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新闻意境

  	      	      	    	    	      	    

目录

什么是新闻意境[1]

  新闻意境是指在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把客观事物和主观感受和谐形象地结合起来,所形成的一种能够打动人心、引起读者共鸣的气氛。

新闻意境的审美特征和审美功能[2]

  新闻意境所创造的形象不是人物,而是自然景物、生活图景和蕴藏其中的思想感情。因此,意境就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

  (1)情景交融,情为主导。意境是由意与境、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因素构成的。创作主体的情感、感受以及他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要通过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及其精神本质来进行表现,造成一种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景物需经感情融注,才能得其生命;感情需有景物附丽,才能成其形相。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 “情景相生而且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神,这便是诗的境界”。王国维“一切景物皆情语”也是针对这一特征而言的,如《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一文中有这么一段:

  “雪花在凛冽的寒风中狂飞乱舞。一会儿工夫,大家都变成了雪人。人们穿着大衣,还是感到阵阵发冷。脸、手和脚都被冷得失去了知觉。孔繁森看到一位藏族老阿妈把外衣脱给了在风雪中哀号的小羊,羔,自己却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冻得瑟瑟发抖,他的眼睛湿润了。他用手捂住脸,强忍着不让泪水流出来,猛地转身回到越野车上脱下自己的一套毛衣毛裤,递给那位老阿妈。老阿妈伸出已经冻僵的双手,接过那还带着体温的毛衣,嘴唇颤抖着久久说不出一句话。”

  这段话先写高原之景,但景已含情,“穿着大衣”还冷得失去了知觉,没穿大衣的人又如何?接着再叙事,叙述一位藏族老阿妈为了羊羔不顾寒冷的事实,再写孔繁森把毛衣、毛裤给老阿妈,不言情而情自生。这段话在一种空阔、悲壮的气氛中透露出一种默默的温情,二者相反相成更显温情之珍贵,这正是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特征。意境的创造,其目的在于充分表达主观审美情感。景是抒情的基础,无景情不生,无景情不显,无景情不活。所以,意境创造时,既要有景物,也要有特定环境下的人物,这既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需要,也是记者情感选择的需要。

  (2)虚实结合,境生象外。意境是在情景交融中呈现出的一种虚实结合的艺术境界,它是物象与物象之间多重复合联系构成的耐人寻味、若有若无的虚幻的艺术空间,境生象(境)外是其最重要最鲜明的美学特征。

  宋人梅尧臣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而为至矣” 。这句话道出了意境虚实结合、境生象外的特征。“如在目前’是实景,“见于言外”是虚境,这虚实结合升华为一种含蓄的艺术佳境。对此,刘禹锡作了简单的概括,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见解,后来司空图又进一步发挥:“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境生象外”就是要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而这又是“可望不可及的,”所以意境的创造,就必须在对具体物象(实景)进行生动描写的同时,超越具体物象自身,暗示出更具有深广意味的审美想象空间(虚境)。一般说来,写出实景并不困难,难在于实中见虚,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审美内涵,制约着实境的创造和描写。因此,虚境是意境结构中的灵魂,“境生象外”是一个较高的美学要求。《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中有这样的描写:

  “人们在料理孔繁森的后事时,看到两件令人心碎的遗物:一是他仅有的钱款——8.6元,一是他的“绝笔”——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

  这就是孔繁森留下的遗产,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雪山含悲,江河呜咽。

  许多人站在孔繁森的遗像前泣不成声,泪如雨下。数不清的哈达敬献在他的灵前,堆得像洁白的雪山。

  在阿里,在拉萨,在聊城......成千上万的人在呼唤着一个名字——孔繁森。”

  这段话以叙述为主,但情寓景中。两件遗产,令人心碎,敬仰之情自然而生,这些都是实写。作者据此写出的虚境,更给人以深沉的思考:成千上万的人的呼喊,说明我们国家需要一种精神。这则由实境开拓出的深一层的审美想象空间,引出的是更深层次的意蕴,由此把人引入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3)含蓄蕴藉,韵味无穷。意境既然是虚实结合、生于象外的产物,它就必然蕴含着令人咀嚼不尽的韵味,让读者从意境所提供的意象中去领略其深度的情思和意蕴。因为意境不同于典型人物,典型人物所包含的丰富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我们从典型形象身上就可以理解和体会,而意境的深层意蕴并不是直接体现在意象本身的表层,而是存在于意象与意象之问构成的艺术空问之中。它借助于比喻、象征和暗示,委婉道出,使人心领神会,思而得之。受众由于各自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审美趣味的不同,他们在把握意境的丰富意蕴时,又会各得其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见,意境的内涵是一种难以言传而又韵味无穷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宗白华有过这样的论述: “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层次”。意境内涵层次多,本身不正是强调其含蓄蕴藉、韵味无穷吗?

  既然已经包含那么丰富的深层意蕴,那么受众在把握意境时,就不能单单停留在言内之意的浅层次上,而要超越概念、超越意象,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透过形见到神,透过境见出情,进而把握象外之意和言外之意。比如《萨拉热窝最后一头棕熊死了》的消息全文仅用254个字,就为我们勾勒出了处于战争阴影中的萨拉热窝动物园的惨景。

  在众多的意象(狮、虎、豹的尸体,孔雀、矮种马)所构成的艺术空间里,显示出萨拉热窝动物园工作人员的无奈以及动物面临的境况。但这仅仅是象下之意、言内之意,如果我们再向消息的深层发掘,就会领略到言外之意,即通过作者对动物园场景的描述,触类旁通地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所以把这则消息说成是控诉战争的控诉状是再恰当不过了。通过意境的创造来反映深藏着的意蕴,要比直接描绘战争的场景、罗列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数据要巧妙得多。

  总之,意境的蕴含是丰富深广的,它能启示人们超越具体意象而飞跃到幻想的空间中,潜心领略韵外之致的艺术天地,所以创造意境要含蓄蕴藉,把握意境要深思远虑。

  新闻意境是新闻作者审美创造的成果,是新闻作者在写人、写景和叙事时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融合的产物,具体是指新闻作品中有丰富蕴涵和情景相偕的形象和画面,并具有审美效果和社会功能两方面的作用。

  首先,从审美角度看,新闻意境不仅能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而且还蕴含持久的艺术魅力和深沉旷远的审美空间。焦裕禄、李月华、张海迪等新闻人物,虽然时过境迁,但至今仍生活在人们的记忆中。新闻特写《永恒的瞬间——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纪实》开头就创造了这样一个庄严的意境:“数千人的会场一片肃静,千万双眼睛神情专注,亿万颗激动的心倾听着时间的脚步走向那庄严的一刻,走向永恒的瞬间......”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何尝不让中华儿女们魂萦梦牵?这篇特写所营造的庄严神圣的意境又何尝不让亿万读者念念不忘?

  新闻意境还能形成深沉旷远的审美空间,这主要是由新闻作品结构中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所诱生和开拓出来的,即新闻自身所包含的“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获得第二届全国现场短新闻一等奖的新闻作品《雨中情》,叙述的是李鹏同志在安徽考察灾区慰问灾民的情况,但文中并没有直接赞扬李鹏同志冒雨视察的事迹,而是用直接描写“总理撑的雨伞如注,脚登的深筒胶鞋灌进了泥水......”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形成了深沉旷远的审美蕴味,体现出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同时还诱发出了一种“象外之象”—— 大雨无情党有情。

  其次,从社会功能上讲,新闻意境能更深刻地揭示主题,反映时代特征,使宣传报道更贴近生活,吸引读者,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一方面,我们的宣传报道要以正面宣传为主,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这个基本方针要不折不扣地贯彻;另一方面,又需要不断地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使群众乐于接受,这就需要发挥新闻意境作用。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结尾处写道:

  “隔了一会儿,焦裕禄从怀里掏出一张自己的照片,颤颤地交给这位副书记,然后说道: ‘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滩上,活着我没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意境何其悲壮苍凉!渎完这篇通讯,许多读者挥洒热泪、心潮难平,这除了与反映时代特征的主题有关,还和作品的意境创造不无联系。

新闻意境的发掘创造[2]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新闻作品,创造意境的方法和技巧都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对有形事物“形”的描摹,展示事物无形的“神”的意境。新闻记者应该探寻美的新闻意境,把新闻写得更耐人寻味一些,达到新、深、活、美的高度和谐统一。寻找美的新闻意境,要靠新闻记者敏锐的政治头脑、娴熟的业务技能和对新闻事实进行反复思辨的能力、对现场情景进行深度观察的能力等。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新闻事实,才能从一般的场景中找出不一般的意境;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意在笔先,在材料的剪裁和文章的布局上充分体现自己的意图,从而创造出独特的新闻意境美。

  (1)写出有血有肉的人物,情中生境。“文学是人学”的说法,深刻地道出文学的对象和本质特征。新闻学的描写对象、创作者和欣赏者也是人,新闻事实的发生和发现都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写事最终还是写人,新闻要反映社会,就必须反映人们的高尚情操和伟大的创造精神。

  新闻要创造意境,就要反映创造性工作的人们,这也是新闻宣传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原则的体现。他们长期工作在祖国各项生产建设的第一线,忘我地工作、无私地奉献,他们的事迹最能感染人,更能表现出深刻的意境。

  要写有血有肉的人物,重要的是要抓住人物的容貌、神态、举止、动作、风度,准确鲜明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出活生生的人物,让读者从这些形象中去想象、去思索。这种想象和思索也是新闻作品所要达到的意境。《华罗庚的最后一天》仅仅追忆了一天的活动,就揭示了华老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彰显了华老的拚搏精神和执著追求。稿件以朴素的文字记述了华罗庚逝世这天繁忙的活动,从头天晚上他没有休息好讲起,中间插叙他的年龄和健康状况恶化的情况。这几句不只为他的突然去世交待了背景,还展现了他忘我工作的精神,这种忘我精神贯穿于他病逝这天的每时每刻。你看,他离开轮椅,自始至终地站着演讲;他嫌翻译费时间,改用英语演讲,他要求延长时间,把要讲的内容全部讲完......而到这时,他的精力已全部耗尽了,走下讲台就“倒在地上”。作者在字里行间倾注了对华老的感情和敬意,并且成功地用华罗庚的“最后一天”来反映贯穿华罗庚一生的执著追求和拚搏精神,使我们油然而生出一种崇敬和惋惜之情。这种执著精神,正是华老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2)表现有景有意的现场,境中生情。美的新闻意境,是通过典型的新闻事实表现出来的,情是实在的,景也是实在的。正是真情实景,才产生深远的意境。新闻作品的作者,要善于动情,要全身心地拥抱生活。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上,无时无刻不出现一些令人振奋的新闻事实。只要我们深入现场,深入基层,沉到群众中去,细致观察,精心思考,一定能发掘出优美的新闻意境。多情方能善感,记者的多情,来自对生活的感受,用感情的思维方式去看待生活,看待事实。只有体验生活,才能感受生活;只有感受生活,才能对生活有真情;只有动了真情,才能有感而发。

  发掘新闻意境,就要捕捉有景有意的新闻现场,用自己的眼睛进行细致扫描,摄下现场的形状和氛围,牢记事物形体、色彩和人物的音容笑貌等特征,选取最有意境的新闻事实表现出来。新闻发生在一定的社会、自然环境中,不同的景色,能使人产生不同的感情;不同的感情,也能够通过不同的景色表现出来。《旱原情》中有段栩栩如生的动人场景,好像电视的实况转播,从远到近,从高而低,正面、侧面、背面多面选景,使用特写、全景、近景、远景等,调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法,使农民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情谊在浓烈的氛围中升华。

  “.....1991年春天,李立科神奇般地回到甘井。

  消息像春风一样吹遍合阳县的村村镇镇,男女老少奔走相告:‘李院长回来了!’

  人们从四面八方涌进他的房子,围坐在他的身旁。甘井村的李桂新老汉拉着李立科的手,话还未说,眼泪就扑簌簌地流下来:‘李院长,你可得在甘井多住些日子!’李立科眼睛湿润了,深情地说:‘我的命是人民给的。我的试验没有完,我要在这儿长期住下去’。”

  这里使用的报道对象的话尽量保持原味原貌,很有个性的语言使细节更加生动,多角度的景物描绘,使绝症缠身而仍然为探索旱作农业而默默奉献的专家形象跃然纸上。

  发掘新闻意境,还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动态,只有动态才能产生美好的意境。场景的变化、人物的行动、事物的发展都是动的,而动本身就是一种意境。如《许艳梅跳水夺魁 家乡人争相庆贺》的导语:

  “今天,许艳梅在汉城最后那轻盈的一跳, 虽然没在碧池里溅起多少水花,却震动了她的家乡江西南昌。”

  这则导语不是直截了当地说“许艳梅夺得第一枚金牌的消息传来,她的家乡南昌沸腾了”之类的话,而是选取许艳梅“轻盈的一跳”时“没有在碧池里溅起多少水花”一句,由这个视点连起另一个视点—— “震动了她的家乡江西南昌”,视点的转移,产生一种动感,造成一种意境,给人一种含蓄的美感。在新闻报道中,描写动感的事实能使文章增色,产生意境。同时,多使用动词,也是发掘意境的有效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将会对新闻作品提出更高的审美要求。正确认识新闻意境,充分营造新闻意境,新闻作品才可能更加贴近生活、吸引读者,才有可能让群众乐于接受,从而在根本上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 蒋中任.着力追求意境美[J].采写编,2012(3)
  2. 2.0 2.1 卢焱.论新闻意境[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