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Heuristic Education)、启发式教育

目录

什么是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更是老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在于: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老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
  • 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
  • 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
  • 理论与实践联系,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设置问题情境,有效的设疑则能创设问题情境,打开学生心灵之扉,促使他们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求得问题的解决。其基本要求必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

  因此,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优秀的教学方法,它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启发教学重在“启”“发”,要使“启发”达到顶期的目的,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讲究“启”“发”的艺术,才能成为学生自觉学习的最佳途径。

启发式教学的历史[1]

  启发式教学是历代教育思想的精华。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教育思想,意思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要把问题搞通而又没有搞通的时候,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要说而又不能表达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一个角,他却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角,就不再教他了。孔子从反面说明了启发的重要性,他强调学思结合,认为只有当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时在学生心求通而又未得其意,知其意而不能言时,教师进行启发、诱导、点拨最为适时,教育效果最佳。

  在西方,启发式教学最早始于古希腊苏格拉底思维的“助产术",他讲学一般采用交流方式,交谈时他只提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这些思想和方法,为古今中外历代教育家所重视,经他们的阐发、论证和发展,便成了今天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教学原则根本方法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启发式教学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其基本要求:

  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启发式教学的形式及应用[1]

  1.图示启发

  图示是一种直观教学,具有简明、清晰的特点,可以把复杂抽象的理论教学加以形象化、条理化。图示主题突出,线条清楚,既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以及重点知识之间的联系,又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只用一张示意图,就可以记住原理梗概,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常用示意图教学,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讨论启发

  讨论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某个问题进行讨论的方法。其特点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各抒己见,各种思想观点直接交锋,使学生互相启发。采用讨论启发的方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心理基础和智能水平。为此,必须做到:

  • (1)讨论题要富有启发性;
  • (2)组织要得法,教师有随时掌握讨论的进程,及时引至正题,放得开,收得拢;
  • (3)每一问题讨论结束时进行小结使学生明辨正误。
  3.观察启发

  利用图片、实物、幻灯、录像和演示实验等增强学生直观形象的渲染力,形成表象和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使其在教师的点拨和启发讲解下向逻辑思维转化,使学生找出规律和加强对知识本质的认识。

  4.类比启发

  将有某些共同属性的知识归类,进行比较,可启发学生找出异同,使学生准确地把握知识的真谛。如《物理》中,静电场中的点电荷和力学中的质点类比;库仑力与万有引力类比;电场和引力场类比;磁感应强度和电场强度类比等,这些概念均有相似之处,运用类比法,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较难理解的新概念,区分类比的两概念间的区别,加深印象。

  5.发散启发

  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多角度发问,让学生层层思考,重新组织知识,多方掌握知识,是一种有多个答案的思维启发形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在多门课程中均有应用。

陶行知的启发式教学[2]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是启发式教学的楷模。青年陶行知留学回国,看到在教育界里面是有不少的教育和填鸭相仿佛,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于是,他提出把教授法一律改为教学法,倡导用自动的方法,启发的方法、民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动力和自我教育精神。

  陶行知强调,学生自动力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要依靠正确的培养才能养成。他说“自动不与培养相对立,相反的自动有待于正确的培养。”在培养学生自动、实施启发教学上,陶行知提出了多种办法和主张。

  其一、鼓励自治。陶行知认为,“遇到了一个问题,自己能够想办法解决他,就长进了一层判断的经验。问题自决得越多,则经验越丰富。若是别人代我解决问题,纵然暂时结束,经验却也被旁人拿去了”。陶先生以坐车和不坐车为例,对两种教育进行了比较:学生坐车,自然是学生逸,车夫苦,但学生自己再回来恐怕就不能了;学生不坐车,不识路就问警察,自然是辛苦一点,但走回来时,包管还能回来的。反对包办代替,鼓励学生自治自决,让学生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并自负解决问题的责任,是陶行知一贯的治学主张。他指出,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是全面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精神和自动力的有效途径。

  其二、注重启发。孔子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解释启发教学,陶行知则对此作了更进一步的说明:“我要进一步说,使他不得不愤,使他不得不悱。”又引用杜威先生的“教学生的法子,先要使他发现疑问;查出他疑难的地方,使他想种种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从这些方法之中,选出顶有成效的法子,去试试看对不对;如其不对,就换个法,如其对了,再去研究一下”的话,说明启发教学的具体步骤。在杜威的基础上,陶行知归纳总结出了解决问题的五步科学方法。在晓庄、育才的办学过程中,陶先生亲自拟定的“迷、悟、爱”的育才三方针、“兴趣、理解、爱心”的育才三准则以及教人怎样知其所以然的八个原则,都是陶先生启发学生自动学习的教学法则。

  其三、唤起兴味。陶行知认为治学应以兴趣为主,“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学校里面先生都有笑容,学生也有笑容。有些学校先生板了脸孔,学生都畏惧他,那是难免有逃学的事了。所以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是很要紧的。”学生有了兴味,就会对所学知识发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有“得学之乐耐学之苦”的精神和毅力。

  其四、因材施教。陶行知以为“我们如果承认教育是活的,我们教育儿童,就要根据儿童的需要的力量为转移。有的儿童天资很高,他的需要力就大些;有的儿童天资很钝,他的需要力就小些……儿童不但有需要,并且还有能力。他对于种种事体的需要有大小,他们能力亦有各种不同……我们教育儿童,就要顺导其能力去做去。”陶先生指出,儿童的需要和能力各不相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要跟着不同。他要求教师有园丁的智慧,能依据学生不同的需要和能力给予适当的栽培,以其因材施教,务使各得其所,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及时的培养,避免人才幼苗枯萎和夭折。

  其五、小先生制。小先生制是叫小孩教小孩,小孩教成人,它既是一种教学方式,又是一种学习方式。陶行知认为,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小孩子能做先生,做先生不限定师范毕业。“即知即传”是小先生制的一个重要原则,即用自己读的书教人,一面温习,一面把学问传给他人。小先生的职务不但是教人,他们的职务是教人去教人。陶行知倡导的小先生制在普及平民教育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访问印度时,陶行知还专门向甘地介绍了小先生制。

  陶行知先生的启发式教学是一门高妙的教学艺术。陶先生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创造性思索本身就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索,而创造性思索正是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所在。

  陶行知先生的启发式教学就是科学发展观核心以人为本的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师生积极的双向的教学方法。采取启发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充分调动教学中各种因素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过程取得最优化的效果。

相关条目

  1. 1.0 1.1 陶沼灵.启发式教学方法研究综述[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4月
  2. 蒋骁飞. 大师的启发式教育[J]. 中华活页文选:高一年级版, 2015(12期):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