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财政绩效监督是指以提高财政资金分配与使用绩效为目的,在有效开展财政支出资金合规性监督的基础上,按照绩效管理的要求,运用科学的监督标准和分析方法,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与监督的活动。
财政绩效即财政支出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及产生的效果,财政绩效监督是以提高财政资金53-配与使用绩效为目的,在有效开展财政支出合规性监督的基础上,按照绩效管理的要求,通过制定明确合理的目标,运用科学的绩效监督方法和一系列的指标,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制约和反馈,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进行监督,找出实际绩效状况与应当达到的绩效水平之间的差距,从而督促被监督主体达到预期绩效的监督过程。绩效监督的核心是科学、客观、全面地反映财政支出的实际绩效状况,提出进一步提高绩效的方向和方法,促进被监督主体不断提高财政支出效果。因此,财政绩效监督乃是财政支出管理的深化和延伸。
财政绩效监督可分为宏观监督和微观监督。宏观监督即对政府财政预决算的效益性监督;微观监督即对财政投资项目的效益监督。
财政绩效监督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依托于传统的财政监督.又有别于传统的财政监督.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监督覆盖面不同。财政绩效监督是财政传统监督的纵向延伸。必须贯穿于财政支出活动的全过程,即预算安排监督部门要清楚,预算执行监督部门要明白.事前、事中和事后均介入。二是监督侧重点不同。传统的财政监督主要重在合规性审查,财政绩效监督的重点在效益评价,在合规性审核的基础上,重在评价财政支出的成效,财政投资项目的最终结果。三是监督成果利用不同。传统的财政监督成果主要起到预防和警示的作用,也助于财政业务部门发现制度或程序的不足,加以完善和改进。财政绩效监督的成果将作为下一年度财政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对财政资金的安排和投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开展财政绩效监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评价体系是前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反映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总体情况的特定概念和具体数值.是衡量、监测和评价财政资金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揭示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重要量化手段。
鉴于我国目前还没有财政绩效监督的通用指标体系。这里借鉴国际通行的财政资金绩效考评原则。即3E原则,进行财政绩效监督指标建立。所谓3E原则,即经济性原则、效率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经济性原则(Law of Econo.my)是指在财政管理活动中建立有效的财政支出决策机制和财政资金优先安排机制。克服财政支出浪费和财政投资项目安排不科学的问题:效率性原则(Law of Efficiency)是社会及民众对财政管理中在财政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实施进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要求的具体体现;有效性原则(Law of Effectiveness)是财政支出所取得的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需要结合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来衡量。
根据上述原则。笔者认为,财政绩效监督指标应当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定量指标.一类是定性指标。定量指标主要由基本指标和个性指标组成。基本指标包括基本财务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社会贡献指标等三套指标系统。个性指标是结合具体财政投资项目对基本指标进行调整后的修正指标,是在确定具体评价对象后.通过了解、收集相关资料、信息,结合监督对象不同特点和投资项目具体目标来设置特定的指标。定性指标指无法通过数量计算分析监督评价内容。而采取对监督对象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来反映评价结果的指标。
财政绩效监督作为财政监督的有机组成部分,不等同于一般意义的财政监督检查,有其特定的内涵。一般意义的财政监督,侧重点是财政资金的合规性和安全性,注重对违法违纪行为的监督,强调纠察、制裁,具有震慑作用。绩效监督是对一般财政监督的拓展,监督的范围与内容是对一般财政监督的延伸和扩展, 不但要检查合规性,揭示违法违纪行为,还要对支出的成绩和所取得的效益状况进行评估;不仅要通过查出违纪违规问题挽回经济损失,更要促进财政管理水平的提高,节约财政资金、增大使用效果,保证预算目标的圆满实现。
财政绩效管理是财政部门业务机构围绕提高财政绩效这一目标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财政绩效监督是财政专职监督机构通过财政绩效实绩的评估,对业务机构支出绩效管理的实效做出评价,以督导财政管理水平提高的活动。财政绩效管理与财政绩效监督是相互制约和相辅相成的关系,财政绩效管理是财政绩效监督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支出绩效管理,也就无法对支出进行绩效监督。而专职监督机构的财政绩效监督,则是对财政绩效管理的努力程度及实际效果的评价和督导。从广义上讲,财政绩效监督是财政绩效管理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狭义上讲,N-政绩效监督则是外在于财政绩效管理的特殊管理,是对财政管理的辅助和强化。因此,两者在实际业务212作中的53-212是有客观依据的,财政绩效监督主要由财政部门专职监督机构负责组织实施,而财政绩效管理一般是指财政部门业务机构的日常管理活动。
随着财政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最需要、最有效的地方,与N-政增收节支工作同样重要。因为支出绩效高可以起到做大财政“蛋糕”的作用,开展财政绩效监督已成为强化N-政管理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N-政监督侧重于财务合规性检查,忽视对绩效的监督,5ej-资金分配效果、资金使用效率以及产出结果自缺乏监督和考核,普遍存在预算约束软化、项目投资失控、资金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造成大量低效和无效投资。一些盲目投资,低绩效投资所带来的损失,一定程度上比财务违规造成的损失还要大。因此,开展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对于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推进财政改革、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理清绩效监督与绩效评价的关系,进一步重视发挥绩效监督的作用绩效评价是对财政运行过程.重点是对财政政策资金的效率、效益、效能的目标、规划完成、效能作用发挥等方面的评价。而绩效监督一方面通过有效的财政监督,推动、促进和了解财政目标的完成和效能最大化,另一方面通过财政监督防范和纠正财政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中的问题,确保规范运行.使财政政策资金的落实、使用各环节不打折扣。再一方面就是要通过对绩效评价的再监督.提高评价水平,真实反映效能,并为财政决策调整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二)牢固树立绩效监督理念,把绩效监督作为当前监管工作的重点随着财政收支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在当前扩内需保增长,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下.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的效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财政监督部门,我们更应当及时转变观念,调整工作重点,将对财政资金效益的监督作为更重要、更实质性的工作内容,努力实现财政管理从投入导向型向绩效导向型的转变.保障财政资金投放使用的效率、效益和效能.确保中央政策的有效落实。
(三)建立科学、完善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标准体系
评价标准体系是财政资金绩效监督的基础和依据。必须高度重视这一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工作。现在相关部门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尝试性地建立并运用了一些标准.但不够系统和规范。也不十分成熟,应该继续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尽快建立起科学规范的财政支出绩效监督标准体系。
(四)明确授权。重视绩效监督成果利用
专员办直接掌握着丰富的财政资金分配、管理、使用的信息,开展绩效监督具有一定的优势。建议财政部业务司局今后在制定各类财政资金管理办法时,明确授权专员办加强绩效监督,并制定具体的监督方法和指标.加强对绩效监督工作的指导。专员办应当将绩效监督工作的有关成果及时向财政部报告和反馈,希望财政部有关司局对这些成果也能够给予充分重视并加以利用,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另外,专员办要通过积累逐步建立起财政资金绩效监督信息资料库,包括财政支出项目基础资料、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动态情况、案例等等,明确信息资料搜集管理及使用的方式方法,逐步建立起长效的绩效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