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沙集模式指的是这样一种模式,即:农户自发地使用市场化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变身为网商,直接对接市场;网销细胞裂变式复制扩张,带动制造及其他配套产业发展,各种市场元素不断跟进,塑造出以公司为主体、多物种并存共生的新商业生态;这个新生态又促进了农户网商的进一步创新乃至农民本身的全面发展。“农户+网络+公司”相互作用、滚动发展,形成信息网络时代农民的创业致富新路。
“沙集模式”中的三大要素,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这里的农户,不再是与大市场相隔离、只能依靠别人提供的信息、或靠惯性被动盲目生产的弱势小生产者,而是在自己家中就可以直接对接市场、主动掌握信息,自主经营按需生产的平等的市场主体。
这里的公司,不再是外加在农村经济之上,控制农户生产,经常与农争利的传统公司,而更多是土生土长、农户变身而来的新公司,由此为基础吸引其他市场元素跟进,形成了一个为农户网商服务共生多赢的新生态。
这里的网络,不是由政府主导、国家投资、官办机构管理、农户却不太买账的信息网络平台,而是市场化的公共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农户从事网销既不要国家财政一分钱,自身应用成本又低、且实效显著的网络。
“沙集模式”三大要素间存在逻辑关系。
其中,由农户到网络,体现了“沙集模式”是农户自发、主动应用既有的公共电子商务平台的特点。这是一种农民用户主导、自下而上的信息化应用,区别于那种常见的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电子商务推广模式;由网络到公司,体现了“沙集模式”由网销带动加工制造,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农村产业化的典型路径特征,区别于那种农村常见的“先工业化、再信息化”的发展方式,或电子商务不改变原有生产结构只作为辅助销售手段的应用模式;由公司到农户,体现了“沙集模式”以公司为基础、以市场化的新生态服务并促进农民网商进一步成长的关系,区别于以前公司凌驾于农户之上的不平等关系。
三个环节循环往复,像滚雪球一样,推动沙集这个以网销为龙头的产业群快速发展壮大。
一、路径独特:农民自发开网店→细胞裂变式复制→网销带动工业→其它产业元素跟进→激发更多的农户网商创新=产业链不断拓展/规模迅速扩张/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他地方常见的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路径相比,它特别具有以信息化引领发展的典型意义。
二、主体明确:“沙集模式”以农户为主体,农民网商在发展中起了主导作用。特别是新一代创业型的农民网商,在其中发挥了巨大和连续不断的示范效应。农户间关系形成的农村特有的社会土壤,带来了一种新型的竞争合作关系。与城市迥然不同的农村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社会资本,对网商裂变式的快速复制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基础就绪:以淘宝网为代表的市场化公共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现在已经发展成熟。网商在淘宝集市开店,不用花钱。淘宝鼓励任何人在其网络平台上开店。网商进入市场门槛极低,正是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就绪的表现。加上现在一般农户买电脑、上网不算难事。它些基础条件的就绪,也是“沙集模式”得以成功的重要特征和条件。
四、生态良好:物流、电信、IT、供电、信贷乃至政府等等,各环节、各物种自我定位明确。如访谈时很多人自己所说,主要是两个定位:“服务的提供者”和“发展的受益者”。特别是其中政府的“不缺位、不越位”,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网商顺利发展的时候,放手让他发展;碰到问题的时候,帮助解决问题。例如,沙集带头开网店的孙寒要扩大生产,土地是个问题,他自己解决不了,政府便出面帮着协调。
五、起步得当:沙集网商开始时经过摸索,最后选择以家具作为起步产品。以这种产品切入市场是选择得当的:市场进入的门槛低,需求容量大,利润空间明显,又有新的拓展前景。比如,家具的品种多样,有板材的、实木的,低档的、高档的,弹性空间非常大。这就使产业的发展具备了很强的容纳性和快速扩张的条件。
沙集模式的意义,通过它多方面的价值表现出来。
我们现在沿用的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奠定的。虽然政策面进展很多,但是这些政策的基础结构层面这二、三十年来没多大变化。
这个基础结构指的就是“公司+农户”。农户这方面以小岗村模式为代表,它改变了过去“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公有制的结构。分田到户,当然是基础结构上的、制度上的根本改革,从而大大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但分田到户,使得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直接面对变化多端的大市场,农户种什么、怎么种,都由自己说了算,集体经济规模经营的“统”的好处就没有了。
进入80年代,国家开始研究如何把“统”的优越性和“分”的优越性结合起来,于是诞生了“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结构,即“公司+农户”。这个基础性的经济结构沿用到今天。
然而,在人多地少的国情条件下,“公司+农户”遇到了难以克服的挑战。比如,劳动者转移或农民就业的问题,农村的经济发展问题,农民收入提高的问题等。如:较为关键的农民工问题。在中国,每到过春节的时候,亿万农民工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迁徙、大流动,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现象。不仅是春运表现出的巨大的社会压力和社会成本,农民工平时在城里的安置、子女教育、社会保障,还有农村“空巢”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等等,无论是农民自己、还是国家的公共管理为此所花的代价都是非常大的。
国家探索过以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办法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但是,“公司+农户”的结构,仍不足以让农村容纳这么多的劳动力。
在过去“公司+农户”结构下,农户往往是被公司牵着鼻子走的弱势群体,公司控制农户,与农户争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市场信息大部分掌握在公司的手里,在和公司建立经济联系的过程中,农户由信息弱势造成市场弱势的情况是常见的事实。
“沙集模式”带来了结构性的变化:它在“公司+农户”的基础上加了“网络”这一大要素。农户在自己家中,通过市场化的公共电子商务平台,可以直接去对接市场。解决农民信息弱势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下子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并且,供需双方无需经由第三方中介,这是以最直接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农民在家中就可以创业致富,其经济社会影响意义深远。实际上,它为在信息网络时代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为解决党和国家多年非常头痛的城乡社会问题提供一个新选择。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两个转变”。即: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粗放型发展转变为集约型发展。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三个“五年计划”过去了。国家为发展方式转型付出了巨大努力,在一些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转型的压力有增无减。
转型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信息化,若没有信息化,就根本没有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两化融合”,这是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又提出深化“两化融合”的要求。
信息化的深入,受到传统工业化的惯性和利益刚性的阻力。如: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国在出台刺激经济的政策时,都在加大信息化投入。但我国的4万亿中,有多少是投在信息基础设施上的?对不起,4万亿一开始定项目时,还是偏向了传统的“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此外,资源怎么分配涉及当事者的利益。信息化发展到今天的程度,必然要求转型,而转型必然会冲击某些既得利益。参加“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研究时,我曾直言不讳:“‘十一五’特别是后几年,信息化是怎样的局面?凡是花钱建设、锦上添花的,发展就顺风顺水;凡是要改革、要转型、要触碰到既得利益的,就困难重重。”问题是,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不能老上项目,老铺网络、上系统;一定要用,还要用好,就必须转型;一转型,就要触碰到原来的利益结构。若不改革,不转型,信息化的效能肯定不行。
在农村信息化上,国家花了大力气来推动,近年提出新农村建设后,更是加大了力度,但成效不理想。问题就出在想用自上而下去推信息化的路径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对接的问题,使得政府始终面临着来自“信息化不等式”的挑战。“信息化不等式”,指能力不等于应用,应用不等于实效。多年来,农村信息化建了大量的能力,实际应用和实效却不理想。问题就出在自上而下的信息化和农民自下而上的信息需求出现了错位。
“沙集模式”中,农民和市场直接对接,不存在错位问题。农民需要的信息不需先经过自上而下的系统,拐个弯才到达农民那里,信息化的应用和效益,一下子就出来了。“沙集模式”转型的意义还表现在结构升级上。它的兴起,直接改变了当地的产业结构。目前东风村的网销已超过废塑,成为第一产业。这种变化正好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调结构、转方式的要求相符。
这些年,发展地方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一个重要的思路是通过招商引资拉动地方经济。这一发展思路,在过去30年里取得了重大成果。但今后这一发展道路将越走越难。目前,招商引资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地方政府之间的恶性竞争让这个代价不断加码。有地方官员反映,现在国内的老板比外资难缠,“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态度逼着政府让步。地方政府可为招商引资所付代价的资源越来越少,比如:国家耕地红线是不能动的底线,可用非耕土地越来越少。税收减免、预支未来又能坚持多久?这样的发展思路已到不得不认真反思的时候了。同时,外来项目“难养熟”,一有风吹草动,或别的地方给的条件更优越,拍拍屁股就走人。
“沙集模式”则是靠本地内生力量来驱动的。网商的发展项目就算向国家要政策,相较于传统的招商引资,利用公共资源的性价比也极高。其对公共资源的索取少,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大。更可贵的是,农民网商的根在这里,即便市场有了变动,他们也会与政府一起抵御风险。
2010年9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致辞中,提到了“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也提出“包容性增长”。在我看来,包容性增长不仅要体现在目标上,还要体现在过程中。共同富裕,重要的是通过创造平等发展的机会,吸纳人们广泛参与增长过程来实现。包容性增长所实现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共同富裕,更是包容在这一过程中的所有参与者的能力、尊严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审视“沙集模式”会发现,只要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使电子商务和他们的利益挂钩,人人都可以参与到“两化融合”中。农户在看到兄弟姐妹、左邻右舍靠网销致富了,不用号召就会自发来学。先给别的网商打工,学会了起码的知识,“一指禅”也能开网店。可见,只要解决了农民内在积极性问题,包容性增长的效果很快就能显现出来。
从早先的顺德,中山,东莞、南海的广东“四小龙”,到浙江义乌的小商品、绍兴的轻纺等,都是国内集群经济成功的典型案例。特别是近几年,集群经济正逐步引起各地重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农村产业化的重要途径。
集群经济是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问题。如果要转变传统工业化规模增长的方式,那么发展集群经济就成为集约增长的一个新选择。其实,我国农村产业化天然带有集群经济的基因。农村有着特殊的社会土壤,成功很快会带来大批模仿者。因此会在有限的区域内,形成产业“扎堆”现象,从而成为集群经济的主要特征。
值得深思的是:同样具有集群经济发展的基因,为什么在有些地方长出了参天大树、茂密森林,而有些地方却半途夭折、颗粒无收?这要从集群经济的成长规律中找答案,要特别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集群经济以个体和私营企业为主,具有物种多样、依存共生和自组织的特点。同时集群经济发展又存在市场边界、市场失灵的弊端。对此,政府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缺位、不越位,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如果政府要么缺位,该发挥作用的时候找不到;要么越位,替市场干了很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那么就极容易扼杀集群经济。
沙集的家具网销与生产,明显具有集群经济的特征,“沙集模式”除了品牌效应外,产业集群本身的壮大也可成为新优势。沙集网商先行者之一的夏凯就说,全镇现有众多网商,等于开了数以千计面向世界的推销窗口,十几家的物流公司也可对今后相关产业发展起到助推作用。沙集有这样好的物流条件、网销条件,只要新项目能对接,商户一来,立刻就能享受到这里的集群经济外部性的好处。所以,一定要珍惜目前沙集已形成的集群经济的雏形。如果沙集着力于市场生态的营造,使这里成长为一个新义乌,探索出以信息化带动集群经济发展的经验,那“沙集模式”的贡献就更大了。
到目前为止,我国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成功的典型。但有些经验的可复制性并不强。比如,浙江义乌“青岩刘模式”。青岩刘村的电子商务发展得很火,原来一千多人的小村子引来七、八千外地人落户并在网上开店。原因在于这个村离义乌最大的货运市场—江东货运市场仅几步之遥,既方便组织货源,又方便托运。这种因地理位置带来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特殊优越性,在全国来看很难大面积复制。
在我国农村的很多地方,电子商务是在不改变当地生产结构的前提下,作为现有农副产品销售的辅助手段应用的。比如,农民在网上卖枣、卖花、卖种猪。这是当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挥作用的最常见的形式。未来发展中,仍大有潜力可挖。一些农村,网上销售当地产品所达到的规模已相当可观,网销已成为重要甚至主要的销售方式。如河北省清河县“东高庄模式”。东高庄全村有400多户人家,300多户在网上开店卖羊绒纱线,年销售额超过100万元的网商有20多家,其中最大的达到1000多万元。2009年,该村通过网上销售羊绒纱线达到300多吨。东高庄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得益于先前业已存在的羊绒纱线加工业。2008年该村第一家网店开办时,清河就已是全国最大的羊绒深加工集散地,而东高庄村又是全县最大的羊绒生产加工专业村。
相形之下,“沙集模式”更加难得。沙集的家具行业可以说是从无到有,靠信息化带动起来的。有人可能争辩:沙集原来就有生产家具的基础,有木匠,所以能发展家具网销。其实,哪里的农村没有木匠?否则,当地农民用的家具哪里来的?这种手工业,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就有的。它与现在沙集这种由网销拉动、面向大市场的家具业不可相提并论。
我们反复想,“沙集模式”发展中的那些发挥重要作用的因素,是否存在难以复制的障碍?想来想去,我没有找到。比如,上述农村社会关系和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双重社会资本对普遍农村皆适用。加上选择好起步的产品,“沙集模式”就可以在全国的农村地区推广。
正因为“沙集模式”具备以上“三农”、转型、内生、包容、集群、复制的价值,又能够切中我国发展战略中的要害,所以,我们认为,不妨把“沙集模式”比作三十多年前的小岗村。它对突破长期以来解决“三农”问题的困局,推动农村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它不是一个局部政策的变化,而是一个基本结构层面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