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2岁的张海洋就读于俄罗斯阿列赫姆国立大学,是一名研二的学生,因为疫情原因,这两年他一直在国内上网课。三亚本轮疫情期间,他和21岁的女朋友吴凡力一起加入志愿者队伍,每天开着小货车为当地居民配送生活物资。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很多司机在家里出不来。”张海洋说,“在家待着也是待着,做志愿者还能作贡献。”
▲8月14日,吴凡力(左)帮助市民订菜。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比起送货,早上将物资打包装车是最累的。张海洋说,一个蔬菜包套餐有25斤重,他得来来回回往车厢里装,弓着腰在狭小的车厢里整理货物。“幸亏我经常健身,不然身体肯定吃不消。”他笑着说。
前一天张海洋与吴凡力一共送了100多单,晚上11点才回到住处。为让女友多睡一会,张海洋自己先将货物装好后,再顺路接上女友,两人简单吃点面包和火腿肠,做完核酸检测,就开始了配送工作。
“她负责导航和接打电话,我负责卸货,我们配合得挺好。”张海洋说。“两个人能送得快一点,让大家早一点拿到菜。”
吴凡力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电话几乎没断过。“他干这个挺辛苦的,我陪着他能给他减轻点负担。”吴凡力说,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两个人一起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挺好。
中午12点左右,他们将车靠边停下,一人一桶方便面就是他们的午餐。张海洋笑着说,晚上回家可以做一顿热乎饭。
▲8月14日,张海洋(右)、吴凡力在货车上吃午饭。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送货的时候,他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状况,比如打客户电话没人接,有时甚至有人留错号码,拨过去显示是空号。“有的市民出不了小区,我们还要想办法将菜送过去。”吴凡力说。
此外,碰到一些老人不知道怎么在网上买菜时,吴凡力总会耐心地教他们用手机小程序在网上订菜。
“疫情期间大家都不容易,我们会尽量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张海洋说。“看到市民拿到菜时一个劲儿地向我们道谢,我们也挺感动的,感觉能帮到别人,也挺开心。”
▲8月14日,张海洋在为市民配送猪肉。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疫情期间,尽量能多陪男朋友坚持一段时间,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吴凡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