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新型集体经济

  	      	      	    	    	      	    

新型集体经济(New collective economy)

目录

什么是新型集体经济?

  新型集体经济是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劳动者的资本联合相结合的经济,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新型集体经济首先是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实行共同劳动,互助合作,发挥群体优势,谋取共同利益。同时,新型集体经济又是劳动者的资本联合,鼓励劳动者投资入股,享有集体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使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所有者,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能够极大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

新型集体经济的基本特征

  近些年来,集体企业以改革产权制度为重点深化改革,产生大批新型集体经济。这些新型集体企业的基本特征是:

1、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产权制度

  传统集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产权主体模糊不清,集体企业资产名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职工对企业的资产实际上是虚有。由于产权主体虚设,不能发挥职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无人有效地维护集体资产的产权,造成集体资产的大量流失,严重影响集体经济发展。新型集体企业对传统集体经济的这种产权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产权人格化。一方面鼓励职工投资入股,开辟企业资金来源,增强企业经济实力,推动企业生产发展。另一方面将企业劳动积累形成的存量资产,以股份形式量化给职工个人所有。通过改革,集体企业职工成为企业的股东,对集体资产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同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产权制度。

2、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

  在计划经济年代,国有资金一般不允许投资集体企业,而集体企业又是封闭性的,不吸收企业外的企事业单位投资,造成产权结构单一。集体企业发展只能靠自身的积累,企业资金普遍短缺,缺乏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严重影响集体经济发展。新型集体经济通过改革企业产权制度,打破了集体企业的封闭性,以其开放的融资机制,取代集体企业封闭式的经营机制,不仅本身可以投资,也可以吸收社会法人和自然人投资,还可以吸收外商投资,实现了产权结构多元化。

3、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传统的集体经济,企业的领导机构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理事会主任既是集体所有权的代表,又是生产经营的指挥者,实行的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的领导体制。而新型集体经济,很多企业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这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科学管理体制。集体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个机构组成。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权力机构,决定企业的重大事项;董事会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组成,它是企业经营的决策机构,对股东大会负责;企业经理由董事会聘任,受董事会委托从事日常生产经营的管理;监事会是企业监察机构,加强对董事会和经理人员执行业务情况的监督,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集体企业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既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又保证企业独立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为实现企业的科学、有效管理提供体制保障。

4、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和市场主体

  传统的集体经济,实行政企合一,行政主管部门不仅是宏观的调控者,而且是集体企业生产经营的指挥者,企业成为政府部门的附属物,失去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新型集体经济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行政企分开,使集体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生产经营的实体,成为市场的主体。在经营上,以市场为取向,以销定产;在生产顺序上,从生产到销售转向从销售到生产,真正做到产品跟着用户走,生产围绕市场转,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在企业机制上,建立面向市场的决策机制、追求技术进步的发展机制、激励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提高了企业竞争能力,增强了企业活力。

5、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资分红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由于新型集体经济是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相结合的经济,决定了它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资分红相结合的分配制度。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一切资产的增值都是劳动者劳动创造的。而生产资料或资金则是劳动者的劳动得以创造价值的必要条件。从资产增值来说,劳动和资金缺一不可。因此,在集体企业的分配中,必须兼顾劳动者和投资者利益。一是按照职工在企业中的劳动贡献获取工资收入,这是按劳分配的形式。二是按照“同股同利”的原则,保障企业出资人的权利,实行按资分红。集体企业实行劳动和资本共享利益的分配制度,有利于调动劳动者和投资者的积极性,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新型集体经济的重要性

  首先,集体经济存在与发展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所决定的。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总是会呈现出不同水平,而多层次生产力水平要求有多种所有制形式与其相适应。集体经济一般规模较小,能够灵活适应用户和市场需要的变动来调整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方向。因此,在一切以手工劳动为主、生产和经营的社会化程度较低的领域内,集体经济往往比国营企业更能适合生产发展和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要。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产力对生产组织的规模化程度要求也更高,而我国农村的一家一户的承包经营方式和城镇的个体经济难以符合这一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个体农户,个体经济联合起来进行合作经营也就成为必然。这恰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而这个新的肯定是在更高层次上对个体经济个体经营的否定,对新的集体合作经济的肯定。

  其次,集体经济的存在与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是整个社会主义时期都必须坚持的两种公有制。虽然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外,还要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但这并不等于不要发展公有制,也不等于要用非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代替集体经济。因此,支持、鼓励和帮助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作用的意义重大,而且也是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必需。

  第三,集体经济的存在与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规律作用的结果。在我国那些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技术水平落后的、经营观念上固化、管理方式陈旧的“二国营”集体经济;那些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是由于传统的思维惯性和经营惯性所致,仍没有活力的集体经济必然被市场经济所淘汰。但是那些代表新兴产业的技术水平,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并经历了市场经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法则洗礼后重生的新集体合作经济却正在蓬勃兴起与发展,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不为人们的主观意志所限定。

  第四,集体经济的存在与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和经济公平的主要载体。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单靠市场经济和非公经济是无法实现这一前提,因为市场经济也有失效之处,它解决不了两极分化的问题,而私营经济本身就造就了剥削和两极分化。集体经济作为一种公有制经济,其生产资料归劳动者按份共有和共同同有,它消除了依靠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的条件,劳动者不再为资本家劳动,而是为自己为社会劳动,劳动者创造的财富归劳动者共同享有,以按劳分配为主,可以防止两极分化,能够在不断地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使劳动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五,集体经济存在与发展也是现代企业保持持续活力的途径之一。传统国有企业没有活力,私营企业也同样存在无法保持持续活力的问题。因为私营经济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实行雇佣制度。在私营企业里劳动者是被雇佣的,他们既无财产所有权,也无企业经营管理权,处于被剥削的地位,这就造成了劳资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扼杀了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这些已为数百年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历史所证明。

  在西方社会,合作经济之所以能够成为普遍的行为,能够制度化存在下去,并且能够作为西方所有制的形式长期存在和发展下去的原因也在于:私有制企业的这些内在矛盾和弊端,使部分劳动者产生了利用合作行为和合作社制度(不同程度地)摆脱资本主义剥削和满足自身某些需要的要求,同时私有资本积累和以此为基础的资本对非资本统治部门的扩张,直接威胁了一部分劳动者的生存,也迫使这部分劳动者利用合作行为和合作社来维护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毋庸置疑,我国集体经济的最大优势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所有者;劳动者对生产资料有平等占有权利,劳动者有共同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权利,劳动者有平等参与按劳分配的权利,这些使劳动者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极大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这是集体经济具有活力的内在源泉。此外,集体经济存在与发展也与社会主义劳动群众的觉悟水平相一致。集体合作经济是劳动群众自愿组合、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民主管理的经济组织。在生产经营上实行“五自”,即资金自己筹,企业自己管,厂长自己选,盈亏自己负,分配自己定。这是劳动群众最容易接受的组织形式,也是劳动群众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扶持

  在我国,任何一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同样,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指导和扶持。

一、加强对新型集体经济的宏观管理和政策指导,建立为新型集体经济服务的体系

  新型集体经济的多种组织形式,是适合我国国情、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企业组织形式。它十分需要社会和政府的指导与帮助。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通过合作社协会,实行对合作企业的管理与服务取得很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借鉴。我国的新型集体经济大都是中小企业,点多面广,形式多样,产权归属不同,它的改革和发展亟需政府的指导与帮助。国务院企业管理部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财政部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新型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研究,适时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实行宏观管理与政策指导;改善政府部门对新型集体企业的服务体系,创造新型集体经济在市场运行中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

  政府部门要发挥集体合作经济联合组织的作用,并赋予其职能,给予其支持,对新型集体企业进行跟踪服务,使之成为新型集体经济的指导者和服务者。要充分发挥合作经济学会及各类集体(合作)经济研究机构的作用,积极开展理论和政策研究,为新型集体经济和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提供指导、培训与服务,逐步形成一个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推动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

二、加强立法工作,以法律保障新型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新型集体企业中的共有资产是全体职工共同共有的资产,在企业存续期间是不可分割的。共有资产的功能是发展生产,提高职工福利(包括退休职工的养老保险补充),激励人才,开展培训,合作互助等。在深化企业改革时,共有资产可以作为支付改制成本的来源,可以设立发展基金,也可以由工会作为出资人,作为企业的法人股东

  要适时修改、补充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制定我国《合作经济组织法》和《促进股份合作制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产生于20世纪 80年代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中群众创造的新事物,是新型集体经济的有效载体,遍布于我国的城乡。大批股份合作制企业正翘首期盼这一指导意见的出台,希望能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

三、加快制定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相关政策

  党和政府应给予新型集体企业强有力的政策和法规支持。可参照国外的相关办法,在金融信贷税收、创业扶持等方面制定专项政策进行鼓励;凡是私人企业、与街道合办企业、安置下岗就业人员企业以及民政部门登记的非营利组织等享有的优惠政策,新型集体企业也应该享受。同时应尽快制定全国性《深化城镇集体经济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导和帮助各类城镇集体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鼓励和支持集体经济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应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要求,城镇集体企业在深化改革中要做到“一个明晰、两个转变、两个建立”:一是以明晰产权为重点,形成职工有控制权的产权制度;二是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转变企业劳动关系,实行劳动合同制;三是建立员工持股制度,探索经营者和员工分享企业收益的多种形式,建立合作互助基金,形成集体经济稳定发展和共同富裕的互助合作机制。

四、从精神与物质上对新型集体企业经营者进行形式多样的激励

  新型集体企业的经营者对劳动者承担着更大责任,对社会作出更大奉献,理应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尊重和表彰;在企业中也应得到职工的信任和支持,职工应肯定经营者的市场价值,使经营者的收入与其贡献相符合。可以采用年薪、期股、岗位股等多种形式,让优秀的经营者与企业命运连在一起,这与职工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是一致的。

五、加强对新型集体经济的宣传力度,纠正不利于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倾向

  当前社会上有些人,面对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他们看不到新型集体经济的性质和特征,只要一提起集体经济,就认为是“二国营”,就应该取消它,以为集体经济的末日到了。有些人提出“集退民进”,用民营经济取代集体经济,混淆公有制与私有制的界限。还有些人主张经营者控股,把集体企业改为合伙企业或私有企业。这些观点和主张,都不符合党和国家关于集体经济的方针政策,不利于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

  事实证明,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乃至将来,在我国没有集体经济,尤其是没有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新型集体经济,就没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更难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优势。作为政府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对新型集体经济的宣传。

  一要宣传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要宣传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三要宣传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是劳动者实现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四要积极倡导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大胆地进行集体企业的改革创新,推动新型集体经济蓬勃发展,以巩固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认识

  1、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集体合作经济的基本思路来界定中国的集体经济,否则就会脱离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由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点是劳动价值论,因此,我国集体经济的内在本质应是以劳动者的劳动合作为主,这是他们产权按份共同、共同共有,利益共享,民主管理或进行资本联合的基础。

  2、要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来界定中国集体经济。我国现阶段的集体经济是市场型的集体经济,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传统的计划经济型的集体经济和市场型的集体经济作出区分。市场型的集体经济除了具有集体经济的本质特征外,在产权方面应是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并且产权体系应是开放的和多元的;在合作上,不仅是劳动者的劳动合作,还要有劳动者的资本合作和纯粹的资本合作,但各自所占比重要有一定限定,否则集体经济的性质就变了;在分配方式,按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来分享企业利益。

  3、要对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按国际合作制经济的规范来界定中国集体经济。根据我国学界的理论习惯,集体经济是包含着合作制经济。因此,对新型集体经济特征进行概括时必须适当考虑到国际接轨问题。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在2001年曾将合作经济界定为:“自愿联合在一起,通过组成联合所有的企业来满足他们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的需要与抱负的人们的自治联合体,他们按企业所需公平出资,公共地分担风险,分享利益,并积极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我国在界定新型集体经济时,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合作经济的这些界定应加以参照。尤其要注重加入自愿联合的内容,因为在我国改革过程中,许多改制的集体经济是用行政方法整体改制实行“人人持股”的,从而违背了“自愿”的原则。

  4、要根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来界定中国的集体经济。中国的集体经济与国际的合作经济尽管有许多一致性,但是,它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所有制中占居主体地位,这与在世界各国处于非主体地位的合作经济不同。因此,在界定我国集体经济时必须与这些合作经济进行根本的区分。

  5、应将多种组织形式纳入到新型集体经济之中,使其组织形式更加宽泛。现阶段,我国发展集体经济不能再囿于传统集体经济理念,过分强调集体经济的纯度,忽视其生长与发展的生命力。应以集体经济为主体吸纳各类资本,融入多种经济成分,形成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多元产权结构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组织形式,也是现代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这类企业虽然可以包括自然人、外资、可以包括国有资本和私营资本,但是由于集体资本处于主体地位,因而企业的性质仍是集体经济。一些实力较强的集体经济组织也可以直接改组股份制企业,或与国有企业一起改组为公有的股份制企业,而不再受合作制和股份合作制的限制,改制后的股份制企业的性质主要取决于控股权是在那一方,如果是集体资本绝对或相对控股,其企业的性质仍然是集体经济。

  6、要区分集体经济组织形式本身和实现形式,并要拓展或明晰它们的边界。集体经济组织形式的本身和实现形式是不同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的本身必须是集体经济,符合集体经济的基本特征和根本要求,而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则的集体经济运作和现实的途径,它不必是集体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合作经济本来就包含在集体经济之中,股份合作经济也可以是集体经济新发展形式,其他的企业组织形式也可能成为集体经济的组织新形式,这主要看它们是否符合集体经济的基本要求和内在规定。但是,集体经济组织形式本身的边界必须是清晰的,否则,就没有办法使它们与其他经济组织形式进行区分。

  7、新型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也应多种多样。现在理论界共认的股份制经济合资经营经济企业集团经济都可以作为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并且,就中国现阶段而言,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还可以更加宽泛,如有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应是集体经济较好的实现形式。有些企业组织形式可能在一定条件下是集体经济组织形式本身,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又是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这主要取决与它们的性质是集体经济的性质,还是非集体经济性质,如股份制企业中集体资本占据主导地位,其性质就是集体经济,而不是其实现形式,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