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医书院发展论坛(2023·中国北京)”夏隆江先生现场发表《学校外的中医教育》演讲,本届书院发展论坛的主题为“守正传承,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陈可冀任论坛主席,金方书院、文靖书院承办。下面是夏隆江博士演讲的完整内容:
尊敬的领导和各位来宾,我敬爱的薛钜夫院长,大家下午好!
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介绍我们所做的一些工作。首先,我是夏隆江,目前扮演着几个角色:首先,我是一个临床医生;其次,我是一名大学教师;最后,我在大学之外还是健康教育的践行者。这也是我们书院一直在努力的事情。
因为我受到的是院校教育,我发现有许多学习需求在院校里没有得到满足。学校是我们的基础,承载了我们整个医学的框架和体系,向我们传达了医学是什么,需要学什么。同时,学校也向我们展示了基本的结构框架,以及相应的诊疗操作、法规以及伦理,给予了我们丰富的知识营养。学校是我们教育的主要阵地。然而,我认为校外教育应该是它的补充。
由于校外教育的需求,不同的人群有多元的需求,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也有很多需求。但在学校,因为都是针对所有学生无差别的教育,所以这个需求需要在另一个渠道得到满足。其次,书院在学习条件上更加自由,能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我记得我们的余曙光校长曾经说:“隆江,你能不能把民间的、特别好的、有特色的医生都叫到我们学校来?”我尽力尝试,但没有成功。然而,在书院,我们有这样的机会,可以邀请许多有特色的民间医生来此,保持这些特色不被遗忘,而且可以传承和教育。
在校外的教育,特别是针对在校的学生,我们可以提供更多灵活多变的相关内容和场景。他们能够在医学教育的延伸中了解医学在未来社会中的形态。如果他们提前了解这些,那么在学校的学习目标就会非常明确。第二,他们可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可以去做教科书上没有提到的事情,这样他们才能在学校和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方向。第三,他们可以参与到跟医学和健康相关的项目中,明确未来的方向,这也是他们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自己想学的那一部分的最早的启示。
在学校毕业后的学生,如薛院长所言:“他还是一个医学生,他还不能称为医生。”他需要完成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过渡。这个过渡除了需要在临床中摔打和锤炼,如果有书院能够给他提供相关的帮助,那么他就能更快地适应医生这个职业。对于那些对中医感兴趣的西医专业的学生,他们也需要找到一个场景可以学习到正规的、相关的知识。这就是书院能够提供的。另外,对于薛老师提到的其他专业,如数学、物理等专业的学生,他们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但是在学校里是无法满足的,所以在书院里给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我们十分重视大众的教育,常言道,“中医治未病”。这个“治未病”,并不一定指的是进行治疗,当所有人掌握了健康的常识和知识,许多疾病便可消除。因此,患者、业余爱好者,以及有志成为医生的人们,都可以通过书院的教育获得相应的知识营养。以我个人经验为例,我在线下讲授黄帝内经课程,我会发现很多学员曾是我们的忠实患者,但在接受课程后,他们的病就神奇地消失了。我认为这就是治未病的最佳途径,书院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更高级的医院。
我们在成都文殊院开展了蒲公英教育,即中医学的入门教育,让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能初步了解中医究竟是什么。这样的教育不仅促使他们进一步学习,也助力了中医在各个行业的发展。
此外,我们也进行国际教育,因为有许多外国人想学习中医。他们到中国只能选择学校,但学校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未必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书院应承担这样的责任和任务,对国际友人进行适合他们的教育。我们提倡全生命周期的医学教育管理,包括从儿童、中小学生,到老年人,以及对于外国人的基本中医认知,以及深入临床的学习,我们都有一套完整的教育系统。
我们的秉正堂中医生活学院,也就是我们的书院,位于西村秉正堂楼下。在这里,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立即到临床去观察真实的医疗场景,这比读书本更直观,记忆也会更深刻。我们还进行了相关的食疗运动,以及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教育。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秉正堂做了很多尝试,我一直坦诚我们是在不断试错中前进。我希望借此论坛的平台,与各位同行进行深度交流,然后将这些宝贵的经验用来改进我们现在的教育。我们未来的计划中,包括老中医培训班、针对各个群体例如妈妈、女子、少年等的教育,以及各种场景的课程安排,都已经在筹备之中。最后,我希望借此书院论坛的机会,能够和大家深度交流,进一步改善我们的教育方式。
我在此结束我的报告,谢谢大家。
嘉宾简介
夏隆江,中医学硕士、中药学博士、免疫学博士后。
原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现任教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创办成都秉正堂连锁中医馆、成都康飞药业、素问食疗馆等中医药大健康企业,主导研鼻夹式香囊、中药巧克力等多种创新产品,与国际机构合作研发系列中药产品,参与编写《中泰英中医名词术语词典》。
临床上,倡导中西医汇通、学参古今各家,临床诊疗内妇儿外各科,对重大、疑难疾病进行攻关,尤擅免疫及肿瘤类疾病。教育上,重视医学生及青年医生的成长培养,坚持长期门诊带教及临床技能培训;重视患者健康教育,坚持开展各类中医药文化传播工作,编写《小厨房 大健康》、《川味的健康密码》等。