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高考

  	      	      	    	    	      	    

高考(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目录

什么是高考

  高考是指中国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高考是考生进入大学和选择大学的资格考试,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国家考试之一。它由国家统一组织,由专门的机构命题,统一时间进行考试。[1]

  现有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自学考试成人高考3种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港、澳、台除外)最重要的考试。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也是国家教育考试之一。考试形式为闭卷。

高考的报名条件

  1.考生报名参加高考的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普通高考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  

  3.身体健康;  

  4.认真阅读并愿意遵守报考简章及省招委会、高招办颁布实施的其他有关招生管理的政策、规定;  

  5.报考军事院校的,必须是年龄不超过20周岁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公安院校的,必须是年龄不超过22周岁;报考公安院校外语专业年龄不超过20周岁。报考以上院校及专业的考生须未婚;  

  6.少年班考生报名,须先由招生学校预选、发给考生准考证、明确考试科目、并通告考生所在市、县高考现场(区)招考办之后,考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市、县(区)招考办审查合格,可在市招考办指定的地点报名及参加考试。申请报考少年班,必须是极少数智力超常、成绩优异且年龄在15周岁以下的初、高中在校学生(不包括高中应届毕业生)。  

  7.在中国定居的外国侨民符合普通高考报名条件,持省公安厅填发的“外侨居留证”可以在各市指定地点参加报名。

  2.禁止参加高考的人员

  教育部规定下列四种人员不得参加普通高考报名: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作假伪造应届的学生;  

  3.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4.无学籍,档案不齐全的在校生。

高考的录取

  填报志愿对考生的录取是根据考生的分数及所填报的志愿来进行的。目前所采用的志愿填报方式,将全国的大学分为若干批次,主要有“提前批”(主要是外交、军事类院校)、“第一批”(重点大学)、“第二批”(普通本科大学)、“第三批”(专科学校或者专科专业,但在浙江等省该批次为本科大学所办独立学院的专门批次)、“第四批”(高职院校,但在浙江等省该批次为专科批次)、“第五批”(在浙江等省该批次为高职院校批次)等,具体批次名称及批次数量各省市自治区可能有所不同)填报自己所想进入的大学,每个批次可以选择4-6个学校志愿。每个大学自主决定对每个省份考生的录取分数和名额。达到分数要求的考生将按照其志愿顺序被大学录取。

  目前考生填报志愿的方式共有三种:

  1、在部分地区,实行考前填报志愿。即考生在高考之前就填报志愿。

  2、在有些地区,实行考后估分填报志愿。即考生在高考结束之后、分数公布之前的这段时间内,按照下发的标准答案,估计自己的考试分数,并按照估计的分数填报志愿。

  3、在有些地区,实行出分后填报志愿。即考生在得知自己的高考分数以及各批次分数线后再填报志愿。

  这三种制度各有利弊。

  录取方式:

(一)考生电子档案

  考生电子档案是保证网上录取正常进行的基础,包括报名信息、体检信息、志愿信息、成绩信息4部分。考生报考登记表、体检表、报考学校、志愿表及考生各科应试成绩是电子档案的主要数据源。

  报名信息中的可量化信息和志愿信息通过填涂的《信息卡》,采用光电阅读器阅卡制作;图像信息采用数码摄像方式采集,采集前会通知考生做好准备工作,并由老师协助核对;不可量化的文字信息采用键盘录入方式收集,此项工作应注意仔细核对,避免错误;体检信息由招办组织体检专门人员和计算机管理人员依据体检表采集;所有原始资料均应留存备查,所有电子档案信息要绝对保证与纸介质档案及考生本人情况完全一致。

(二)网上录取

  1.网上录取更公正、更公平

  计算机网上录取计算机网上录取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普通高校的招生录取工作,它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上的一种全新的招生录取管理模式。网上录取首先要求省级招办将考生信息电子化,即将考生的报名、体检、成绩、志愿等基本信息制作成电子档案,存储在计算机中。在招生录取过程中,省级招办按高校提出的调档比例,将符合条件的考生电子档案通过互联网传输给招生院校,招生院校通过联网的计算机调阅和审查考生电子档案,提出是否录取的意见,经省级招办审核后,办理录取或退档手续。这种录取方式与人工操作方式有根本区别,它将普通高校招生管理模式从传统的以纸介质档案流转为基础的人力密集型转变为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以电子化信息流转为基础的技术密集型,是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手段的革命性变革。

  现在,计算机网上录取还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远程网上录取,另一种是现场网上录取。远程网上录取是指招生院校不再派招生工作人员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录取现场内参加录取,而是在院校内设立录取场所,学校与省级招办使用专用的应用软件通过网络建立联系,完成录取工作。现场网上录取则是指招生院校工作人员仍进驻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现场,在录取现场内的计算机局域网上完成招生录取工作,其录取过程和远程网上录取完全相同。

  计算机网上录取促进高校招生录取更加公正、公平,大大提高录取工作的效率、准确性,为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实行计算机网上录取,是我国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顺应了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潮流,适应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推动了招生录取工作的健康发展,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赞扬和广泛接受。

  2.网上录取十大步骤

  (1)省招办投档

  省招办按当前批次、当前志愿投档。

  (2)院校浏览考生档案

  省招办投档后,院校组长先登录电脑系统,得到认证后可浏览考生档案。

  (3)回收组员档案

  组长可监控、浏览组员的录退考生情况,如发现组员没有履行职责,可回收组员档案。

  (4)录退考生

  对拟退档考生,院校必须指明或说明退档原因;省招办有异议时,向院校提出录取复议或退档复议。

  (5)调整计划数

  在计划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院校可自行根据生源情况调整本校招生专业之间的计划分布。院校不需经省招办审核,可以对专业之间进行计划数调整。

  (6)申请补充档案

  若省招办投给的档案都已录退完毕,且未完成招生计划数时,院校可向省招办提出补充档案的要求,同时也可以查看报考本校的在库考生生源情况。在录取完所有志愿后,若生源仍然不足,可在查看考生生源过程中设定下调分数,向省招办提交后等待审核投档,或向省招办提出生源调整方案,由省招办对分数线进行调整后投档或在规定时间内统筹安排有服从志愿的考生给院校录取。省招办也会主动采取降低分数线或调配有服从志愿的考生给院校的办法,补充生源给院校,院校组长可随时查看是否有新投档的考生。

  (7)申请批件投档

  在某些情况下,若需要对指定考生(如体育尖子)进行录取时,院校必须向省招办提交申请报告。申请报告中可指定多个考生,但每个考生都要写明申请批件投档的原因。

  (8)申请“录后退”

  对误录取且已向省招办提交了并经审核通过的考生,可向省招办提出“录后退”的申请,由省招办审核批准后予以退档。

  (9)申请录取结束

  院校的招生计划完成后,可向省招办提出录取结束的申请,经省招办审核通过后自动退出,由省招办终端的打印机打印出录取名册。

  (10)查阅批复

  包括查阅补充档案批复、查阅批件退档批复、查阅增减计划数批复、查阅录后退批复和查阅录取结束批复。

(三)多种组合专业分档方式

  1.各级院校志愿间关系

  定义在同一次分档中存在多个院校志愿顺序的考生时,不同院校志愿顺序考生之间预分档排队的方式。有3种选择:

  (1)志愿优先

  预分档时优先考虑志愿靠前的考生;

  (2)分数优先

  优先考虑考生的基准成绩;

  (3)志愿级差

  预分档时将考生的志愿和分数结合起来考虑,需要先定义志愿间分数级差,二志愿考生的基准成绩减去“1、2志愿级差”,三志愿考生的基准成绩减去“1、2志愿级差”后再减去“2、3志愿级差”,……,然后按照最后的基准成绩排队预投。

  2.各级专业志愿间的关系

  定义进行专业分档时考生报考的专业志愿顺序与分档顺序之间的关系。前面“各级院校志愿间的关系”指考生的院校志愿,而“各级专业间志愿间的关系”指考生的院校志愿内的专业志愿。有3种选择:

  (1)专业优先方式

  同一专业志愿顺序的考生未处理完,不处理下一专业志愿。具体来说,首先将考生按“各级院校志愿间关系”所定义的方式分类,再在每一类考生中按所报第一专业志愿分类,在各专业中按基准成绩排队,将计划已满的专业过滤出来,对计划未满专业求其缺额。第一专业志愿处理完后,将所有未定专业的考生按其第二专业志愿分类,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处理完所有志愿。之后,若预先设置了允许“进行专业调剂”,将对服从调剂且未确定专业的考生按“各级院校志愿间关系”方式由基准成绩从高到低将其调剂到缺额专业中去。

  (2)分数优先方式

  总是照顾专业未定考生队列中的队首考生,考生队列中队首的考生未安排专业前不考虑第二名考生。因此,对于队首考生,先看其第一专业志愿,如其该专业未满,则将其安排在该专业,如已额满,则看下一个专业志愿,直至处理完该考生的所有专业志愿。对同一院校志愿而言,分数优先方式被退档的总是低分考生。

  (3)专业级差方式

  考查考生第一专业志愿,如其第一志愿专业已经额满,则将该考生基准成绩分减去预先设置的相应级差生成一个新的基准(级差)成绩,并按此成绩将其插入考生队列的相应位置,完成对该考生的处理,并取队列中下一名考生。如此时仍有考生没有安排专业,而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并且预先设置了允许进行专业调剂,则将其调剂到当前最高优先级的缺额专业去。如果不服从调剂或预先未设置允许进行专业调剂,则该考生仍处于“未分档”状态。

  3.专业调剂

  考生所报各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可进行专业调剂:选中“进行专业调剂”功能表示完成所有专业志愿分档后,系统自动将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分配至尚未足额的专业中去。

高考的争议

  对高考制度存在很多争论,其中包括不同地区分数线差异的问题和高考次数的争论等等。

  1.分数线和考试难易程度差异

  大学是按照省份来分配相应的录取名额的,通常对于本地区考生保留更多的名额,这样就使得本地区的录取分数线相应下降。这种现象对于著名大学集中的北京来说尤为突出。由于很多考生希望考取北京的大学,但大学对其他省份的招收名额有限,其他地区考生分数远高于北京地区考生而不能被大学录取的情况甚为常见,并且北方的试题有可能较容易于南方,在一些省份可以上重点的若按照另一些省份高考难度和分数线有可能可以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名牌学府,上本科的则有可能可以上那些省份的重点院校。有人批评这是对考生的歧视,网上激烈的争论未间断过,各地学生也多对此愤愤不平,但又只能接受现状。由于各地分数线差异而引起的移民现象已经出现,这种现象通常是被政府禁止的。这种现象被称为“高考移民”。

  2.春季高考

  自2000年起,中国教育部开始在北京,上海,内蒙古,安徽等地方试行春季高考制度,如效果良好,可能将会在全国推广。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首先,参与春季高考招生的学校并不多,基本上很少有本科学历以上的学校参与招生,这使得春季高考的可参与性大幅下降。这几年考生人数逐年递减,2005年,更有省市宣布退出举办春季高考。春季高考的难度也远不及秋季高考。

  3.选科

  虽然3x在原则上允许考生自主选择参加考试的科目的数目,但是几乎所有学校从自身的升学率出发,不允许考生选择多于一科的科目。由此造成的情况是3+x实际上成为3+1的考试。

  4.录取

  虽然政府采取了大量的工作,试图将招生工作做到透明,但仍有很多的录取黑幕存在。有的高校甚至有学院专门是为走后门的学生设立的。这也加剧了教育的不平等。

  5.试题保密

  在很少的地方,有些出题老师为了本校的高考升学率而泄密高考题,这几年偶有发生,如在高考前已经获悉高考的语文作文题等。一些民间商业教育机构也有为商业目的(吸引更多学生参加补习班),宣称能通过内部关系搞到试题。但没有确凿可信的证据表明这样的事实的确存在。

各国高考的发展[2]

  

一、高校入学考试制度的发展

  考试是中国创造的。西方各国早期都没有正式的大学入学考试,来自公学、文科中学、文法学校的毕业生无须考试即升人大学。19世纪以前,英国的牛津剑桥就是此种情形。现代考试制度渊源于中国的科举考试。随着近代中西交往的增加,科举考试制度逐渐为西方所认识。到19世纪,印度文官考试、英国文官考试等考试制度相继建立起来。政治家和大学开始分别从政治和学术的立场讨论大学入学考试的必要性。而中等教育在义务教育的推动下不断扩张,把上大学的需求大规模地激发起来了。为应付来自多方面日益高涨的需要和压力,大学入学实行竞争性入学考试就被催生出来了。

  一开始,大学入学考试是由各大学自己举行的。为此,大学专门成立了考试机构。如1858年牛津大学成立了地方考试委员会,1859年剑桥成立了类似的机构。后来,由于各大学独立举行考试,各大学的考试成绩只对本校有效,学生为了上大学经常要参加多场考试,而且各大学举办的入学考试在内容、标准、时间等方面也各不相同,中学和学生为应付考试就必须作多种课程的考试训练和准备,所以,为了减轻各中学和每个考生的负担,尽量减少大学入学考试的繁杂状况,大学入学考试逐渐走向统一,由开始的学校与学校的联合、地区内的联合到全国性的联合。

  现在,各国的高校入学考试还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中。

二、各国的高校入学考试制度

  高校入学考试和高中毕业考试密切关联。由于各国文化传统的不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教育宗旨的偏差,各国高中毕业与高校入学考试也形态各异。

  1.考试的功能

  各国高中毕业与高校入学考试的功能不尽相同。主要类型有:

  (1)多功能型。在欧洲,大多数国家中等教育的结束,是以资格认定(或称为证书制)作为最终评价。相应的高中毕业证书考试,侧重于学生是否具备了合格高中毕业生的知识与能力。通过高中毕业考试,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也就获得了大学的人学资格,而不再参加专门举行的大学入学考试。如英国的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考试、法国的高中毕业生会考、德国的完全中学毕业证书考试等。

  资格证书制,使高中毕业考试具有了多重功能。高中毕业考试合格,即可获得毕业资格、大学入学资格、就业资格。反之,考试不合格者,既不能上大学,也不能中学毕业,一般还要按留级处理。

  这些国家的中学毕业证书考试十分严格,一般由社会公共考试机构主持,政府对考试的公平性、有效性进行监督,是有高校参与,有相当社会威信的国家级考试。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国也实行这种高中毕业证书考试制度。

  (2)单一功能型。日本、美国、韩国、泰国等国的高中毕业生要进入高等学校,只有高中毕业证书还不够,大多数人要参加单独举行的升学考试——高考。

  美国许多州都要求高中毕业生必须通过各州举行的中学标准考试(又被称作出校考试),才能取得高中毕业证书。而要进入高等学校的大多数人还要参加单独举行的大学入学考试。大学入学考试主要由获得社会普遍承认的两大考试服务机构举行,即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主办的学习能力考试、标准书面英语考试和学业成绩考试,美国高校测验计划中心主办的大学入学考试。凡是准备升人大学的学生都可以参加这些考试。

  在日本,学生要进人大学,除了取得高中毕业证书之外,还必须参加文部省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举行的“中心命题”考试与各高校自行主持的考试。“中心命题”考试侧重于考查学生对高中阶段基础课程的掌握程度。各高校的各系、各专业则对考生做进一步考查,考试形式包括专业水平考试、实际操作运用能力、小论文和面试等,旨在对考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资质、能力、对本专业的适合程度等进行评估。

  这种单一功能型的考试用统一的标准衡量每个考生,通过考试把考生区分为不同的等级群体。所以,它关心的是考生之间的差异,而不是对高中学习水平的评价。其考试成绩主要是为高校选拔人才服务。这种升学考试竞争性很强。

  2.考试的类型

  各国的高中毕业与高校入学考试从组织形式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校外统一考试。由校外机构按照统一的考试标准、内容组织和执行的考试称为校外统一考试。法国、美国、H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埃及、泰国等国家实行的是校外统一高中毕业与大学入学考试。如法国的高中毕业会考就属于大学入学考试。考试的科目、大纲和日期由国民教育部规定,命题、监考、阅卷等事宜由各学区负责。

  (2)校内考试。以学校为基础,考试标准、内容不经校外机构或团体审核、批准的考试称为校内考试。高中毕业与大学入学考试完全实行校内考试的国家不多,以比利时、希腊和西班牙等国为代表。

  (3)混合考试制度。部分国家的高中毕业与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带有校外统一考试和校内考试的特点,称为混合考试制度。实行这种考试制度的国家中,有的侧重校外统一考试,如英国、意大利、荷兰、韩国等;有的侧重于校内考试,如德国、奥地利等。

  如英国的普通教育证书考试由设在英国八个地区的地方考试委员会分别组织实施,有的地区的考试完全由地方考试委员会负责,有的由地方考试委员会与中学共同负责。

  3.考试内容

  各国的高中毕业与高校入学考试的内容各有特色,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专业知识型。以英国、法国、德国等国为代表的欧洲多数国家,其高中毕业与大学入学考试往往以考查学生专业课学习的深度为目的。考试内容与高等教育的基础课内容相互渗透,这就使得法国的高中毕业会考、德国的中学毕业证书考试内容过于专、深。

  (2)基础知识型。其以美国、日本、韩国为代表。考试内容一般都是中学课程中最基本的内容。如Et本的考试科目覆盖高中所有必修课程,考试内容是中学教学最基础的最主要的部分。

  4.考试方法

  目前,各国高中毕业与高校入学考试采用的方法基本为两种类型:

  (1)笔试型。其以美国、日本、韩国为代表。美国的学习能力考试、标准书面英语考试、学业成绩考试和大学入学考试主要是笔试。日本和韩国的大学入学考试都实行“二次考试”制度。第一次全国统考,采用笔试的方法;第二次考试,由各大学单独出题考试,也基本上为2~3科的笔试。

  (2)笔试加口试型。其以法国、德国为代表。法国高中毕业会考共分8类29科,每类科目的考试都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是笔试,第二次是口试,口试科目从考生参加的第一次考试的科目中任选两门。口试以交谈的方式进行,可以问一些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可以根据一些简单的资料(如统计表、各种文章等)进行讨论,资料由主考人员预先提供给考生。口试时间一般为15分钟。德国的中学毕业证书考试共考4科,其中笔试3科,口试1科。口试时间一般为30分钟,口试科目满分与其他三科笔试满分相同。

参考文献

  1. 高顺全,吴中伟,陶炼主编;朱丁编著.拾级汉语 第10级 社会焦点.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04.
  2. 张蓉编著.比较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