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物流运输生产过程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运输生产过程是指利用线路、运输工具等技术设备,将货物从供应地经装载后运送到需求地并卸货的运行过程,也称基本运输过程。广义的运输过程是指从准备货物开始,直到将货物送达目的地、卸货,并完成一切相关手续的全部运输活动。[1]
1.运输生产的连续性、广袤性、网络性
(1)运输生产的连续性表现为运输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运输生产时间的连续性
货物运输生产过程包括了集、装、运、卸、散诸环节所组成的生产全过程。在完整的运输过程系统中,任何一个单元出现故障都直接影响系统功能的实现。为了保证过程系统的正常运转,就要不断地解决或协调各个过程中单元和单元间所形成的“结合部”,因此,作业过程中的诸多环节所形成的“结合部”是运输生产管理的重点。
运输生产的连续性还表现在时间上的连续,这个运输生产系统必须全年、全月、全日地运转,而不能发生任何中断,如果发生运输中断,就破坏了运输的正常生产。为此,研究运输系统,需要紧紧地抓住连续性的特点。
(2)运输生产的广袤性表现为运输生产具有多环节、多功能、超区域的特点
运输生产过程表现为多个环节之间的联合作业,如货物运输的装车(船)、运输、卸车(船),而且各个环节之间应相互协调;运输具有生产功能、旅客运输功能、循环功能、城市功能、工业功能以及国防功能等,完成运输生产就意味着要实现运输的多种功能;一般工业企业都是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生产,而运输系统的生产则没有区域的界限。货物由发送地到到达地是根据运输具体的要求确定的,它们没有区域的界限,更不能限制在一个城市或地区,有时甚至要打破国家的界限,如国际航空运输、国际铁路联运以及远洋运输等。
(3)运输系统生产网络性特点表现为运输生产不仅仅是列车、车辆在轨道、道路上移动,也在运输网(包括铁路网、公路网、水运网、航空网等)上运动。良好的运输系统首先要有合理的布局与结构,要建设成与内部、外部协调的交通运输网。在具有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输网上,通过科学的运输组织才能实现国家、社会、企业以及人们所提出的运输任务,加速货物和车船的周转,压缩货物的在途时间,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
运输生产的上述特性,不仅要求有一个干支相连、互相衔接的交通运输网络与之相适应,还要求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形成综合运输服务,以满足交通运输的需要。同时,运输生产的不固定性与随时性,也大大增加了生产经营上的复杂性和市场管理的难度,因此,运输企业应正确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的关系。
2.运输生产的稳定性较差而动态性较强
运输生产与一般工业生产的重大区别在于,一般工业生产按照固定的产品、固定的生产方式,连续或不连续地生产,少有变化,系统稳定的时间较长。而运输生产总是连结多个生产和用户,随着需求、供应、渠道、价格的变化,系统内的要素及系统的运行也经常发生变化,难于长期稳定。运输生产的动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运输系统是国民经济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国民经济大系统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从而使运输任务也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比如,运输需求在运输时间上的规律性、在运输方向上的单向性、个别运输需求对运输工具的适应性等导致回程运力消费;又比如,为了实现供需时空结合,运输企业需要付出空载行驶的代价等。这种由于供给与需求之间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性所造成的生产与消费的差异,使运输企业必须承担运力损失、空载行驶(航行)等经济上的风险。另一方面是运输系统本身的动态性,即运输系统中的人流、交通运输、车流、船流以及飞机流等本身就处在经常流动的状态。
运输生产的稳定性差、动态性强带来的主要问题是要求运输系统有足够的灵活性和可改变性,这就增加了系统管理和运行的难度。因此,要求运输企业掌握市场信息,做好生产的组织与调整,运用科学管理方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3.运输生产的规模化特性
目前,在运输业,尤其是海上航运业和民用航空业,随着运力过剩和载运工具的现代化,运输业投资巨大、回收期长和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表现得更加突出,日档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运输业越来越成为巨型企业之间角逐的场所。因此,运输企业,特别是海上航运业和民用航空业,朝着优势组合的大型化规模经营和跨国化全球竞争的趋势日益显著。
4.劳动对象的不可控制性
在运输业的生产力中,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场所是属于运输业所有的,而劳动对象是不可控制的。因此,运输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必然受制于它们,运输企业必须在市场上竭尽全力寻找和组织货源,即劳动对象是运输企业竞争的焦点。
5.生产在销售之后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现代企业产品的生产须取决于市场的调查和预测,许多销售工作发生在产品生产之前,过去那种先生产后销售的做法已不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经济。但对工业产品而言,无论产品生产前市场工作做得怎样好,总有一个产品生产出来后进行推销的环节,因而,工业企业首先必须拥有一流的产品设计开发人员,才能最终在市场竞争中取胜。而运输企业只要揽到货或售出客票,销售工作就基本结束,不存在位移生产之后才去销售的环节。运输生产的这一特性,一方面使得在运输企业中产品销售部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使得很多本身不拥有运输工具和场站设施的运输中间商也可以通过转包(外包)的方式成为“运输生产者”,即揽到货物后,委托实际承运人或场站经营人具体从事运输生产活动。
成为了更好地组织运输生产过程,以下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物流运输生产过程的构成。
1.根据作业所处的时间不同划分
根据各种服务和劳动所处的时间不同,运输生产过程包括以下3个阶段:
(1)准备阶段,包括揽货、承运、理货、调派运输工具和计费等作业。其主要任务是进行货源调查和预测,与发货人签订运输合同,落实托运计划,做好运输生产前的商务工作,调派驾驶员和运输工具。
(2)生产阶段,包括装货、运送、卸货等作业。其主要任务是编制和执行运输工具运行作业计划,组织运输工具的装载、运行和到达目的地后的卸货作业。
(3)结束阶段,包括交货和结算运费等作业。其主要任务是与收货人办理货物交接手续,结清运杂费等。
2.按作业的性质及作用不同划分
实现货物位移所需的各种服务和劳动,其性质以及在实现位移时所起的作用都不相同。根据这些特点,可将运输生产过程分为运输生产准备过程、基本运输生产过程、辅助运输生产过程和运输生产服务过程。
(1)运输生产准备过程:是指货物开始运输之前所作的一系列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如组织货源、指派承运的运输工具及驾驶员等。另外,对指派承运的运输工具还要安排好加油、加水及运行前的安全技术检查作业和做好按调度指令进行运输生产活动的准备工作。
(2)基本运输生产过程:是运输生产活动的主体过程,是指直接为组织货物从起运地至到达地空间位移的全过程,如填补货票、理货、装货、编制运输工具运行作业计划、签发行车路单、运行、终点站卸货交付等。
(3)辅助运输生产过程:是指为保证基本生产过程顺利进行所做的各种辅助性工作。比如运输工具和装卸机具的维护、保养、修理,各种运行材料的供应,各种商务事故和行车事故的预防与处理,营业收入的结算与收取等。
(4)运输生产服务过程:是指在运输生产全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服务性作业。如货物堆存、货物包装物供销、代办货物包装、代理货物保险、报关等。
运输生产过程各个组成部分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中基本运输过程是主要的组成部分,通常讲的运输生产过程,就是指基本运输过程,研究运输组织工作,也是围绕它而进行的。
3.按作业性质划分
运输生产过程按运输工作性质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物流运输工具运送组织和物流运输业务组织两部分。物流运输工具运送组织属于运输部门的内部技术性工作,物流运输业务组织则属于货物运输生产过程中所包含的商业性事务和运输部门的服务性工作。显然,物流运输工具运送组织只能由运输企业和运输工具途经沿线的港站企业共同完成;而物流运输业务组织既可以由运输企业自身来完成,也可以由运输承运商(如无船承运人、多式联运经营人等)与运输企业共同完成。
为了使运输的组织既能体现运输生产的特殊性,同时又能保证运输过程各环节能互相衔接,协调配合,对运输生产过程的组织提出如下要求:
1.连续性
连续性是指运输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各项作业之间,在时间上能够紧密地衔接和连续地进行,不发生任何不合理的中断现象,提高运输设备、机械设备的利用效率和旅客、货物的运送速度。
2.平行性
平行性是指运输过程的各个环节、各项作业在时间上尽可能平行地进行。平行性是运输过程连续性的必然要求。如车辆的准备和售票、行包托运与商务作业的平行进行等。对于可以平行进行的生产环节和作业,如未能同时进行,就会影响运输过程的连续性。因此,保持运输过程的平行性,能保证在同一时间内更有效地进行生产活动从而提高旅客和货物的运送速度,加速运输设备周转,为运输过程的连续性创造条件。
3.协调性
协调性又称比例性,只有按比例才能保持协调。它是指运输过程的各个生产环节、各项作业之间,在生产能力上应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即人力的调配、资金供应、物资供应、营运设备及其吨(座)位、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必须互相协调、配套平衡、互不脱节b这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运输过程的协调性可以使企业的人、财、物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保证运输过程的连续性。
4.均衡性
均衡性又叫节奏性,它是指运输过程的各个生产环节、各项作业之间,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完成大致相等的工作量或稳步递增,使企业的运输队、车间、车站、维修厂(段)等的工作量能保持相对平衡,不出现时紧时松、前松后紧、你紧我松的不正常现象。运输过程的均衡性,有利于企业保持正常的生产秩序,有利于充分车辆、机械设备和站场的生产能力。当然,要求的均衡性并不是绝对的,在个别时期、个别环节和作业工序进行临时性的突击是难免的,但从整个运输过程的组织工作出发,应力求达到生产的均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