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博

什么是膏方,膏方历史渊源

时间:2022-04-20 19:20:15 热博 我要投稿

“膏”字从“肉”,本义指动物的脂肪,后泛指浓稠的膏状物。在中药制剂中,将中药材加工制成为像动物的油脂一样细腻稠厚的半流体状物称为“膏剂”。膏剂与丸、散、丹、酒、露、汤、锭等其他剂型一样,属于中医传统八大剂型之一,分为外敷膏剂及内服膏剂。

外敷膏剂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通称为“膏药”,是将药物施于患者体表的某部位,通过发挥药物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祛风散寒、拔毒化腐等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或养生保健的目的,常用来治疗外科及皮肤疾患,对部分内科、妇科疾病亦有疗效。

本文主要介绍内服膏方,即“膏滋”,它是由医生根据患者体质与所患病症,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定制出不同的处方,进行全面整体调理的中医所独有的调补方式。

膏方历史悠久,其源头可追溯到《黄帝内经》和《五十二病方》。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一书中载有2张膏方,《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方书,书中记载膏剂30余方。《五十二病方》中有“以水一斗,煮胶一参、米一升,熟而啜之,夕毋食”方,虽未以“膏”名,却可视为文献中记载的最早的内服膏方。之后的《武威汉简》中有“治百病膏药方”和“治千金膏药方”等,也是可用于内服的膏方。

早期的内服膏剂又常称为“煎”,如《金匮要略》中的大乌头煎、猪膏发煎等。称为“煎”的方常把膏进一步加工成丸剂服用,如《金匮要略》中的鳖甲煎丸,《中藏经》的地黄煎、左慈真人千金地黄煎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的众多煎方等均是。

早期称为“膏”或“煎”的内服方,主要用来治病而不是滋补。到了六朝隋唐时期的《小品方》、《外台秘要》等文献中才见到一些滋润补益类膏方。人们在临床上逐渐认识到滋补类方药制作成膏剂服用有一定的优越性,以后用于滋补的膏剂方就逐渐多了起来。

宋朝时膏逐渐代替煎,基本沿袭唐代风格,用途日趋广泛,如南宋《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沿用至今。同时,膏方中含有动物类药的习惯也流传下来,如《圣济总录》的栝蒌根膏,此时膏方兼有治病和滋养的作用。

膏方发展至明清时代已进入成熟阶段,表现为膏方的命名正规、制作规范,膏专指滋补类方剂,煎指水煎剂;数量大大增加,临床运用更加广泛。

明朝膏方广为各类方书记载,组成多简单,流传至今的著名膏方有洪基《摄生总要》的“龟鹿二仙膏”、龚廷贤《寿世保元》的“茯苓膏”以及张景岳《景岳全书》的“两仪膏”等。

清代膏方不仅在民间流传,宫廷中亦广泛使用,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有内服膏滋方近30首,包括慈禧、光绪用膏方,代表有延年益寿膏、菊花延龄膏、保元固本膏、资生健脾膏等等。晚清时膏方组成渐复杂,如张聿青的《膏方》中,膏方用药往往已达二三十味,甚至更多,收膏时常选加阿胶、鹿角胶等,并强调辨证论治,对后世医家的影响较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膏方的研制及运用得到较大的发展,膏方的数量迅猛增加,膏方的临床运用范畴进一步扩大,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儿、五官各科。

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药品。它是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疾病和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的处方,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后,加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其中,处方中的药物尽可能选用道地药材,全部制作过程操作严格,只有经过精细加工的膏方最终才能成为上品。

由于膏方服用十分方便,效果明显,加之人们的健康需求日益强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请中医专家为自己量身定制适合的膏滋药。膏方一直以来在江、浙、沪等地区尤为盛行,在中医药养生保健浪潮的推动下,服用膏方养生治病也在我国其他地区日渐流行起来,已成为健康养生的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