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目录 |
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产物。因此,国际分工是在现代大机器生产条件下产生的,是一个历史范畴。国际分工必然会引起国际贸易,并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同时,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发展又促进了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各国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对国际分工会有影响,因为自然条件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但是这种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只是提供了进行国际分工的可能性,并不等于一定会产生国际分工。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之后却发生了国际分工,而且这种国际分工会在短期内发生重大变化。表明各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国际分工有更大的、决定性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国际分工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国际分工,把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扩大到国外,利用自己在科学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建立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剥削和掠夺落后国家;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又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国际分工打破了落后国家闭关自守的状态,消除了民族隔阂,把各个国家在经济上联合起来,促进了包括落后国家在内的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就像资本主义的发展最终会导致社会主义革命那样,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促进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和各个国家在经济上的联合,也必然会使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最终占据主导地位。因此,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又可以看作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它为社会主义国际分工准备了物质前提。
国际分工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各国的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内市场的大小,人口的多寡和社会经济结构;一是自然条件,包括资源、气候、土壤、国土面积的大小等等。这里,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国际分工发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的进步是国际分工得以发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
(1)15世纪末至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促使欧洲一些国家的手工业生产向工场手工业生产过渡,同时也为近代国际分工提供了地理条件和准备了国际市场。当时的欧洲殖民主义者用暴力手段在他们所能到达的美洲、非洲和亚洲进行掠夺和贸易,在殖民地发展了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面对国外市场的专业化生产,建立种植棉花、烟草、甘蔗等农作物的庄园,开发矿山,生产金银,并把生产出来的农作物和金银运回本国,出现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最初的分工形式。但是,由于当时产业革命尚未发生,自然经济在各国仍占统治地位,当时的那种国际分工和交换与整个社会生产相比并不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且明显带有地域分工的性质。
18世纪后半叶从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使人类的生产力获得空前的发展。蒸汽机、纺纱机、织布机等的发明和应用,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了机器大工业,于是以小生产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开始崩溃。机器大工业使社会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原先自然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孤立性开始消失,各国开始被纳入到国际分工的轨道。18世纪开始的第一次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生产力空前提高,分工空前加深。这次科 技革命首先在英、法等国进行,它们发展为工业国,而其他广大国家则处于农业国、原料国的地位,这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2)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开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特别是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及其广泛应用,生产力更加提高,分工更加精细。这次科技革命是在英、美、德等国进行的,其他国家在引进技术与机器设备的推动下,某些基础设施与某些轻工业和采矿业有一定发展,但仍不同程度处于初级产品供应国的地位。这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的工业技术革命,使这些资本主义强国的经济进一步得到加强。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精密仪器等一系列新的工业部门产生了。各个资本主义强国分别在一个或几个工业部门形成了自己的优势。
(3)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它导致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工业、宇航工业等。对国际加工的型号深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国际加工的形式和趋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国际加工的形式从过去的部门间专业分工向部门内专业化分工方向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不同型号规格的产品专业化;零配件和部件的专业化;工艺过程的专业化。任何一个专业发达技术进步的国家也不可能生产出自己所需的全部工业产品。当今世界,少数经济发达国家成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国,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它们各自内部以及相互之间又形成更细致的分工。这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阶段。今后,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进展,国际分工更要向前发展。
(1)按参加国际分工的国家的自然资源和原材料供应、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情况的差异来分类,可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国际分工形式。
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垂直分工是水平分工的对称。它分为两种。一种是指部分国家供给初级原料,而另一部分国家供给制成品的分工型态,如发展中国家生产初级产品,发达国家生产工业制成品,这是不同国家在不同产业间的垂直分工。原一种产品从原料到制成品,须经多次加工。经济越发达,分工越细密,产品越复杂,工业化程度越高,产品加工的次序就越多。加工又分为初步加工(粗加工)和深加工(精加工)。只经过初加工的为初级产品,经过多次加工最后成为制成品。初级产品与制成品这两类产业的生产过程构成垂直联系,彼此互为市场。另一种是指同一产业内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产品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产品之间的国际分工,或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工序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工序之间的国际分工,这是相同产业内部因技术差距所引致的国际分工。从历史上看,19世纪形成的国际分工是一种垂直型的国际分工。当时英国等少数国家是工业国,绝大多数不发达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农业国,工业先进国家按自己的需要强迫落后的农业国进行分工,形成工业国支配农业国,农业国依附工业国的国际分工格局。迄今为止,工业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而向其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情况依然存在,垂直型的国际分工仍然是工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种重要的分工形式。
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以及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当代发达国家的相互贸易主要是建立在水平型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的。水平分工可分为产业内与产业间水平分工。前者又称为“差异产品分工”,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虽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程度,但其外观设计、内在质量、规格、品种、商标、牌号或价格有所差异,从而产生的国际分工和相互交换,它反映了寡占企业的竞争和消费者偏好的多样化。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工业部门内部专业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部门内部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各种加工工艺间的分工越来越细。这种部门内水平分工不仅存在于国内,而且广泛地存在于国与国之间。后者则是指不同产业所生产的制成品之间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有先有后,侧重的工业部门有所不同,各国技术水平和发展状况存在差别,因此,各类工业部门生产方面的国际分工日趋重要。各国以其重点工业部门的产品去换取非重点工业部门的产品。工业制成生产之间的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由此形成水平型国际分工。
混合型国际分工是把“垂直型”和“水平型”结合起来的国际分工方式。德国是“混合型”的典型代表。它对第三世界是“垂直型”的,向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品,而对发达国家则是“水平型”的。在进口中,主要是机器设备和零配件。其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西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2)国际分工按分工是在产业之间或产业内部分为:
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生产的国际专业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分工基本上是产业间国际分工,表现在亚、非、拉国家专门生产矿物原料、农业原料及某些食品,欧美国家专门进行工业制成品的生产。
相同生产部门内部各分部门之间的生产专业化。二次大战发生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对当代国际分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国际分工的形式和趋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突出地表现在使国际分工的形式从过去的部门间专业化向部门内专业化方向迅速发展起来。这主要是由于科技进步使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级差化不断加强,不仅产品品种规格更加多样化,而且产品的生产过程也进一步复杂化。这就需要采用各种专门的设备和工艺,以达到商品的特定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而一般来说所需要专用设备的数量不多,但要求精度较高。同时,为了达到产品的技术和质量要求还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科学实验和研究,这就需要大量的科研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进行大量生产在经济上才能有利。但这些往往又与同一国的有限市场和资金设备以及技术力量发生了矛盾,这就促进各国在部门内部生产专业化迅速得到发展。产业内部国际分工主要有3种形式:
第一,同类产品不同型号规格专业化分工。在某些部门内某种规格产品的国际生产专业化,是部门内国际分工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二、零部件专业化分工。许多国家为其他国家生产最终产品而生产的配件、部件或零件的专业化。目前,这种国际生产专业化在许多种产品的生产中广泛发展。
第三、工艺过程专业化分工。这种专业化过程不是生产成品而是专门完成某种产品的工艺,即在完成某些工序方面的专业化分工。以化学产品为例,某些工厂专门生产半制成品,然后将其运输到一些国家的化学工厂去制造各种化学制成品。
生产力的高低决定商品生产的成本。商品生产成本的高低决定了该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取得竞争优势的出口国,可以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形成生产该商品的固定分工格局。没有取得竞争优势的国家,或者竞争优势略差一些的国家,完全可通过提高该商品生产中的生产力、降低成本,逐步建立自己在该商品生产与出口中的优势,改变国际分工的格局。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历史上的科学技术革命曾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物质生产领域的许多状况,促使社会产生了新的产品和新的产业部门,同时使劳动过程和生产工艺不断变革,从而使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发生变化。18世纪末,英国发生产业革命之后的国际分工,不同于以前工场手工业时代的国际分工。19世纪中期以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铁路、轮船、电报等的出现,这一切又使国际分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开始打破了只有英国是世界工业中心的局面,到20世纪初,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不但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且也使现代生产技术和设备输出到殖民地半殖民地,使世界各国更深入地卷到国际分工之中。
任何社会的经济活动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之上的。马克思指出:“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应当指出,一定的自然条件只是提供了进行生产和国际分工的可能性,并不提供这方面的现实性。要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农产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一些。但是,从整个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来看,自然条件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在下降。因为自然条件主要影响农矿等初级产品的生产,而现代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大量合成的替代品。比如,合成橡胶的发明与生产就使许多国家减少了对天然橡胶的进口。而且现代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原材料的增加投入。人们不断发明更加节能的生产方式,对产品更强调高科技的含量和高附加值,因此自然条件在现代国际分工中的影响是不断下降的。
世界人口在各国分布是很不平衡的。有的国家人口众多密度很大,劳动力显得比较丰富;有的国家人口密度低,因而劳动力显得比较稀缺。各种产品的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是不同的。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劳动力稀缺的国家则在生产其他生产要素密集的产品方面具有优势,这样就会在这样两类不同的国家中产生分工。而且,人口的教育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国际分工。因为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相当于多倍的简单劳动力,而且适合于生产技术密集的高科技产品。于是,教育事业发达、劳动力素质高的国家可以发展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而劳动力素质低的国家只能生产一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规模的经济性也会影响国际分工。现代工业要求大规模生产以便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
战后跨国公司的大发展是推动当代国际分工的重要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的分工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各个企业和各个生产单位通过市场而联系起来的分工;另一种就是在企业或生产单位内部的分工。这种企业内部的分工是在企业经理的指挥下进行的。进入帝国主义时期之后,资本主义企业规模有扩大的趋势,逐步形成了一些垄断企业。这些垄断企业把它们的生产、销售活动扩展到国外去,形成了跨国公司,从而把企业内部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分工扩展到世界范围。跨国公司通常是伴随着它们的资本输出而进行这种扩展的。战后跨国公司主要投资于制造业,而且是具有新技术的制造业。跨国公司的资本输出具体表现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互相投资,由此产生的主要是水平型国际分工。这种投资流向反映到国际贸易方面,就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制成品贸易发展迅速,并成为当前国际贸易的主要部分。
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上层建筑,如国家力量、经济政策、国际组织等又能给经济基础以反作用力,促进和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在国际分工方面也是如此。如战后世界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这表明,战后的国际经济秩序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当然,战后兴起的地区经济一体化趋势,促使建立了一些地区性的经济贸易集团。这些集团成员国之间的部分或全部产品免除关税。欧盟从1999年1月1日起在统一市场内实行统一货币——欧元,必将进一步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分工。
国际分工和国际商品交换是一定的国际生产关系的表现形式。国际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各个国家在世界生产中的地位,以及它们在国际分配、交换和消费中的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国际生产关系的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表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不断冲破国家的界限,形成一种跨国家的私有制企业,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起重要作用。帝国主义时代以来的国际垄断组织,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跨国公司的大发展,都表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日益具有国际化的特点。
首先,国际分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分工不仅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世界范围内的商品数量,而且增加了国际交换的必要性,从而促进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
其次,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国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不仅决定国际贸易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而且还决定国际贸易的结构和内容。第一次科技革命以后,形成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在这个时期,由于大机器工业的发展,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出现了许多新产品,如纺织品、船舶、钢铁和棉纱等。
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后,形成了国际分工的世界体系,使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使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首先是粮食贸易大量增加。其次,农业原料和矿业材料,如棉花、橡胶、铁矿、煤炭等产品的贸易不断扩大。此外,机器、电力设备、机车及其他工业品的贸易也有所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国际分工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也随之出现新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新产品大量涌现,技术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
再次,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也产生重要影响。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地理分布是与它们的经济发展及其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分不开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后,以英国为核心的国际分工,使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居于垄断地位。此后,法国、德国、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显著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发达国家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形式,因而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相互间的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它们同发展中国家问的贸易则是下降趋势。
最后,国际分工还对国际贸易政策产生重要影响。国际分工状况如何,是各个国家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依据。第一次科技革命后,英国工业力量雄厚,其产品竞争能力强,同时它又需要以工业制品的出口换取原料和粮食的进口,所以,当时英国实行了自由贸易政策。而美国和西欧的一些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落后于英国,它们为了保护本国的幼稚工业,便采取了保护贸易的政策。第二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国际市场竞争更加剧烈,在对外贸易政策上,便采取了资本主义超保护贸易政策。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以贸易自由化政策为主导倾向;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贸易保护主义又重新抬头。西方国家贸易政策的这种演变,是和世界国际分工深入发展分不开的,也是与各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地位的变化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