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垄断( Private monopoly)
目录 |
私人垄断是指个人、公司或财团通过兼并、收购或倾销等手段,把其他竞争对手从市场上排挤出去,从而确立自己在市场中的垄断地位,并以此支配市场。
(一)垄断形成的一般规律
取代自由竞争居于统治地位,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标志。从现实与逻辑来看,在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生息资本及其混合生成的金融资本等运行的基础上,可能会形成私人垄断资本。虽然个别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及所实施的具体改革不同,在垄断形成的时间及采取的形式上会存在一些非本质的差别,但自由竞争必然导致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而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导致垄断,则是资本主义各国垄断形成的一般的基本规律。
自由竞争,是指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从事分散的资本家所进行的,以资本的自由转移为特征的竞争。它的市场结构有以下特点:
(1)资本集中比较低。构成市场主体的是数量众多、分散而独立的企业。每个买、卖主体只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无法影响和决定价格。
(2)较低的资本市场进入壁垒。生产要素基本上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短期内,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间流动,企业规模和数目不变;长期内,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间流动,企业规模和数目则发生变动。
(3)同类产品是同质的,无差异性。
(4)信息较为完备。市场价格灵敏地调节市场供求,不会有需求者以高于市场价格进行购买,也不会有供给者以低于市场价格进行销售。一般情况下,市场信息不需要任何代价就能获得。在自由竞争阶段,经济主体的主要竞争手段是价格竞争,任何单个经济主体都不具有对市场的控制势力,因而市场总供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变动。价格竞争是经济主体对市场状况变动作出的反应。这一市场行为调节着资源大致按比例在部门之间进行合理配置。垄断就是独占,是指少数大资本通过达成协议,建立同盟或实现联合,操纵和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大部分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借以获得垄断利润的这样一种经济关系。
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有以下特点:
(1)资本集中相对较高,垄断企业已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因而垄断资本在该经济部门的资本总额中占有极大的比例。同时,在一个存在垄断的经济部门,其他非垄断企业为了与垄断企业对抗和发展,也必须加速资本积累,扩张资本规模。因此,与自由竞争市场相比,垄断竞争市场具有较高的资本集中度。
(2)产品有差异。在垄断竞争市场,垄断企业只有通过产品差异才能获得超额利润。其产品差异可以表现为商品的商标、款式及购物环境、服务特色等差异。
(3)存在一定的资本进入壁垒,但并非如垄断市场不能自由进人。在垄断竞争市场,短时期内,资本不能如同自由竞争阶段一样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但在长期内,因科技创新和资本进入有一定自由度,垄断企业的超额利润会被消除。虽然垄断竞争市场还没有发展成为寡头垄断或独家垄断,但垄断资本已成为资本的主导形式,因而非价格竞争成为垄断企业的主要市场行为。垄断企业竞争的主要途径是控制产量,制造较强的产品差异,兼并和收购其他企业等。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垄断,这是因为:
第一,在一定条件下,资本的本质特征成为垄断的根源。资本的本质是获取利润,实现价值增殖。在资本主义发展较低阶段,资本通过自由竞争形成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以排斥竞争者。但随着生产和资本较高程度的集中,市场经常发生变化,在一个经济部门出现几个大企业分割市场并占据较大产量和销售份额。少数大企业的规模空前巨大,其彼此竞争的激烈程度和破坏性,以及相互损伤的危险性也就空前增长。为了避免在激烈的竞争中相互削弱,两败俱伤,它们往往通过相互让步,求得暂时妥协。由于它们为数甚少,达成妥协目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大资本的独占性又会进一步促进和加速资本的集中,从而必然形成垄断。
第二,众多数量的中小企业其经济实力较之少数大企业相差悬殊,难以进行势均力敌的较量,这就为少数大企业的独占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三,资本主义大企业的资本积累与集中达到限定的程度,阻碍了新企业的创立,使少数企业的独占地位易于保持。综上可知,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到一定程度,垄断的形成是势在必行。
(二)垄断形成的根本原因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进行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和调整的必然结果。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历史上曾经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到了20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达到鼎盛时期,开始了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内燃机、电动机、贝氏炼钢法、马丁炉炼法等一系列发明创造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导致生产的迅速发展以及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特别是重工业部门的兴起。与此相适应,近代交通运输业也迅速发展起来。这一切导致生产技术面貌和部门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成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工业体系的建立。
如果说,以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工业体系的建立,是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那么频繁爆发的经济危机,特别是1873年和1900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则有力地加速了资本和生产的集中,加速了垄断的形成。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中居于统治地位,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世界内进行的局部调整和局部质变。于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被垄断资本主义所取代。
(三)垄断形成的历史过程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转变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第一,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特别是到了60年代和70年代,是垄断组织的萌芽时期。如1857年,在德国出现了第一个垄断组织,到1970年也只有6个垄断组织。第二,从19世纪70年代特别是1875年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以后,一直到20世纪世纪90年代初期,是垄断组织广泛发展但还不稳固时期。在此期间,各国垄断组织虽有了较广泛的发展,但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还是一种例外,还不稳固。第三,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工业高涨和经济危机的交替作用下,资本和生产集中加速进行,垄断组织急剧增加并在经济领域取得统治地位。于是,垄断最终代替自由竞争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
(四)垄断组织的形式
垄断是通过各种组织形式来实现的。比较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及其演变情况如下:
1.卡特尔(。这是生产同类商品的资本主义企业划分销售市场建立的垄断同盟。参加者通过协议,规定商品的产量和各自占有的份额,并规定商品售价等。但它在生产上、商业上和法律上仍保有自己的独立性。过去,德国曾广泛流行过这种组织形式,曾被称为卡特尔的国家。
2.辛迪加。这是生产同类商品的资本主义企业为统一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建立的垄断同盟,参加者在生产上和法律上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已丧失商业上的独立性,由辛迪加的总办事机构统一销售商品,统一采购原料。辛迪加比卡特尔的联合程度更高也更稳定。这种组织形式曾在法国广为流行。
3.托拉斯。这是由许多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合并组成的大垄断企业,是更为发达的垄断组织形式。参加托拉斯的企业在生产上、商业上和法律上都已丧失独立性,而由董事会统一支配全部生产、销售和财务等活动。原来的企业变成托拉斯的股东,按其股份获得股息和红利。美国最流行这种形式,被称为“托拉斯之国”。
4.康采恩。这是以实力最雄厚的大垄断企业为核心而形成的多部门的垄断集团。参加者有工业企业、贸易公司、银行、运输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加入康采恩的企业在形式上还保持着独立性,但实际上,已受居支配地位的资本家集团所控制。这些大资本家首先控制核心企业,再由核心企业通过购买股票和人事参与等办法控制其他企业。康采恩已突破生产部门的界限,垄断的广度和深度都加强了,是这一种更为复杂的重要垄断组织形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康采恩在德、日和欧洲其他国家迅速发展。
总的来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进行资本集中的主要形式为“横向合并”,即同一部门各企业的合并。到20世纪20年代,垄断组织形式有所变化,资本集中主要形式为“纵向合并”,出现“纵向”托拉斯化形式,即不同部门在生产上互相联系,彼此供应原材料的企业合并。这种企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排除了商业中介,改由托拉斯内部相互供应商品,因而减少了生产周期各个阶段对不同部门企业的影响,使整个投资的风险降低,提高了经济效益。
20世纪50年代中期,资本集中采取了“混合合并”的形式,混合联合公司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混合联合公司是一种从事多样化经营的新型康采恩组织。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康采恩的特点:一是它经营的部门具有高度的异类性,相互间完全没有内在的联系;二是它分散投资于各部门,没有长期稳定的经营主体。目前,它已成为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占主要地位的垄断组织形式。例如,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就是典型的混合联合公司。它的经营面很广,除了生产电讯设备和从事电讯服务外,还生产交通运输和宇宙设备,建筑材料和基础设备、化工装备、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食品、卫生用品、肥料、草籽等。经营的第三产业有:旅馆、酒店、旅游、金融、保险等。至1977年,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和经营的业务涉及23个部门和38个行业。
垄断组织形式的演变,是一个适应生产集中和生产社会化要求,由初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它由流通领域的垄断,发展为生产和流通的一体化垄断;由单一产品或部门的联合,发展为许多产品或部门的联合;由“横向”的联合和独立,发展为“纵向”的联合或独立。不过,无论垄断组织的形式如何变化,究其实质都是垄断资本家通过联合,独占和瓜分投资场所、原材料产地、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确保垄断统治和垄断利润。
以上某些组织形式,舍弃它们资本主义垄断的社会属性,就这些组织形式本身看,乃是适应生产集中和生产社会化要求的,具有科学管理内涵和普遍借鉴意义的先进组织形式。
①买卖双方数量众多,相当部分买主或卖主的购买或销售额只是该行业总产量中的极小一部分。
②生产商提供的产品是有差别的同种产品,如商标或品牌、产品包装或外观、产品款式或颜色、质量、销售服务等,产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
④每个生产商都可以进出该市场,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容易。垄断竞争市场格局下,正是产品的差异性,消费者喜好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忠诚度,其产品价格需求弹性较自由竞争市场要小。垄断竞争生产商往往以这样的差异性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包括心理需求,在销售行为中,强化非价格竞争来实现利润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