能力的综合体现。如果说劳动力数量和主要流通资料数量指标是用某一、二项流通因素来衡量经营规模的话,那么流通的商品量与劳务量指标则是流通力诸因素结合而成的。使用该项指标可以克服前两项指标的片面性。比如,用商品销售额标准比用营业面积标准更能正确地反映零售商店的经营规模。衡量流通基本单位经营规模的指标,必须因行业制宜,因地制宜,使之具有可比性。
评价商品流通规模结构是否合理,无论是评价商品流通微观规模和结构,还是评价商品流通宏观规模及其构成比例,都应以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标准。企业的规模,既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而应当以能否产生规模效益为依据。从微观上看,企业总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不断地调整经营规模和经济范围,以充分运用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素,实现规模经营,获取规模利润。从宏观上看,商品流通企业的规模结构受到社会效益的制约,其规模结构要有利于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产生整体效应,其规模结构不能以企业的盈利为目标,而应以能否产生社会效益为选择。
为了便于宏观控制和管理,各国对企业的规模,都有自己的划分办法和控制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规模政策。尽管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制定的标准也不统一,但许多国家对商品流通企业规模的划分都以流通要素的量的估计为标准,划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所以我国也应和国际接轨。这里所说的流通要素,主要是指资金额的大小、营业面积、从业人数、盈利水平等指标分类。有的实行单项指标、双项指标分类法,有的实行综合指标分类法。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划分的办法和标准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