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是投资银行能够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分析风险、进而有效地控制风险,以尽量避免风险损失和争取风险收益,风险管理是投资银行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风险管理必须覆盖投资银行的所有相关业务部门和岗位,并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项业务过程和业务环节。因此,投资银行倚重各业务部门去实施持续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程序。
投资银行应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稽核部等部门,部门内部设立风险管理小组,上述各风险管理机构和人员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负责对投资银行管理业务及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的执行进行监察和稽核。
投资银行必须建立防火墙制度,业务中的投资管理业务、研究工作、投资决策和交易清算应在空间上和制度上严格隔离。对因业务需要知悉内幕信息和穿越防火墙的人员,应制定严格的批准程序和监督处罚措施。
在保证所有风险控制措施切实有效的基础上,投资银行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应具有前瞻性,并且必须随着公司经营战略、经营方针、经营理念等内部环境和法律法规、市场变化等外部环境的改变及时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和量化指标体系,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同时重视数量分析模型和定性分析的应用,使风险控制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在识别与评估风险的基础上,控制和处置风险,防止和减少损失,保障投资银行各项经营行为的顺利实施,实质是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规避或消除风险导致的灾难性后果,并且产生最大化的收益。
第一,经济目标,即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实现风险管理成本最小化目标。它要求风险管理者运用最佳的技术手段来降低管理成本。风险管理者应谋求用最经济合理的处置方式,把控制损失的费用降低到最低程度,通过尽可能低的管理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取得控制风险的最佳效果。
第二,职责目标,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行业规章以及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规定,自觉树立规范运作、稳健经营的经营思想和经营风格,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等。
第三,持续经营目标,保证公司正常经营活动的实施,损失发生后,任何风险管理措施的执行和实施,都可以使风险造成的损失得到及时而有效的补偿,从而为公司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四,系统性目标,风险管理往往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构成有机整体(或系统),其各个组成部分都存在各自的风险问题。处理局部风险应以整体风险管理为出发点,从全局降低系统的整体风险。
在实践中,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常常由四个环节构成,即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决策。
风险识别就是在纷繁复杂的宏观、微观市场环境中及对投资银行实行经营管理过程中识别出可能给投资银行带来意外损失和额外收益的风险因素。风险识别需要投资银行对宏微观经营环境、竞争环境有充分的了解,有完备的信息收集处理系统,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刻敏锐的洞察力。
风险分析指投资银行深入全面地分析导致风险的各种直接要素和间接要素,如影响市场行情的宏观货币政策、投资者的心理预期。风险评估是指管理者具体预计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预测这些风险因素对投资银行可能造成损失和收益的大小,进而尽可能地确定投资银行的风险程度。
风险评估中需要用到风险管理指标体系,主要适用于可度量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该体系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反映公司整体风险情况的,二是反映各部门风险情况的。一级指标体系中包括安全性指标(如资产负债率、资产权益率等)、流动性指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长期投资余额占资本的比例等)、风险性指标(自营证券期末余额与所有者权益比例、风险投资比率、应收账款比率等)和盈利性指标(如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等)。二级指标分为证券自营部门和投资管理部门监控指标、经纪业务监控指标和承销业务指标。
风险控制就是指对投资银行的风险进行防范和补救。它包括风险回避、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风险回避主要指在资产的选择上避免投资于高风险的资产,通过对资产期限结构进行比例管理等方式来规避风险;风险分散主要指通过资产投资的多样化,选择相关性较弱的甚至是不相关或负相关的资产进行搭配,以实现高风险资产向低风险资产扩散;风险转移是指通过合法的交易方式和业务手段将风险转移到受让人的手里;风险补偿是指通过将风险报酬打人价格或订立担保合同进行保险等方式以保证一旦发生风险损失就可以有补救措施。
投资银行风险决策一般由投资银行管理者在风险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做出,是风险控制的基础。它是指投资银行的管理层在综合考虑风险和收益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以及对于相关业务的发展前景的一些判断,选择风险承担的过程。风险决策首先要依据投资银行的经营目标确定决策目标,然后采用概率论、决策树等方法提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最后确定优选方案。
有效的风险管理以功能完善和协调运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为支撑,这一体系包括实现风险管理目标的政策和程序、进行风险分析、做出风险决策、执行风险管理决策、对决策的执行进行监控、做出风险管理报告,以及对战略、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进行动态评估和改进等各项内容。风险管理体系主要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表19-2所示:
投资银行风险分析就是风险管理专业人员对投资银行的各项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种类、风险性质、风险的大小、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风险的数量额度进行分析和研究。
投资银行风险管理部门根据不同的风险一收益对应关系,设计出控制和应对这些风险的多种对策,并形成报告,供高级管理层裁决,同时根据证券市场环境的变化对风险方案进行动态的跟踪和调整。
根据投资银行的经营风格或领导人的偏好,投资银行的决策层在不同风险和收益的对应关系中做出选择。投资银行的业务是围绕着风险和收益的对称性展开的。理论上讲,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是在给定预期收益目标下将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或者使经过风险修正的收益最大化。风险偏好高的投资银行追求的是高风险和高收益,风险偏好低的投资银行理泛与实务投资银行关注的是既定风险约束下的资产安全性。因此,投资银行的风险偏好不同,相应采取的风险管理策略也不同。
在高级管理层做出决策之后,投资银行专门的部门负责实施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决策,具体包括:核定投资银行各部门和业务的风险大小,确定风险限额,明确各部门、各环节的权利和责任。
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投资银行风险管理对象的监督和对风险进行跟踪控制的效果。从国外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看,进行风险管理有效监督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实行定期报告制度。
国外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结构一般由审计委员会、执行管理委员会、风险监视委员会、风险政策小组、业务单位、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公司各种管制委员会等组成。这里只介绍几个委员会或部门的职能。
审计委员会一般全部由外部董事组成,由其授权风险监视委员会制定公司风险管理政策。审计委员会是投资银行高层次的风险管理机构。
风险监视委员会一般由高级业务人员及风险控制经理组成,并由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负责人兼任该委员会的负责人。该委员会负责监视公司的风险并确保各业务部门严格执行识别、度量和监控与其业务相关的风险。该委员会还要协助公司最高决策执行委员会决定公司对各项业务风险的容忍度,并不定期及时向公司最高决策执行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报告重要的风险管理事项。
风险政策小组则是风险监视委员会的一个工作小组,一般由风险控制经理组成并由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负责人兼任负责人。该小组审查和检讨各种风险相关的事项并向风险监视委员会汇报。
公司最高决策执行委员会为公司各项业务制定风险容忍度,并批准公司重大风险管理决定,包括由风险监视委员会提交的有关重要风险政策的改变。公司最高决策执行委员会特别关注风险集中度和流动性问题。
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是一个专门负责公司风险管理流程的部门,它根据董事会和执行委员会确定的风险管理要求,负责审议公司风险管理的战略、制度和政策;审定公司总体风险限额及分配方案;审定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和风险评估报告;审定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评估标准、管理制度及内控机制;定期评估公司资产配置的风险状况及风险限额的执行情况;审议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事件的解决方案;审定执行委员会授权的有关风险管理的其他重大事项。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对执行委员会负责,由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首席风险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风险管理委员会一般由市场风险组、信用风险组、投资组合风险组和风险基础结构组等四个小组组成。
1.市场风险组负责确定和识别公司各种业务需要承受的市场风险,并下设相对独立的定量小组专门负责建立、验证和运行各种用来度量、模拟各种业务的数学模型,同时负责确立监视和控制公司各种风险模型的风险集中度和承受度。
2.信用风险组负责评估公司现有和潜在的个人和机构客户的信用度,并在公司风险监视和度量模型可承受风险的范围内决定公司信用风险的承受程度。该组需要审查和监视公司特定交易、投资组合以及其他信用风险的集中程度,并负责审查信用风险的控制流程,同时与公司业务部门一起管理和设法减轻公司的信用风险。该组通常设有一个特别的专家小组专门负责公司资产确认和管理在早期可能出现的信用问题。
3.投资组合风险组具有广泛的职责,包括通过公司范围内重点事件的分析,把公司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运作风险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考虑,进行不同国家风险和定级的评估等。该组一般设有一个流程风险小组,集中执行公司范围内风险流程管理的政策。
4.风险基础结构组向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提供分析、技术和政策上的支持以确保风险管理委员会更好地监视公司范围内的市场、信用和投资组合风险。
除了以上有关风险管理组织外,投资银行内部还有各种管制委员会制定政策、审查和检讨各项业务,以确保新业务和现有业务的创新不超出公司的风险容忍度。这些委员会一般包括新产品审查和检讨委员会、信用政策委员会、储备委员会、特别交易审查检讨委员会等等。
投资银行在西方国家已经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它们在风险管理方面具有很多特别有价值的经验值得研究借鉴。
西方的投资银行由于有清楚的权益关系,使得它们对风险管理具有强烈的内在需求,管理风险是投资银行管理不可分割的部分,由此形成比较成熟的风险管理理念。当然各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理念有所不同。
美林公司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控制比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更重要。美林认为一个产品的主要风险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管理的方式。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必须是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通常源自无法预计的事件,并且大部分的统计和模型式的风险管理方法无法预计,风险模型的使用只能增加可靠性,但不能提供保证,因此,对这些风险模型的依赖是有限的。
摩根斯坦利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是投资银行业务固有特性,与投资银行相伴而生。投资银行在经营活动中会涉及各种各样的风险,如何恰当有效地识别、评价、检测和控制每一种风险,对其经营业绩和长期发展关系重大。公司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是一个与有关的专业产品和市场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流,并做出评价的独立监管过程。
西方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大致相同,一般设立直属董事会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一般由公司各主要部门的主管组成,同时还设有审计委员会、执行管理委员会、风险监视委员会、风险政策小组、业务单位及公司各种管制委员会等。这种风险管理部门的横向联系与业务部门的纵向联系形成矩阵网络式的监管体系。这种矩阵式风险控制结构的最大优点是使风险置于纵横交错的网络式管理体系之下。从而能达到两方面的效果。
一是达到风险管理系统要求的全面性。投资银行风险形成的影响因素很多,而且这些因素作用的强弱又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不断的演变。因此,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必须是个全面完整的管理体系。例如从风险管理的业务和部门看,投资银行的任何一项经营业务和经营管理部门,都必须纳入风险管理之中,不能出现风险管理的盲区,还要进行持续的全过程管理。
二是符合风险管理系统要求的有效性。这个有效性是指:管理手段的科学化,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等科学手段,及时、全面、准确地对风险运行的整体状态、具体业务和具体环节所面临的风险做出判断和分析;管理方法的科学化,作为现代企业的投资银行,对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也必须是科学的,要实行风险管理责任制,实行严格的激励与处罚机制,使防范风险成为外在压力和内在利益驱动共同追求的目标。
一是大量使用风险信息系统。西方的投资银行主要运用风险数据库、风险监视系统、风险模拟系统等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计量分析。如风险数据库可以每日按产品、信用等级度提供证券风险暴露头寸的合计总数;风险监视系统可以使风险管理部门能及时检查交易行为是否符合已建立的交易限额,允许风险管理部门检测交易头寸,并进行风险分析;风险模拟系统可以模拟分析市场波动情况下的风险损失。
二是积极使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风险。金融证券化的迅速发展,为衍生晶的创新和市场的持续扩张提供了动力。从风险管理上来看,这种推动作用提供了新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大大降低了风险管理的成本,提高了管理的效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西方投资银行积极利用衍生产品规避风险,利用自身优势对商品、利率、汇率、股票指数等进行各种研究,开发和使用非常复杂的衍生产品满足风险管理的不同需求。同时投资银行还可以利用这些衍生产品进行套期保值,规避风险,优化资产负债管理模式。
三是力求保证资产的流动性。西方投资银行资产组成的结构呈现多样化,主要是具有较好流动性的现金、现金等价物、证券、短期融资协议、风险储备现金或证券等。资产的高度流动性为投资银行融资及资产管理提供很大的便利和灵活性,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风险。
西方的投资银行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研究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和运作规则。
这种体系的特点是:
第一,内部审计独立。如投资银行的日常管理部门无权干预内部审计体系的运作,稽核人员选任独立,稽核部门有独立的财务预算等。
第二,稽核部门分工细致,人员充足。如花旗银行的稽核总部除首席审计师外,下设调查部、业务审计部、辅助管理部、监督检查部、审计培训部、现场检查部,在现场检查部下又根据业务和区域分设北美一部(负责资金、证券审计)、北美二部(负责零售业务审计)、北美三部(负责衍生工具审计)、亚太部、拉美部、欧洲一部和欧洲二部等部门。
二是具有完善的外部风险监管机制。
西方投资银行的监管体制有三个显著特点。
金融风险管理是现代经济金融体系的必然组成部分,但全面系统的现代金融风险管理却是最近二三十年才得以迅速发展的。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金融自由化、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包括投资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环境也日益复杂化,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一系列恶性金融风险事件的发生,极大地促进了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近年来,投资银行无论是在风险管理的机制、结构还是工具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风险管理作为投资银行内部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地位目前已上升到投资银行发展战略的高度。由于近几十年来投资银行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风险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大的银行由于风险管理失败而遭受了巨额损失甚至破产倒闭,投资银行的股东和管理层都深刻地认识到了现代风险管理对于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许多投资银行的董事会已将风险管理纳入其发展战略计划,负责制定有关风险管理的政策,建立起内部风险控制机制。
与风险管理上升到投资银行发展战略高度相适应,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结构越来越严密,形成了由董事会和管理层直接领导的,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门紧密联系的风险管理系统。现代风险管理系统强调风险管理部门既要与各业务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信息畅通,同时又十分强调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风险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要适度分离,这改变了风险管理决策从属于以赢利为首要目标的业务决策的传统管理体制。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的出现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大的投资银行在组织结构上为适应风险环境复杂化而进行的重大改进,它表明现代投资银行更加重视系统全面的风险管理。
我国投资银行一定要尽快完成风险管理理念的更新与转变。风险管理要全员参与;要由局部风险管理变为整体风险管理,树立风险管理的全局观和系统观;要变过去被动的、消极的事后“亡羊补牢”型风险管理,成为包括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全过程化的、积极的、主动的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