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新闻真实性

  	      	      	    	    	      	    

目录

什么是新闻真实性

  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

新闻真实性的本质

  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事实的及时报道.”据此理解,笔者认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就是指对新闻事实在报道中具实写稿时应遵循的一种基本原则.

  这种原则应建立在新闻的大范畴之中,并有自身的适应性.即,对采访所取得的所有素材,在写作过程中,有一系列的要求。包括思考、提炼、整理、列提纲、动笔、誊写草稿、改稿及斟酌用字、用词、用句、分段,引用证据,编制题目等,都要把握好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它的本质表现于执笔者的思想、立场和依据真实所作出的正确判断的与否。这就要求记者要深入实际采访,了解真正事实。著名新闻研究者方延明说:“真实不是孤立的,真实是主客观的统一”,“新闻事实是主观对客体的描述,是客观事实通过记者主观意识后的结晶体。”从他的这些观点当中我们知道要让主观描写客观事实必须真实,而这一真实需要记者深入实际采访才能得到“第一手事实”。

  规范要求

  要求叙述准,字句干净,不引申,少议论。举例说明。《铜川——警校携手普法育人》(本页内容由中国百姓信息网搜索于网络):“本报讯日前,来自省卤阳劳教所的四名误入歧途的未成年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铜川市耀州区永乐学校的2200名初中生,现身说教,上了一堂德育法制安全教育课。会上,永乐学校为卤阳劳教所赠送了锦旗。据悉铜川市耀州区教育局连续两年举办了此类活动,受到学生家长的称赞。”注:(《陕西科技报》(本页内容由中国百姓信息网搜索于网络)2008年4月18日头版。)写此稿时,一般初学者往往会加一些强调式的词语,认为能够加强新闻效果。其实不然,如:将“未成年人”写成“少年犯”,在“亲身经历”前面加上“不堪回首的”一词,都将是甚为不妥的。

新闻真实性的特点

  事实性真实

  新闻真实是事实性真实,强调与客观事实的符合性,落到新闻传播活动的实处,就是指每一具体的新闻报道与其报道对象的符合性,一定“全体”报道与相应时空范围内整体事实对象的符合性。马克思所说的“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的新闻原则②,强调的正是新闻的事实性真实,新闻必须完全立足事实、引用事实,并以事实为根据进行判断,得出的结论仍然是明显的事实③。由于新闻是对真实存在的事实的报道,这就决定了事实性真实是新闻真实最重要、最突出的特性。

  过程性真实

  新闻传播的过程性决定了新闻真实是一种过程性的真实,表现为这样几个实际与逻辑相统一的环节。

  新闻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真实,是一种“本真真实”。这种真实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是自在的、外在的真实,并且成为人们衡量对它所作的各种报道的真实性的唯一标准和根据,它限定了真实的范围和程度。

  对事实的反映和再现产生了“再现真实”的问题,这是新闻真实性的核心环节。

  有限度真实

  作为一种理想追求,新闻传播的目标应该达到这样的境界,即新闻报道与对象的本来面目绝对符合。然而,绝对真实观是不符合新闻传播实际的,实际的情况是:新闻传播达到的真实性是有限度的。在探索新闻真实性的过程中,以往的探讨比较重视真实绝对性的一面,但对新闻真实性的限度关注不多。

  即时性真实

  新闻真实是即时性真实,是以一定时间点为结点的真实。新闻真实最直接的表现方式是即时性,这是由新闻传播方式上的及时性、甚至是实时性所决定的。新闻的真实总是针对一定事实对象在某一时间范围内的存在状态、变动情况而言的,是以一篇篇具体报道的即时性而存在的。因而,新闻真实追求的是当下的真实,不能把真实轻易留给历史,这是新闻传播主体对新闻真实应该持有的基本态度,也是既对现实负责、又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新闻真实性的误区

  新闻不够具体

  (一)过多使用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是新闻写作的首要大忌。。“在……下,深受……教育“、“通过……活动,极大地鼓舞了……”、“在……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大大提高(进步)了”、“通过……活动,已取得了巨大的……”、“……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等形容词或形容词词组的大量应用,会冲淡新闻用事实说话的真实性。例如有关一个欢庆场面的报道,记者写到现场热闹非凡,场面壮观,舞蹈精彩,这样写出来虽然语言流畅,感情真挚,但是读者有一种笼统的感觉,并没有从文章里看出场面具体是如何的宏大,没有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大量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是新闻写作的又一大忌。新闻写作如果搞虚构、搞虚夸,就成了“假大空”,就会失去读者的信任。新闻写作必需源于事实,恪守真实,不夸张、不虚构。一篇关于公安系统扫黄打非专项行动的报道:“….期间,专项行动共打击犯罪团伙xx个,抓捕犯罪分子xx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获得了全市人民的一致好评”。这样的新闻就有“假大空”的嫌疑,因为不可能整个市的人民群众都知道这次行动,也不可能全市人民都异口同声的回答。

  议论感慨颇多

  过多的议论感慨,容易显露出作者的主观色彩,对事实不够客观公正,听众或读者容易留下作者指手画脚的浅薄印象。编辑王迎春曾经说过:“在采编过程中,经验丰富的记者通过采访素材合理取舍应用,用事实巧妙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而事实本身所含的是非功过留给听众或读者去评说,去作结论,自己绝不会直接去点评。如果非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可,就不如将它写成评论。”注: 王迎春:《少发议论感慨,多用事实说话》(新闻与写作)2002-2)

  语言含糊、笼统

  像 “前不久”“最近”、“近况”、“连日来”、“无数的……”、“多种多样的……”、“各种方式上……”、“愈来愈多的……”等相关的词组,一般情况下均属于含糊、笼统的新闻用语,使人抓不着新闻的要领。例如,消息《游广山寨子品绿叶佳肴》中有这样一段 “……2001年陇川县旅游局将广山建成'广山景颇民族文化风情园',至今已接待了无数的国内外游客。”此处的“无数”一词并没有说明游客的数量,也许是几十、几百乃至成千上万。注:(2002年2月25日《东陆时报》)

  文字语病较多

  一些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中出现的病句实在太多,应该引起新闻界及相关人士的注意。例如“2001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比2000年的人均消费价格总体水平相比,上升了0.7%。” 此句中的“……比……相比”是两种格式,一种是“……同……相比”,另一种是“比……上升”,在同一个句子中只可选一种格式,不可两者兼有。

  总之,只有遵循用事实说话的原则,才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满足读者、听众和观众对信息需求,从而架起政府和百姓之间沟通的桥梁。影响新闻真实性的因素比较复杂,还不止上述内容,有许多领域还值得我们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