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网络动员是针对于某一利益诉求, 以互联网为媒介, 面向网络某“准群体”, 广泛传播信息, 以达到预期目标的社会动员手段。
网络动员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高速快捷的网络环境使得现代人利用网络实现顺畅的交流, 以至促生出新型的社会动员渠道。参与者将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结合在一起, 在网络中借助微博、微信等工具进行组织与传播, 进行没有空间障碍的交流, 影响到更多的个体加入到活动中, 形成网络动员。[1]
网络动员是人们利用网络虚拟空间传递信息、沟通联系、认知建构和发动动员以达到目的的行为过程。这一含义强调:
2、网络动员能否实现虚实转化,关键在于受众对信息的讨论,认知建构。
3、网络动员具有层级递进性。[2]
(一)网络动员的主体: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或个人
动员主体指的是动员活动的发起者或组织者,动员主体具有能动性,在动员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他们担负设定动员主题,决定在何时以及采取何种方式发起动员的工作。
(二)网络动员的客体:团体、组织成员或个人社会成员
动员客体是动员主体所引导和激励的对象,是动员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一般是分散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客体的结构性属性对动员活动的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例如他们的文化层次、思想水平、社会参与热情等。
(三)网络动员的本体:网络公共事件
动员本体是指动员主体发起、组织动员活动所围绕的中心议题,即由现实社会矛盾引发的网络公共事件。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处于矛盾多发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的爆发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加上我国网民规模的逐年增加,因此网络公共事件的发生越来越频繁。
网络动员的特点在于动员地点在网络上,这一因素决定了网络动员的主题易受网络中其他观点的影响,在动员过程中非主动动员人数占多数,这些参与者的不确定性与信息传播速度之快,导致网络动员一旦发展起来就会难以控制。网络动员的特点如下:
第一,动员主体不唯一。
动员的过程即传递信息,影响更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网络动员活动中人人都可以作为独立的信息源,可以以独立的身份在网络上发布信息,他们的身份没有严格要求,发布的信息没有内容的限制,也不一定为发布的信息负责任。而这样的便利条件也为网络环境埋下了隐患,同时也给网络管理者造成了工作上的困难。
第二,动员内容的多样化。
现实社会动员往往是正面的,动员内容围绕着社会文化体制建设而展开的,体现当下社会发展的重点,突出当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而网络动员所在的网络平台具有的开放性,信息内容的海量化,信息交流的无障碍的特点,使得网络社会动员既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同时非主流甚至反社会的内容也存在其中;既有社会兼容的部分,也有社会所不容的部分。
第三,动员组织的即时性。
网络信息传播速度之快也决定了网络动员的“即时性”,事件的发布,动员的形成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组织形成数量庞大的动员队伍,还能强化与事件参与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并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实时实地的了解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情况。
(一)以论坛倡议为代表的传统生成途径:电子公告牌(BBS)、贴吧
(二)以博客为代表的Web2.0生成途径:(微)博客、其他个人主页
(三)以聊天工具为代表的网络通讯工具生成途径:QQ(群)、电子邮件
(四)以“人肉搜索”为代表的“另类”生成途径
(一)按动员主体身份不同分为:官方动员和民间动员
1、官方动员是指动员活动的发起者是政府或代表政府的组织,利用网络争取网络舆论的认同以形成共识,进而实现动员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效果。
2、民间动员主要是由社会公众或一些非官方社会组织发起的网络动员。动员组织者为了实践自身或组织的利益或理念诉求,在网上发起呼吁,以寻求网友的支持,改善一些社会行为,实现个人或组织本身的利益目标。
(二)按照动员客体参与形式来分,网络动员可以分为号召性动员和自发性动员。
1、号召性动员是指一部分网民有目的地通过社区、论坛等网络平台进行发帖、投票,以此进行组织和动员而引起的网络动员活动。
2、自发性动员指的是现实空间或虚拟空间某个信息传播后,某些网民在网络上发表意见或看法,这些意见和看法随着信息中涉及事件的进程渐渐发展成为网络动员活动。
(四)按动员本体性质分为:社会救助动员、民主监督动员、道德规范动员、民族抗争动员。
1、社会救助动员。通过在网络.上发布某些公众遭遇的生活困境或不公平待遇信息,寻求社会关注,聚集民众力量推动事件解决。
2、民主监督动员。社会事务管理、实现民主监督的格局已然形成。民主监督网络动员的形式主要表现,为网民对官员个体或政府组织的失范行为进行曝光,在网络上形成对政府公信力进行拷问的舆论,以实现民主监督权力。
3、道德规范动员。公众在各个领域的道德失范行为常有发生,因此为维护公共道德标准,对现实社会或网络空间伦理道德失范行为的批判,也成为网络动员的主要形式之一。
4、民族抗争动员。针对我国与其它国家间利益冲突触发的动员活动,这类动员-般是由历史、文化、领土等之间的纠纷,引起网络上大规模的相互诋毁和征讨。
网络动员往往从总体上推动了冲突的扩散,改变了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的博弈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强者对弱者的控制。
网络动员不仅加速了冲突的扩散,它往往也会导致冲突的升级。它一方面可以缩短了冲突的周期,另一方面则有可能强化了冲突的激烈程度。互联网是滋生和培养各种谣言的最好土壤,互联网在加快了各种信息的传递与沟通的同时,也面临各种虚假信息的困扰,这种虚假信息极有可能增强了冲突的强度和烈度。
1、动员受众广、效率高
网络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信息传播机制的变革速度,主要表现在传播和获取信息方式的变革两个方面。首先,随着(微)博客、微信等自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的所有参与者都有发言的权利,人人都有传播信息的麦克风,这种便捷的上传信息渠道,使得网络信息的来源更加丰富,网络传播内容以核裂变式速度增长;其次,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出现,使得网民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网络信息的传播率和到达率也得到保障。网络工具的个人化与大众性,使动员活动拥有相对传统动员而言更为广阔的动员客体。由此,网络动员在信息扩散、动员范围方面具有了以往动员活动不可比拟的优势。
2、动员途径多且受时空限制较少
由于网络的大众化与便捷性,网络动员活动所需的资源少、准入门槛低,动员主体只需一台联网的电脑或移动终端便可以实现一次网络动员。在网络动员中,参与者可以利用的动员途径种类众多。他们通过在网络社区论坛和媒体网站评论区上发帖,这些带有动员信息的帖子在网络上或被其它组织、个人转载,或通过即时通讯工具等方式传播,原始帖的信息和包含一些网民对意见、看法的信息通通在网络公开发布,这种类似“蝴蝶效应”的传播方式无疑会引起更多网民的关注,响应动员主体的号召。而且与传统型社会动员较多利用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动员途径相比,网络动员途径所受的时空限制较少。
3、动员参与者之间互动性较强
网络动员过程具有了交互性的特征,被动员者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动员信息,他们不但有了主动选择信息的权利,而且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发表对相关问题的意见、看法,形成与媒体、网民的观点碰撞和意见交流,在网络上形成强大的舆论,使网络成为一个“观点的自由市场”。网络动员的整个信息传播过程都是双向交互式的互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动员者和被动员者之间的隔阂,避免动员的负效应。
1、缺少专业化、组织化因素
首先是动员主体的不确定性。网络动员活动有其特定的动员主体,或者称之为动员发起人、组织者,但网络动员主体又与其它动员主体有明显的区别。在网络动员过程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者,而只是出现阶段性的策略化的领导者,他们因为与动员议题存在着地缘上的接近性或认知上的统一性而临时性地担负其了发起者和倡导者的角色。
其次是动员客体的动态性和模糊性。在网络动员活动中,动员客体被集结成一个特定的群体,虽然这个群体是现实社会的延伸,但与现实社会群体相比,群体较少具有组织化结构,群体成员更大程度上不具有共同的身份,相互认知度和认同感不强,成员之间的交往具有非持续性和非紧密性的特点。
总之,由于缺乏专业化、组织化因素,网络动员很难形成对动员参与者的约束与限制。这种“弱组织化”形态下的动员活动参与者,只是一种暂时的、松散的联盟,待动员的活动结束之后,这个联盟也就随之解散。
2、动员的隐蔽性和复杂性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特征,网络动员参与者之间存在的现实生活中身份、角色的差距被隐藏,甚至是重构。这些形形色色的社会成员以符号化角色在虚拟空间交往时,并不需要表明现实身份,这种“去个人身份化”的动员信息交流参与者大多数都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使他们能够更自由地表达意见、释放压力同时也承担着网络言论和信息传播行为与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脱节的风险。因此在某些不良动机支配下的网络动员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社会秩序,造成消极影响。
网络动员过程中参与者身份隐蔽性,不可避免造成了动员活动的复杂性。网络动员中存在劝说者、旁观者和行动者三类人群,这三类人群之间的互动对动员的效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虚拟身份的“保护”下,他们的互动过程中对自身言论和行为与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认识不清。这种特征使得网络舆情的发展具有复杂性、极端性和不确定性,也为人为地制造网络舆论提供了条件,这是动员活动中非理性情绪和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