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行业百科金融百科经济百科资源百科管理百科
管理百科
管理营销
资源百科
人力财务
经济百科
经济贸易
金融百科
金融证券
行业百科
物流咨询
综合百科
人物品牌

和谐经济

  	      	      	    	    	      	    

目录

什么是和谐经济

  和谐经济是将和谐主线贯穿于生产、分配和消费诸环节以及诸环节之间的经济形态。以和谐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就是和谐经济学。它不仅倡导经济系统内部的和谐和内部的经济性,而且也关注经济系统外部的和谐与外部经济性,从而有效地克服失衡经济学所带来的内部经济外部不经济行为。可见,惟有和谐才能创造出具有无限张力的生产力,只有和谐经济学才能成为和谐文明时代和谐发展视野下的主流经济学

和谐经济的人本内涵[1]

  其一、和谐经济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相对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而言的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强调人类要做自然界的主人。生态中心主义的价值导向则以生态自然为中心,认为自然是主体或是与人平等的主体。这两种“中心论” 都是以人类与自然的对立为理论起点,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发人与自然的双重遮蔽,导致非人的和谐经济与人的不和谐经济。与“中心论” 不同, 和谐论则从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人与自然历史辩证统一的观点出发,指出人是在对象上确证他自身,对象就是他创造出来的,所以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仍然是对象化了的他自身,至于他人,则是另一个自己,因此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和谐论认为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倡导适度的经济发展,反对科学技术的滥用,强调在经济发展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要建立和维护经济发展与自然相平衡的关系,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的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否则其结果是“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与再往后就有了完全不同的, 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其二、和谐经济是不同经济主体之间利益和谐的经济。人的经济活动必然是在人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因此和谐经济应是人与人, 即不同经济主体和谐的经济,其核心是利益的和谐。经济利益追求是人性的基本追求(这是人性之体, 即.不变的人性),这一点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人)的人性预设作了诠释。马克思主义对此也有说明: “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住、穿以及其它一些东西。”“人民奋斗所取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但对利益的追求却可以通过和谐与不和谐的方式取得(这是人性之用),因此经济主体之间利益和谐的基本任务是引导、规范人性之用以实现每个人出于人性之体的利益需求,实现利益的和谐。

  其三、和谐经济是心灵和谐的经济。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在人的精神支配下进行的活动,和谐经济需要和谐的精神作为指导,不和谐的心灵则是不和谐经济的根本动因,并由此导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从心灵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关系看,如果人们在追求各自利益的过程中,把同类意识抛却在一边,心中所据有的只是自我的利益,只能产生由财富或权势的崇拜而带来的同类分化。因此个体经济主体的情感与理性、欲望与道德之“中和”,方能“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实现从个体的心灵和谐通向群体的社会和谐。这就要求个体的经济主体超越自我的束缚,摒弃商品拜物教,使人们之间在心灵上互相认同与接纳。从心灵和谐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看, 宇宙自然本来是十分和谐的,宇宙自然的和谐决定着人的心灵和谐,人要保持自己的心灵和谐就必须效法宇宙自然的和谐,在经济活动中不做任何违背天道自然的事情。心灵和谐的核心是人的心理和谐。它首先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即个体内部心理成分(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协调统一。其次表现为人事心理和谐,即人在处理事情时的冷静、适度和乐观,善于“息事”。第三表现为人际心理和谐,即人与人交流上的默契和融洽,善于“宁人”。心理和谐的人在经济活动中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坦诚地看待外部世界和自我内心世界,能够愉快地接纳自我,承认现实,欣赏美好的事物,能够大度、平静地生活和接受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心理不和谐、不健康的人在经济活动中会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从而影响社会和谐。

和谐经济的实现对策[2]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l、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资源开发观念,由注重开发自然资源转向注重开发人力资源。我们必须着重加强三个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别是以中青年为主体的创新型领军人才;二是加强党政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加强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有了这样一支规模可观、结构合理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有了保证。

  2、建立健全鼓励自主创新、优化创新环境的体制机制,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条件。我们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来提高创新能力。一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特别是要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二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三要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二、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眭,始终坚持和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保护生态环境,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将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人均寿命;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三、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十分重大}向意义。

  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就是要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主线,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改革开放和逐步建立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为保障,着力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着力扶持后进地区加快发展,着力促进经济布局、人口分布和资源环境相协调,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拉动转变。

  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随着经济陕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面对这种情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陕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 贺汉魂,廖鸿冰.和谐经济内涵的人本思考(A).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8(5):58~59
  2. 纪凤菊.浅谈如何实现和谐经济(A).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