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医疗风险预警

  	      	      	    	    	      	    

目录

什么是医疗风险预警[1]

  医疗风险预警是指对医疗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安全事件或者医疗风险进行监测、汇总、分析、预报,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预警的目的作用是通过预警体系建立一系列防控机制和标准,提高医疗安全质量、改进医院管理水平、防止事故发生、减少纠纷形成、保障患者安全

医疗风险预警的管理方法[2]

  1.组织构建

  (1)成立内科风险管理委员会。由业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质控办、感染管理科等职能科室风险管理人员组成风险管理委员会。其职责是拟定内科系统风险管理目标,审核各专业制作的风险警示录,制定相关的风险管理制度,解决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2)内科各专业成立风险预警管理小组。其职责是收集本专业易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提出防范措施和规范的诊疗流程,总结归纳并制定成本专业风险警示录。

  (3)医护自控互控小组。各科室医护人员组成自控互控小组,根据各专业风险管理目标和风险警示录,规范诊疗行为,认真进行风险评估并严格按照医疗风险警示录进行操作。

  2.风险评估

  剖析医疗风险的性质和发现根源,确认风险性质,进行定量分析和描述,为采取相应风险控制和预防管理对策提供依据。各科对近年来院内院外内科系统发生的医疗风险进行收集、整理及分析,对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归纳。

  3.分专业制定风险警示录

  各科将整理出的风险因素上交质量控制办公室,质量控制办公室按危险操作、危险医嘱、危险药物治疗、危险医患沟通等进行分类,并制定防范措施,汇编成临床风险警示录手册。

  (1)危险操作警示录。各种侵入性检查操作极易导致不可预料的医疗风险。针对胸穿、腹穿、骨穿、腰穿、呼吸机、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术等操作,各科室制定规范流程和具体步骤,对操作中易发生的各种风险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防范措施。

  (2)危险药品警示录。因药物引发的风险是医疗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统计,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的患者占整个住院患者的3%~5% ,有10%~20% 的患者因住院治疗其他疾病而患上药源性疾病。针对各种危险物品,如化疗药品、抗凝药、麻醉药、激素、抗心律失常药物、易致敏药物以及各专业特殊药物等。各科室将本专业特殊药品的常用剂量、用法、副作用、用药观察、易导致的不良反应等内容制定成危险药品警示录。

  (3)危险医嘱警示录。各科室根据自身专业特点总结梳理本科各种特殊医嘱并制定警示录,如各种致敏药品医嘱、输注血液制品医嘱、抢救医嘱、特殊药品医嘱等。

  (4)危险沟通警示录。医患沟通是医疗行为的重要环节之一,由医患沟通不当或者医患沟通不充分引发的医疗纠纷和医疗投诉屡见不鲜。因此,在进行某些重要医患沟通时,如特殊治疗前的沟通、告病重病危时的沟通、长期化疗前的沟通等,应完善沟通的内容、沟通的目的等,甚至采取分级沟通来保证沟通效果。各科室在制定重要医患沟通警示录时明确各项沟通的参与人员、沟通内容、沟通程序和沟通应达到的效果。

  4.风险预警录的应用

  风险管理委员会对各专业风险警示录进行审核,不断完善风险警示录。制作风险警示录并下发至各医务人员,供医务人员学习并在实际诊疗过程中按风险警示录执行。

我国医疗风险预警和防控研究[3]

  我国建国50多年来,先后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建立了一些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有效制度,但这些政策条文散放在各个不同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规章制度中,没有形成专门体系。例如,在医疗风险信息的收集方面,我国先后出台的相关法规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前者第十三条规定:“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第十四条“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后者则规定了更详细的报告内容。这些政策条文为我国医疗机构建立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风险预警防控制度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对我国医疗风险预警防控都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总体上讲,我国深层次的医疗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业内公认的、完善的、全国性的医疗风险监控网络体系,也没有全国性医疗风险数据库和监测调控系统,卫生行政部门尚无法获得全国性的医疗风险实时监控数据,因此也难以及时准确地对医疗风险程度进行评估,更无法实现通过相应的预警机制发布预警信号。

  虽然如此,借鉴其他高风险行业和国外医疗风险预警防控的经验,国内已有学者对医疗风险预警机制进行过理论上的研究探讨,包括在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理论与观点。李一涛、宋坚认为医疗风险预警机制应该包括内、外警两个系统。内警系统是自我约束自我调整的系统,包括自我严格要求、经常自我纠错、正确对待监督、及时进行纠正四个方面;外警系统主要由信息汇集系统、监测分析系统和处理反馈系统组成。许苹等学者则认为医疗风险预警系统由外部支持系统、内部决策系统、数据信息处理系统和预警结果输出系统等分系统构成。尽管学者们对系统分类持有异议,但基本都将信息收集系统、信息分析及评估系统和反馈控制系统包括在内。

  随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医疗卫生机构肩负的责任亦将越来越重大,开展医疗风险预警与防控机制的研究将变得越发迫切。深入广泛地研究国内外医疗风险监管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借鉴其他高风险行业的风险监管与预警机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疗风险预警机制,将会在提高医疗质量、防止事故发生、减少纠纷形成、保障患者安全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地力拜尔,李晓玉,李巧稚.论医疗风险预警对医疗质量的影响[J].新疆医学,2008(3)
  2. 陈莉萍,席祖洋,贾垒,刘晶,何晓雯.医疗风险预警管理在内科临床的应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4)
  3. 程艳敏,刘岩,刘亚民.医疗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