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市场国际化

  	      	      	    	    	      	    

市场国际化( Market Internationalization )

目录

什么是市场国际化[1]

  市场国际化一般是指一国的市场经济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的过程,即市场中的生产经营活动超越国界的界限,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一部分,使得原来一国性的市场变为适应国际上通行规则的国际性市场。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于市场国际化这一概念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这是由于市场本身的定义就很宽泛,使得市场国际化的概念范畴也过于宽泛。

市场国际化内涵[1]

  与市场国际化相关的理论主要有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投资理论等,涉及一国对外开放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问题。然而国外有许多学者从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角度出发,即从微观层次去研究市场国际化。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批北欧学者如瑞典的约翰森、威德尔希姆、瓦伦以及芬兰学者卢奥斯塔赖尼恩等人以企业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国际化阶段理论。他们认为,国际化是企业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发展的渐进演变过程,这一发展过程表现为企业对国外市场逐渐提高承诺的连续形式。英国学者斯蒂芬·扬认为,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所有活动方式,这些活动包括产品出口、直接投资技术许可、国际分包工程等。

  西方学者之所以更多地从微观层次研究国际化问题,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市场本身就处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之下。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相对而言处于逐步开放、逐步走向国际化的过程,所以更关注宏观层面的市场国

  际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外贸易、吸收外资和引进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市场经济体系已从封闭型经济开放型经济转变。在此背景下,我国学者也开始关注中国的市场国际化问题,关于市场国际化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

  (1)市场国际化就是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过程。王俊豪(1995)认为,“我国对外开放包括引进外资和对外贸易、对外直接投资这两个方面,其结果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渐融为一体。因此,对外开放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市场国际化的过程。”

  (2)市场国际化就是商品与要素的流动超过国界,各国民族市场相互融合从而逐渐形成统一的世界大市场的过程。谷克鉴(1995)指出,“市场空间扩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市场空间扩展一般沿着地方市场趋向统一形成国内市场、统一民族市场相互融合实现市场国际化的历史轨迹渐进式实现。”

  (3)从宏观层面上看,市场国际化就是一国经济的不断对外开放以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步融为一体的过程。齐兰(1998)认为,“市场国际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商品进口、外资引进为特征的内引型市场国际化;一是以商品出口、对外投资、对外技术合作作为特征的外推型市场国际化。”

  综上所述,市场国际化问题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来理解。从企业微观层面看,市场国际化是指企业经营的国际化;从国家宏观层面看,市场国际化主要是指国民经济的国际化。因此,市场国际化可看作是一国市场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的宏观概念,中国的市场国际化也就是中国经济融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包括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国际市场国内化两个方面:前者指国际商品和生产要素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包括我国的进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引进;后者指我国商品和生产要素“走出去”融人国际市场的过程,包含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等。

中国的市场国际化[1]

  对于中国而言,经济全球化是指我国经济活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国内走向全球,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市场国际化的过程。全球经济越来越一体化,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和国内市场与国际大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我国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了我国的市场国际化。

  1.全球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的对外贸易

  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先导,并成为当今经济全球化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展,已由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的制度性开放;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促使其他国家更加开放,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国际贸易。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我国积极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促进多边贸易体系更趋完善,这必将为我国扩大商品出口、发展服务贸易提供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

  2.投资外向化使我国有机会更多地从外部引进外资和技术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机会,使我们能有机会更多地利用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现代经济的发展表明,一个国家仅仅单纯依靠本国的力量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能源,才能为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这一国情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一切有利条件,弥补这一缺陷。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由于各国间经济合作的广泛开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的速度大大提高。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正在把传统工业和技术成熟的一部分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即使是某些高技术产业也在谋求扩大和加强国际合作。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引进和吸收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机会。在“引进来”的同时,我国一批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开始走出国门,积极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3.科技全球化促进了我国的技术贸易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出现了科技全球化的浪潮和趋势。科技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的一个外在表征,是各国政府、跨国公司以及相关组织乃至个人在科技方面的竞争、合作和相互影响、协调发展的趋势和过程。其内容和表征主要包括:一是科技人才自由流动的全球化。阻碍科技人才流动的一些因素正在失去作用,科技人才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培养和使用变得更加容易。二是研究与开发(R&D)资源配置的全球化。R&D配置的全球化使得原来分散在各个企业的研发优势和生产要素得以重组优化,进而降低了研发成本。三是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及利用的全球化。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技术和人才,特别是为了发挥技术上的互补性和规模性,降低R&D成本,强强技术合作有逐渐增多的态势;同时,技术的利用和开发也有走向全球化的趋势,科技研究成果的应用将是全球性的。四是科技活动的制度安排全球化以及科技成果分享的全球化。人才自由流动、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的全球化以及科技活动制度安排的全球化,使得我国的国际技术交流和技术引进更具有便利性,为提高我国的研发能力和“后发优势”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也使我国的产业发展面临风险与挑战。由于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拥有经济、贸易、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主导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所获得的利益必然多于发展中国家,这也加大了我国在世界性市场竞争中的难度。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总体而言仍然没有改变数量扩张型的粗放增长方式,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出口商品所占的比重不高,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立国际品牌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国内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国际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我国对国际资源的控制力却很小。此外,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我国在很多领域与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贸易摩擦持续增加。今后,这一趋势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将会进一步增强。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统一的、规范的市场经济的历史过程,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将毫无例外地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然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充满着各种矛盾,其直接效应便是国际竞争的加剧。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中,以现有的工业能力和人力资源优势为基础确立和巩固自身的国际竞争优势,逐步增强中国工业的总体实力和产业技术水平。

市场国际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1]

  (一)市场国际化对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开放主要包括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其结果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逐渐融为一体。因此,对外开放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市场国际化过程,这不仅推动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改变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提高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市场国际化对我国产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外贸易的发展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外贸易有利于各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获得比较利益,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在于:资源、商品、劳务的出口对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国内紧缺资源、劳务的进口则可以弥补本国生产该类商品的产业不足,同时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进口对开拓本国市场、为本国发展同类产业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推动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规模的扩大和商品结构的升级,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其中,加工贸易和高技术产品都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表明中国的产业已经较大规模地参与了国际产业分工;加工贸易创造的大量顺差为进口先进设备提供了条件,有利于促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初级产品、一般加工产品出口和投资品进口的对外贸易结构,促进了国内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转移,进而推动了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和工业化进程,从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2)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大大加快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在全球化的时代,跨国投资对东道国的主要贡献,早已经超越了弥补资金缺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跨国投资带来的先进技术、管理、人才和国际市场网络,对于深化东道国参与国际分工,提高东道国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的大量外商直接投资的贡献有目共睹,主要体现在对GDP增长、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出口和提升出口商品结构、增强研究与发展能力等方面。以制造业为例,对外开放二十多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早期的纺织、轻工、玩具等传统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电子信息、机械化工、制药等产业为主,尤其是IT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在推动我国成为IT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技术转移效应方面,外资企业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对员工的培训为我国积累了人力资本,与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推动了本土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改善经营效率,而且外资企业在当地的零部件采购和配套生产,促进了相关技术的外部扩散,提升了国内最终产品的制造技术水平。

  (3)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市场国际化为我国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潜力。规模经济要求企业必须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增加。如果企业只在本国市场追求规模经济,就会受到国内资源、产品需求等方面的限制,而市场国际化拓展了发展空间,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市场国际化对于缓解国内资源短缺矛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出口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我国政府提出的“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迫切要求。通过“走出去”,我国在境外形成了若干个原油和矿产资源生产基地,获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油气、矿产资源和木材等。我国企业在境外从事家电、机电、纺织、服装、轻工等行业的加工贸易,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同时,我国企业“走出去”,在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济合作,有利于东道国发展经济、创造就业、增加税收等,促进了我国的对外关系发展。

  (二)市场国际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与政策建议

  如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但同时,在市场国际化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有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我国已发展成为一个对外经贸大国,但还算不上是一个对外经贸强国,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还有许多差距,主要表现在:服务贸易发展滞后于货物贸易,出口商晶中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的比重偏低,外资企业是出口高速增长的主力军,加工贸易占半壁江山,贸易条件持续恶化等问题。这样的贸易结构表明我国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较低,出口能力及其增长潜力还远没有得到发挥;贸易条件随贸易数量增长和结构高度化而恶化,说明我国的比较优势面临着向高级化转换的需要,同时也反映出外资企业主导的和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的出口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出口商品结构改善所带来的收益。另一方面,我国对外贸易以扩大出口为主要目标的粗放型发展战略既遭受国内资源瓶颈,也在国际市场引起广泛的贸易摩擦。

  因此,要实现我国从一个贸易大国走向一个贸易强国的目标,关键在于优化贸易结构,改善贸易条件,增加贸易收益。这就要求我们在强化中国现有外贸出口比较优势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和出口渠道多样化,提高一般贸易方式和自主品牌的出口比例,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和中间品的进口替代,鼓励进口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发展,培育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高科技产业,从而在开放竞争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2.加强对外资的产业与区域布局引导

  在产业分布和区域分布方面,外商投资的结构性倾斜十分突出。总体来说,如果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与东道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要求相吻合,就有利于促进东道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反之,则会加深东道国产业结构的失衡状况。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偏小,第二产业过度扩张,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而外商直接投资在产业分布上过多集中在制造业,服务业吸引外资不足,不仅没能缓和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偏差,还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外商对我国直接投资在三次产业内部,也呈现出不平衡的特点:在第一产业内部,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投向农业尤其是种植业。在第二产业内部,制造业仍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在第三产业内部,外资大部分流向了商业房地产等利润较高的产业。此外,在区域分布上,约90%的直接投资集中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吸收外资明显不足。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来华外商投资的产业与区域布局引导:在产业结构上,应该及时修订现有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从产业价值链角度细化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外商投资到附加值更高的生产环节上,如为生产服务的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活动、研发、资本与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制造等,而不是简单地归类为高新技术产业之类。在区域布局上,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不应完全照搬沿海地区的模式,因为内陆地区不适合发展沿海地区模式的加工贸易,而是应该在内陆地区选择少数基础设施较完善、交通区位良好、人力资源或自然资源较丰富的地区,设立特殊经济区,引导外商开展符合区位优势条件的制造业或发展服务外包。

  3.处理好利用外资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对于东道国而言,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具有技术的“溢出效应”,也有“挤出效应”。挤出效应主要表现为争抢本土企业的研发骨干人才、抬高研发成本、削弱本土企业的独立研发能力甚至压迫本土创新企业的生存空间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外商不仅在中国投资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制造能力,在华建立的研发机构也增加较快,研发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迅速提升。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并不断提升研发机构的水平,一方面提高了利用外资质量和加大了技术扩散效应,另一方面也增加产业技术的外部依赖性。

  这就产生了处理好利用外资与自主创新关系的问题。大力提倡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国家,是我国在新世纪提升国力的根本。但是,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研发,而是要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低成本、高效率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实践证明,外资企业对自主创新具有“溢出效应”,所以我们不应将自主创新与利用外资对立起来。在开展自主创新时,要充分发挥外商投资企业的“溢出效应”。为此,要继续鼓励外资企业在华开展更高水平的研发活动,鼓励外资企业加强与本土企业、教学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鼓励高素质人才的流动。

  4.处理好利用外资与经济安全的关系

  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东道国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东道国产业造成经济自主权的某些损失。例如,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创汇,有利于一国的汇率稳定与金融安全;另一方面,外汇过多也可能导致货币发行过多,推动通货膨胀泡沫经济,威胁宏观经济稳定。在一些战略性行业,如果龙头企业大量被外资企业投资,也可能会对国家经济安全带来威胁。目前,独资和控股经营已成为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主要形式,跨国公司在部分行业依靠巨额资金、品牌优势和技术投入形成的垄断状况比较突出,对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经济安全带来消极的影响。

  因此,在市场开放过程中我们有必要正确处理好利用外资与经济安全的关系问题。首先必须把握好开放的进程与力度,加强外资对我国战略性产业进行投资的风险评估,监控可能发生的风险,完善外资并购法规等相关法律制度。同时,要深入研究外商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两面影响,防止过分强调经济安全,不能借此否定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政策,从而丧失发展机遇。

  经济安全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国内经济发展问题。过去我国一方面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在吸收外资时给了外商投资企业许多“超国民待遇”,另一方面为保护本土企业和维护产业安全又对外资企业设置了一些“非国民待遇”。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协调内外资关系、建立平等竞争的统一大市场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决定将实现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即“两税合一”),这标志着我国对外资企业实行普惠政策的终结,是经济发展新时期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才是保证我国经济安全的根本出路。

  5.“走出去”的机遇和挑战

  在全球市场一体化背景下,如何应对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竞争挑战也已成为我国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经济全球化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大了国内市场的开发程度,这就给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挑战。

  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许多行业的国内企业已经积聚了一定的后发优势,这不仅体现在劳动力成本、技术装备等方面,同时在产品的研发和产品的适应性等方面也已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我国大部分企业以前面临的主要是国内市场,对海外市场的法律制度、经营环境、文化习俗等相对陌生,缺乏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企业决策层对开拓国际市场重视度和投入力度不够,这些问题长期以来制约了中国企业全面走向世界。因此,选择恰当的方式以及选择恰当的地点来降低竞争风险十分关键。

  国际化经营包括产品出口贸易、对外技术劳务合作、与国外企业的战略性联盟、对外直接投资等不同层次的方式。而我国多数企业目前正处于国际化经营的初期阶段,经营方式主要表现为较低层次的产品出口贸易。因此,突破传统的单纯以出口加工贸易为主的国际经营方式,探索和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联盟关系,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加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提升跨国经营管理的水平,克服国际市场上的进入壁垒,是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国债市场国际化[2]

  国债市场国际化是指外国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储蓄机构、各种基金组织和一些工商企业及个人作为证券投资人认购并持有由我国政府发行的国债,其有权向债务人定期取得固定的利息收入,到期按债券面值收回本金的一种国际投资行为。国债市场国际化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允许海外投资者(包括政府、机构及个人)持有、购买和交易中国政府专门面向境外发行的国债;第二层次是内债对外开放,海外投资者可以参与内债一、二级市场。除此之外,这种国际化应该是双向的,即我国国债不仅面向海外发行,允许海外投资者参与国债的发行交易,同时,也应积极参与国际债券市场的活动,持有和买卖外国债券

公债市场国际化[3]

  公债市场国际化是指外国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储蓄机构、各种基金组织和一些工商企业及个人作为证券投资人认购并持有由中国政府发行的公债,其有权向债务人定期取得固定的利息收益,到期按债券面值收回本金的一种国际投资行为。简言之,就是指外国机构及个人可在中国公债市场上进行投资活动。公债市场国际化应有两个方面、两个层次。一方面,第一层次是允许海外投资者(包括政府、机构及个人)持有、购买和交易中国政府所发公债——专门面向境外发行的公债。第二层次是内债对外开放,海外投资者可以参与内债一、二级市场。公债市场国际化实现第二层次是必然的趋势。没有第二层次不能算实现了国际化。另一方面,国际化应该说是双向的。即中国公债不仅面向海外发行,允许海外投资者参与公债的发行交易,同时也应积极参与国际债券市场的活动,持有和买卖外国公债。

证券市场国际化

  证券市场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ecurities market),也就是证券业国际化,即允许外国证券市场中介参与国内证券业务,具体来说,就是境外服务提供者进入本国证券市场,为居民和非居民用本外币投资本国证券市场提供中介服务,同时允许国外投资者自由买卖本国国内证券和允许国外筹资者利用本国证券市场来筹集资金。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既涉及WTO服务贸易范畴,也涉及资本的跨境流动。

保险市场国际化

  保险市场国际化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保险市场在完成本国保险市场份额的瓜分之后,进行保险资本的继续扩张并掀起兼并、收购战略联盟的浪潮,使得全球许多保险公司纷纷开展跨国保险经营业务的状况。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上海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编.2007中国产业发展报告 国际化与产业竞争力.上海财经大学,2007.8.
  2. 张弘力 矫正中主编.常用财经词汇简释.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01月第1版.
  3. 齐守印,马海涛主编.公共财政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