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成长(Industry Growth)
目录 |
产业成长指单个产业经历其生命周期的一种过程。外在地表现为从弱小到强大、从不成熟到成熟。内在地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变化:产业规模、产业技术和产业组织。
产业为什么能够成长?为什么各个产业在成长中呈现出多样性?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就是回答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问题。产业作为一个演化系统,必然有其动力机制。要揭示这些机制,可以利用系统理论方法,特别是自组织方法。
自组织理论认为,有机系统的演化(进化)是在开放条件下进行的,演化的方向是由吸引子诱使的,但最终的路线是涨落决定的。在系统演化过程中,系统要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同时,役使支配原理和竞争协作原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哈肯,1984)。产业成长实际上也是产业自组织演化的过程。它完全具备了自组织演化的条件,即存在着吸引子一需求、涨落一创新以及人力资本、自然资源与产品或服务的流动。产业内也存在着其内在的单元—企业之间的竞争协作关系。
产业正是通过市场需求、技术(产品)创新、各种要素投人以及政策扶持得到成长演化的。我们这里构造一个简单的产业成长动力机制模型(见图1)。
这个模型把产业成长放在一个综合的环境中。
通过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完成产业的成长。涉及的综合因素有市场需求(产业成长的导向)、技术创新(产业成长的支持手段)、投资(产业成长的直接动力)、政策(产业成长的宏观环境)等,它们组成了产业成长的外源动力机制,产业成长的内源动力机制则简约为企业的竞争与协作。外源动力机制和内源动力机制之间是相互关联和互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外源动力完全可以转化为内源动力。而且,动力机制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正是这种系统的动力机制为产业成长提供了协同作用的综合驱动力。
1.市场需求对产业成长的拉动和导向作用。
需求(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是指人们产生的对需要或欲望的动机。在微观经济学中,需求被定义为:买者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在某一价格下对一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如果买者对一种商品有需求或欲望,但缺乏支付能力的话,就还不能称之为需求。这里对需求的规定是有效需求,是能够实现的需要。而需要是多层次的,有生理的、情感的、社会的等等,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需要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层次组成。由于人们经济地位和收人的差异,需求也便呈现出多样性。但在特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总是存在着一种主流需求,这种主流需求对应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的平均收人水平。主流需求的变动引起需求结构的升级。满足特定需求的相同类型的生产和服务便构成产业。需求的多样性、层次性和数量上的规模性规定了产业的多样性、层次性及其规模性。需求结构升级及高级化过程影响着产业的升级过程,即从数量型向质量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产业成长的升级是由需求的升级拉动的。从根本上说,需求构造了市场利润的空间,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厂商会加大产业的研究开发力度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这一方面自己获得丰厚的利润,另一方面客观上促进了产业的进一步成长。
需求包括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求,生产资料是生产生活资料的手段,前者是中间需求,后者是最终需求。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是对生活资料需求派生出来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人水平的提高,最终消费需求总是处于不断的升级中。
因此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也经常处于变化中。正是这种联动的需求结构达到总体升级后,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而对于具体产业来说,则使其成长发生层级跃迁。
2.投资对产业成长的推动作用。
如果说需求对产业成长起了定向和拉动作用,那么投资则决定着产业成长能否进行和成长的程度如何。因为投资使产业成长的要素得以向产业集中并重新组合。
这些要素包括技术、人力资本、机器设备以及土地等等,它们构成产业系统的物流和能流。一个系统缺乏物质和能量的提供是不可能成长进化的。
投资对产业成长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现有产业技术水平下直接作用于产业,使产业规模扩大,实现量的扩张;二是通过增加R(D费用,推动技术进步,来实现产业的升级和跃迁,实现产业质的成长。具体地说,投资在产业的萌发期或创意期能催生新的产业。这是风险投资的作用。在产业的成长期则为产业获取规模经济创造条件。在产业的成熟期,投资主要作用于产业技术的升级。
在产业的衰退期,投资又面临着为产业的重组和新生创造条件。由于产业的表征是其产品和服务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规模性,因此从本质上说,产业的形成和成长是资本的形成和积累过程。而资本的形成首先是投资的结果。投资在数量上存在一个适度的问题,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对产业成长都是不利的。投资不足难以推动产业的成长,特别是需要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产业和一些高技术产业,由于存在一个最低投资规模,小型与分散型投资对这些产业的成长的推动作用不大。另一方面,投资过度对产业成长也是不利的。过度投资造成产业内过度竞争,摧毁了产业成长中产业最低利润线的支持,其结果是在无序的状态下反而延缓了产业的成长。解决产业的适度投资问题取决于投资机制的完善和投资制度的创新。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机制转换上,要让企业成为市场投资主体;制度创新上,需要引入各种投资工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就是其中之一。
3.技术创新对产业成长的支撑作用。
作为产业成长层级的一种标志,技术创新构成了产业成长的内在统一体。技术创新不仅使产业成长有了现实基础,而且技术创新的速度决定了产业成长的速度。首先,技术创新能够实现市场需求,因为技术创新或技术发明具有转化为现实物质财富的潜力,但这种转化是建立在产业基础上的,是通过产业规模扩张、生产能力提高,即产业进一步成长所达到的。另一方面,产业成长也要以技术创新作为基本支撑条件,因为如果没有技术创新,产业在规模上的扩张只是平面的,不会引发产业升级,实际上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成长。我们知道产业成长不仅仅只有量的扩张,更有质的跃迁,而且质的跃迁才是产业成长的本质所在。其次,技术创新过程有其内在规律,它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技术创新的速度因所在产业和技术本身的性质而定,在一定条件下,技术创新可能呈现加速趋势。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的产业成长也会随技术创新的速度或快或慢。例如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近几十年内不断加速创新,相应地,计算机产业和通信产业的成长也呈加速发展。
4.产业政策对产业成长的扶持作用。
产业政策与其他一些条件构成了产业成长的宏观环境。一个产业处于何种环境对其成长也是一个决定因素。简单地说,政策等因素构筑的环境对产业成长有两个影响:一是促进作用;二是抑制作用。通过产业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经济政策,国家或地区能够达到扶持或压制某个或某些产业的成长。例如国家可以通过税收、贷款优惠政策鼓励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而通过强制压产或贷款限制的行政措施抑制棉纺和煤炭等夕阳产业的发展。
从更宏观方面看,产业成长的环境存在着两种状态:一是封闭的,一是开放的。封闭条件下的产业成长有可能使其发生畸形。由于不能与外界交流、吸收先进的科技成果,也无法通过比较优势获得比较利益,产业只能在原有技术水平上进行数量上的扩展,即始终囿于由该种技术决定的产业成长阶段上,难以进行产业升级。相应地,产业也就基本处于一种没有技术进步的稳定状态。
与封闭相反,开放条件下的产业成长则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着要素输人与输出过程。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各个国家的资源察赋、科技发展的不平衡使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产业。在产业的生产中也个有优势和劣势。通过对外开放、加人国际分工体系,就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和源泉,从而使产业成长突破本身的资源约束,利用世界资源达到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封闭与开放条件下的产业成长比较如图2
以上从产业成长的外在条件和因素方面对产业成长的作用做了简单的分析。然而,作为一种自组织系统的产业要得到良性发展和持续能力,还要把外在条件因素引人到自身内在的动力机制中,以激活产业内竞争与协作机制。竞争与协作是一对矛盾体,存在于所有的自组织系统中。这对矛盾体的运动过程就是自组织系统的演化过程。对产业组织来说,竞争和协作表现为企业之间的一种关系。一方面,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总是在市场、产品、原材料、技术工艺等方面抢占先机,并力求维持自己的优势,这样必然造成与其他具有同样目的的企业发生矛盾,于是竞争就形成了。通过竞争,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管理水平高、产品研发能力强的企业越来越强大,而没有竞争力的企业会退出这个产业甚至彻底破产。竞争使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使产业趋于强大和壮实,推动产业的进一步成长。但另一方面,任何企业都不是孤立地展开竞争的,企业之间在竞争中也同时维持着协作。这种协作首先表现在分工协作上。一个企业受到各方面条件如财力、人力和技术熟悉程度的限制,不可能穷尽产业内所有方面,除非高度垄断的一个产业就是一个企业的情况。在一般产业里,产业链上汇聚着多个企业,具有产业链的企业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如原材料供应厂商与原材料利用厂商之间、产业上游与产业下游之间都具有协作性质关系。正是依靠协作才会使产业得到良性发展;否则,只会导致产业成长减缓。例如计算机产业里中央处理器的提供者intel公司与整个整机制造厂家就是相互依赖的协作关系。Inter公司没有整机制造厂商对其提供的部件的采购,即使其在该领域几乎具有垄断地位,PC机产业也不会得到如此快速的发展。总之,产业内竞争与协作共同推动了产业的成长。只有竞争没有协作或只有协作没有竞争的产业,都不会得到发展。
产业成长模式指产业成长过程表现出的固定的特征。由于产业成长过程的多样性,对产业成长模式的探索也存在多角度的问题。本节承接上节的内容,从产业成长的内源动力和外源动力的非平衡表现,得出产业成长的强制型、自组织型和引导型三种模式。
1.产业成长的强制型模式。
强制型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使某个或某些产业迅速成长起来,通过行政措施聚集产业成长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较短的时间里使产业或从无到有,或从小到大,或从弱到强。这种模式是许多国家对某个产业处于落后状况时较多使用的一种方法。如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为了赶上苏联在空间产业上的优势,制订“阿波罗计划”,动用成千上万的科技人员、集中上亿资金,在短时间内使其“登月”计划得以实现,从此奠定了其在空间产业上的优势位置。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产业成长战略基本上是采取强制型的。1950年代集中全民力量大炼钢铁,以期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钢铁产业大国,实现“超英赶美”,但最后以失败告终。原因在于脱离了现实。计划经济时代强制型模式也有成功的例子,如“两弹一星”使我国的国防产业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从以上成败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强制型模式的实施成功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等多种要件要足够丰富,还要与其他产业协作和配套。如果这些条件难以满足,产业成长就会出现畸形。一般来说,实施强制型模式是有对象的,那就是急需发展但规模和速度上按自然方式不合人意或不可能的产业。特别是国防产业、公共设施产业等规模经济型产业比较适合强制型成长模式的采用。强制手段和方法主要是行政(政治)手段。行政手段指国家调动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压力,强制产业成长。计划经济时期一般采用行政手段。实践证明,行政手段参与经济活动是低效率的。一般强制型成长模式是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存在的:一是资源配置方式完全由中央集权统一调配,市场力量根本难以存在的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内。由于资源的流动取决于计划者而不是市场,产业成长就可能是被动的,即产业是被强制成长起来的。二是某些产业由于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市场机制的发挥难以进人该领域,政府只有通过积聚社会资源采取非市场方法促使其成长。如城市基础设施等等。强制型成长模式虽然一般在市场之外,缺乏效率,但由于适合强制型成长模式的产业在社会中不可或缺,这种模式仍然有存在的必要。当然在实际中也可以通过制度创新引人市场机制,使这种模式渗人市场因素提高效率。近年来各国对这方面的探索越来越多,有些已颇见成效,如允许私人参股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等。
2.产业成长的自组织模式。
产业成长的自组织模式指产业随着市场演化而渐进发展和成长,是没有任何外来干预下的市场自发推动过程。自组织是演化系统论的概念,指事物的发展通过内部自组织机制而达到。自组织模式是社会需求直接引致的结果。前面论述了需求对产业的一般作用,但需求在社会中是存在着伦理和价值属性的,需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社会伦理价值相一致或没有违背社会价值的需求;一类是与社会伦理价值背道而驰的需求,例如,吸毒可以引起毒品的生产和销售;色情可以引发色情业的扩张。虽然这类需求在人类社会中会一定程度地存在,但由于有违于人类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规范,这类需求是不能任其自由成长起来的。政府对之加以管制就是必要的,也就是政府要抑制其自组织过程。而对于与社会伦理价值规范相一致的产业,虽然有的需要政府的扶持,但大部分自己却可以自发地成长起来,这就是产业自组织机制作用的结果。本文讨论的是符合社会伦理价值的需求所引发的产业成长的模式。
产业成长的自组织模式的存在前提是在完全的市场条件下。市场机制是自组织机制最完整的表现。在完全市场条件下,有市场需求的产业就会通过市场机制组合资源,促进该产业的快速成长。
自组织模式有几个优点:(1)产业成长过程中资源配置的效率相对于强制型模式效率一般要高些;(2)可以引发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兴产业的出现;(3)产业本身的成长与其他产业间能达到较好的均衡和协调。但另一方面,这个模式同样有几个明显的劣势:(1)可能延缓产业成长的速度,失去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2)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和市场秩序的混乱;(3)对后发展国家可能产生产业成长的恶性循环。
3.产业成长的引导型模式。
如果说强制型模式是在计划经济国家里,或市场经济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如战争时期及其后期为了促进某些产业能得到快速成长而选择的模式,自组织模式是在完全市场经济下、利用市场力量促进产业成长的最优模式;那么,引导型模式就是在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化转型时期(完全市场经济国家也常常使用)对于特定的产业而较多采取的综合前两种模式优点的一种模式。强制型模式虽然可以快速地使某些产业得到成长,但最终会导致整个产业结构失调,反过来也会阻碍这些产业的成长。自组织模式在理论上是最佳模式,但在现实中完全的市场条件是难以达到的,而且对于转型期的后发展国家而言,自组织模式对于某些产业的成长是不利的,因为自组织是一种缓慢的、不断自我调整的自然过程,对处于落后状态的一些国家显然会导致“穷者愈穷”的局面,这于后发展国家是不公平的。所谓引导型成长模式指国家利用产业政策和制度创新对欠成长的产业或瓶颈产业通过市场力量引导其快速(超过平均产业成长速度)成长。这种模式与强制型模式的相同点是都依靠了政府的力量促进产业快速成长,不同的是利用的手段或工具有较大的差异,前者一般使用的是产业政策,而后者往往使用行政措施。在本质上这种模式与自组织模式较为接近,因为决定产业成长的方向和速度的都是市场力量,产业政策只不过为产业成长提供了外在的条件和边界,内在动力仍是市场。也可以说引导型成长模式是对自组织模式的补充。虽然如此,产业政策的制定需要政府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和前景预测能力,这样才能迅速抓住机会。但人的预见总是有限的,反过来因为政策的延误也可能失去很多市场机会,这方面的例子同样很多。因此引导型模式在应用中要注意其天生的局限性。
日本是首个利用产业政策引导有关产业快速成长起来的国家,日本产业政策的目标就是突出重点,将生产要素配置到最需要的部门,以实现经济赶超和获得最大的国际比较利益。具体地说就是对政府选定的主导产业进行政策扶持。战后日本先后选定的主导产业包括:新兴产业,如石油化工、半导体和电子计算机产业等;成长产业,即在产业体系中具有增长潜力并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产业,如钢铁业、汽车业等;出口产业或有望成为出口的产业,如造船业等。对这些产业,日本政府采取许多保护和扶持措施,使其在短时期内迅速发展,并逐步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广义上只要是利用产业政策促进产业成长的模式都是引导型成长模式,而不论市场化程度如何。但狭义上,引导型模式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在不完全市场条件下,例如在经济转型期,存在着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会导致产业结构失调,某些产业成长可能受到抑制。为此,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引导资源向这些产业流动,缓解因这些产业的落后而影响整个产业结构的协调和升级。产业投资基金就是在政府产业政策的鼓励下适应引导型成长模式而发展出的一种金融制度创新。例如,新兴产业由于市场方向不明朗,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抑制了对其投资。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等,鼓励风险投资基金的建立。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兴旺得益于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同样,处于转型期的国家由于基础产业因其产业特性在市场选择产业中往往被忽略,建立基础产业投资基金就会促进基础产业得到快速成长。
以上三种模式是从理论上抽象出来的,现实中是对三种模式的混合运用。不顾市场的强制型和没有任何干预的自组织型都会造成产业成长的障碍。只有结合市场,运用各种有利的方式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产业才能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强制型、自组织型和引导型模式在现实中是可以转化使用的。通过自组织模式形成的产业在成长到一定程度后可以通过强制型加速其成长。通过强制型形成的产业在一定程度后也可以使用自组织模式使其均衡成长,而引导型在产业成长到一定程度后也会向自组织型转化。因此,从更广泛和更深的层面来看,产业成长模式实际上也是资源配置的方式问题。在我国,只有从体制上有了资源配置优化的制度保证,产业成长问题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