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医疗保险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医疗保险机构愿意且有能力提供的医疗保险产品的数量。购买医疗保险的人,可以从医疗保险机构得到一种支付承诺。一旦患病,医疗保险机构就要根据这种承诺,支付参保人就医所花费的部分或全部医疗费用。严格地讲,医疗保险供给,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从事医疗保险经营的机构或组织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的医疗保险服务的总量。医疗保险供给的行为主体是各级各类医疗保险机构。[1]
医疗保险供给的内容可以用医疗保险的“承保能力”来表示。医疗保险的承保能力是指:①能够提供的总医疗保险金额数量;②能够提供的某些特定医疗保险险种各自的可保险金额数量;③对人们疾患或可保风险的保险总金额。这些规定概括地表现为质和量两个方面。从质上讲,是医疗保险险种的多少。医疗保险发达的国家,其险种是各式各样的,从人的生、老、病、死等不同状态,到门诊、住院、手术、长期护理等方面都可保险。从量上讲,是总医疗保险金额的大小,医疗保险金额占可保金额的比例等等。医疗保险供给能力强,是指医疗保险种类多并且医疗保险的总额大,承保能力占可保风险的比例大。
与医疗保险需求相联系,医疗保险供给也有两种具体的形式:一种是人们可以看得见的,体现在物质方面的有形的经济保障形态,即医疗保险机构对遭受患病损失的病人,按医疗保险合同规定的偿付责任范围,或是通过定点医疗单位提供的直接医疗服务,或是予以一定数量或全部的医疗费用的补偿或给付;另一种是体现在精神方面的无形的心理保障形式,即医疗保险机构对所有参保人提供的心理安全保障。
医疗保险供给的实现方式主要是医疗服务,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形式一般有三种:
①医疗保险机构将医疗经费直接支付给提供医疗服务的医院、诊所或医师、药品供应者及其代理人,由医疗保险机构与之签订定点协议,而参保人与他们不直接发生经济和财务关系。
②被保险的患者先行垫付医疗服务过程中所需要的一切费用,然后由医疗保险机构予以补偿,其补偿范围一般为治病所需费用,或按事先规定的百分比补偿。在契约中一般规定最高补偿限额,或者附有各项医疗服务费用表,按表中规定标准补偿。
③医疗保险机构自行设立医疗设施,直接为参保人服务,或者是采用由医疗保险机构与各类医院签订合同,将其作为附属的医疗机构,直接为参保人服务。
总之,医疗保险供给所提供的医疗服务种类要因地制宜。
医疗保险供给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医疗保险的需求,没有医疗保险的需求,也就不会存在医疗保险的供给。因此,医疗保险需求水乎是影响医疗保险供给的根本因素。除此之外,很多因素都影响到医疗保险的供给。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医疗保险价格
医疗保险的价格受到医疗保险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同时它也影响着医疗保险的供给。保险商品供给量与价格呈正相关关系,即价格越高,保险供给者愿意提供的保险商品量越多;反之,则越少。医疗保险的价格越高,所收的医疗保险费越高,这就会刺激医疗保险的供给。如果医疗保险价格越低,则会抑制医疗保险的供给。
2.承保能力
承保能力是指医疗保险机构提供医疗保险服务的能力,相当于企业的生产能力。它是决定保险供给的主要因素之一。承保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①保险经营资本,因为医疗保险机构开展医疗保险业务,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包括建设或租用房屋、购买必要的设备和办公设施、营业费用、行政费用及责任准备金等,有限的资本量将会制约医疗保险机构的规模,而保险机构规模的大小又影响着其承保能力;②经营管理水平,如高水平的经营管理,可以带来保险服务的高效率,从而提高承保能力;③医疗保险机构人员的数量及质量可以直接影响到医疗保险机构的经营管理水乎以及医疗保险服务提供的数量和质量;④参保人的缴费能力,医疗保险机构是运用参保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向参保人提供经济补偿的,收缴的医疗保险费越多,医疗保险机构的承保能力就越强;⑤保险业的效率,包括降低偿付率和费用率,提高投资收益率和保险增长率等;⑥保险业的信誉程度,主要指赔款的速度与合理性,这将直接影响医疗保险的供给规模,赔款速度快且赔款水平合理,则保险机构的信誉度就越高,而高信誉度的保险机构将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保;⑦保险机构除了具有经济补偿职能之外,还有其融通资金的职能,保险机构把积累的暂时不需要偿付的保险基金用于短期贷款、流动性较强的投资和一部分中长期投资,以此来降低保险机构的成本,增加盈利。保险机构运用保险基金所取得的利润称为融资收益。融资收益高,承保能力也高,保险供给量也相应地扩大。
此外,医疗保险机构的承保能力还体现在所提供的医疗保险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参保人对医疗保险的需求。如果医疗保险机构所提供的医疗保险项目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则会降低人们参保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到医疗保险供给。
3.医疗保险成本
医疗保险成本是指在承保过程中的一切货币费用支出,包括医疗费的偿付、医疗保险机构人员的工资÷房屋租金、设备及管理费用等。医疗保险成本高,则意味着医疗保险机构的支出多,经济效益相对较小,供给也就会相应减少。即医疗保险的成本越高,医疗保险的供给量也越小;反之,则医疗保险的供给量就越大。
4.缴费能力
个人和单位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的能力直接影响医疗保险的供给,而缴费能力的决定因素在于经济和收入水平。实际上,参保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是衡量医疗保险供给量的主要指标。
5.医疗服务因素
医疗保险供给主要是通过医疗服务的形式实现的。因此,医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对医疗保险供给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医疗单位对参加医疗保险的患者所提供的医疗服务应适当而有效,即医务人员对病人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而且疗效明显,这样就可以节省和降低用于医疗服务部分的医疗保险基金的开支,从而相应地扩大了医疗保险的供给。相反,如果因医疗服务质量差、医药资源浪费以及医德风险等人为因素,造成医疗费用开支失控,就会削弱医疗保险基金的偿付能力,也就相应减少了医疗保险的供给。
6.政府行为因素
政府行为因素包括政府的政策、法规和法制建设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医疗保险的发展。政府制定的发展社会经济和社会保障的政策从宏观上对医疗保险供给有重要影响。在政府不同的医疗保险政策指导下,医疗保险供给的总量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而健全的法制建设能使医疗保险供给维持在应有的正常水平。此外,社会环境和经济秩序的稳定,政府对医疗保险的大力扶持和有效管理,都有利于扩大医疗保险供给的规模。政府行为的效力与医疗保险供给成正比例关系。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医疗保险供给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且体现着复杂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