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信贷资产风险是指银行对企业和个人发放的贷款,发生收不回本息而蒙受报失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信贷资金运动中始终潜在的危险。
信贷资产风险与其他资产风险相比,有其特征。信贷资产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信贷资金在运行过程中,很可能因为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风险。货币的借贷行为中风险与利益是并存的,利益越大,风险也越大;信贷资产风险是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每笔贷款的风险都是经常变化的,风险高的贷款经过努力可以转化为风险低的贷款,风险低的贷款也会转化为高风险贷款。信贷资产风险是可以防范的,合作金融通过有效的防范手段与措施可以防范风险的发生.有的风险虽然不能全部除消,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把风险降到最低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打破了原有的经济体制,将企业推向市场竞争洪流,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相对滞后,特别是国有企业缺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机制,缺乏内部活力和市场应变能力。近几年在这方面虽然作了一些改革措施,但仍然未能摆脱困境,一些靠政府吃饭的预算内企业的生产、经营难以适应市场变化,没有改变原先的银行信用长期和固定占用和部分贷款财政化的局面,有的企业实质上已经资不抵债,或已倒闭。或已面临倒闭,给银行的信贷资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主要表现在缺乏完备的风险防范体系。由于银行经营过程中短期行为取向突出,重存轻贷、重贷轻收、粗放经营,对金融风险的识别、估计和处理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方法,对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机制建设明显软弱,这就积累了越来越多的金融风险隐患,特别是银行间无序的竞争,严重干扰了贷款风险管理的正常进行。由于银行间存在不规范的同业竞争,引起存款大盏,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银行只好牺牲制度去应付竞争,在竞争业务的同时,风险也潜伏了下来,一些银行“三查”制度未落实,超权限的发放贷款,乱拆借情况,甚至帐外违规经营也时有发生。
应该说,政府行政干预如果发挥得当,有其积极作用的一面,即协调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维护银行利益,以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就当前情况而言,已出现种种弊端;过分的行政干预已使贷款风险管理大打折扣,银行对企业发放贷款不仅仅是取决于企业是否符合贷款条件,更多的是去决于非经济因素,如政府为了实现社会安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及在:任期政绩:驱动下,加上一些领导法律意识淡薄,认识上存在偏差,直接干预银行经营行为,如要求对好的企业“锦上添花”,困难企业“雪中送炭”,对差的企业一开始就是一种风险十足的不良贷款。
企业效益不佳增加了贷款发放的风险度。近几年,一些企业由于资产负债率高,管理水平低,集约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的状况,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和担风险能力,信贷投入的风险大。一有些企业信用观念淡薄,加上收宏观经济影响和饿行政性干预,银行信贷成立弥补企业资金不足的主要来源。二是企业逃债行为严重,一些企业借破产之名,甩掉银行债务,有些借企业改组、改制之名,提高意义出租转让、联合兼并、母体裂变等形式,悬空银行贷款,致使银行信贷资产有名无实,造成了银行贷款的严重流失。
人行作为监管执法部门,对防范信贷资产风险责无旁贷。但目前监管工作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监管职能部门在监管中分工协作依然松散,加上监管人员素质低,致使具体工作难以形成合力;二是监管操作力度落后,风险监测缺乏现代化手段,金融风险监管的深度、广度、力度均不够;三是缺乏一套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四是对违规行为处罚不力,一方面未能摆脱政府干预行为,另一方面自身手段单一,基本上采取经济处罚,很少运用行政措施,致使许多违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首先,如果会计在金融业务核算、经营、管理中出错以至于在提供决策依据时发生严重误导,在存在会计风险的同时,决策上失误也必然带来信贷资产风险;其次,会计信息系统失灵,必然会导致对金融业存在的信贷资产风险心中无“度”,没有一套完整的使会计风险与信贷资产风险充分结合的风险监测指标系统、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善,使金融风险日趋严重。
资产质量差、利息回收率低,为追求利润目标和眼前利益,必然存在人为调节各类报表,甚至采取种种手段虚增存款、利润、压缩逾期贷款比例,通过拆出资金、内部往来等科目超规模发放贷款等现象,促使会计风险更为加剧,核算质量难以保证。
会计风险与信贷资产风险二者产生后又互相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增加了金融风险。所以在银行业务经营中,要充分认识两种风险的互动作用,在管理和控制金融风险时,必须二者并重、不能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