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战略(Information System Strategy,IS战略)
目录 |
信息系统战略是关于组织信息系统长远发展的目标,是为实现组织战略而采取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战略方案。IS战略是组织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信息系统在组织战略规划中的作用是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
一个企业所需要的信息系统应该是具有竞争性的,这种信息系统在企业内部可提高作业的效率与效益,在外部可直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信息系统战略应该是企业整体战略的一个集成部分,否则这样一种战略系统将以一种零碎的方式发展,既不能扩大企业的战略视野,增强对市场的洞察力,也不能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信息系统战略必须包括的不仅仅是单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需要的系统战略,而且还有那些在整个行业价值链上能够改进竞争力的策略手段。通过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交流来改善企业与供货商和顾客的关系。此外,企业还应寻求合作优势,共同分享信息和系统是开放性的关键部分,这种开放性是发展此种合作关系所必需的。
信息系统战略不等同于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企业不应该将其竞争战略仅局限在信息技术上。因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变化使企业通过引进信息技术赢得竞争优势的努力难以实现,除非企业能够确信此项信息技术不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信息系统战略需要与企业的主导文化和突出品性相适应,因此开发合适的信息系统战略需要重视与领会企业的基本特质与内在价值,需要认识企业这一整体各部分的内在关系,需要认清由企业未来战略引出的“预期的”信息系统战略与能够鉴别企业积极要素和消极要素的“现实的”信息系统战略的区别。信息是开发信息系统战略的关键因素,对企业战略成功的衡量需要并且只有通过相关信息的识别才能实现,这种信息构成了信息系统战略的基础。信息系统战略应该充分注重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正式和非正式的信息流。
目前对信息系统战略结构的研究主要是运用框架(framework)这一工具。框架是一种概括性模型,它揭示信息系统战略的组成要素和结构关系,说明信息系统如何适应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目标。目前,这一领域所提出的框架种类较多,但框架的范围和作用比较模糊,更缺乏系统组织,使应用者往往无从下手。Ead提出了一种将各种框架合理组织的框架,该框架由意识、机会和位置三类框架组成。
1、意识框架
意识框架在观念层次和战略高度指明信息系统对于获取战略优势的作用,它提供行业级而不是企业级上的远见和洞察力,促进企业提高意识,显示企业改革运作模式的价值,在特定的行业环境下,帮助企业建立合适的信息系统战略。意识框架是主要的教育性工具,它促使企业更具战略性地进行思考,激励企业的创造性思维和质疑,为企业更好地利用管理信息来提高效率,通过信息系统为提高竞争力奠定基础。意识框架由重聚焦(refocusing)框架、影响模型和范围模型三部分组成。
重聚焦框架研究企业应用信息系统的潜在性。其中的一种研究工具就是Benjamin等人的战略机会框架,利用这一工具可从企业的生产、管理、顾客三个关键业务领域的信息系统中挖掘支持企业竞争战略的有利机会。重聚焦框架不仅关注新的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的机会,而且还重视企业对现有信息技术更有效的开发以改进作业管理并提供战略管理信息。影响模型研究信息系统对企业竞争位置的影响和作用。
它利用Porter的总体战略模型在行业范围内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以此目标为依据来分析信息系统是否能够改善企业的竞争位置。范围模型利用行业信息研究企业的战略潜在性,确定企业信息系统在本行业中所涉及的战略范围。信息强度矩阵是适于这一模型的有效工具,它可确定信息系统是仅关注于改进企业内部的作业效率还是应更多地集中于企业外部的竞争。
2、机会框架
机会框架使企业能够从信息系统的应用中发现适当的战略机会,它更多地集中于企业的细节分析,包括对当前的竞争环境、业务活动中的信息流和可获得的技术机会等方面的分析,通过分析确定信息系统应用于企业的哪些领域可获得机会提高竞争力。Porter的价值链和五种竞争力模型在挖掘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潜力上具有重要作用,它们提供了有效工具来突出企业的关键战略领域,在这些领域中企业可通过应用信息系统获得收益。机会框架由系统分析框架、应用研究工具、适用于框架的技术及业务战略框架四部分组成。
系统分析框架研究企业内部的信息流,价值链方法可有效地分析企业各业务环境中的信息流;应用研究工具帮助确认企业业务中可能从信息系统中受益的特定应用领域;适用于框架的技术用于分析信息系统是否支持企业的战略需求,是否具有增加企业效益的潜能,是否会带来企业组织模式上的变革;业务战略框架研究企业各业务领域可能出现的战略机会和从信息系统中获得竞争优势的潜在性。
3、位置框架
位置框架用于帮助企业管理者在充分了解信息系统目前地位的情况下,更好地规划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它研究现有信息系统对企业业务活动的重要性,检查企业当前信息系统各部分结构的关系及利用情况,确定信息系统是否具有有效性。这里同时要重视的是信息系统的管理问题,研究这一管理对信息系统的价值是起增加还是抑制作用,对新的信息技术是否具有较强的吸收和应用能力。位置框架包括程度框架、空间框架和时间框架三部分。
程度框架研究信息系统对企业不同业务活动的重要性并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和应用。MeFarlan—McKenney的战略格(strategic grid)方法为同时考虑面向企业战略方向的现有和计划的信息系统的价值提供了工具。程度框架还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组织结构为适应信息系统所需要的变化。空间框架主要研究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管理主体的问题,是独立自主还是业务外包,是在企业内设置独立的信息系统部门,雇佣专业人员开发企业的信息系统,还是在企业内不设专门的信息系统部门和人员,从信息系统的购买安装到运行维护,都依靠企业外部的专业公司。时间框架研究信息系统的发展问题,帮助企业识别在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的各个不同阶段需解决的主要问题。Nolan的增长阶段模型可应用于此来确定企业信息系统当前所在的阶段位置,帮助企业在战略性地使用信息系统之前明确有关的问题。
1、信息系统战略开发方法
Blili和Raymond于1993年提出了一种开发信息系统战略的方法,它采用一个自顶向下(top-down)的过程,将企业领导者作为关键因素,并采取战略性观念。
这一方法强调了来自信息技术的竞争优势,其目的是识别能够为企业提供战略优势的信息技术。Blili和Raymond方法的力量在于认识到企业需要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在行业供应链中进行整合的一种工具,除这个更具战略性的目标外,他们还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成本最小化控制中的作用。
Blili和Raym ond认为,影响信息系统战略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
为了成功地使用信息技术从而产生竞争优势,这些问题在信息系统战略开发中应该被重点提出。
然而,这种方法在注重了“硬性”的信息技术的同时,忽视了一些“软性”的因素:将信息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来考虑,要比信息技术本身更重要。必要的话,信息系统战略还包括对企业组织结构的改变以改善信息交流,而这不可能总是以信息技术作为它的支柱。此外,通过在价值链中规范企业所交换的数据,信息能够成为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
2、信息系统战略评估方法
信息系统战略定位方法(STRategic Orient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STROIS)是评价信息系统战略的一种工具,它建立在商业企业战略定位(STRtegic Orinentation of Business Enterprises,STROBE)研究基础之上,衡量企业内信息系统组合的战略定位,即现有信息技术的部署和使用对企业战略和业务活动支持的程度。
评估信息系统组合的战略定位是研究者们能用来评估信息系统战略很多方法中的一种,
信息系统战略定位方法借鉴商业企业战略定位的方法,使用八个指标来评价企业信息系统战略的成效。
通过这八种标准来衡量信息系统战略能得到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结果,但是也有些复杂。一个给定的信息系统能否提供八个方面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支持,其评估和鉴定是困难的。评价者要想依据这些标准有效地衡量和评估企业目前的信息系统战略,就必须检验企业信息系统组合的每一个重要部分,同时还要考虑信息系统为企业的进取性、分析性、创新性等八个领域提供支持的具体程度。
由于可从一个较宽泛的角度考察企业战略定位的多个方面,因此可使用相对少量的定位标准来衡量评估企业信息系统战略,信息系统战略定位的八种标准能够被描述的更简略。简化了的标准主要有四种:活动(Action)、分析(Analysis)、盔甲(Armour)(或防御性)、预期(Anticipation)(或未来的定位)。企业中一个特定的信息系统可以支持企业战略定位的多个方面(如前瞻性和创新性),然而这个信息系统会比较清楚地归到这四个类别中的某一个。这个不太复杂的四维视角虽然会降低对信息系统战略衡量的精确性,但是却提供了一个实用的、简洁的信息系统战略评估方法。由于所划分的四个类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互斥性,以此为基础的衡量方法自然减少了共现性和冗余性。
信息系统支持公司未来的定位,即预期;信息系统支持公司防御的定位,即盔甲。这些与信息系统支持公司的未来性是非常相似的。信息系统支持公司的分析是一种综合的因素.这种综合的因素表示信息系统被用来支持风险的规避和提供更通用的分析支持,它显示了为风险规避提供支持的信息系统也能够促进其它的更详细的分析。例如周期性的方案综述等。信息系统支持公司的活动是一个由多方面组成的因素,这些方面主要来自信息系统支持企业的进取性、内部防御性、创新性和前瞻性。
被简化的信息系统战略定位模型描述了一个相对更简单的信息系统战略定位。一个给定的信息系统很可能在某一个方面为企业战略提供实质上的支持,这使得评估信息系统战略的工作变得更容易和直接。对于信息系统组合中的每一个系统,只需简单地评估其是否为企业的活动、分析、预期和盔甲提供支持。为了检验信息系统组合的完备性,有关人员只需简单地检查系统与四种指标的联系。例如:创建一个二维矩阵,在一维中列出四个类别,在另外一维列出各个系统,这样矩阵就提供了目前信息系统状况的概要。
总之,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的角度看,信息系统战略都有它们自己的位置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ISSP)是企业战略规划的有机组织部分,是关于信息功能的目标及其实现的总体谋划。从功能划分的角度来讲。企业信息系统战略是一类独立的战略;从信息功能实现的角度来看,企业信息系统战略又必须与企业战略相融合。企业信息系统战略描绘了企业未来的信息化的蓝图,并描绘了如何获取与整合这些蓝图的能力。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是将信息技术/信息系统融入组织中以促进组织的成功管理并提高组织竞争力的过程。特别是最近随着人们对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越来越感兴趣,ISSP被广泛地认为是执行成功的电子战略的有效方法。最近关于信息系统管理问题的调查研究表明,改善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依然是IT/IS 管理人员和企业高层管理者所面临的焦点问题,并且也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关于信息系统研究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