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经济学院(School of Economics,Fudan University)
目录 |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是复旦大学下属院系,前身是1922年的复旦大学经济系,1985年成立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现设有:经济系、世界经济系、国际金融系、公共经济学系、保险系、世界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和金融研究院等八个建制单位,1个“985工程”创新基地,28个研究机构。全院教职工173人,其中教授50人,副教授49人。经济学院拥有强大的老中青结合的教学和科研力量,既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老一辈经济学家,又有近年来在国内理论界崭露头角的中青年经济学者,学术梯队完整,教研经验丰富,其整体实力在国内经济学界处于领先地位。
学院现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2个;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及金融学、产业经济学2个应用经济学二级学科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予专业 9个,硕士学位授予专业12个,学士学位授予专业5个。 其中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及金融学、产业经济学二级学科被列入“211 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经济学院具有优良的教学和科研条件,设有文献与数据中心、“985工程”、“211工程”、教学创新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和科研设施。学院与世界银行、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学术机构建立了固定的资料交流关系,并设有欧洲共同体中心,是欧盟在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资料中心。学院院刊《世界经济文汇》是国家级甲类核心刊物,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此外,经济学院定期举办汇丰经济论坛和复旦经济论坛,广邀海内外名家,以促进学术交流。
复旦大学经济学科历史渊源流长,学术积淀深厚,人才辈出,在现当代经济学家中,既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老一辈经济学家许涤新、漆琪生、蒋学摸、张薰华、陈观烈、宋承先、洪文达、余开祥、伍柏麟和洪远朋等,又有在国内外理论界颇有影响力的华民、袁志刚、姜波克、张军等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同时还培养了一群正逐渐在经济学界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
近几年来,学院注重学科生态平衡发展,尤其是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注重人才的学缘结构,合理调整理论性与应用性人才比例。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院还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的人才政策。从世界各国引进各层次优秀学者二十余人,并利用教育部、上海市和复旦大学给予的资源,根据学院师资力量的专业分布、年龄层次、业务发展状况等因素,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纳入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和使用计划,包括学校领军人才计划、浦江人才计划、复旦大学985三期规划推出的卓学、卓识、卓越计划,以及常规的公派出国留学进修计划。为了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学院采取了学术标准严格、操作方法灵活,既适用于国际引进,又适用于学科发展需要的聘任体制,使海归与本土人才和谐发展。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9人,其中,有正高级职称教师44人、副高级职称教师53人,中级职称32人。教师中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3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3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8名,复旦特聘讲座教授3名。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名,上海市“教学名师”2名。此外,学院还聘请了50多名国内外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和专业学位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